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全面康复。方法:根据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和疗效标准,对我院内科2004年4月至2009年7月来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除脑梗死外)28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的护理是本病护理工作的重点,对疾病的转归影响很大。结论:脑出血患者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神经功能的残疾程度,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脑出血;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有血管破裂,血液溢出血管而进入脑实质,引起患者突然昏迷和瘫痪,此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本病的发生、发展与护理因素密切相关。急性期的及时救治、防止再出血、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期的功能训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8例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对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及提高生命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40~74岁,其中60岁以上20例,住院时间2小时~94天。
1.2临床表现
多数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起病常突然而无预感,少数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多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或活动不便、口齿不清等,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急性期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口角歪斜、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脉搏减弱、偏瘫、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呼吸深沉带有鼾声,重者则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发病时血压有明显升高,一般在170/110以上,多数患者脑膜刺激征为阳性,瞳孔常有双侧不等大,眼底可见动脉硬化、出血等。
1.3辅助检查
脑出血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重症急性期除白细胞增多外,可有蛋白尿、尿糖、血尿素氨和血糖升高。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且为均匀血性。CT检查:发病后即可显示新鲜血肿,为园形或卵园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等,有助于确诊及指导治疗
2结果
本组病例经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完全康复5例;生活能自理,遗有部分功能障碍8例;偏瘫6例;病情危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
3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做好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在整个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疾病治愈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康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及时救治,避免一切可能使患者血压和颅内压增高而诱发再出血的因素,包括心理护理、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对疾病康复,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3.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及时救治
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脉搏缓慢,即有再次出血和脑疝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调控血压、止血等抢救工作;此外,常见的并发症还有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脑心综合症等,在治疗中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并发症,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3.1.1意识的改变
脑出血患者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使脑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通过通过简单的问话、试角膜反射、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来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如意识转清楚,说明病情好转,如突然转昏迷,提示病情加重,有再度出血或发生脑疝的可能。
3.1.2瞳孔的变化
观察瞳孔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情况,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燥不安、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抢救治疗,防止恶化。
3.1.3生命体征的观察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有呼吸循环及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应随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给予处理。
3.2防止再出血
3.2.1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常有头痛、呕吐、有些伴有失语、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治疗很容易产生焦虑、急燥、忧虑、恐惧、悲观、自怜等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细心观察患者,安慰和鼓励患者,和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情况,向患者介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3.2.2休息与安全
脑出自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3周,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谵妄、躁动病人加床栏,适当约束;环境安全、安静,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如需转运病人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严禁下床大小便,以免造成再出血。
3.2.3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易造成便秘。嘱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及多饮水,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以免血压升高导致出血;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
3.3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呕吐,昏迷,不能进食,或用脱水剂,液体大量丢失,极易引起水和电解质失衡,应保证营养的供给,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发病3天后神志仍不清楚、不能自口进食者,应予鼻饲流质。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3.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脑出血病人多伴有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及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做好基础护理至关重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护士应视病情对病人进行及时翻身,按摩局部受压部位,及时更换污湿的床单及衣服,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使病人舒适,避免褥疮发生。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饭后漱口,预防口腔细菌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应使其侧卧,尽量让呕吐物及分泌物流出,必要时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定时翻身拍背,以防吸入性及坠积性肺炎。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如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治疗。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改善脑缺氧保护脑细胞持续氧气吸入。
3.5用药的注意事项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和观察药物疗效,对于头痛、烦燥不安者可给适量的止痛剂和镇静剂,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时,应按时给药,防止药物外渗,保证脱水效果,快速静脉滴入(30分钟内),并观察尿量,如4小时内尿量小于200ml应慎用或停用;维持血压稳定,颅内压增高者遵医嘱给出脱水药。
3.6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可因出血部位和出自量大小而遗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根据病人情况,病情稳定应及早加强功能康复训练,以减少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本组病人中有16例肢体功能障碍,经及早功能训练配合治疗后完全康复5例;生活能自理,遗有部分功能障碍8例;偏瘫6例。脑血管病人,瘫痪肢体早期,可做轻柔的患侧按摩,每隔2~3小时更换体位时按摩一次,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置;病人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后,采取病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相结合,床上锻炼和下地锻炼相结合,全身锻炼和局部锻炼相结合,使瘫痪四肢功能逐步恢复。留置导尿时给予定时放尿,逐步建立排尿反射,直至病人能控制排尿。同时注意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要戒烟、少饮酒,定期检查血压,防止发生再出血。
4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救治期间,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通过护士周密细致地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治愈率;通过医护人员实施以上护理,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合理活动,结合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是降低致残率,减少残疾程度的关健,它的有效性是任何药物不能替代的,对促进脑血管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7-632.
关键词:脑出血;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有血管破裂,血液溢出血管而进入脑实质,引起患者突然昏迷和瘫痪,此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本病的发生、发展与护理因素密切相关。急性期的及时救治、防止再出血、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期的功能训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8例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对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及提高生命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40~74岁,其中60岁以上20例,住院时间2小时~94天。
1.2临床表现
多数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起病常突然而无预感,少数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多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或活动不便、口齿不清等,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急性期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口角歪斜、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脉搏减弱、偏瘫、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呼吸深沉带有鼾声,重者则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发病时血压有明显升高,一般在170/110以上,多数患者脑膜刺激征为阳性,瞳孔常有双侧不等大,眼底可见动脉硬化、出血等。
1.3辅助检查
脑出血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重症急性期除白细胞增多外,可有蛋白尿、尿糖、血尿素氨和血糖升高。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且为均匀血性。CT检查:发病后即可显示新鲜血肿,为园形或卵园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等,有助于确诊及指导治疗
2结果
本组病例经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完全康复5例;生活能自理,遗有部分功能障碍8例;偏瘫6例;病情危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
3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做好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在整个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疾病治愈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康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及时救治,避免一切可能使患者血压和颅内压增高而诱发再出血的因素,包括心理护理、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对疾病康复,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3.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及时救治
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脉搏缓慢,即有再次出血和脑疝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调控血压、止血等抢救工作;此外,常见的并发症还有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脑心综合症等,在治疗中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并发症,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3.1.1意识的改变
脑出血患者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使脑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通过通过简单的问话、试角膜反射、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来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如意识转清楚,说明病情好转,如突然转昏迷,提示病情加重,有再度出血或发生脑疝的可能。
3.1.2瞳孔的变化
观察瞳孔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情况,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燥不安、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抢救治疗,防止恶化。
3.1.3生命体征的观察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有呼吸循环及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应随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给予处理。
3.2防止再出血
3.2.1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常有头痛、呕吐、有些伴有失语、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治疗很容易产生焦虑、急燥、忧虑、恐惧、悲观、自怜等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细心观察患者,安慰和鼓励患者,和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情况,向患者介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3.2.2休息与安全
脑出自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3周,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谵妄、躁动病人加床栏,适当约束;环境安全、安静,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如需转运病人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严禁下床大小便,以免造成再出血。
3.2.3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易造成便秘。嘱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及多饮水,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以免血压升高导致出血;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
3.3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呕吐,昏迷,不能进食,或用脱水剂,液体大量丢失,极易引起水和电解质失衡,应保证营养的供给,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发病3天后神志仍不清楚、不能自口进食者,应予鼻饲流质。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3.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脑出血病人多伴有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及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做好基础护理至关重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护士应视病情对病人进行及时翻身,按摩局部受压部位,及时更换污湿的床单及衣服,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使病人舒适,避免褥疮发生。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饭后漱口,预防口腔细菌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应使其侧卧,尽量让呕吐物及分泌物流出,必要时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定时翻身拍背,以防吸入性及坠积性肺炎。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如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治疗。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改善脑缺氧保护脑细胞持续氧气吸入。
3.5用药的注意事项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和观察药物疗效,对于头痛、烦燥不安者可给适量的止痛剂和镇静剂,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时,应按时给药,防止药物外渗,保证脱水效果,快速静脉滴入(30分钟内),并观察尿量,如4小时内尿量小于200ml应慎用或停用;维持血压稳定,颅内压增高者遵医嘱给出脱水药。
3.6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可因出血部位和出自量大小而遗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根据病人情况,病情稳定应及早加强功能康复训练,以减少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本组病人中有16例肢体功能障碍,经及早功能训练配合治疗后完全康复5例;生活能自理,遗有部分功能障碍8例;偏瘫6例。脑血管病人,瘫痪肢体早期,可做轻柔的患侧按摩,每隔2~3小时更换体位时按摩一次,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置;病人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后,采取病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相结合,床上锻炼和下地锻炼相结合,全身锻炼和局部锻炼相结合,使瘫痪四肢功能逐步恢复。留置导尿时给予定时放尿,逐步建立排尿反射,直至病人能控制排尿。同时注意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要戒烟、少饮酒,定期检查血压,防止发生再出血。
4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救治期间,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通过护士周密细致地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治愈率;通过医护人员实施以上护理,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合理活动,结合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是降低致残率,减少残疾程度的关健,它的有效性是任何药物不能替代的,对促进脑血管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