对联中的加减乘除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数字对联,读来别有一番情趣,数字看似平淡,但一旦进入艺术的天地。则于平淡中显神奇,平凡中见隽永。现介绍几副对联,与同学们共赏。
  考试对联
  宝塔尖尖,十层四方六面:
  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一长。
  上联是乡试时征对的出句,难度大,学生对不来,只好伸手摇了两摇。考官存心要学生的老师苏东坡难堪,看到如此场面。考官得意扬扬。苏东坡却哈哈大笑地说:“对得好!”考官不解,苏东坡解释说:“考试不便明言,恐有因袭之嫌,所以他以手势为对。下联是: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一长。”上、下联均用到了加法。
  成名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这是宋朝梁灏八十二岁高龄中状元时写的对联。他虽屡试不中。但仍坚持不懈、发奋攻读的精神倒是十分可取的。对联中的伏生九十岁成名。太公,即姜子牙,八十岁被文王礼聘为相。上联用减法,下联用加法,都暗含梁灏八十二岁了。
  年寿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
  清朝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有一老翁141岁,乾隆出上联,命大学士纪晓岚对下联,因六十岁为一甲子,所以上联的“花甲重开”就是六十岁乘以二,得一百二十岁, “外加三七岁月”就是加上三乘七等于二十一岁,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人生七十古来稀”,下联的“古稀双庆”就是七十岁乘以二,得一百四十岁,“还多一个春秋”即再加上一岁。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上、下联都用到了乘法与加法。
  游玩对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上联的“山塘”是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的一段路,这段路风景绝佳,约七里长。中间有一个地方,叫“半塘”。祝枝山与唐伯虎两大才子一道游玩,祝枝山即景吟出上联,游到“几溪洞”时,唐伯虎来了灵感。对出下联。上、下联均用到了除法
其他文献
我们在这要讲的可不是Leica照相机,它是一种激光测距仪,在工地里已经用了些年头了,和瑞士军刀有点像,同样是瑞士产品、同样多功能,一些追求高质量的施工方也喜欢用它。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