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惊宇是新疆中青年诗人中具有代表性的实力诗人。他的首部诗集《苍蓝的太阳》出版后,我曾写了一篇长达万字的评论《不懈的追求与诗歌的魅力》,发表在湖南《文学界》杂志上。那是我在休养期间有所触动,用心力完成的一篇较长论文。我对彭惊宇还有更高的期待。他是一位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诗人,显示了可观的创作实绩,成为了蔚为壮观的诗坛上的众所瞩目的诗人之一。
彭惊宇刚满周岁即随父母从四川乡村来到新疆,在北疆准噶尔盆地下野地片区的屯垦农场扎下生活的根。他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团场,正是当年文革时代诗坛泰斗艾青的下放之地144团(现更名为钟家庄镇)。彭惊宇在上高中时,从语文课本艾青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从借阅的《艾青诗选》中,受到很大震动和影响,诗歌的种子开始悄悄萌芽,这就成为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的一个原因。彭惊宇的早期诗篇,带有明显的边土“荒原”和其童年生活的烙印,“童年的赤脚丫,撒在那片白茫茫的盐碱滩上/仿佛野兔子留在雪原的印迹/大地霜白,高悬着一轮苍蓝的太阳”(《盐碱滩回忆》);“白碱坡,疏疏落落的荒远人家/几颗寒星,被空旷的犬吠点亮/一垛走向炊烟的柴堆身披单薄的残雪”(《旧时光》)。这些诗篇清新而空旷,同时也充满着浑茫与苍凉的意味。
彭惊宇从小就生活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下野地屯垦农场,对那里的人和事了如指掌,所以他写这类诗颇有生活气息和韵味。他的身影以至心灵,全部渗入了古尔班通古特的那片荒漠以及开垦的土地,倾注于笔端流泻出来的竟是这样意味醇厚的诗句。例如《瓜田守望者》:“瓜田守望者有一峰瘦小的驼背身影/一张黑非洲部落酋长桃核纹的脸//瓜田守望者是月光下警醒的怪鹗/攀上高高木棚架,又像眉目不清的黑猩猩//瓜田守望者竖起尖尖的耳朵在细听/瓜蔓生长、膨大的声音,风吹草动的声音//瓜田守望者必将遭遇一群沙獾似的野孩子/他们神出鬼没,让瓜田守望者昼夜难寐//大太阳下,大荒原上,瓜田守望者变成灰狼/他那两柄愤怒的镰刀,在獾孩身后虎虎生威。”笔触缜密而灵动,用六句排比,把瓜田守望者的形象、内心世界的辛苦与恼怒,描写得淋漓尽致,颇有情趣。也许彭惊宇当年就是那群“獾孩子”中的一员吧。这才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诗。《旷野之路》同样用排比的表现手法,把荒原的苍凉辽阔,描绘得如此令人惊奇。旷野之路,月光之下如“一条扁平的灰白巨蟒”;“旷野之路。小小少年骑着破旧的车子/后座上驮满柴草,左扭拐右扭拐地飞驰/尖厉的脚蹬声,让荒原张开了碱蒿的毛孔//旷野之路。运粮的马车铜铃叮当地回来了/旷野之路。运棺木的马车铜铃叮当地远去了/而那深沉如歌的黄昏,夕阳化作一坛红祭酒”。诗中表现了生活的原生态,人们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在大自然的生死之门,一任人们自由进出,成功地用诗语把生命最原始的力量表现出来,并且使我们体验到生命之美。他笔下的“一坛红祭酒”形象,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描写,而是感觉世界中的深层印象之画。
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和人生视野的持续拓展,彭惊宇的诗歌从下野地荒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新疆大地。彭惊宇对新疆大地始终怀有第一故乡般的无限深情。他的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均含有大量的有关新疆的诗作,甚至《西域诗草》整部诗集都是用来写新疆的。他热爱新疆的山山水水,也正在用脚步实地踏勘、用心灵现场感受新疆的山山水水。彭惊宇的新疆诗篇体现了一种雄浑苍茫的主体风格,那样一种博大与精微,壮阔与深沉,苍凉与悠远,华美与蓬勃,是很能够触动人心的。《牧马天山》一诗,写得雄浑壮阔、悠思广远、激情洋溢,周穆王西巡昆仑的八骏后裔,汉武帝梦幻之影的西极汗血马,屈原《离骚》咸池边的饮马,李白《战城南》诗中放牧的雪马,陆游梦戍轮台的战马,徐悲鸿扬鬃奋蹄的奔马等,都一一呈现在他的诗中。他的天山骏马是“劲鬃长披”的赤子,是自由飘荡的风,“它们咴咴嘶鸣着,腾腾踏踏地敲响人类心鼓”,这是斑驳杂色、神性与象征集于一身的群马。诗人假想在天山上放牧的那五千骏马,何尝不是他一生精神守望的那五千汉字的寓含和象征呢?
《蓝蓝的赛里木湖》是意境浑融的诗篇,既有“在科古琴山松树头那低缓的垭口边缘”的蓝湖呈现,更有对初始爱情那“深蓝的墨水”所书写的情书的铭记、笃信与落寞。我们有同样的伤怀——“旌歌感伤地远去”,那是一代人青春与梦想的远去。“一群高白鲑,托举宇宙蓝的梦境划向银河系”,心事浩茫连广宇,宕开一笔,遂成天外之境,令人称奇。在《南疆之路》一诗中,诗人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去往南疆之路上的山川景物、城镇乡村的地理风貌,也把自己荒芜英雄路的内在落寞之情氤氲纸背:“我内心的荒芜,是乌什塔拉的荒芜/是古轮台废墟的荒芜,是汉唐戍卒远征的荒芜/是克孜尔尕哈烽燧千年伫望昆仑的荒芜”。而在《克孜尔:刹那一悟》这首诗中,亲临克孜尔千佛洞的观感已远远超过一般人对佛国思想的肤浅认识,把那种佛的境界远远推向了现实人间的大境界,“一念皈依。人世间我犹然铭记的是善与爱/是信仰的高峻,是根植于人民和大地的菩提树”。境界得以豁然开朗地提升。境界问题,是衡量真诗人的标准,看诗人,必看其境界,有境界自有高格。
彭惊宇的新疆诗篇大都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他在现场实感中赋予新疆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以悠远的历史沉思和特殊地域的印痕以及充分的细节。比如《在也迷里古城遗址的台原上》,就是他在一次踏勘也迷里古城遗址后所作。也迷里曾经是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帝都的地方,也是成吉思汗最器重的儿子和汗位继承者窝阔台分封都城和牙帐的地方。诗人想与他们隔空对话:“喂,窝阔台、贵由、海都、察八儿……/你们这些成吉思汗子孙的血液和鞍鞯,如今都在哪里/你们为何躺在泛黄的史册里,一个也不跟我说话。”这正是一种历史的沉思与追问。“灰蒿离离的台原上,秋空是那么的明朗而高迥/一列人字形的雁隊,正嗯啊嗯啊地掠过也迷里/好一派迷人的大荒芜呵,让我们领略到大地永恒的形象”,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多少繁华与风流,都最终被雨打风吹去,大地的永恒形象总是“灰蒿离离”。这就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浑茫苍远之境界。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访罗布人村寨》,生动描写了“饱经沧桑的老者”的形象和罗布人村寨的古朴风俗、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有为无为之间,有欲无欲之间,生长与寂灭之间。所以诗人得出了“朴素的生,宁静的死”的最高哲学境界。 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是逐步展开的。诗人彭惊宇把行走于祖国各地的感怀赋成诗篇,诸如《阿尼玛卿山》《青海湖印象》《在德令哈怀念海子》《西山曹雪芹故居感怀》《太白山:蜿蜒之路》《湄屿潮音》等堪称佳作。《在德令哈怀念海子》是诗人2014年去德令哈参加第二届海子诗歌节的诗作。那种感伤情绪伴随着海子的《日记》和刀郎的歌曲《德令哈一夜》,从青藏高原的小城德令哈弥漫开来,直抵我们的内心,“今夜,在德令哈,星光邈远,寂静、闪烁/我的瘦哥哥,会在喜马拉雅雪莲的梵唱中复活”。复活海子,其实就在复活一个理想主义时代。《太白山:蜿蜒之路》是诗人2012年游览秦岭太白山所作。深秋季节,他和新疆作家王族一人披一件黄棉衣,一同坐在太白索道的缆车上,向来路俯瞰张望,一条奇异的太白山蜿蜒山路在他们的眼前展现,联想到自己一生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终老一生,都在用生命/喂养一条叫作蜿蜒的漫漫长路”,“蹉跎。蹉跎是一杯回味无穷的美酒/我们啜饮它,并深嗅其酽酽欲醉的芬芳”,“我们终老一生所喂养的蜿蜒之路/此刻,美丽得就像一行不曾相识的阿拉伯文”。此首诗慨叹之情深挚沉雄,抑扬顿挫,却又空茫旷远。
彭惊宇可能不是一位先锋诗人,但他善于海纳百川,敢于向新诗的前沿地带迈出坚实的步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融合的黄金尺度。他在《诗经》《楚辞》和唐风宋韵中浸润已久,同时对国外的文艺思潮特别是诗歌思潮有过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甚至对国外的历史与哲学、绘画和音乐都有广泛的汲取。我们从他的许多诗篇《听德彪西的<月光>》《像蒙克一样呐喊》《梵高<星月夜>》《蓝马车》《火烈鸟》《梦境:尾亚火车站》等诗篇中可以看出他百般熔炼的新异特质。
彭惊宇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著有《北国诗品》。他在《最高的星辰·自序》中用大量的文字论述了他原创的“新崇高”这一美学原则。他认为“应该让崇高自然回归到平凡的人间状态,回归到人民大众的平常生活中去,崇高没有门槛,生活处处有崇高”;“应当承认崇高的多元性、渐进性、复杂性甚至残缺性”;“坚守和发扬正道之诗和大道之诗,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诗人的神圣使命”;“‘新崇高’诗美原则,‘新崇高主义’诗歌,应该成为有远见卓识,有远大前程的诗人们的自觉追求”。为什么彭惊宇会提出新诗美学的“新崇高”原则?他在《自序》中讲得很清楚:“新时期以来的诗坛,一段时间里口水诗、快餐诗、垃圾诗、下半身诗歌等泛滥成灾,新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集体沦陷,从‘假大空’到‘伪小弱’,诗歌精神更加卑俗低迷,现在到了我们需要迫切反思的时候了。”
彭惊宇在《自序》中全面和创造性地论述了诗歌的“新崇高”之美,但他也强调:“致广大,尽精微”,以宏大而复杂的结构,完成对宇宙、时空、万物、山河、人类、太阳、光明、温暖、和平、自由、祖国、时代、人民、信念、科学、艺术、命运、爱情、生死等等交相辉映的复杂歌唱,那样的大诗旷世独步,无疑是最崇高的诗篇。”他在创作中实践了自己的审美主张。如《千年之后》《中华美丽如斯》《伫望一座丰碑》《春天的雄烈马》《最高的星辰》《北疆冬夜,颂读屈原诗章》等诗,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襟怀与崇高的品格,描写和颂扬了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华美丽如斯,我当奋然高歌,共创未来,瑰美的希望”,“挺起三山五岳的信念和万里长城那不朽的脊梁”(《中华美丽如斯》)。写得大气磅礴,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人类世界的美好未来充满坚定美好的信念:“后世子孙定然会拥有他们别样绚美的人间”(《千年之后》)。
彭惊宇在提出“新崇高主义”诗歌的同时,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宇宙诗学”这一崭新的概念。何谓“宇宙诗学”?他解释说:“就是以宇宙为总体框架和背景,诗意地展示人类宇宙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达时间旅行和移居外星球的壮烈雄心,更多地反省人类自身地球的生活,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终极命运的新型的前沿诗学。”他预言“基于科学真理与自由幻想的‘宇宙诗篇’必将在不远的将来盛行于世。”其目的是,“让我们更多地反观人类在宇宙中无比渺小、脆弱而艰难的处境,从而更加敬畏和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珍惜维护人类文明与世界和平,更加领悟到处在太阳系明亮窗口期、适宜期的个人生命的真实可贵,从而去尽情享受短暂的生命里的美好时光,创造出有贡献、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在区区几十年的生命光阴中,与亲人常聚,与幸福共老,最后无限宽慰地与大地同化,可以千古无憾矣!”这种超前意识和理论值得肯定。因为时代的巨变,宇宙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思考的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有着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既不可避免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又有着鲜明的现代理性和时代精神。彭惊宇用他的创作实践印证了他的“宇宙诗学”。诗集中第五辑“浩瀚星空”就辑入了《从太空眺望地球》《太阳系的演化》《火星之旅》《飞向土星》《星际迷航》等11首诗。诗人用璀璨绚丽的语言,对宇宙星际眩目的描写,以丰富的知识和奇妙的想象让人耳目一新,把我们引领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这些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恢宏博大的境界,他赞美而惋惜地写道:“我们现代人类有幸在地球大海的蔚蓝时期生活着/阳光温暖、明媚,绿色森林和原野充满清新的鸟语花香/丰富的物质生活。绚丽而多彩的艺术。高科技突飞猛进/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环飞的鸽群。管风琴浑厚、悠扬//——这一切姹紫嫣红,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敬畏和感恩/因为我们懂得:美好的世界,珍贵的人间都并非是永恒的。”(《太阳系的演化》)与宇宙星辰相比,“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其中一粒微小的尘土和匆匆过客”。诗人在《从太空眺望地球》一诗中,又把地球喻为“像一颗发光的海蓝宝石”、“蓝色纽扣”,所以我们要爱护它,因为“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摇篮,唯一的家园/此刻,听不见世事纷争的嘈杂与喧嚣/没有了心灵世界的一丝纤尘,甚至欲念/多么纯净的一只蓝眼睛,我只想久久地/凝视它,把它当成初恋情人一样珍爱着”。他强烈谴责,“那些霸王龙似的战争狂人却想轰毁它/举着丑怪的马脸,叫嚣着要按几次核按钮/而无数饕餮似的掠夺者,正残酷无情地/吮吸它的血汁,啃噬它的骨肉,还把毒液排放/巨大的危难正隐藏在這个星球里面/人类和平与大同的曙光远远没有来临”。诗人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境,对人类生命本质以及整体终极命运的关注,对深入探索宇宙星辰的变化和对人类社会纷繁的现实的反观,让我们感受到整个宇宙和生命世界的辩证光辉。
彭惊宇是一位具有复杂情怀和新崇高诗美追求的诗人,也是一位具有很大潜力和攀升能力的诗人。他雄浑苍茫的诗篇,涌动着无限深情的诗篇,触动过我们的心怀,让我们记住了他这样一位诗人。最后我想说的是,愿诗人彭惊宇在新时代为我们书写出更多更美的新崇高诗篇。
彭惊宇刚满周岁即随父母从四川乡村来到新疆,在北疆准噶尔盆地下野地片区的屯垦农场扎下生活的根。他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团场,正是当年文革时代诗坛泰斗艾青的下放之地144团(现更名为钟家庄镇)。彭惊宇在上高中时,从语文课本艾青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从借阅的《艾青诗选》中,受到很大震动和影响,诗歌的种子开始悄悄萌芽,这就成为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的一个原因。彭惊宇的早期诗篇,带有明显的边土“荒原”和其童年生活的烙印,“童年的赤脚丫,撒在那片白茫茫的盐碱滩上/仿佛野兔子留在雪原的印迹/大地霜白,高悬着一轮苍蓝的太阳”(《盐碱滩回忆》);“白碱坡,疏疏落落的荒远人家/几颗寒星,被空旷的犬吠点亮/一垛走向炊烟的柴堆身披单薄的残雪”(《旧时光》)。这些诗篇清新而空旷,同时也充满着浑茫与苍凉的意味。
彭惊宇从小就生活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下野地屯垦农场,对那里的人和事了如指掌,所以他写这类诗颇有生活气息和韵味。他的身影以至心灵,全部渗入了古尔班通古特的那片荒漠以及开垦的土地,倾注于笔端流泻出来的竟是这样意味醇厚的诗句。例如《瓜田守望者》:“瓜田守望者有一峰瘦小的驼背身影/一张黑非洲部落酋长桃核纹的脸//瓜田守望者是月光下警醒的怪鹗/攀上高高木棚架,又像眉目不清的黑猩猩//瓜田守望者竖起尖尖的耳朵在细听/瓜蔓生长、膨大的声音,风吹草动的声音//瓜田守望者必将遭遇一群沙獾似的野孩子/他们神出鬼没,让瓜田守望者昼夜难寐//大太阳下,大荒原上,瓜田守望者变成灰狼/他那两柄愤怒的镰刀,在獾孩身后虎虎生威。”笔触缜密而灵动,用六句排比,把瓜田守望者的形象、内心世界的辛苦与恼怒,描写得淋漓尽致,颇有情趣。也许彭惊宇当年就是那群“獾孩子”中的一员吧。这才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诗。《旷野之路》同样用排比的表现手法,把荒原的苍凉辽阔,描绘得如此令人惊奇。旷野之路,月光之下如“一条扁平的灰白巨蟒”;“旷野之路。小小少年骑着破旧的车子/后座上驮满柴草,左扭拐右扭拐地飞驰/尖厉的脚蹬声,让荒原张开了碱蒿的毛孔//旷野之路。运粮的马车铜铃叮当地回来了/旷野之路。运棺木的马车铜铃叮当地远去了/而那深沉如歌的黄昏,夕阳化作一坛红祭酒”。诗中表现了生活的原生态,人们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在大自然的生死之门,一任人们自由进出,成功地用诗语把生命最原始的力量表现出来,并且使我们体验到生命之美。他笔下的“一坛红祭酒”形象,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描写,而是感觉世界中的深层印象之画。
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和人生视野的持续拓展,彭惊宇的诗歌从下野地荒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新疆大地。彭惊宇对新疆大地始终怀有第一故乡般的无限深情。他的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均含有大量的有关新疆的诗作,甚至《西域诗草》整部诗集都是用来写新疆的。他热爱新疆的山山水水,也正在用脚步实地踏勘、用心灵现场感受新疆的山山水水。彭惊宇的新疆诗篇体现了一种雄浑苍茫的主体风格,那样一种博大与精微,壮阔与深沉,苍凉与悠远,华美与蓬勃,是很能够触动人心的。《牧马天山》一诗,写得雄浑壮阔、悠思广远、激情洋溢,周穆王西巡昆仑的八骏后裔,汉武帝梦幻之影的西极汗血马,屈原《离骚》咸池边的饮马,李白《战城南》诗中放牧的雪马,陆游梦戍轮台的战马,徐悲鸿扬鬃奋蹄的奔马等,都一一呈现在他的诗中。他的天山骏马是“劲鬃长披”的赤子,是自由飘荡的风,“它们咴咴嘶鸣着,腾腾踏踏地敲响人类心鼓”,这是斑驳杂色、神性与象征集于一身的群马。诗人假想在天山上放牧的那五千骏马,何尝不是他一生精神守望的那五千汉字的寓含和象征呢?
《蓝蓝的赛里木湖》是意境浑融的诗篇,既有“在科古琴山松树头那低缓的垭口边缘”的蓝湖呈现,更有对初始爱情那“深蓝的墨水”所书写的情书的铭记、笃信与落寞。我们有同样的伤怀——“旌歌感伤地远去”,那是一代人青春与梦想的远去。“一群高白鲑,托举宇宙蓝的梦境划向银河系”,心事浩茫连广宇,宕开一笔,遂成天外之境,令人称奇。在《南疆之路》一诗中,诗人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去往南疆之路上的山川景物、城镇乡村的地理风貌,也把自己荒芜英雄路的内在落寞之情氤氲纸背:“我内心的荒芜,是乌什塔拉的荒芜/是古轮台废墟的荒芜,是汉唐戍卒远征的荒芜/是克孜尔尕哈烽燧千年伫望昆仑的荒芜”。而在《克孜尔:刹那一悟》这首诗中,亲临克孜尔千佛洞的观感已远远超过一般人对佛国思想的肤浅认识,把那种佛的境界远远推向了现实人间的大境界,“一念皈依。人世间我犹然铭记的是善与爱/是信仰的高峻,是根植于人民和大地的菩提树”。境界得以豁然开朗地提升。境界问题,是衡量真诗人的标准,看诗人,必看其境界,有境界自有高格。
彭惊宇的新疆诗篇大都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他在现场实感中赋予新疆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以悠远的历史沉思和特殊地域的印痕以及充分的细节。比如《在也迷里古城遗址的台原上》,就是他在一次踏勘也迷里古城遗址后所作。也迷里曾经是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帝都的地方,也是成吉思汗最器重的儿子和汗位继承者窝阔台分封都城和牙帐的地方。诗人想与他们隔空对话:“喂,窝阔台、贵由、海都、察八儿……/你们这些成吉思汗子孙的血液和鞍鞯,如今都在哪里/你们为何躺在泛黄的史册里,一个也不跟我说话。”这正是一种历史的沉思与追问。“灰蒿离离的台原上,秋空是那么的明朗而高迥/一列人字形的雁隊,正嗯啊嗯啊地掠过也迷里/好一派迷人的大荒芜呵,让我们领略到大地永恒的形象”,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多少繁华与风流,都最终被雨打风吹去,大地的永恒形象总是“灰蒿离离”。这就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浑茫苍远之境界。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访罗布人村寨》,生动描写了“饱经沧桑的老者”的形象和罗布人村寨的古朴风俗、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有为无为之间,有欲无欲之间,生长与寂灭之间。所以诗人得出了“朴素的生,宁静的死”的最高哲学境界。 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是逐步展开的。诗人彭惊宇把行走于祖国各地的感怀赋成诗篇,诸如《阿尼玛卿山》《青海湖印象》《在德令哈怀念海子》《西山曹雪芹故居感怀》《太白山:蜿蜒之路》《湄屿潮音》等堪称佳作。《在德令哈怀念海子》是诗人2014年去德令哈参加第二届海子诗歌节的诗作。那种感伤情绪伴随着海子的《日记》和刀郎的歌曲《德令哈一夜》,从青藏高原的小城德令哈弥漫开来,直抵我们的内心,“今夜,在德令哈,星光邈远,寂静、闪烁/我的瘦哥哥,会在喜马拉雅雪莲的梵唱中复活”。复活海子,其实就在复活一个理想主义时代。《太白山:蜿蜒之路》是诗人2012年游览秦岭太白山所作。深秋季节,他和新疆作家王族一人披一件黄棉衣,一同坐在太白索道的缆车上,向来路俯瞰张望,一条奇异的太白山蜿蜒山路在他们的眼前展现,联想到自己一生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终老一生,都在用生命/喂养一条叫作蜿蜒的漫漫长路”,“蹉跎。蹉跎是一杯回味无穷的美酒/我们啜饮它,并深嗅其酽酽欲醉的芬芳”,“我们终老一生所喂养的蜿蜒之路/此刻,美丽得就像一行不曾相识的阿拉伯文”。此首诗慨叹之情深挚沉雄,抑扬顿挫,却又空茫旷远。
彭惊宇可能不是一位先锋诗人,但他善于海纳百川,敢于向新诗的前沿地带迈出坚实的步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融合的黄金尺度。他在《诗经》《楚辞》和唐风宋韵中浸润已久,同时对国外的文艺思潮特别是诗歌思潮有过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甚至对国外的历史与哲学、绘画和音乐都有广泛的汲取。我们从他的许多诗篇《听德彪西的<月光>》《像蒙克一样呐喊》《梵高<星月夜>》《蓝马车》《火烈鸟》《梦境:尾亚火车站》等诗篇中可以看出他百般熔炼的新异特质。
彭惊宇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著有《北国诗品》。他在《最高的星辰·自序》中用大量的文字论述了他原创的“新崇高”这一美学原则。他认为“应该让崇高自然回归到平凡的人间状态,回归到人民大众的平常生活中去,崇高没有门槛,生活处处有崇高”;“应当承认崇高的多元性、渐进性、复杂性甚至残缺性”;“坚守和发扬正道之诗和大道之诗,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诗人的神圣使命”;“‘新崇高’诗美原则,‘新崇高主义’诗歌,应该成为有远见卓识,有远大前程的诗人们的自觉追求”。为什么彭惊宇会提出新诗美学的“新崇高”原则?他在《自序》中讲得很清楚:“新时期以来的诗坛,一段时间里口水诗、快餐诗、垃圾诗、下半身诗歌等泛滥成灾,新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集体沦陷,从‘假大空’到‘伪小弱’,诗歌精神更加卑俗低迷,现在到了我们需要迫切反思的时候了。”
彭惊宇在《自序》中全面和创造性地论述了诗歌的“新崇高”之美,但他也强调:“致广大,尽精微”,以宏大而复杂的结构,完成对宇宙、时空、万物、山河、人类、太阳、光明、温暖、和平、自由、祖国、时代、人民、信念、科学、艺术、命运、爱情、生死等等交相辉映的复杂歌唱,那样的大诗旷世独步,无疑是最崇高的诗篇。”他在创作中实践了自己的审美主张。如《千年之后》《中华美丽如斯》《伫望一座丰碑》《春天的雄烈马》《最高的星辰》《北疆冬夜,颂读屈原诗章》等诗,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襟怀与崇高的品格,描写和颂扬了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华美丽如斯,我当奋然高歌,共创未来,瑰美的希望”,“挺起三山五岳的信念和万里长城那不朽的脊梁”(《中华美丽如斯》)。写得大气磅礴,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人类世界的美好未来充满坚定美好的信念:“后世子孙定然会拥有他们别样绚美的人间”(《千年之后》)。
彭惊宇在提出“新崇高主义”诗歌的同时,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宇宙诗学”这一崭新的概念。何谓“宇宙诗学”?他解释说:“就是以宇宙为总体框架和背景,诗意地展示人类宇宙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达时间旅行和移居外星球的壮烈雄心,更多地反省人类自身地球的生活,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终极命运的新型的前沿诗学。”他预言“基于科学真理与自由幻想的‘宇宙诗篇’必将在不远的将来盛行于世。”其目的是,“让我们更多地反观人类在宇宙中无比渺小、脆弱而艰难的处境,从而更加敬畏和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珍惜维护人类文明与世界和平,更加领悟到处在太阳系明亮窗口期、适宜期的个人生命的真实可贵,从而去尽情享受短暂的生命里的美好时光,创造出有贡献、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在区区几十年的生命光阴中,与亲人常聚,与幸福共老,最后无限宽慰地与大地同化,可以千古无憾矣!”这种超前意识和理论值得肯定。因为时代的巨变,宇宙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思考的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有着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既不可避免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又有着鲜明的现代理性和时代精神。彭惊宇用他的创作实践印证了他的“宇宙诗学”。诗集中第五辑“浩瀚星空”就辑入了《从太空眺望地球》《太阳系的演化》《火星之旅》《飞向土星》《星际迷航》等11首诗。诗人用璀璨绚丽的语言,对宇宙星际眩目的描写,以丰富的知识和奇妙的想象让人耳目一新,把我们引领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这些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恢宏博大的境界,他赞美而惋惜地写道:“我们现代人类有幸在地球大海的蔚蓝时期生活着/阳光温暖、明媚,绿色森林和原野充满清新的鸟语花香/丰富的物质生活。绚丽而多彩的艺术。高科技突飞猛进/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环飞的鸽群。管风琴浑厚、悠扬//——这一切姹紫嫣红,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敬畏和感恩/因为我们懂得:美好的世界,珍贵的人间都并非是永恒的。”(《太阳系的演化》)与宇宙星辰相比,“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其中一粒微小的尘土和匆匆过客”。诗人在《从太空眺望地球》一诗中,又把地球喻为“像一颗发光的海蓝宝石”、“蓝色纽扣”,所以我们要爱护它,因为“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摇篮,唯一的家园/此刻,听不见世事纷争的嘈杂与喧嚣/没有了心灵世界的一丝纤尘,甚至欲念/多么纯净的一只蓝眼睛,我只想久久地/凝视它,把它当成初恋情人一样珍爱着”。他强烈谴责,“那些霸王龙似的战争狂人却想轰毁它/举着丑怪的马脸,叫嚣着要按几次核按钮/而无数饕餮似的掠夺者,正残酷无情地/吮吸它的血汁,啃噬它的骨肉,还把毒液排放/巨大的危难正隐藏在這个星球里面/人类和平与大同的曙光远远没有来临”。诗人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境,对人类生命本质以及整体终极命运的关注,对深入探索宇宙星辰的变化和对人类社会纷繁的现实的反观,让我们感受到整个宇宙和生命世界的辩证光辉。
彭惊宇是一位具有复杂情怀和新崇高诗美追求的诗人,也是一位具有很大潜力和攀升能力的诗人。他雄浑苍茫的诗篇,涌动着无限深情的诗篇,触动过我们的心怀,让我们记住了他这样一位诗人。最后我想说的是,愿诗人彭惊宇在新时代为我们书写出更多更美的新崇高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