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当前素质教育在有些地区仍然流于形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素质教育,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新要求。本文从我国目前推行素质教育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入手分析这一问题。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教育评估体系 舆论导向 形式主义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改革便风起云涌。上世纪末,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理论。一九九九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4年,国家提出了十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个决定要求我们端正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如今个别地方和部分学校的学生依然背着“沉重”的书包,教师评价仍然立足考试结果。甚至由于课程增多,学生的任务量相对来说是加重而不是减轻。我国部分地区,特别经济不发达地区,目前所谓的素质教育还只是一种口头上的“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为什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呢?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素质教育与当前的教育评估体系之间有矛盾
  当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考试,但对于考试结果的评价制度很不一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它们把考试当成是检测学生的一个手段,但不是评价学生的最终指标。据统计,美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在世界排名第三十位,它们的中小学生对考试不像中国学生那样重视,当然,成绩也不可能有中国那样好,我国小学课程难度已经达到美国中学的课程难度。可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却很出色,不要说有多少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在美国产生,仅就美国大学生的创造性来讲,中国学生远不可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美国教育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创造能力。教师不会因为一个学生的成绩差而把该生视为“差生”。在教师眼里,那些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有主见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差生”。所以,美国学生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他们有了最优秀的东西——创新能力。中国学生经历中小学不间断的知识灌输,到了大学可谓“江郎才尽”,虽然成了有满脑子知识的“知识分子”,但已无创造力可言。
  很多学者和教育专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素质教育也就应运而生。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改传统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弊端。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某些地区还是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据报纸报道,深圳2014年就有一位教师因体罚学生而被开除,体罚学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听课,成绩太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难道是教师不知道体罚学生是错误的吗?不是,而是教师面临教学成绩的压力,学生同样面临考试成绩的压力。学生成绩不好,教师就是差教师,学校领导有意见,学生家长有意见。学生考得不好,就是“差生”,老师不会给好脸色,家长也不给好脸色,轻则批评,重则打骂,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可理喻的体罚情况。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不可能不把成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上课时会以传授知识点为主,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会一五一十地讲好讲透。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排在第二位的,有些教师甚至在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一堂课下来都是知识点的讲解。因此,学生个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创新能力更得不到培养。久而久之,学生成了书呆子,或者成了厌学者。即使能读到大学,也只是一个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青年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现行的升学录取制度。小学升初中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中学升高中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更主要的是高中升大学的分数线,分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就能通过,否则就不能通过。这样,教师就不能不以传授知识点为主,因为考的就是知识。所以,升学制度需要改进和完善。
  二、素质教育与当前的舆论导向之间有矛盾
  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师道》、《小学语文论坛》等多家知名报刊经常登载一些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正面的。另一方面,报纸和电视媒体则在每次大型考试后登载状元,高考状元倒也罢了,现在又有了中考状元。试想,这种报道会有什么正面效应呢?如果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给家长和学校造成一种无形压力。我认为,媒体在报道有关教育方面的信息时,更应注意其长远影响,因为媒体的影响力很大,影响的面也很广。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媒体更应该多报道一些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信息。
  三、素质教育与形式主义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的经济较发达,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这种状况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一定影响。经济发达的地方有物质条件实行,而中西部地区则较难。可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落到实处。什么原因呢?就是形式主义在作怪。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及中西部主要的大城市,学校硬件一般说来都较好,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比如,电脑、电视机、投影仪、电教室、电脑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及科技室等一系列先进功能室都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此类功能室真正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吗?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原因一是可能没有专门配制教师,主科教师除了教主科外,还要教“杂科”。原因二是可能即使有专门的“杂科”教师,也不是真正“专门”的,大都是一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原因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科学、综合实践、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视为杂科。
  基于此类原因,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有了实行素质教育的硬件设备,但并不能把这些设备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既没有制度上的保障,更没有有利的社会大环境。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困难重重,需要多方努力。
  总之,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进行中,特别在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的要求下,中青年一代教师更应为素质教育的落实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例,运用创新性思维,将思政课与艺术专业课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民办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之路。本文主要以河北传媒学院思政课的主干课程《思
本文从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辅助教学服务两个方面入手,对网络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的著作权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就网络远程教育发展趋势对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钢铁市场需求日益不稳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压力更使我国钢铁企业面临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历史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而且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强化思想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成效并不显著,应当引起初中历史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着重针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学困境;原因分析;解决路径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组织好
摄影后的胶片,经显影、定影后,在片夹上看,往往出现胶片影像上下颠倒(如胸片)或一上一下(如腰椎片)。这样就给观片者造成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下面介绍一种经验,只要摄影者摆放暗盒时稍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目标也在不断的变化。现代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对现代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非常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新课标改革提出,教师需要及时变换自
时代楷模就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值得人们学习、值得人们尊敬、值得人们传颂的人物。从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良策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