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两年里,我们尝试着用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模式上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并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关键。
一、把握农村的特点,正确运用“生本”教学
从学习者出发,从人的生命自然的限度、活动规律去思考和设计。学生的事,学生来做,最大限度地调动生命的潜能。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变成教学行动。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和内核生成课程等,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创造应用环境应用数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上要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不仅眼看、手动、口讲、脑想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我在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三、提供讨论、训练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当某一种新概念刚刚引入时,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比较肤浅,需要进一步剖析,这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弄清概念的本质属性。
课堂上,我们看不到老师刻意地表演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学生却因而有了充足的活动和参与的时间。生本教育的好课观认为好课一般不“好看”,因为我们看不到教师动人的表演,看到的却是稍微“乱哄哄”的学生活动。学生就是在这种轻松、无拘无束的课堂学习氛围中,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四、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问题,发挥潜在的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如设计“给应用题提问题”的题目、“自编应用题”、“一题多解的题目”等,在学生的作业设计里我就要求他们可以自主设计一些题目。我在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有一道题是:÷5,大部分学生都是用书本的知识去计算,用乘以,但是有一个学生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将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再除以5即是÷5,这时就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5结果就是。对这位学生的新发现,我给予了充分肯定,教了十年书,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这一种解法,虽然没有直接用书本的方法简单,但是真正的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答案,这位学生也从中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和喜悦。长此以往,今后学生便会更加專心地钻研问题,花大力气进行创新。
责任编辑 罗 峰
一、把握农村的特点,正确运用“生本”教学
从学习者出发,从人的生命自然的限度、活动规律去思考和设计。学生的事,学生来做,最大限度地调动生命的潜能。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变成教学行动。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和内核生成课程等,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创造应用环境应用数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上要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不仅眼看、手动、口讲、脑想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我在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三、提供讨论、训练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当某一种新概念刚刚引入时,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比较肤浅,需要进一步剖析,这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弄清概念的本质属性。
课堂上,我们看不到老师刻意地表演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学生却因而有了充足的活动和参与的时间。生本教育的好课观认为好课一般不“好看”,因为我们看不到教师动人的表演,看到的却是稍微“乱哄哄”的学生活动。学生就是在这种轻松、无拘无束的课堂学习氛围中,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四、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问题,发挥潜在的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如设计“给应用题提问题”的题目、“自编应用题”、“一题多解的题目”等,在学生的作业设计里我就要求他们可以自主设计一些题目。我在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有一道题是:÷5,大部分学生都是用书本的知识去计算,用乘以,但是有一个学生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将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再除以5即是÷5,这时就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5结果就是。对这位学生的新发现,我给予了充分肯定,教了十年书,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这一种解法,虽然没有直接用书本的方法简单,但是真正的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答案,这位学生也从中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和喜悦。长此以往,今后学生便会更加專心地钻研问题,花大力气进行创新。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