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学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日益重视,特别是在微课程的应用方面越来越被教学关注。微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先进,可以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理念。本文中围绕微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细致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探究;兴趣;教学任务;参与课堂;科学;实用
一、 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程设计模式探究
微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创新理念的新兴教学模式,虽然课程极其简短精炼,但究其本质依然是给师生提供各种教学资源,所以在进行微课程讲授之前,教师先要结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特色、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状况等做好前期分析工作,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符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微课程教学框架才能切实发挥微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就前期分析而言,第一,针对课程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选题时必须符合客观实际,针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性、层次差距、学习纲要、学生知识框架等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使得微课堂具有可操作性和层次性。第三,学情分析。做到从学生出发,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有益于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效益得到切实提升。
二、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一) 合理地设置教学任务与课堂问题
教师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置一定的课堂问题,然后再导入教学课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微视频进行适当讲述,需要重视的是,教师讲解时要突出重点、难点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阶段性,而在微视频当中则需要有详细的操作流程,针对重难点及时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针对课堂内容更好地掌握课堂问题。另外,为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需要布置符合实际情况的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与热情,以期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使得自身的實践能力和独立意识得到培养。普遍而言,课堂问题与教学任务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课堂,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实践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效。
例如,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引导层动画学习》环节讲述时,需要在运动补间动画的前提下进行课堂讲解,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制作运动引导层动画的方法和相关技巧。所以教师能够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利用《Flash 引导层动画》录制相应的微视频。首先需要明确初二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难易程度中等偏下,依然位于感性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相关基础较为薄弱,录制视频要简单易懂,流程要十分详细,针对一些要点知识还必须加以说明;其次,要明确学生对于Flash的了解较少,要在微视频当中充分利用情景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激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对比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引导层、被引导层、引导线这几个较难理解的内容,并通过课程案例介绍,让学生在熟悉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运动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和相关技巧,这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必须引起重视。
(二) 教课重点与教学资源互为补充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拥有独立上机练习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困难,同时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的局面,这种形式对信息技术教学顺利开展产生不利的一面。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进一步保证广大教师在努力完成信息技术的基础资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程制作成微课或者录屏的模式,给学生创设出多一些的上机时间,搭配教师的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这种方式不但促进教学任务的行之有效的实施,还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实践操作中开发思维发散能力。在微课程教学中,让教师的讲课比例降低,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课堂探究、查阅资料、课堂实践的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协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讲述时,需要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录制微课,在课堂上面对那些重难点知识或者要点知识进行附加说明。比如在进行图片切换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图像的旋转方式:先右键单击打开图片,接着关注工具栏当中的旋转提示信息,找出合理的旋转角度进行实际操作;剪辑图片时,则要注意选用合理的剪辑区域,之后还要利用图片选择栏目当中拥有的工具进行手动操作。从上面两个例子当中能够发现,在微课程当中适当地运用微课或者录屏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既能够充分保障多个层次学生的迫切需求,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浓厚的学生能够在不参考微课讲述的前提下,自己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则能够边观看微课边实际操作,这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微课程是当下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微课程教学的新颖、创新,增强了学生的启发性和学习的动力,微课程的恰当应用有利于捕捉课堂的闪光点。教师积极探寻微课程的不足与优势,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剑.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5):14.
[2]张慧.润物细无声——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7,(7):163-164.
[3]綦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z1).
[4]董红波,齐琪.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20.
作者简介:
戴爱霞,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关键词:探究;兴趣;教学任务;参与课堂;科学;实用
一、 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程设计模式探究
微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创新理念的新兴教学模式,虽然课程极其简短精炼,但究其本质依然是给师生提供各种教学资源,所以在进行微课程讲授之前,教师先要结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特色、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状况等做好前期分析工作,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符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微课程教学框架才能切实发挥微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就前期分析而言,第一,针对课程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选题时必须符合客观实际,针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性、层次差距、学习纲要、学生知识框架等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使得微课堂具有可操作性和层次性。第三,学情分析。做到从学生出发,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有益于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效益得到切实提升。
二、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一) 合理地设置教学任务与课堂问题
教师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置一定的课堂问题,然后再导入教学课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微视频进行适当讲述,需要重视的是,教师讲解时要突出重点、难点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阶段性,而在微视频当中则需要有详细的操作流程,针对重难点及时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针对课堂内容更好地掌握课堂问题。另外,为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需要布置符合实际情况的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与热情,以期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使得自身的實践能力和独立意识得到培养。普遍而言,课堂问题与教学任务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课堂,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实践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效。
例如,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引导层动画学习》环节讲述时,需要在运动补间动画的前提下进行课堂讲解,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制作运动引导层动画的方法和相关技巧。所以教师能够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利用《Flash 引导层动画》录制相应的微视频。首先需要明确初二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难易程度中等偏下,依然位于感性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相关基础较为薄弱,录制视频要简单易懂,流程要十分详细,针对一些要点知识还必须加以说明;其次,要明确学生对于Flash的了解较少,要在微视频当中充分利用情景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激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对比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引导层、被引导层、引导线这几个较难理解的内容,并通过课程案例介绍,让学生在熟悉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运动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和相关技巧,这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必须引起重视。
(二) 教课重点与教学资源互为补充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拥有独立上机练习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困难,同时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的局面,这种形式对信息技术教学顺利开展产生不利的一面。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进一步保证广大教师在努力完成信息技术的基础资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程制作成微课或者录屏的模式,给学生创设出多一些的上机时间,搭配教师的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这种方式不但促进教学任务的行之有效的实施,还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实践操作中开发思维发散能力。在微课程教学中,让教师的讲课比例降低,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课堂探究、查阅资料、课堂实践的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协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讲述时,需要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录制微课,在课堂上面对那些重难点知识或者要点知识进行附加说明。比如在进行图片切换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图像的旋转方式:先右键单击打开图片,接着关注工具栏当中的旋转提示信息,找出合理的旋转角度进行实际操作;剪辑图片时,则要注意选用合理的剪辑区域,之后还要利用图片选择栏目当中拥有的工具进行手动操作。从上面两个例子当中能够发现,在微课程当中适当地运用微课或者录屏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既能够充分保障多个层次学生的迫切需求,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浓厚的学生能够在不参考微课讲述的前提下,自己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则能够边观看微课边实际操作,这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微课程是当下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微课程教学的新颖、创新,增强了学生的启发性和学习的动力,微课程的恰当应用有利于捕捉课堂的闪光点。教师积极探寻微课程的不足与优势,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剑.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5):14.
[2]张慧.润物细无声——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7,(7):163-164.
[3]綦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z1).
[4]董红波,齐琪.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20.
作者简介:
戴爱霞,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