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不美的思考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乃甫,男,汉族,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书法家,新华社高级编辑,陕西省米脂县姬家石沟村人。1964年本科毕业后到新华社国内部工作,曾任国内部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副社长。1995年出任《新华每日电讯》报党组书记、总编辑,现兼任首都新闻工作者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说过他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和这样一个人:
  大学毕业,我从外省被分配到中央一家新闻单位工作。我第一次进办公室时,看见坐着一位中年女编辑,穿着打扮不洋不土,言谈举止一派淑女风度,加之模样长得美如天仙,看着她实在是赏心悦目,美啊!说实在的,连我这个小青年对她都有点动心。
  没过多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单位乱成一锅粥。这位“美如天仙”也算是个老干部,早在全国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按理讲,她应当参加“保守派”,但她却是个响当当的造反派。凡是过去得罪过她的领导和群众,她都要把人家打成叛徒、特务、反革命,最低也要打个走资派什么的。她有一副破锣嗓,喊起来刺得你耳痒心烦。这当然是生理现象,不能赖她,赖她的是她和谁讲话都呛着来,十足的刺儿头。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在到处都有政治陷阱的那个动乱时代,她随时随地就能给你上纲上线,整你从不商量。万事都要以她为中心,连和她是一个派的人都不敢招惹她。她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炸。比如礼堂有几千人开大会,她能突然站起来高呼口号要打倒某某人,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这时候的她,在我眼里就不是美如天仙了,成了一堆臭狗屎。
  同是一个人,生人看她很美,熟人看她简直不是人。由此可见,美虽然是客观的,但在人的眼里,美往往又是主观的,因为人的情感在起作用。
  有时候人的不同爱好,也决定客观事物在人眼里的美丑,这就是人的审美习惯。同样是红颜色,有人说红不拉几有什么美?有人却说红艳艳的,多美啊!
  有人说实用就是美,不无道理。尤其是当今这个时代,实用就是美成了人们审美意识的主流。同样是一泡臭狗屎,城里人看见作呕,想吐,乡下拾大粪的小子看见,一双眼睛立刻就大放光芒,感觉比鲜花还要美,原因是它能让庄稼长得又肥又壮。茅台酒瓶子并不美,但酒鬼看见,却比他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还要美。贾府里的焦大为什么爱不上林妹妹,因为林妹妹对他不实用。
  在今天的社会里,实用就是美尤为大行其道。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假如是个百万富翁,在有的漂亮姑娘眼里,没准看他就是白马王子,连酒糟鼻子都能看成一朵花。爱屋及乌,因为爱钱,钱能买美食、美屋、美衣、美车,一美抵万美,所以谁有钱谁就美。港澳大款,不论多老多难看,都能把影视女明星、体育女冠军搞到手。按道理,这些名女人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找大款呢?因为钱这种美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美不胜收,总没够。
  再比如,一个人群众认为他很坏,但领导却觉得他很好,提他当了官。这是因为他能给领导当孙子,能把领导拍得晕晕乎乎,能把领导伺候得舒舒服服,能给领导送大礼。这样的人,在领导眼里他就是一朵花。我参加过一个领导征求人事工作意见的会,一位冒失鬼站起来问领导说,你们为什么谁坏用谁。我们都知道他说的这个“坏”指的是谁,但被问的那位领导却一头雾水。由此可见,看人看事都有个美学问题。传统的看法是,美学只属于文学艺术范畴,其他领域不存在美学。以我看来,这完全是错误的。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主观和客观、唯心和唯物混在一起,让你稀里糊涂,莫名其妙。
  什么是美?用最古典、最通俗、最经典、最准确的话说,凡是能引起人快感的就是美。
  美是客观存在在人身上引起的一种感觉。拿上面说的那位“美如天仙”来说,当人们看见她美丽的外表时,觉得她很美,但当人们了解了她的为人之后再看她,就引不起你的快感了,反而觉得她不美了。这说明一个美学规律,外在的美,永远敌不过内在的美。对客观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就在于对其了解的程度不同。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演变    中国教育思想的内容虽然各式各样,纷繁复杂,但无不例外地都围绕着人的发展这个中心。翻开卷帙浩瀚的中国教育典籍,从孔子的《论语》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这些人类哲贤在谈论教育时所表述的基本上也都属于人的发展范畴,只是都打上了不同的时代和阶级的印记而已。所谓人的发展,即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亦即受教育者诸素质得到提高的过程。所以,“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大学的发展,除了具备外在的物化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内在的精神条件,这种精神条件就是大学文化,它更能协调大学里的组织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至关重要。大学凝聚力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就如何培育大学凝聚力进行探讨。    对大学凝聚力的理解    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凝聚
目的:  BNIP3是Bcl-2家族中BH3-only亚家族的成员,属于促凋亡蛋白,主要表达于线粒体,BNIP3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和介导细胞自噬。已有基础研究证实BNIP3在抗代谢类化
背景:  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持续性高血糖导致其发展成为慢性病,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加重,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亦呈增长趋势
“功课”    想畅游世博园,需要预先做点“功课”。首先,你得想明白一点:上海世博会一天是肯定看不完的,哪怕你用足了从上午9点到晚上12点的全部15个小时。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天能参观3~4个热门展馆,3~5个不需要预约的其他展馆,再看一场需要预约的文艺演出,就很了不起了。加上游览、拍照、休息、用餐等,一天的开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所以,进入园区前你得先想好自己要参观哪几个展馆,如果想参观的展馆
期刊
比喻饮品A:茉莉花茶    味道:淡淡的茶香,加上茉莉浓浓的花香,碰撞出一段醇厚的友谊。  叶苗苗讲述——  夏天的阳光像火苗,落满了角角落落,扎眼,发烫。窗边的梧桐树不说话,在一片吵闹的蝉声中默默铺开一片浓荫。  在这百般无聊的英语补习课上,我目光游移在窗外,一心等待着下课铃声。前排的女孩一定是个好学生吧,不是抄写老师的笔记,就是托腮专心听着老师的讲解。风吹过来,带着一股茉莉花香,我四处寻觅,这
期刊
导师制是指导师对学生学习、品德及生活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现代导师制的诞生地普遍认为是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如何调整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实现因材施教,育人与教学并重。加拿大大学教授认为牛津大学的成功秘诀在于导师的作用,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被誉为“皇冠上的珠宝”。本科生导师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