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浓缩了我国古代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认识,传递着古圣先贤智慧经验所蕴含的潜在力量,由于文言文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跟现代汉语相去甚远,成为我们继承的主要障碍。而且由于材料和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加上古文阅读呈现样式和学生平常生活的现代汉语阅读样式差异大,在教学中扫清阅读障碍有一定的困难。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尽力使一切事情变容易,尤其是在学习文字方面,最不应该使学生感到窘迫。”这就是说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文言文。现将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避实就虚”,“幽烛探微”
如,以《孙膑》为例,略谈其中使用到的激趣法。这一课的主要人物是孙膑、庞涓,孙膑为第一主角。初读文章,师生都会很轻易地把庞涓当作一个心胸狭隘的反面人物理解,他的出场就是与孙膑作对比,这本无不妥,但这种可轻易获取的知识当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沿此思路必索然无味,所以教师预设时必须转换思维角度,认识到文章用庞涓正面、反面多角度衬托孙膑。可先从学生不易发现的“正面分析庞涓”入手,以达烘托孙膑的效果。
1.导语激趣,引起学生的期盼
(1)使用合适的艺术手段激趣。例如,孔子弟子虽众多,但名号响亮的却很少,鬼谷子的门生虽少,却个个名号响当当。比如改变过战国格局的纵横家苏秦、张仪(这两个人的风采在《基础训练》中分析过,故在此设计方能有用),比如杰出的军事家孙膑、庞涓。
(2)人对神秘的事物会保持高度兴趣,利用这种心理进行设计。当然,教师要善于发现突破口,比如课本注解。例如,孙、庞二人都著有兵法,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失传,直到1972年,《孙膑兵法》才被重新发现,而《庞氏兵法》始终未能重见天日,据史书记载,《庞氏兵法》的某些精要部分甚至要高于《孙膑兵法》。(注:两种设计皆是烘托庞涓,为下面主环节服务)
2.发现相关句子,释其隐义
第四、五段表现的都是魏国主动攻打其他诸侯国,可见魏国实力不弱,且有语“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这不能不说是庞涓的功劳。
“避实就虚”,“幽烛探微”不但能激趣,还能更公正客观地“饱满”人物,立体呈现故事。
二、架构桥梁,以今度古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让古人和今人的心相通,历史与现实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言文便不再与我们有隔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的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例如,《段太尉逸事状》第四段的解读。“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联系第三段“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发现太尉的平步青云,但是这么分析没什么效果,味同嚼蜡。我们在此可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之法:司农卿,掌管国家储粮用粮之事,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粮食局局长”,段太尉由一营田官一下升为粮食部门最高领导,足见其能力。而下文中的朱泚是凤翔府尹,相当于其首都周边地区的市长市委书记,他去给段太尉送礼物遭拒。这样讲,人物形象就不言自明了。
再如,分析《甘罗》中的人物形象。其中一句“甘罗者,甘茂孙也”,我们可以这样激趣:这个小孩是原来老丞相的孙子,早教很成功,基因又好,因此年纪轻轻就聪颖过人。
三、问题激趣,一石千浪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题。提问是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办法。如何灵活运用提问方式,也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拘泥于一种,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意,课堂缺乏活力,在各种提问方式之间灵活运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更能起到效果。教学设计中要出新意,深入挖掘教材,留意学生看不出来的内容。例如,在讲《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设计几个有思考力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1)第一次侯生为什么不献计?(2)侯生是否是一个一直在等待机遇的隐士?(3)为何侯生要自刎?(4)为何是“北向”自刭?(5)对侯生的死信陵君为何没有表示态度?再如《赵氏孤儿》中,提问:赵盾当初能逃跑,赵朔为什么不肯逃跑坐以待毙?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课堂便是活的。
四、曲终幕落,余音绕梁
课堂是有限的,关键是要在课堂里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促使学生把“触角”伸向广阔的课外。例如,赵氏孤儿与三家分晋,这个赵孤关系到之后战国将是六雄还是七雄的问题,这样就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课外,促进学生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探究,这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意义所在。
另外,还有一些小的方法就不再详解,比如,教师抑扬顿挫的诵读,尤其是人物对话,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才能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枯燥无味”变成“津津有味”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文言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待于在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
一、“避实就虚”,“幽烛探微”
如,以《孙膑》为例,略谈其中使用到的激趣法。这一课的主要人物是孙膑、庞涓,孙膑为第一主角。初读文章,师生都会很轻易地把庞涓当作一个心胸狭隘的反面人物理解,他的出场就是与孙膑作对比,这本无不妥,但这种可轻易获取的知识当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沿此思路必索然无味,所以教师预设时必须转换思维角度,认识到文章用庞涓正面、反面多角度衬托孙膑。可先从学生不易发现的“正面分析庞涓”入手,以达烘托孙膑的效果。
1.导语激趣,引起学生的期盼
(1)使用合适的艺术手段激趣。例如,孔子弟子虽众多,但名号响亮的却很少,鬼谷子的门生虽少,却个个名号响当当。比如改变过战国格局的纵横家苏秦、张仪(这两个人的风采在《基础训练》中分析过,故在此设计方能有用),比如杰出的军事家孙膑、庞涓。
(2)人对神秘的事物会保持高度兴趣,利用这种心理进行设计。当然,教师要善于发现突破口,比如课本注解。例如,孙、庞二人都著有兵法,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失传,直到1972年,《孙膑兵法》才被重新发现,而《庞氏兵法》始终未能重见天日,据史书记载,《庞氏兵法》的某些精要部分甚至要高于《孙膑兵法》。(注:两种设计皆是烘托庞涓,为下面主环节服务)
2.发现相关句子,释其隐义
第四、五段表现的都是魏国主动攻打其他诸侯国,可见魏国实力不弱,且有语“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这不能不说是庞涓的功劳。
“避实就虚”,“幽烛探微”不但能激趣,还能更公正客观地“饱满”人物,立体呈现故事。
二、架构桥梁,以今度古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让古人和今人的心相通,历史与现实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言文便不再与我们有隔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的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例如,《段太尉逸事状》第四段的解读。“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联系第三段“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发现太尉的平步青云,但是这么分析没什么效果,味同嚼蜡。我们在此可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之法:司农卿,掌管国家储粮用粮之事,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粮食局局长”,段太尉由一营田官一下升为粮食部门最高领导,足见其能力。而下文中的朱泚是凤翔府尹,相当于其首都周边地区的市长市委书记,他去给段太尉送礼物遭拒。这样讲,人物形象就不言自明了。
再如,分析《甘罗》中的人物形象。其中一句“甘罗者,甘茂孙也”,我们可以这样激趣:这个小孩是原来老丞相的孙子,早教很成功,基因又好,因此年纪轻轻就聪颖过人。
三、问题激趣,一石千浪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题。提问是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办法。如何灵活运用提问方式,也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拘泥于一种,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意,课堂缺乏活力,在各种提问方式之间灵活运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更能起到效果。教学设计中要出新意,深入挖掘教材,留意学生看不出来的内容。例如,在讲《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设计几个有思考力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1)第一次侯生为什么不献计?(2)侯生是否是一个一直在等待机遇的隐士?(3)为何侯生要自刎?(4)为何是“北向”自刭?(5)对侯生的死信陵君为何没有表示态度?再如《赵氏孤儿》中,提问:赵盾当初能逃跑,赵朔为什么不肯逃跑坐以待毙?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课堂便是活的。
四、曲终幕落,余音绕梁
课堂是有限的,关键是要在课堂里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促使学生把“触角”伸向广阔的课外。例如,赵氏孤儿与三家分晋,这个赵孤关系到之后战国将是六雄还是七雄的问题,这样就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课外,促进学生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探究,这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意义所在。
另外,还有一些小的方法就不再详解,比如,教师抑扬顿挫的诵读,尤其是人物对话,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才能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枯燥无味”变成“津津有味”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文言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待于在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