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Cu-44%Cr-12%Fe合金在900℃时不同氧分压下的氧化行为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粉末冶金三元双相Cu-44%Cr-12%Fe(质量分数)合金在900℃不同氧分压下的氧化行为,用光学显微镜、XRD,SEM/EDX观察和分析试样氧化膜的表面、截面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合金中44%的Cr含量在0.1 MPa纯氧中并不能使合金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Cr2O3膜.合金的氧化速度随氧分压的降低而降低,原因是低氧分压有助于抑制合金中Cr的内氧化并形成连续致密的外Cr2O3膜.最后讨论了氧化膜的形成机制.
其他文献
<正>Correlation between optimum of MR element slant angle and the ratio of magnetic pole length to magnetoresistance element length on linear magnetic encoder i
期刊
通过研究搅拌强度,冷却速度对高铬铸铁流变铸造组织的影响及采用EMPA和EBSD技术研究小角晶界、晶粒簇丛的精细特征,发现冷却速度控制了枝晶臂所受扭矩大小与根部直径大小的比
研究了三元Cu-10Ni-5Al合金在700℃~800℃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合金在2种温度下的氧化行为较为类似,经过初始阶段的快速氧化反应之后,在锈层底部开始形成连续完整的保护性A12O3
以混凝土淤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配比的玻璃陶瓷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探讨了混凝土淤渣玻璃陶瓷的析晶及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添加氟化物和FeS的
实验以三氯化镓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通过NH3·H2O调节pH值,得到透明稳定的前躯体溶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上述溶胶在向凝胶转变过程中,发生镓与柠檬酸的络合,并在干燥过程中依靠氢键形成大分子聚合物.采用提拉涂覆溶胶-凝胶法在多晶氧化铝基片表面形成凝胶膜后,经800℃下热处理,凝胶膜转化为单斜相β-氧化镓陶瓷薄膜.重复镀膜和热处理及超声清洗过程8个~10个周期,最后在800℃下烧结,保温1h,得到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在硼硅酸盐玻璃表面制备了掺银TiO薄膜,通过XRD,XPS和紫外可见漫发射光谱对薄膜中TiO晶相、Ti和Na元素的配体状态与相对含量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银
选择Al2O3(YAG)作为基体片层材料,LaPO4作为界面层材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基体层材料的坯片,然后在基体层坯片上采用浸渍或喷涂工艺附着界面层材料,最后将坯片叠置
采用TEM对5.6%Zn,1.9%Mg,1.6%Cu,1.0%Li,0.3%Er(质量分数)合金中的Er相进行研究,发现Er在合金中主要以AEr形式存在,Al3Er在合金中的形状为块状、点状、片状或蠕虫状,部分Al3E
本文通过添加单一稀土氧化物CeO2,Nd2O3,Eu2O3,Yb2O3和MgO烧结制得长柱状β-Si3N4晶种以用于增韧适合应用于轧辊的氮化硅陶瓷.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这5种添加剂都能有效促进氮化硅从α相到β相的转变;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4种稀土氧化物所制备的晶种其形貌完整性和表观长径比优于MgO添加剂所制备的晶种,而添加离子半径相对较小的Eu2O3和Yb2O3所得β-Si3N4
以CePO4与Ce-ZrO2等比例混合的含粘结剂的料浆为连接材料,在坯体状态下无压连接了可加工CePO4/Ce-ZrO2陶瓷与Ce-ZrO22陶瓷.对影响接点性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材料的烧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