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英雄”书写与爱的可能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r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人志
  【英】W·H·奥登
  一先令传记会给你全部的事实:
  他父亲怎样揍他,他怎样出走,
  少年作什么奋斗,是什么事迹
  使得他在一代人物里最出风头:
  他怎样打仗,钓鱼,打猎,熬通宵,
  头晕着攀新峰;命名了新海一个;
  最晚的研究家有的甚至于写到
  爱情害得他哭鼻子,就像你和我。
  他名满天下,却朝思暮想着一个人,
  惊讶的评论家说那位就住在家中,
  就在屋子里灵巧的做一点细活,
  不干别的;能打打唿哨;会静坐,
  会在园子里东摸摸西掏掏,回几封
  他大堆出色的长信,一封也不保存。
  (卞之琳 译)
  1934年的某一天,也许那是平淡无奇的一天,27岁的青年诗人奥登写下了《名人志》一诗,起初这首诗并没有标题,后来诗人思考良久才定下了“Who’s Who”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在通行的表达中,“Who’s Who”被译作“名人录”或“名人志”,然而它却潜藏着一个最直接、也是根本性的含义——“谁是谁?”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一出现就是在质询和发问,它将关乎人类自身存在的哲学命题“我是谁?”转变成了“谁是谁?”这样一个更复杂、也更广阔的命题。在奥登眼中,“谁是谁?”的问题或许更现世和切身。因为“我是谁?”指向了愈加深化的内向追问,而“谁是谁?”则敞开了与现实世界交换或演变的途径。具体而言,“谁是谁”可能蕴含了人如何转变成为理想中的“他者”或“这一个”如何成长为“另一个”的可能性。青年奥登深为明了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可能一生都无法追寻到“我是谁”的终极答案,但是必然会在这个尘世经历“谁是谁”的成长和转变。其实,《名人志》一诗正是以一种“反正统”的方式书写了“成长”的风景。而作为一个天才型的诗人,奥登善于将自己最真切的个人体验和爱之情感灌注于诗中,展现出他对人和世界的思考与想象。
  《名人传》当然是要为一位“显赫的人物”树碑立传。事实上,古希腊以降,为“著名人物”立传就成为了一种文学传统。但通常不为人注意的是,这类名人传记的书写存在某种隐而不显的“唯目的论”的“反叙”模式,传记作者通常善于将“既成名人”作为结论,而传记就成为了追溯“名人成为名人”的历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奥登的《名人传》就是一部“反英雄式”的微型史诗。要在一首十四行诗中写出一位名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显然不大可能,事实上奥登也绝无此意。他要谱写的并非故事中的英勇或传奇,而是一位当代英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据奥登的遗产受托人爱德华·门德尔松讲述,《名人传》部分灵感来源于奥登同时代的阿拉伯传奇英雄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但显然奥登并不满足于此,他笔下的“名人”既指向了一個更大的“复数群体”,同时也指向了更鲜活的“个”。
  这首诗奥登写得极为简洁,弃绝一切多余的修辞而直陈事实,诗人向我们展现的正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历程。“名人”不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赐与神恩,他的童年也会经历顽劣、挨揍和出走。凭借个人不懈的奋斗才成就一番事业,而他面对的也是最为日常和琐屑的生活:打仗、钓鱼、打猎、熬通宵、攀新峰和命名新海。奥登笔下“名人”的人生履历完全背离了当代人对于“英雄”的想象,也脱离了英雄备受推崇的品质,甚至连原型人物“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英雄形象也被诗人简化,或者说被刻意回避了。诗人平淡而谨慎地描绘了英雄的传奇人生,这完全背弃了西方文学有关英雄的叙述传统。最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诗意发生了有意味的转折:“最晚的研究家有的甚至于写到/爱情害得他哭鼻子,就像你和我。”仅此一句就将高不可攀的名人拽回了我们中间,让他成为我们中的一个。“名人”也会为爱哭鼻子,“就像你和我”——这样的描绘不会出现在通常的英雄传记中。而接下来的全部诗句都是在描绘当代英雄“金屋藏娇式”的隐秘而真实的爱情生活:“名人”的妻子并非艳绝天下,只是一个在家中等待着丈夫书信的普通女子,这种恋人之间宁静而庸常的生活情态无法被公开。但在奥登看来,正是这份隐秘的“爱”才是支撑着“名人”最根本的基石。这就触及到了奥登诗学观念中最核心的问题——他坚持认为:只有爱才能通向最终的救赎,才能指明人类文明最终的出路。尤其是在动荡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残酷的战争几乎毁灭了一切,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奥登此时奔赴战火纷乱的西班牙战场,转战冰岛,最后来到了中国。他所经历和目睹的全部苦难在他身上烙下的伤疤,也塑造了诗人的诗学性格:他注定终身要选择爱、书写爱、关怀爱、归于爱。与此同时,对于爱情生活本身而言,奥登的同性恋倾向也充满危险与禁忌,同性之爱更加让他懂得爱的卑微、艰辛与来之不易。在稍后的诗作《1939年9月1日》中,奥登借悼念叶芝的机会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必须相爱或者死”,而后来他则将这句诗改成了“我们必须相爱并且死”。微小的改动是对诗的整体境界的巨大提升,却也预示着诗人一以贯之的“爱的信仰”,更昭示着某种别无选择,他只能去爱,并最终与“爱”一起赴死。
  回到《名人志》,传统的“名人”形象在诗中被奥登反写或改写,甚至英雄所具有的“神话化”倾向也被逐一消解,凸显出了一个褪下光环的现代人所面对的真实生活。因此,诗人所谓的“名人”也可能正是我们每一个人。与此同时,诗人也借此解答了“Who’s Who”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谁是谁”不再是一个既定的模式,两个疑问词“who”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多重疑问和多种可能性,正如单一的英雄叙事模式不再可能成为现代文学的典范一样,一极的“who”向另一极的“who”的无限转变才是充满生命力的、更高的自然律法,这其中也包蕴着每一个普通人成长与转变的历史。至于诗中着重描写的“爱”,那是诗人终生没有放弃的,直至晚年诗人还写道:“我们如何指望群星为我们燃烧/带着那我们不能回报的激情?/如果爱不能相等,/让我成为爱得更多的一个。”(《爱得更多的一个》,王家新译)怀着这份永恒的坚守和敬意的诗人奥登,最终也成为“名人志”上不朽的“名人”。
其他文献
结识杨方,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前。而认识杨方,则是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后。  在《像白云一样生活》这部诗集里,我记住了那颗塔尔寺前的树,它和我们一样“在佛前赤身裸体,空无一物”[1]。然而,它又是一颗在佛寺前打坐了几十年的树,因此,当“我始终乱走”无法说出前身和不明所处时,它却“始终不动”,草木枯荣,有年轮为证。这是获得神启的树,同时,也是持有慧根的杨方。在《像白云一样生活》诗集里
期刊
我有过无比倦怠的时刻  像一辆  从救火现场归来的  红色消防车  像一个老妇人  弯腰清洗  越来越稀疏的  花白的头发  沾满污秽的轮子  脱离了车身  不像殉道者,只会  更加污秽不堪  腐烂的是糟糠  熬过了黑暗的,是沉默的你  早就应许的美酒  潜水者  每一个潜水者都是在  水下祈祷  每一个潜水者都试图缩小为  一尾鱼  或者重回母腹,以倒立  替母亲祈祷  每一个祈祷者都尽可能  
期刊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说是有史以来最纷繁复杂的年代一点也不为过。现代科技带来的生活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令人叹为观止,不少人时时会有跟不上趟的感觉甚至焦虑。世界的变化既让人眼花缭乱,又让人为其动荡与莫测而心怀不安。诗歌当然要关注现实,只不过“现实”二字可能要比人们之所见复杂得多。  一方面,是现世层面的现实,是日常生活的现实,是众生相;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现实,是一個个具体的人之情感、记忆、
期刊
除却关于故乡地理风物的书写与“把一生的辛凉还给薄暮下的清水河”的祈愿,单看高鹏程笔下常见的鱼、渔民、海岛、波浪等意象以及其诗歌更内在的诗体色彩、语言风貌和话语特征等,很难相信高鹏程是一位从祖国的大西北走出的诗人。少有飞扬、粗犷、凌厉,杨献平对其诗作品评的那种“绵柔与细碎”更符合人们对江南性情的印象。自“黄土高原”至“海岛之滨”,生活环境的变迁带给高鹏程诗歌境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让诗人完成了精神上
期刊
余笑忠反复写到梦,换言之,梦盯上了余笑忠:“来到梦里的一切/都经历长途跋涉/偶尔,借我们的梦得以停歇”“在梦里,悲伤的死者会变黑/在梦里,悲伤的死者和你共有一个灵魂”“有时,来自梦中的隐痛/更甚于现实的打击”;已逝的父亲不断造访儿子的梦境,“想到他在我的梦里仍然受苦/我就好像又犯了什么过错”;有一次,诗人居然梦见了慈禧太后和她的长指甲,梦见她“妇人之痛,莫过于分娩死婴”的附身耳语。这是一个惊梦! 
期刊
西川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的,作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被广泛关注,如今西川作为国内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人物,仍在汉语写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经历的历史时段,同样映射在其作品之中。历史意识基于作者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历史的主观认识,在个人经验的导向作用下,主动地对历史产生评价,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历史时段或历史事件予以反馈。历史意识不仅是对历史本体的再加工,更是作者建构于历史语境
期刊
一个仍然活在世间的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必然是一名怀乡病患者。这个诗人在大地上行走,苦苦寻找自己的归宿:一方面是其肉身安居之处,另一方面是其精神栖息之所。二者合一,则为灵魂意义上的故乡。一个诗人若要重返故乡,须对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物质世界予以疏离。否则,人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返故乡。在一个众人汲汲于追名逐利、贪娱求乐泛滥的世界上,城市欲望和物质膨胀将人引离故土,人们的生活被形形色色的市场原则所主宰
期刊
我相信,读了布衣这个组诗,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有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这是一个匍匐于尘世的诗人,几乎贴着地面的高度观察、思考后所发出的沉吟。与其说诗人善诗,毋宁说诗人善虑、善感,对普通的事物具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警觉,每一个句子,都能拨动你心灵深处的那根簧片,并且产生共振。对同样的事物,也许你有类似的思考,只是思考的结果没能用他这么精彩的语言进行总结。  与布衣相识多年,而凑在一起论文、论诗的机会却不多,
期刊
余秀华的诗歌最早发表于她的个人博客,由作为主流诗歌期刊的《诗刊》编辑刘年发现,并选取一些发表于《诗刊》。又由于《诗刊》将作品选入诗刊微信公众号宣传,引起不少专业人士和诗歌爱好者转发。而余秀华诗歌的结集出版也紧随其后,据《月光落在左手上》的策划编辑杨晓燕女士讲述,她首先在微信上看到朋友转发余秀华的诗歌,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震撼,再读几首后,越发觉得余秀华的诗歌不同于以往见过的作品,遂马上产生出
期刊
一、诗歌制度保障着诗歌建设  在一个日益制度化的时代环境里,网络也是一种制度。在新诗行进百年之后,在世纪之交以来的网络传播交流时空,无论诗歌或与诗相关的物事如何轰轰烈烈地传播,诗意普及,诗作和诗作者增多,诗人如何表达其自由存在,“诗歌”本身都是一种前提,都应是核心的检验标准,它包括文学性的有无、思想性的深浅和艺术性的有效与否。围绕这些前提条件,诗歌关于伦理道德、价值、审美诸要素的批评与辩护、或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