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物的腐蚀研究--高放废物处置系统的人为类似物研究实例

来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在湖北、江西、广西、陕西和北京收集到的青铜文物样品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样品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青铜文物随着时间不断腐蚀,其腐蚀层至少由两层组成,即氧化物和碳酸盐层组成,个别样品出现主要由物理作用产生的疏松亚层,有些样品还有SnO2亚层.腐蚀层厚度因样品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变化,干旱和潮湿地区样品腐蚀层厚度分别为50~260μm和300~800μm.就青铜抗自然腐蚀而论,其腐蚀产物如孔雀石、锡石等都是稳定的矿物,可保护内部的金属在地下埋藏环境中不被继续腐蚀,青铜是适用于作高放废物地质处
其他文献
NCRP、IAEA和ICRP等组织最近提出了有关放射袭击的一些新概念和应急对策.本文主要从放射袭击的情景、危机管理与后果管理、应急对策、放射袭击应急与核事故应急的比较等方面
提出了一种亲的分析计算谐振腔加载波导系统的精确等效电路法,同时还介绍了另一种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分析该问题的Slater相位调曲线模拟法,并通过简单算例说明了它们的范围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