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1]是口咽颈部感染下行引起的纵隔化脓症,以牙源性发病占多数.临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1990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共诊治12例DNM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机 构】
:
300051,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300051,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300051,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300051,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300051,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300051,天津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1]是口咽颈部感染下行引起的纵隔化脓症,以牙源性发病占多数.临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1990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共诊治12例DNM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例1 男,7岁.胸部跌倒伤伴低热1个月,有昏厥史4h.查体:心界明显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钝,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Ⅵ级杂音.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5,心影呈烧瓶状.心电图示房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见右心房、室增大,三尖瓣前瓣瓣环撕裂,右心室内壁部分肌层撕裂,形成假腔,三尖瓣少量反流,右心房内血流舒张期进入右心室外侧假腔,收缩期假腔内血流回流入右心房.诊断:创伤性心脏
目的 进一步验证注射用心肌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使用的安全性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GIK液作阳性对照组用药,采用随机、阳性对照的设计方案.选择瓣膜性心脏病心肌肽组338例,GIK组113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冠心病心肌肽组104例,GIK组102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观察和评价各组手术和住院死亡率、心功能、心肌组织形态学(冠心病者)及心肌酶学和肌钙蛋白的变化.结果 1例因数据不全剔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国良教授主编的《实用胸部外科学》(ISBN 978-7-5067-3598-8)已于2007年6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病人男,75岁.颜面肿胀,气促1月余.查体:颜面肿胀,颈外静脉迂曲.64排螺旋CT见前上纵隔椭圆形肿块延伸至甲状腺,造影后上腔静脉增粗,其内可见两处充盈缺损(图1),左无名静脉受压充盈缺损,右胸积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钙斑。
我们为63例浸润邻近肺血管的上叶肺癌病人实施病变肺叶切除+血管成形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中期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2005年7月28日我们为1例特发性双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人成功地进行了左肺移植并供体肺减容术,病人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已恢复正常工作.现报道如下。
目前,心脏移植手术在我国已经成为很多医疗单位能够开展的一项医疗技术,但尚无对所有施行心脏移植的单位、医师、病人情况、手术过程以及术后情况清楚、完整的统计。
2004年3月至2006年8月我们对5例右冠状动脉存在弥漫病变的病人,在非体外循环下采用双乳内动脉序贯旁路移植,同时对心中静脉进行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病人男,21岁.左胸刀刺伤4余小时.查体:呼吸26次/min,心率132次/min,血压105/60 mm Hg(13.3/8.0 kPa,积极输液及静脉滴注多巴胺的情况下),SpO2 0.97.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口唇苍白,气管明显右偏,左前胸壁第2肋间隙近锁骨中线处见一长约2.5 cm的刀刺伤口,己清创缝合.左侧胸壁呼吸动度降低,语颤减弱,叩浊,左肺呼吸音消失.心音低顿、遥远.CT及X
目的 观察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病人术前、术后生存质量(QoL).方法 分为体外循环手术组(ONCAB)和非体外循环手术(OPCAB)组,于手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和SF-36量表的测评.结果 SAQ各项内容评分,术前以心绞痛稳定状态(AS)得分最低,术后各项目有明显好转;SF-36的生理健康内容(PCS)和心理健康内容(MCS)在术后均有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