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升值趋势
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了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势头。特别是进入2007年下半年以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存在不断加速的势态。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达4.8%。美元作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的主要货币,人民币兑美元加速升值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愈发显现。
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长期以来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促进,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终于在2005年汇改以后,得以在汇率水平上得到明显的体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过16%(包括开始阶段2%的一次性升值),这正是人民币汇率长期实施盯住美元的扭曲性回归。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有加速升值的趋势,主要受3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即使受到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并未出现逆转迹象;二是美国经济金融面的负面冲击,仍然在弱化美元的地位;同时,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正起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强化作用。
人民币在今后将会如何表现,仍然取决以上3个因素。全球性的物价上涨使得中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胀压力,宏观调控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此时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过渡的这一重大历史转折。能否平稳成功地转型,将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民币能否继续走强的根本性支撑。
美国的金融情况还未能最后稳定,美国宏观经济也没有出现复苏的迹象,美元的疲软似乎还要再经受一段时期的煎熬(人民币升值其实是指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事实上,人民币兑欧元从2007年以来贬值超过6%,人民币兑日元贬值超过2%。这从中也反映出一个基本问题,美元的走软也是人民币升值的推动力之一)。因此,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仍然还处于升值的趋势中,但这种趋势会随时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美国经济重新恢复的阻碍。一旦这两个关键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呈现出明显的趋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势头将得以抑制,甚至不排除出现一段贬值的时期。但中国市场化改革所迸发出的活力应该远未结束,人民币兑美元仍然处在一个大的升值周期中。第3个预期的因素则比较脆弱,理性预期在市场上很难捕捉,预期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波动性。人民币升值时,大量资金流入,进而推高汇率,一旦预期逆转,资金的抽逃同样能够对汇率实施矫枉过正式的打压。这必将是我国微观经济主体无法逃避的考验,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重点与难点。
企业将面临洗牌
200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不同的企业所受影响不同,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来讲,资产方为人民币资产,而负债是美元负债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往往会带来资产价值的提升,反之则造成资产价值的下降。从损益的角度讲,收入是人民币,而支出是美元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往往会形成收益的上升,反之则形成收益的下降。在未实施任何汇率风险管理的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美元交易的企业,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活动,都会存在以上的问题。
从2007年下半年人民币加速升值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开始对企业赢利形成强劲的挤压,2008年以来许多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面积停产。出现这种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人民币快速升值使得这些企业已无利可寻;另一方面,这些面临困境的企业多为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生产企业,经济结构转型,资源价格(包括劳动和其他资源)的调整,使得这些企业开始受到内外交困的双重压力。汇率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解决问题的最终出路只能是经济增长的成功转型。
但经济增长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也必须尽量维护好宏观局势的基本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绝不可能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完成,毕竟转型的基础仍然需要夯实。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提升还要继续,金融体系的健全还有待完成。当汇率升值压力下,我国企业出口受到影响时,汇率自身会表现出一定的平衡机制,产出增长的放缓会抑制汇率的升值。企业应该从每一个发展的机遇中,积蓄力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些不能适应发展潮流的企业会被市场所淘汰,但市场应该为新企业的创立提供好更宽松的环境。鼓励竞争,提高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样是当前宏观形势下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
合理利用金融工具避险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确让外贸企业感受到了压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出口加价、出口提前收款、进口延期付款等方式被频繁采用。但为了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通过金融手段来管理汇率风险应该是更为有效的手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汇率管理的工具已日渐增加,但相比于国外成熟市场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人民币与外币掉期及外币与外币掉期、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外汇期权(NDO)、 银行保理及福费廷业务、短期外币信贷安排、外币应收票据贴现等业务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另外,现在我国各家银行提供的各种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多为嵌入期权的产品,如“期权宝”等,通过购买这些产品能够起到类似购买相关汇率期权的功效,从而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
事实上,汇率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将汇率风险纳入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中,要求企业在战略制定、生产、销售和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重视汇率风险,并将各种汇率风险管理的手段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总体经营策略中。人民币汇率不会永远只朝一个方向运动,当具有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成熟之后,才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乃至整个金融体制走向成熟之时。
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了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势头。特别是进入2007年下半年以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存在不断加速的势态。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达4.8%。美元作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的主要货币,人民币兑美元加速升值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愈发显现。
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长期以来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促进,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终于在2005年汇改以后,得以在汇率水平上得到明显的体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过16%(包括开始阶段2%的一次性升值),这正是人民币汇率长期实施盯住美元的扭曲性回归。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有加速升值的趋势,主要受3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即使受到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并未出现逆转迹象;二是美国经济金融面的负面冲击,仍然在弱化美元的地位;同时,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正起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强化作用。
人民币在今后将会如何表现,仍然取决以上3个因素。全球性的物价上涨使得中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胀压力,宏观调控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此时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过渡的这一重大历史转折。能否平稳成功地转型,将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民币能否继续走强的根本性支撑。
美国的金融情况还未能最后稳定,美国宏观经济也没有出现复苏的迹象,美元的疲软似乎还要再经受一段时期的煎熬(人民币升值其实是指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事实上,人民币兑欧元从2007年以来贬值超过6%,人民币兑日元贬值超过2%。这从中也反映出一个基本问题,美元的走软也是人民币升值的推动力之一)。因此,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仍然还处于升值的趋势中,但这种趋势会随时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美国经济重新恢复的阻碍。一旦这两个关键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呈现出明显的趋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势头将得以抑制,甚至不排除出现一段贬值的时期。但中国市场化改革所迸发出的活力应该远未结束,人民币兑美元仍然处在一个大的升值周期中。第3个预期的因素则比较脆弱,理性预期在市场上很难捕捉,预期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波动性。人民币升值时,大量资金流入,进而推高汇率,一旦预期逆转,资金的抽逃同样能够对汇率实施矫枉过正式的打压。这必将是我国微观经济主体无法逃避的考验,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重点与难点。
企业将面临洗牌
200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不同的企业所受影响不同,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来讲,资产方为人民币资产,而负债是美元负债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往往会带来资产价值的提升,反之则造成资产价值的下降。从损益的角度讲,收入是人民币,而支出是美元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往往会形成收益的上升,反之则形成收益的下降。在未实施任何汇率风险管理的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美元交易的企业,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活动,都会存在以上的问题。
从2007年下半年人民币加速升值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开始对企业赢利形成强劲的挤压,2008年以来许多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面积停产。出现这种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人民币快速升值使得这些企业已无利可寻;另一方面,这些面临困境的企业多为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生产企业,经济结构转型,资源价格(包括劳动和其他资源)的调整,使得这些企业开始受到内外交困的双重压力。汇率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解决问题的最终出路只能是经济增长的成功转型。
但经济增长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也必须尽量维护好宏观局势的基本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绝不可能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完成,毕竟转型的基础仍然需要夯实。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提升还要继续,金融体系的健全还有待完成。当汇率升值压力下,我国企业出口受到影响时,汇率自身会表现出一定的平衡机制,产出增长的放缓会抑制汇率的升值。企业应该从每一个发展的机遇中,积蓄力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些不能适应发展潮流的企业会被市场所淘汰,但市场应该为新企业的创立提供好更宽松的环境。鼓励竞争,提高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样是当前宏观形势下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
合理利用金融工具避险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确让外贸企业感受到了压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出口加价、出口提前收款、进口延期付款等方式被频繁采用。但为了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通过金融手段来管理汇率风险应该是更为有效的手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汇率管理的工具已日渐增加,但相比于国外成熟市场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人民币与外币掉期及外币与外币掉期、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外汇期权(NDO)、 银行保理及福费廷业务、短期外币信贷安排、外币应收票据贴现等业务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另外,现在我国各家银行提供的各种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多为嵌入期权的产品,如“期权宝”等,通过购买这些产品能够起到类似购买相关汇率期权的功效,从而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
事实上,汇率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将汇率风险纳入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中,要求企业在战略制定、生产、销售和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重视汇率风险,并将各种汇率风险管理的手段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总体经营策略中。人民币汇率不会永远只朝一个方向运动,当具有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成熟之后,才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乃至整个金融体制走向成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