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乃甫,男,汉族,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书法家,新华社高级编辑,陕西省米脂县姬家石沟村人。1964年本科毕业后到新华社国内部工作,曾任国内部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副社长。1995年出任《新华每日电讯》报党组书记、总编辑,现兼任首都新闻工作者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说过他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和这样一个人:
大学毕业,我从外省被分配到中央一家新闻单位工作。我第一次进办公室时,看见坐着一位中年女编辑,穿着打扮不洋不土,言谈举止一派淑女风度,加之模样长得美如天仙,看着她实在是赏心悦目,美啊!说实在的,连我这个小青年对她都有点动心。
没过多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单位乱成一锅粥。这位“美如天仙”也算是个老干部,早在全国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按理讲,她应当参加“保守派”,但她却是个响当当的造反派。凡是过去得罪过她的领导和群众,她都要把人家打成叛徒、特务、反革命,最低也要打个走资派什么的。她有一副破锣嗓,喊起来刺得你耳痒心烦。这当然是生理现象,不能赖她,赖她的是她和谁讲话都呛着来,十足的刺儿头。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在到处都有政治陷阱的那个动乱时代,她随时随地就能给你上纲上线,整你从不商量。万事都要以她为中心,连和她是一个派的人都不敢招惹她。她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炸。比如礼堂有几千人开大会,她能突然站起来高呼口号要打倒某某人,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这时候的她,在我眼里就不是美如天仙了,成了一堆臭狗屎。
同是一个人,生人看她很美,熟人看她简直不是人。由此可见,美虽然是客观的,但在人的眼里,美往往又是主观的,因为人的情感在起作用。
有时候人的不同爱好,也决定客观事物在人眼里的美丑,这就是人的审美习惯。同样是红颜色,有人说红不拉几有什么美?有人却说红艳艳的,多美啊!
有人说实用就是美,不无道理。尤其是当今这个时代,实用就是美成了人们审美意识的主流。同样是一泡臭狗屎,城里人看见作呕,想吐,乡下拾大粪的小子看见,一双眼睛立刻就大放光芒,感觉比鲜花还要美,原因是它能让庄稼长得又肥又壮。茅台酒瓶子并不美,但酒鬼看见,却比他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还要美。贾府里的焦大为什么爱不上林妹妹,因为林妹妹对他不实用。
在今天的社会里,实用就是美尤为大行其道。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假如是个百万富翁,在有的漂亮姑娘眼里,没准看他就是白马王子,连酒糟鼻子都能看成一朵花。爱屋及乌,因为爱钱,钱能买美食、美屋、美衣、美车,一美抵万美,所以谁有钱谁就美。港澳大款,不论多老多难看,都能把影视女明星、体育女冠军搞到手。按道理,这些名女人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找大款呢?因为钱这种美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美不胜收,总没够。
再比如,一个人群众认为他很坏,但领导却觉得他很好,提他当了官。这是因为他能给领导当孙子,能把领导拍得晕晕乎乎,能把领导伺候得舒舒服服,能给领导送大礼。这样的人,在领导眼里他就是一朵花。我参加过一个领导征求人事工作意见的会,一位冒失鬼站起来问领导说,你们为什么谁坏用谁。我们都知道他说的这个“坏”指的是谁,但被问的那位领导却一头雾水。由此可见,看人看事都有个美学问题。传统的看法是,美学只属于文学艺术范畴,其他领域不存在美学。以我看来,这完全是错误的。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主观和客观、唯心和唯物混在一起,让你稀里糊涂,莫名其妙。
什么是美?用最古典、最通俗、最经典、最准确的话说,凡是能引起人快感的就是美。
美是客观存在在人身上引起的一种感觉。拿上面说的那位“美如天仙”来说,当人们看见她美丽的外表时,觉得她很美,但当人们了解了她的为人之后再看她,就引不起你的快感了,反而觉得她不美了。这说明一个美学规律,外在的美,永远敌不过内在的美。对客观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就在于对其了解的程度不同。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说过他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和这样一个人:
大学毕业,我从外省被分配到中央一家新闻单位工作。我第一次进办公室时,看见坐着一位中年女编辑,穿着打扮不洋不土,言谈举止一派淑女风度,加之模样长得美如天仙,看着她实在是赏心悦目,美啊!说实在的,连我这个小青年对她都有点动心。
没过多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单位乱成一锅粥。这位“美如天仙”也算是个老干部,早在全国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按理讲,她应当参加“保守派”,但她却是个响当当的造反派。凡是过去得罪过她的领导和群众,她都要把人家打成叛徒、特务、反革命,最低也要打个走资派什么的。她有一副破锣嗓,喊起来刺得你耳痒心烦。这当然是生理现象,不能赖她,赖她的是她和谁讲话都呛着来,十足的刺儿头。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在到处都有政治陷阱的那个动乱时代,她随时随地就能给你上纲上线,整你从不商量。万事都要以她为中心,连和她是一个派的人都不敢招惹她。她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炸。比如礼堂有几千人开大会,她能突然站起来高呼口号要打倒某某人,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这时候的她,在我眼里就不是美如天仙了,成了一堆臭狗屎。
同是一个人,生人看她很美,熟人看她简直不是人。由此可见,美虽然是客观的,但在人的眼里,美往往又是主观的,因为人的情感在起作用。
有时候人的不同爱好,也决定客观事物在人眼里的美丑,这就是人的审美习惯。同样是红颜色,有人说红不拉几有什么美?有人却说红艳艳的,多美啊!
有人说实用就是美,不无道理。尤其是当今这个时代,实用就是美成了人们审美意识的主流。同样是一泡臭狗屎,城里人看见作呕,想吐,乡下拾大粪的小子看见,一双眼睛立刻就大放光芒,感觉比鲜花还要美,原因是它能让庄稼长得又肥又壮。茅台酒瓶子并不美,但酒鬼看见,却比他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还要美。贾府里的焦大为什么爱不上林妹妹,因为林妹妹对他不实用。
在今天的社会里,实用就是美尤为大行其道。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假如是个百万富翁,在有的漂亮姑娘眼里,没准看他就是白马王子,连酒糟鼻子都能看成一朵花。爱屋及乌,因为爱钱,钱能买美食、美屋、美衣、美车,一美抵万美,所以谁有钱谁就美。港澳大款,不论多老多难看,都能把影视女明星、体育女冠军搞到手。按道理,这些名女人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找大款呢?因为钱这种美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美不胜收,总没够。
再比如,一个人群众认为他很坏,但领导却觉得他很好,提他当了官。这是因为他能给领导当孙子,能把领导拍得晕晕乎乎,能把领导伺候得舒舒服服,能给领导送大礼。这样的人,在领导眼里他就是一朵花。我参加过一个领导征求人事工作意见的会,一位冒失鬼站起来问领导说,你们为什么谁坏用谁。我们都知道他说的这个“坏”指的是谁,但被问的那位领导却一头雾水。由此可见,看人看事都有个美学问题。传统的看法是,美学只属于文学艺术范畴,其他领域不存在美学。以我看来,这完全是错误的。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主观和客观、唯心和唯物混在一起,让你稀里糊涂,莫名其妙。
什么是美?用最古典、最通俗、最经典、最准确的话说,凡是能引起人快感的就是美。
美是客观存在在人身上引起的一种感觉。拿上面说的那位“美如天仙”来说,当人们看见她美丽的外表时,觉得她很美,但当人们了解了她的为人之后再看她,就引不起你的快感了,反而觉得她不美了。这说明一个美学规律,外在的美,永远敌不过内在的美。对客观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就在于对其了解的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