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筑素描教学的“传统”与“现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建筑学专业的特点,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意识和绘画的基本技能、技法的训练,丰富建筑学素描的教学内容,使素描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学、素描教学、造型基础
[abstract] sketch teaching building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as the close 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take "tradition" and "modern" combining the teaching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pace consciousness and painting the basic skill and skill training, rich architecture sketche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make sketch teaching serve truly the student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 architecture, the sketch teaching, modelling basis
中图分类号:J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素描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又因其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一切造型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等的基础。作为训练基础的素描是对眼、脑、手的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通过它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深刻的理解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和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素描过程可以说几乎接触到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问题。
建筑学素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开拓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建筑美术更侧重于对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性及对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创造意识、材料质地的表现、气氛的表达等要求。
一、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现状
建筑学专业定编于工科院校,学生起点低、课时少,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科院校建筑艺术常常被忽略,没有注意到它对学生空间造型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只强调它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美术类院校学生要弱(至少在目前或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些甚至还很差。虽然许多学校对入学的学生加试了素描,但只是作为参考分,并没有列入总分,这就为后来的素描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并且在学习素描时间上相对于美术院校要少得多,每周8学时、全部素描课时间加起来大概也只有130学时左右。教学课时少,教学安排分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
在素描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下,针对建筑学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需要,为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基础素描教学,建构多方位意识和现代造型艺术观念,拓宽学生创作性思维,丰富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提高综合造型艺术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摸索一条属于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特色的素描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计划才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筑学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区别
在建筑学从事学习和设计的人们,应当具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具有空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因为他们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创造为人们生活、生产广泛需要的物质空间和环境。这种思维现象及其活动是在学习和工作着的人们脑中存在和进行的。素描的“草图角色”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想象的绘画。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学各分支专业开设有关素描课。建国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就有素描、徒手画、单色水彩、水彩以及雕塑和油画的选修课,内容有几何体、静物、石膏像、建筑写生、风景写生等。
俄羅斯最老的建筑学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的规范化教学,以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为准绳。素描教学与油画、雕塑等绘画专业完全同等进行,并把对人和古典建筑、雕塑的研究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筑系素描大纲指出,学习素描是建筑师的重要条件,素描是培养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的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深入地研究造型因素的诸多课题中不仅要掌握素描技巧,同时也对造型因素中的比例,尺度、空间、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习素描中领悟艺术经典的精髓,并运用到设计中去。
当我们坚持以传统素描,用作建筑的设计的造型基础时,西方一些现代建筑院校在上世纪初叶开始就已经不用传统素描课作为他们的造型基础教学,他们的造型基础课程分别是“抽象艺术”“视觉训练”“自然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工艺与材料结合练习”等。此外他们还聘请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持造型基础教学,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不谋而合,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综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的特点,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想。现代艺术各流派特别是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强调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种创新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使很多建筑院校和成功的名师设计室也以此为造型基础。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又为素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元素介质和表现空间,素描与设计相辅相成,为造型基础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西方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而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造型的多维性、多论性、多承性、多极性,是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由此入门,也成了出色的建筑师。
如果把西方建筑院校的素描教学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素描教学相比,前者重视素描与专业的具体结合和应用,而后者则重视素描艺术对建筑师的作用,强调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同的取向与各自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
与西方建筑院校和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国内建筑院校素描教学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徐悲鸿的西方写实主义和前苏联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引入中国不过才几十年,既没有声势浩大,意义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作背景,也没有像俄罗斯19世纪文化艺术鼎盛空前的历史渊源。
三、调整建筑学现行的素描教学模式
素描课最初的教学目的的主要是锻炼学生对物体形状、明暗、空间关系和质感的观察、把握能力。素描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最基本的任务,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尽管现代美术教育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技能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但是素描技能的学习仍然是基础教学的支点。重视素描技能的学习是建筑素描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根本保证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素描也是一门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学科,因此对素描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调整势在必行,调整内容如下:
1、继续保留建筑学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
(1)强调理解素描规律,如:透视规律、明暗变化规律。
(2)通过从对较简单的物体进行严格训练入手,循序渐进,以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 安排与本专业最密切相关的训练内容:如几何模型、静物、室内、室外景物写生。
2、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
(1)强调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建筑解析
增加“抽象艺术”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任何模块的设置均要紧扣“建筑”本身,如课程入门时可设计课堂小练习:用五分钟时间观察、想象目前周边的、平时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用最简单的图形符号抽象表达在图纸上,再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描绘的事物。该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基本形,而基本形又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
(2)增强学生空间想象与平面表达能力
建筑设计是将构思体现于图纸上,进而付诸于建筑实体的施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欠缺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借助物质实体才能领会其中的空间关系,于是进行立体构成设计的时候常陷入一种混沌、空想、“等待灵感”、有想法但是表达不清的学习瓶颈。因此,在立体构成教学板块中,必须强调构思草图的绘制,增强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并通过平面绘制增强表达的能力。
(3)强调形体表面的肌理质感
伊顿说:“利用具有不同触觉的材料达到某种程度的造型,这种研究对未来的建筑师、工艺师、摄影师、商业艺术家和工业设计师来说都是有很大价值的,这是构成了他们造型技术与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素描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各种不同质地、不同纹理的布材、木材、石材、铁材及现代装饰材料中的玻璃、不锈钢、铝塑板、彩釉砖等材料来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从认识材料特征入手,用理性分析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把感性直觉转化为视觉的设计图面,从而使造型意识训练与研究成为建筑学专业素描训练的重要基础之一。
对于以为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在设计实践中,善于发现、充分利用各种材质肌理不同的美,并且能够运用于设计之中,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所必备的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是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今后的建筑学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據建筑学专业发展环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只有坚持基本素质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理念,才能有效实施人才的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若兰.王克良.素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2)
[2] 潘晓燕.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内容初探[J].建筑教育. 2010.(12).
[3] 李琪.调整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的素描教学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
[4] 潘绍元. 建筑美术素描教学取向思考[J].艺术百家. 2006.(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建筑学、素描教学、造型基础
[abstract] sketch teaching building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as the close 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take "tradition" and "modern" combining the teaching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pace consciousness and painting the basic skill and skill training, rich architecture sketche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make sketch teaching serve truly the student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 architecture, the sketch teaching, modelling basis
中图分类号:J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素描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又因其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一切造型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等的基础。作为训练基础的素描是对眼、脑、手的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通过它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深刻的理解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和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素描过程可以说几乎接触到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问题。
建筑学素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开拓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建筑美术更侧重于对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性及对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创造意识、材料质地的表现、气氛的表达等要求。
一、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现状
建筑学专业定编于工科院校,学生起点低、课时少,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科院校建筑艺术常常被忽略,没有注意到它对学生空间造型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只强调它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美术类院校学生要弱(至少在目前或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些甚至还很差。虽然许多学校对入学的学生加试了素描,但只是作为参考分,并没有列入总分,这就为后来的素描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并且在学习素描时间上相对于美术院校要少得多,每周8学时、全部素描课时间加起来大概也只有130学时左右。教学课时少,教学安排分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
在素描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下,针对建筑学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需要,为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基础素描教学,建构多方位意识和现代造型艺术观念,拓宽学生创作性思维,丰富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提高综合造型艺术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摸索一条属于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特色的素描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计划才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筑学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区别
在建筑学从事学习和设计的人们,应当具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具有空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因为他们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创造为人们生活、生产广泛需要的物质空间和环境。这种思维现象及其活动是在学习和工作着的人们脑中存在和进行的。素描的“草图角色”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想象的绘画。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学各分支专业开设有关素描课。建国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就有素描、徒手画、单色水彩、水彩以及雕塑和油画的选修课,内容有几何体、静物、石膏像、建筑写生、风景写生等。
俄羅斯最老的建筑学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的规范化教学,以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为准绳。素描教学与油画、雕塑等绘画专业完全同等进行,并把对人和古典建筑、雕塑的研究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筑系素描大纲指出,学习素描是建筑师的重要条件,素描是培养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的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深入地研究造型因素的诸多课题中不仅要掌握素描技巧,同时也对造型因素中的比例,尺度、空间、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习素描中领悟艺术经典的精髓,并运用到设计中去。
当我们坚持以传统素描,用作建筑的设计的造型基础时,西方一些现代建筑院校在上世纪初叶开始就已经不用传统素描课作为他们的造型基础教学,他们的造型基础课程分别是“抽象艺术”“视觉训练”“自然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工艺与材料结合练习”等。此外他们还聘请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持造型基础教学,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不谋而合,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综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的特点,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想。现代艺术各流派特别是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强调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种创新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使很多建筑院校和成功的名师设计室也以此为造型基础。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又为素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元素介质和表现空间,素描与设计相辅相成,为造型基础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西方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而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造型的多维性、多论性、多承性、多极性,是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由此入门,也成了出色的建筑师。
如果把西方建筑院校的素描教学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素描教学相比,前者重视素描与专业的具体结合和应用,而后者则重视素描艺术对建筑师的作用,强调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同的取向与各自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
与西方建筑院校和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国内建筑院校素描教学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徐悲鸿的西方写实主义和前苏联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引入中国不过才几十年,既没有声势浩大,意义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作背景,也没有像俄罗斯19世纪文化艺术鼎盛空前的历史渊源。
三、调整建筑学现行的素描教学模式
素描课最初的教学目的的主要是锻炼学生对物体形状、明暗、空间关系和质感的观察、把握能力。素描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最基本的任务,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尽管现代美术教育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技能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但是素描技能的学习仍然是基础教学的支点。重视素描技能的学习是建筑素描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根本保证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素描也是一门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学科,因此对素描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调整势在必行,调整内容如下:
1、继续保留建筑学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
(1)强调理解素描规律,如:透视规律、明暗变化规律。
(2)通过从对较简单的物体进行严格训练入手,循序渐进,以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 安排与本专业最密切相关的训练内容:如几何模型、静物、室内、室外景物写生。
2、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
(1)强调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建筑解析
增加“抽象艺术”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任何模块的设置均要紧扣“建筑”本身,如课程入门时可设计课堂小练习:用五分钟时间观察、想象目前周边的、平时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用最简单的图形符号抽象表达在图纸上,再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描绘的事物。该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基本形,而基本形又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
(2)增强学生空间想象与平面表达能力
建筑设计是将构思体现于图纸上,进而付诸于建筑实体的施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欠缺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借助物质实体才能领会其中的空间关系,于是进行立体构成设计的时候常陷入一种混沌、空想、“等待灵感”、有想法但是表达不清的学习瓶颈。因此,在立体构成教学板块中,必须强调构思草图的绘制,增强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并通过平面绘制增强表达的能力。
(3)强调形体表面的肌理质感
伊顿说:“利用具有不同触觉的材料达到某种程度的造型,这种研究对未来的建筑师、工艺师、摄影师、商业艺术家和工业设计师来说都是有很大价值的,这是构成了他们造型技术与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素描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各种不同质地、不同纹理的布材、木材、石材、铁材及现代装饰材料中的玻璃、不锈钢、铝塑板、彩釉砖等材料来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从认识材料特征入手,用理性分析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把感性直觉转化为视觉的设计图面,从而使造型意识训练与研究成为建筑学专业素描训练的重要基础之一。
对于以为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在设计实践中,善于发现、充分利用各种材质肌理不同的美,并且能够运用于设计之中,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所必备的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是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今后的建筑学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據建筑学专业发展环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只有坚持基本素质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理念,才能有效实施人才的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若兰.王克良.素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2)
[2] 潘晓燕.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内容初探[J].建筑教育. 2010.(12).
[3] 李琪.调整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的素描教学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
[4] 潘绍元. 建筑美术素描教学取向思考[J].艺术百家. 2006.(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