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路径
大学生的成长受到社会、家庭、就业等诸多因素的干拢,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心理辅导作用越来越不明显,朋辈心理辅导以其独特的形式渐渐走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成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辅导方法之一。
1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概述
所谓的朋辈心理辅导,是区别于专业心理辅导而言的,又可以称为非专业心理辅导。具体是指非专业人员在经过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后,能够为学生、朋友等进行随时的心理引导,解答他们的心理疑问,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压力疏导,使同学、亲友等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知识排解,使身心得到健康向上的引导,心理疑惑得到及时排解,并对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主观干预,使其得到专业性的辅导,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成长,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快速高效解决,避免心理问题的积压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具有自发性、亲友性和简便有效性,虽不及心理辅导的专业性,却会产生专业所不及的效果。
2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施路径
2.1 完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网络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非专业的特殊性,不需要专业资格证的入门钥匙,所有经过专业心理知识培训的人员都可随时对周围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因此,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广泛性。为了方便管理,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可以以侵室、班级、社团、专业等特点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并根据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工作网络。通过网络化管理和引导,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完善自身的同時,以专业性的心理知识来解决周围学生的心理问题。
2.2 重视心理委员队伍建设
朋辈心理辅导员中以班级心理委员最具代表性,他们了解周围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变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学生基本情况,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援助,并可进行长期的心理跟踪,必要时对其进行主观干预。在定期开展的心理知识普及工作中,心理委员无论是对知识的理念进行传播,还是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捕捉,都能够起到骨干作用。当发现心理产生较大问题的学生时,能够快速反映到校及相关工作部门,劝告学生进行正规的心理机构进行心理解惑。因此,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教育其做好心理跟踪服务,将小问题进行及时排解,大问题及时上报,避免产生过激的心理行为问题。
2.3 推行多元化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
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的机率。高校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理念等的普及,通过开展讲座、体验式学习、横向心理教育交流、心理竞赛等多元化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关系及问题。首先,建立辅导站,保证朋辈辅导员724H在岗,实现无缝心理辅导;其次,构建并完善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心理辅导;最后,建立朋辈心理互助、自助辅导模式,通过互助、自助等形成帮助大学生自己或相互之间及时进行心理排解,提高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扩大心理适应范围,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
2.4 重视学生个人信息的隐私性
目前我国仍在完善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整个社会对于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和规范都亟待提升。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辅导时,需要考虑个人的隐私性,采取一对一的朋辈心理辅导。可由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问题答疑,帮助其产生抗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可开通朋辈心理热线方式,不见面即实现心理释压;也可通过网络开通心理辅导,将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总结答疑,大学生可以随时访问网站进行心理疏导,还可以给朋辈心理辅导员留言,通过私信交流通道完成心理问题解疑。
3 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3.1 应提高朋辈心理辅导人员的综合水平
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与朋辈心理辅导员有着直接关系,其专业性,责任心和自身素养等均影响着心理辅导的效果。因此,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应具有必备的职业操守,懂得尊重来访者的成长背景,个性特点等,能对人负责、不作价值判断、一视同仁;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个性开朗,能够与周围学生和睦相处,能投入助人、聆听、共情、关心生存、触抚心情;掌握基本辅导技巧,不断积累经验,多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积累不同的引导方法,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素质。
3.2 应认识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相对于专业的心理辅导,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使得其发展受高校、社会及家庭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因此,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需要高校提高重视,通过多种渠道来完善朋辈心理辅导的制度和保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使社会和家庭逐渐接受这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缺乏的情况,应让心理辅导成为辅助咨询的有效方式。
3.3 应与专业心理辅导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够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但人员配备远远不足,而朋辈心理辅导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别人,为专业心理辅导承担部分工作压力。二者相互合作可以产生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还可以在校园里建立一种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行为和氛围。因此建议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将朋辈心理辅导与专业性心理辅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有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兰,吴宇,潘广川.我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王鹤艳.探析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04).
[3]季丹丹,郝乐祥.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关键词: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路径
大学生的成长受到社会、家庭、就业等诸多因素的干拢,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心理辅导作用越来越不明显,朋辈心理辅导以其独特的形式渐渐走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成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辅导方法之一。
1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概述
所谓的朋辈心理辅导,是区别于专业心理辅导而言的,又可以称为非专业心理辅导。具体是指非专业人员在经过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后,能够为学生、朋友等进行随时的心理引导,解答他们的心理疑问,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压力疏导,使同学、亲友等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知识排解,使身心得到健康向上的引导,心理疑惑得到及时排解,并对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主观干预,使其得到专业性的辅导,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成长,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快速高效解决,避免心理问题的积压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具有自发性、亲友性和简便有效性,虽不及心理辅导的专业性,却会产生专业所不及的效果。
2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施路径
2.1 完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网络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非专业的特殊性,不需要专业资格证的入门钥匙,所有经过专业心理知识培训的人员都可随时对周围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因此,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广泛性。为了方便管理,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可以以侵室、班级、社团、专业等特点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并根据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工作网络。通过网络化管理和引导,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完善自身的同時,以专业性的心理知识来解决周围学生的心理问题。
2.2 重视心理委员队伍建设
朋辈心理辅导员中以班级心理委员最具代表性,他们了解周围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变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学生基本情况,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援助,并可进行长期的心理跟踪,必要时对其进行主观干预。在定期开展的心理知识普及工作中,心理委员无论是对知识的理念进行传播,还是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捕捉,都能够起到骨干作用。当发现心理产生较大问题的学生时,能够快速反映到校及相关工作部门,劝告学生进行正规的心理机构进行心理解惑。因此,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教育其做好心理跟踪服务,将小问题进行及时排解,大问题及时上报,避免产生过激的心理行为问题。
2.3 推行多元化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
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的机率。高校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理念等的普及,通过开展讲座、体验式学习、横向心理教育交流、心理竞赛等多元化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关系及问题。首先,建立辅导站,保证朋辈辅导员724H在岗,实现无缝心理辅导;其次,构建并完善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心理辅导;最后,建立朋辈心理互助、自助辅导模式,通过互助、自助等形成帮助大学生自己或相互之间及时进行心理排解,提高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扩大心理适应范围,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
2.4 重视学生个人信息的隐私性
目前我国仍在完善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整个社会对于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和规范都亟待提升。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辅导时,需要考虑个人的隐私性,采取一对一的朋辈心理辅导。可由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问题答疑,帮助其产生抗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可开通朋辈心理热线方式,不见面即实现心理释压;也可通过网络开通心理辅导,将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总结答疑,大学生可以随时访问网站进行心理疏导,还可以给朋辈心理辅导员留言,通过私信交流通道完成心理问题解疑。
3 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3.1 应提高朋辈心理辅导人员的综合水平
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与朋辈心理辅导员有着直接关系,其专业性,责任心和自身素养等均影响着心理辅导的效果。因此,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应具有必备的职业操守,懂得尊重来访者的成长背景,个性特点等,能对人负责、不作价值判断、一视同仁;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个性开朗,能够与周围学生和睦相处,能投入助人、聆听、共情、关心生存、触抚心情;掌握基本辅导技巧,不断积累经验,多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积累不同的引导方法,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素质。
3.2 应认识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相对于专业的心理辅导,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使得其发展受高校、社会及家庭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因此,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需要高校提高重视,通过多种渠道来完善朋辈心理辅导的制度和保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使社会和家庭逐渐接受这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缺乏的情况,应让心理辅导成为辅助咨询的有效方式。
3.3 应与专业心理辅导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够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但人员配备远远不足,而朋辈心理辅导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别人,为专业心理辅导承担部分工作压力。二者相互合作可以产生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还可以在校园里建立一种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行为和氛围。因此建议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将朋辈心理辅导与专业性心理辅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有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兰,吴宇,潘广川.我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王鹤艳.探析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04).
[3]季丹丹,郝乐祥.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