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案 例;鼓励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6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趋增多,这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动力,但同时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数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来兰州务工的人们大多举家迁移,家长纷纷让子女来兰州上学,这给原本校舍比较紧张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2010年,我校学生总数为1015人,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469人,约占总人数的46%。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规的教育,不重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导致他们不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因此,如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班有学生54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人,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对这些孩子进行调查,这些学生大多数居住环境及家庭教育相对较差,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本地学生。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祖国的未来,小学教育任重道远。
案例一:班里有个叫刘元元的孩子,一直让我很头疼,他有打架、骂人、上课偷吃零食、不完成作业等现象。我尝试很多办法教育他,谈心,严厉批评,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我尝试和他的家长交流,他的爸妈都是出租车司机,根本没时间管他,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基本已经放弃。我意识到,家庭、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上完数学课,刘元元收拾好文具后,看到地上有纸屑,拾了起来。我立刻表扬他,只要他的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元元上课偷吃零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没有了,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竟然考了95分。
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他们的潜能,并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案例二:班里有个叫杨小杰的同学,学习上不努力,成绩很差,书写特别乱。在课堂上,我发现杨小杰总是用一种不屑一顾的眼神,看我一下就爬在桌子上,不是玩耍,就是睡觉。我一边讲课,一边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暗示他坐好。他晃晃头,不予理睬。他的家长来兰州一直在做麻辣烫生意,根本没时间管他,找家长谈过几次,家长态度很好,也很配合,并说回家好好教育,但该生仍然“我行我素”。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次放学后,他主动帮一名同学拖地,第二天,我就此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的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杨小杰总是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我把这当作一个切入点,来调整他的学习成绩,而且经常找他谈心,进一步鼓励他发扬优点。经过一段时间,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书写工整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老师若能加以正确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只要教师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就一定能做好这些孩子的转化工作。
案例三:有一段时间,班里同学的铅笔或橡皮等物总会“不翼而飞”。经过调查,我发现是一名叫尚林云的学生所为,班干部知道此事后都很气愤,要求老师在班会时批评他,并要求返还同学们丢失的文具。因为尚林云的父亲来兰州后在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平时很辛苦,没时间也没精力管他。经过再三考虑,我将他叫到办公室,他非常害怕,哀求我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我先是用温和的语言安慰他:“一个人可以穷,但是不能没有骨气,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却不能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从此以后,班里再没有发生失窃的现象。
通过此事,我认为用情感教育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设置一个能够鼓励学生进步的环境,以消除他们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不公开批评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长处,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这样,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编辑:董向东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6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趋增多,这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动力,但同时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数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来兰州务工的人们大多举家迁移,家长纷纷让子女来兰州上学,这给原本校舍比较紧张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2010年,我校学生总数为1015人,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469人,约占总人数的46%。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规的教育,不重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导致他们不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因此,如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班有学生54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人,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对这些孩子进行调查,这些学生大多数居住环境及家庭教育相对较差,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本地学生。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祖国的未来,小学教育任重道远。
案例一:班里有个叫刘元元的孩子,一直让我很头疼,他有打架、骂人、上课偷吃零食、不完成作业等现象。我尝试很多办法教育他,谈心,严厉批评,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我尝试和他的家长交流,他的爸妈都是出租车司机,根本没时间管他,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基本已经放弃。我意识到,家庭、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上完数学课,刘元元收拾好文具后,看到地上有纸屑,拾了起来。我立刻表扬他,只要他的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元元上课偷吃零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没有了,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竟然考了95分。
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他们的潜能,并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案例二:班里有个叫杨小杰的同学,学习上不努力,成绩很差,书写特别乱。在课堂上,我发现杨小杰总是用一种不屑一顾的眼神,看我一下就爬在桌子上,不是玩耍,就是睡觉。我一边讲课,一边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暗示他坐好。他晃晃头,不予理睬。他的家长来兰州一直在做麻辣烫生意,根本没时间管他,找家长谈过几次,家长态度很好,也很配合,并说回家好好教育,但该生仍然“我行我素”。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次放学后,他主动帮一名同学拖地,第二天,我就此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的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杨小杰总是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我把这当作一个切入点,来调整他的学习成绩,而且经常找他谈心,进一步鼓励他发扬优点。经过一段时间,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书写工整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老师若能加以正确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只要教师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就一定能做好这些孩子的转化工作。
案例三:有一段时间,班里同学的铅笔或橡皮等物总会“不翼而飞”。经过调查,我发现是一名叫尚林云的学生所为,班干部知道此事后都很气愤,要求老师在班会时批评他,并要求返还同学们丢失的文具。因为尚林云的父亲来兰州后在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平时很辛苦,没时间也没精力管他。经过再三考虑,我将他叫到办公室,他非常害怕,哀求我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我先是用温和的语言安慰他:“一个人可以穷,但是不能没有骨气,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却不能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从此以后,班里再没有发生失窃的现象。
通过此事,我认为用情感教育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设置一个能够鼓励学生进步的环境,以消除他们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不公开批评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长处,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这样,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