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大伟,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长期在新华社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曾常驻新华社中东总分社,采访巴以冲突、乍得骚乱、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土耳其大地震等重大国际事件。在从事中央新闻摄影报道的这些年中,他拍摄了大量重大时政新闻照片,见证并记录了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历史时刻,并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过9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等多种奖项。
本刊:作为一名外语系的毕业生,您是怎么走上摄影这条路的呢?您喜欢摄影工作吗?
姚大伟:应该说,不是我选择了摄影,而是摄影选择了我。当年我从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新华社摄影部来学校挑人,他们选中了我,当时我并不太会摄影。
我就这样开始从事中央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并很快喜欢上这份工作。这些年下来,我拍摄了数百位中外领导人的活动以及多次重要会议。
我还多次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外访,去过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幸成为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随温家宝总理的专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这些年下来,我想,我还是喜欢我的工作的。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应该是幸运的,幸福的。因为这份工作,多年以后,当别人说起历史上某个重大事件时,我可以对他们说:“当时我就在那儿!”作为一名记者,我喜欢这种感觉。
本刊:作为一名资深的摄影记者,您对摄影有什么感悟?
姚大伟:我常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时间的过客。我们只是经过,只有体验,只有感觉。而摄影,就是感觉的一种表达方式。文字也是,音乐舞蹈绘画等都是。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好的摄影者是在用镜头说话,用影像表达思想。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也记录了历史。
摄影可以让人们留住当下,让记忆成为永恒。摄影会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提高你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当你开始留意细节,你会变得相对敏感细腻一些,就必然会发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美,你会在当中找到乐趣。
本刊:您曾经在中东地区工作过,经历了多次危险的采访。能不能给我们说一次印象比较深的采访经历?
姚大伟:记得1998年12月的一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士兵发生冲突,我赶往现场采访。一个巴勒斯坦青年点燃轮胎设置路障后,撒腿就跑,远处一名以色列士兵正在向他瞄准,我不顾一切地冲进现场,三个人,三点一线。我按下快门,镜头对准枪口拍下了照片。子弹嗖地一声在我耳边掠过……现在想想也有些后怕。生命珍贵,应该胜过每一张照片。
本刊:您多年从事中央新闻采访,一般来讲,拍领导人照片限制比较多,照片容易程式化、模式化,但您总能不断拍出佳作。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说说您是如何创新的?
姚大伟:关于中央新闻摄影,多年来“握手、合影、坐沙发”的程式化、模式化中央新闻照片也成了困扰我们记者的大问题。
在这个敏感的领域,摄影记者该如何创新,从陈规俗套中跳出来,拍摄到一些生动新鲜、自然感人的好照片,这是我们在工作中所追求的。
我想从一张从门缝里拍来的“总理听课”照片说起。2006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听课,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老师们表达敬意。
我走进教室刚拍了几张照片,温总理就微笑着对我说:“我看,就拍到这里吧,不要影响孩子们上课。”走出教室后,我没有去楼下休息,而是站在教室外,想寻找机会拍些有新意的镜头。这时,一阵微风吹过,紧闭的教室门被吹开了个缝。透过门缝,我看见教室里课堂气氛很活跃,温总理在教室后排认真听课。当老师提问时,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机不可失,我找准孩子们举起的手没有遮住总理的空档,赶紧从门缝里拍了几个镜头。
《温总理小学听课》照片发出后,被全国100多家地市级以上日报采用。业界对这张照片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张照片“构图巧妙、生动自然,着实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是国家领导人图片报道中的佳作”,“打破了以往拍摄、播发国家领导人图片的常规,给今后如何做好国家领导人图片报道提出了新的思路”。
温家宝总理曾经两次当众表扬这张照片,说他很喜欢这张照片,它应该得奖。后来这张照片和另外一些照片合成一组,获得了2006年度新闻摄影比赛金镜头奖的金奖。
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再就是有创新思维。有人说,创新思维来自灵感、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我倒愿意把它理解成为平时大量积累的瞬间爆发和升华。
本刊: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您在摄影学习方面有什么心得?
姚大伟:我觉得,首先要大量阅读、浏览和鉴赏鲜活照片,潜移默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便能开阔思路,提高鉴赏力。
其次,在生活中学习。摄影是一门艺术,可以从其他艺术门类得到借鉴启发。一幅画就是一首诗,就是一首乐曲,就是一段舞蹈。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同一个主题。
一个人的审美、生活品位,甚至对服装搭配的修养都会对摄影产生影响。日常生活中对画展、舞蹈、音乐、文学等的鉴赏,帮助摄影者提高艺术修养,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摄影素养。摄影者要在生活中学习摄影,要在摄影中快乐生活。拿张艺谋的电影来说,他是学摄影出身,他把电影摄影也搞到了极致。也许多少年后,他的电影情节会被人忘记,但人们会记住那精美绝伦的画面。我们一边看电影,一边欣赏电影画面,从中还可以学习他的色彩、构图和用光技巧。 第三,注重感悟。要学习,还要勤于思考。有思才能有得,只学习,忽视了思考和感悟,不利于提高摄影水平。当一个摄影师解决了摄影操作层面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看他的艺术素养、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和生活阅历了。
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你的综合素养和艺术感觉都会在你的摄影作品里有所体现。悟性很重要,对摄影尤其重要。悟性好不好和是否习惯思考、积极感悟有很大关系。一个好的摄影记者一定是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摄影记者到了一定的阶段,水平提高不了,就是思想深度的局限性问题。摄影记者要敏感,要细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想力。
本刊:至今为止,您已经去过将近一百个国家了。您对旅行有什么样的感悟?
姚大伟:有人说,就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从两个方面可以归纳出人生追求的态势,一是人生时间的延长,即长寿;二是人生空间的拓展,即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去看外面的世界,使我们增加阅历、增长见识,心胸变得豁达。旅行至少可以改变沉闷的生活,换一个新鲜的心情。
出去看什么呢?去看看别处的人们怎样生活。诗人拜伦说,他出国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从书本上读到他们”。
去欧洲,去美洲,去非洲……永远不要去蔑视人家的文明、人家的文化、人家的信仰,当然也不要崇洋媚外,妄自菲薄。我想,如果要去埃及、希腊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旅行,启程前最好做些功课,读一两本参考书。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只带着眼睛是不够的,还要带着心。所以,看看世界还不如叫感受世界。我记得,有一年在卡萨布兰卡国际机场碰见一群盲人老太太,她们是来自日本的一个旅游团。盲人怎么旅游呢?我很快想明白了:她们是可以去听大海的,是可以用心感受世界的。没有了视力,一定能强化心灵的敏感。这群盲人老太太用她们敏感的心也一定能获得对外面世界的独特感受。
我每到一座城市,一定抽时间去街道上走一走,否则就感觉像没来过一样。在巴黎,中午我会让司机送我到巴黎圣母院,晚上到方尖碑下接我,我要沿着塞纳河边走边看;在平壤,我会让同事开车送我到金日成广场散步,那天路灯全熄了,深夜在漆黑的广场散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旅行,无定时,无目的,也无责任,我没有事先设定好的行程,却发现途中处处有惊喜。我仿佛成了这个城市一个寻常的居民,却带着一双外来人的眼睛。
在我看来,简单判断一座城市的品位有两个基本标志:一个是静态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建筑;一个是动态的,那便是这个城市里游走的姑娘。这是我每到一个城市最初的观察。
用脚去踏寻,用心去思考,每一段旅行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生命中历久弥新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