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器育苗是指利用装有基质的各类容器生产苗木,容器苗木的移植不受季节限制,起运和栽种过程中根系不易受到损伤,具有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后缓苗期短、生长快的优点。另外,容器育苗较传统育苗产苗量高,如樟子松露地播种时,1公斤种子产苗量仅为3万株左右,而利用容器进行苗木生产,1公斤种子可产苗12万株左右。
一、育苗容器的种类和规格
1.育苗容器种类 根据容器是否易被分解,分为可分解容器与不可分解容器。可分解容器的制作材料能够被土壤中水分、植物根系及微生物等分解,可以和苗木一起植入土中,用纸张、泥土或竹、木编制的营养袋、营养杯、营养钵、营养砖、营养篮等容器均属于可分解容器。不可分解容器的制作材料不易被水、植物根系、微生物等分解,不能和苗木一起植入土中,如用无毒塑料薄膜制作的营养袋、硬塑料制作的塑料营养筒等,均属不可分解容器,移栽苗木时,需先去掉育苗器皿。
2.育苗容器规格 目前生产苗木所用容器的穴盘外围尺寸是相对固定的。如28厘米×54厘米规格的塑料育苗盘,高8~25厘米,其上的穴孔数有72孔、128孔、200孔、288孔和512孔等。孔数越多,单位穴孔的容积越小,需要准备的培养基质也随之产生变化。上述各穴孔数与容量的关系为:72穴——4.1升;128穴——3.2升;288穴——2.4升;392穴——1.6升。据此可算出所需培养基质数量,但在实际生产中,准备培养基质应比实际需要多10%左右。一般来说,生产难度与技术要求较高、生长周期长、小苗价格较高的植物树种,宜选用穴孔较大的育苗穴盘;反之则选用穴孔较小的育苗穴盘。
二、育苗基质
生产上常用的容器育苗基质有两大类:培养土和纯无土基质。
1.培养土 在耕作过的熟土或园土上,为改良土壤性状,可添加一些堆肥或无土栽培基质,即为培养土。目前我国多数苗木生产单位与企业在利用容器生产苗木时,所用基质都属此类。
2.纯无土基质 内无土壤成分,主要原料是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河沙等。该基质生产的苗木,生长势与生长量整齐一致,品质好,规格高,市场价格高。现生产上常用的纯无土基质配方一般是上述材料1~2种中掺加其他一些能调节基质保水性、通气性、容积比重等性能的物质配制而成。
配制育苗基质时需根据苗木生产种类、数量及育苗容器的大小,计算出所需基质总量。再根据相应配方计算所需各原料与成分的数量,然后将相应的基质材料粉碎、过筛、混匀。育苗基质可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目前生产上常用甲醛对育苗基质进行化学熏蒸消毒。化学熏蒸时,基质须潮湿。1立方米育苗基质需准备0.15%甲醛药液40~80升,药液与基质充分拌匀,用不透气材料(如薄膜等)密闭覆盖48小时以上后打开覆盖物,摊晾10~15天,使残留药剂挥发消失,再装填入容器。不同植物种类与品种对土壤pH值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针叶类植物土壤pH值为4.5~5.5,阔叶类植物为5.6~6.5。生产松树、栎类等植物的容器苗时,需在基质里接种菌根菌。
三、容器苗木生产技术
1.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种子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适宜的浸种、催芽等处理,由于生产上常采用机械播种,为避免播种时损坏种芽,应尽量选用没有发芽的种子进行容器播种。
2.育苗器皿与穴盘选择 一般来说,生产大苗时常用穴孔数较少的穴盘,生产小苗时则选用穴孔数较多的穴盘。为降低苗木生产成本,应选能反复多次使用的育苗穴盘。育苗穴盘使用前应进行清洗与消毒。
3.基质选配与填料 基质选配需经过材料筛选、粉碎、混料、消毒,最后进行均匀填料。填料前需洒水增加基质湿度,基质适宜湿度标准:手握基质没有水分被挤出,松开后基质保持被握紧时的形状,手指轻压基质自然散开。填料时,为方便播种和覆盖,每个穴孔内的基质都不应填充太满。
4.播种及覆盖 有穴孔的育苗盘通常采取点播方式,已进行种子预处理或种子发芽力强的,每穴播1粒种子,反之每穴播2~3粒种子。为使种子出苗整齐,播种后应及时进行均匀覆盖。覆盖材料可以是播种基质,也可以是蛭石、沙子、塑料、无纺布等。小粒种子的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大粒种子的覆盖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
5.播种后至种子上、下胚轴伸出期间管理 灌溉用水须清洁,基质表面不能出现青苔等现象。供水应充分,少量多次,使基质保持湿润状态。施肥可通过测定肥料与基质中的EC值而确定,如果EC值小于0.5,则需施肥。夏季或出苗期较长的植物种子播种后,可用无纺布直接覆盖育苗容器,气温低于25℃的冬、春季节播种后,或出苗期较短的植物种子播后,可用塑料薄膜直接覆盖育苗容器,出土幼苗的真叶展开后即可去除塑料覆盖物。
6.幼苗子叶舒展至第一片真叶展开期间管理 此期幼苗对水分需求量虽较大,但要注意管理与控制容器内湿度,防止基质上出现青苔。施肥“少量多次”,可每隔1~2天浇低浓度肥料水1次,以施复合肥为主。
7.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至炼苗期前管理 为防止幼苗徒长,此期应适当降低容器内温度,除去遮阴物,给幼苗较好的光照条件,尽可能使幼苗提前进入炼苗阶段,提高苗木质量。通过水的干、湿交替管理,引诱根系生长。一定防止过量浇水,否则会造成根系生长缓慢,甚至烂根与病虫害发生。施肥使基质EC值保持在1.5~2.0范围内。
8.炼苗期管理 炼苗期间,设施内温度维持在较低的适宜水平,并光照充足。当设施内温度较高时,每天只需供水1次。保持出圃苗木叶面干燥,基质或苗床土壤的含水量要充足。幼苗应特别注意施肥量与氮、磷、钾的比例关系,此期应减少氮肥,增加钾肥,必要时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B9在炼苗期间的常用浓度为0.2%~0.3%。保持苗木环境清洁与卫生,采用相应化学方法防止病虫害,如及时除去杂草以杜絕病虫害源,早晚或苗木出圃前对种苗喷洒一次达科宁(百菌清)、灭蝇胺等杀菌剂等。
一、育苗容器的种类和规格
1.育苗容器种类 根据容器是否易被分解,分为可分解容器与不可分解容器。可分解容器的制作材料能够被土壤中水分、植物根系及微生物等分解,可以和苗木一起植入土中,用纸张、泥土或竹、木编制的营养袋、营养杯、营养钵、营养砖、营养篮等容器均属于可分解容器。不可分解容器的制作材料不易被水、植物根系、微生物等分解,不能和苗木一起植入土中,如用无毒塑料薄膜制作的营养袋、硬塑料制作的塑料营养筒等,均属不可分解容器,移栽苗木时,需先去掉育苗器皿。
2.育苗容器规格 目前生产苗木所用容器的穴盘外围尺寸是相对固定的。如28厘米×54厘米规格的塑料育苗盘,高8~25厘米,其上的穴孔数有72孔、128孔、200孔、288孔和512孔等。孔数越多,单位穴孔的容积越小,需要准备的培养基质也随之产生变化。上述各穴孔数与容量的关系为:72穴——4.1升;128穴——3.2升;288穴——2.4升;392穴——1.6升。据此可算出所需培养基质数量,但在实际生产中,准备培养基质应比实际需要多10%左右。一般来说,生产难度与技术要求较高、生长周期长、小苗价格较高的植物树种,宜选用穴孔较大的育苗穴盘;反之则选用穴孔较小的育苗穴盘。
二、育苗基质
生产上常用的容器育苗基质有两大类:培养土和纯无土基质。
1.培养土 在耕作过的熟土或园土上,为改良土壤性状,可添加一些堆肥或无土栽培基质,即为培养土。目前我国多数苗木生产单位与企业在利用容器生产苗木时,所用基质都属此类。
2.纯无土基质 内无土壤成分,主要原料是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河沙等。该基质生产的苗木,生长势与生长量整齐一致,品质好,规格高,市场价格高。现生产上常用的纯无土基质配方一般是上述材料1~2种中掺加其他一些能调节基质保水性、通气性、容积比重等性能的物质配制而成。
配制育苗基质时需根据苗木生产种类、数量及育苗容器的大小,计算出所需基质总量。再根据相应配方计算所需各原料与成分的数量,然后将相应的基质材料粉碎、过筛、混匀。育苗基质可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目前生产上常用甲醛对育苗基质进行化学熏蒸消毒。化学熏蒸时,基质须潮湿。1立方米育苗基质需准备0.15%甲醛药液40~80升,药液与基质充分拌匀,用不透气材料(如薄膜等)密闭覆盖48小时以上后打开覆盖物,摊晾10~15天,使残留药剂挥发消失,再装填入容器。不同植物种类与品种对土壤pH值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针叶类植物土壤pH值为4.5~5.5,阔叶类植物为5.6~6.5。生产松树、栎类等植物的容器苗时,需在基质里接种菌根菌。
三、容器苗木生产技术
1.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种子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适宜的浸种、催芽等处理,由于生产上常采用机械播种,为避免播种时损坏种芽,应尽量选用没有发芽的种子进行容器播种。
2.育苗器皿与穴盘选择 一般来说,生产大苗时常用穴孔数较少的穴盘,生产小苗时则选用穴孔数较多的穴盘。为降低苗木生产成本,应选能反复多次使用的育苗穴盘。育苗穴盘使用前应进行清洗与消毒。
3.基质选配与填料 基质选配需经过材料筛选、粉碎、混料、消毒,最后进行均匀填料。填料前需洒水增加基质湿度,基质适宜湿度标准:手握基质没有水分被挤出,松开后基质保持被握紧时的形状,手指轻压基质自然散开。填料时,为方便播种和覆盖,每个穴孔内的基质都不应填充太满。
4.播种及覆盖 有穴孔的育苗盘通常采取点播方式,已进行种子预处理或种子发芽力强的,每穴播1粒种子,反之每穴播2~3粒种子。为使种子出苗整齐,播种后应及时进行均匀覆盖。覆盖材料可以是播种基质,也可以是蛭石、沙子、塑料、无纺布等。小粒种子的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大粒种子的覆盖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
5.播种后至种子上、下胚轴伸出期间管理 灌溉用水须清洁,基质表面不能出现青苔等现象。供水应充分,少量多次,使基质保持湿润状态。施肥可通过测定肥料与基质中的EC值而确定,如果EC值小于0.5,则需施肥。夏季或出苗期较长的植物种子播种后,可用无纺布直接覆盖育苗容器,气温低于25℃的冬、春季节播种后,或出苗期较短的植物种子播后,可用塑料薄膜直接覆盖育苗容器,出土幼苗的真叶展开后即可去除塑料覆盖物。
6.幼苗子叶舒展至第一片真叶展开期间管理 此期幼苗对水分需求量虽较大,但要注意管理与控制容器内湿度,防止基质上出现青苔。施肥“少量多次”,可每隔1~2天浇低浓度肥料水1次,以施复合肥为主。
7.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至炼苗期前管理 为防止幼苗徒长,此期应适当降低容器内温度,除去遮阴物,给幼苗较好的光照条件,尽可能使幼苗提前进入炼苗阶段,提高苗木质量。通过水的干、湿交替管理,引诱根系生长。一定防止过量浇水,否则会造成根系生长缓慢,甚至烂根与病虫害发生。施肥使基质EC值保持在1.5~2.0范围内。
8.炼苗期管理 炼苗期间,设施内温度维持在较低的适宜水平,并光照充足。当设施内温度较高时,每天只需供水1次。保持出圃苗木叶面干燥,基质或苗床土壤的含水量要充足。幼苗应特别注意施肥量与氮、磷、钾的比例关系,此期应减少氮肥,增加钾肥,必要时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B9在炼苗期间的常用浓度为0.2%~0.3%。保持苗木环境清洁与卫生,采用相应化学方法防止病虫害,如及时除去杂草以杜絕病虫害源,早晚或苗木出圃前对种苗喷洒一次达科宁(百菌清)、灭蝇胺等杀菌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