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报告了1981年12月在印度Karigiri Schieffelin麻风研究培训中心开始的WHO推荐MB麻风联合化疗(MB-MDT)方案治疗2年的研究中,3例多菌型(MB)麻风治疗后经12~15年随访,复发为组织样麻风瘤.例1:男10岁(1968年)时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瘤型麻风,常规部皮肤查菌涂片细菌指数(BI)为3.5,经氨苯砜(DDS)单疗5年,皮肤查菌阴性,以后继续用DDS单疗.在DDS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报告了1981年12月在印度Karigiri Schieffelin麻风研究培训中心开始的WHO推荐MB麻风联合化疗(MB-MDT)方案治疗2年的研究中,3例多菌型(MB)麻风治疗后经12~15年随访,复发为组织样麻风瘤.例1:男10岁(1968年)时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瘤型麻风,常规部皮肤查菌涂片细菌指数(BI)为3.5,经氨苯砜(DDS)单疗5年,皮肤查菌阴性,以后继续用DDS单疗.在DDS单疗14年和皮肤涂片查菌转阴9年后,即在1982年6月患者BI为0.75,临床仍不活动,予WHOMB-MDT治疗2年停止治疗.
其他文献
干细胞对自身更新组织的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基因治疗,创伤愈合和组织移植等.虽然啮齿类动物毛囊干细胞已定位于毛囊的膨胀部,但对人的毛囊干细胞的定位仍不明了,而且由于毛囊膨胀部区域缺少细胞标记,故它们的特点尚难以阐明.在成人皮肤切片中发现,C8/144B单克隆抗体(抗T细胞蛋白CD8的羧基端肽的抗体)除了对预知的淋巴细胞亚型免疫染色外,还选择性地对毛囊膨胀部的角质形成
郎格汉斯细胞作为皮肤内的主要抗原呈递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半抗原可诱导郎格汉斯细胞迁移、分化、成熟,郎格汉斯细胞通过表达细胞因子受体、神经介质的受体、粘附分子和可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酶参与接触超敏反应。外界因素可损伤或改变郎格汉斯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影响接触超敏反应的诱发。
致病真菌的分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能够更好地反映自然的本质,是真菌学家们所努力求索的.本文通过回顾致病性地霉、毛孢子菌、掌黑癣致病菌和念珠菌等分类的新进展,对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进行初步分析.本文所述观点为部分学者提出,有些尚未得到公认,请读者注意鉴别.
表皮痣是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形成错构瘤样皮肤损害。通常在初生时或青年期发病,皮损可为局限性的单侧分布,也可泛发全身。
随着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强.目前有关接触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的报告很少.该问卷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皮肤病专用生活质量问卷在斑贴试验门诊人群中的被接受程度,接触性皮炎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情况,以及何种因素对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材料与方法: 1998年1月下旬在安大略州的St.michael医院的职业病门诊对418例就诊患者中符合条件的339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最初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起源的淋巴因子,近来有研究表明MIF可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在体外发现抗MIF中和抗体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IL-2的生成,在体内可抑制抗原启动的T细胞活化和抗体生成.为了阐述MIF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作者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对银屑病患者皮肤中MIF的生成和定位进行了研究.
作者报道了1例22岁女性患者因泛发无症状性肉芽肿损害10年而就诊.患者于8年前被诊为播散性环状肉芽肿,血糖正常,除皮肤科以外体检无异常发现.以后皮损渐增多要求治疗.皮肤科检查发现患者躯干、四肢大量皮损,面未受累,皮损为直径2~5mm皮色和淡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排列成半月形或环形.外用005%氯倍他索丙酸酯霜特美肤(dermaovate)每日1次治疗,3周后出现脱皮、疼痛.检查发现表皮脱落、红斑,尤其
新的治疗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抗病毒药物:HIV-1蛋白酶抑制剂引起向心性肥胖综合征,以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其生物学特征;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为一严重药疹高危险性相关药物,红斑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30%,但可引起重症多形红斑(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RP)是一种少见皮肤病,报告3例CRP治疗情况并进行了讨论。
介绍维A酸治疗痤疮的新经验、局部治疗痤疮的新型维A酸类及全反式维A酸的新剂型,并就米诺环素、阿奇霉素、激素及光疗等治疗痤疮的新疗法以及指导治疗痤疮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