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睑成形术可分为切开法、埋线法及结扎法[1],传统切开法切口长,术后反应明显,肿胀恢复慢,切口瘢痕有时较明显。从2003年7月至2007年1月,我们采用微小切口切开法,为183例单睑就医者行重睑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3例,女167例,男1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8岁,平均24岁。双侧单睑156例,单侧单睑27例。单睑类型:正力型134例,中、轻度超力型46例,轻度无力型3例。166例为第一次手术,17例为其他方法埋线后重睑线消失行第二次手术。
2手术方法
2.1 术前设计:就医者取坐位,平视,手持镜子与眼睑水平位,共同参与重睑设计。嘱其微闭双眼,向上轻拉上睑皮肤,可见到一隐约的自然弧线[2],在此弧线上定重睑线的中段及内、外眦部位,除特殊要求外,能够满足大多数就医者的需要。切口距睑缘的高度,依据其希望的重睑宽度,并参考眉下缘到睑缘的距离而定,一般为6~7mm,用龙胆紫标出长度约2mm长线段为皮肤切口线,用碘酊固定。
2.2 操作方法
2.2.1 用1%利多卡因加少许0.01%肾上腺素溶液按切口线用皮试针头行分段浸润麻醉。一般每个切口注射麻药0.2m1即可。
2.2.2 用11号尖刀,按切口线准确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经各小切口,在皮下与眼轮匝肌之间分离重睑线与睑缘,注意不要损伤睫毛。用有齿镊轻提眼轮匝肌,用眼科剪剪除切口下缘和两切口之间重睑线下2mm粗眼轮匝肌条。应注意避免将切口上的眼轮匝肌牵拉到切口内剪除,否则轻则重睑较术前设计加宽,重则形成多层重睑。若有轻度内眦赘皮,则于近内眦角处切口尽量适当多掏剪内眦角处眼轮匝肌。
2.2.3 对于肿泡眼者,同时经小切口纵行剪开眶隔,剪除过多疝出脂肪,眶隔毋须缝合。
2.2.4 妥善止血后,用6-0美容线将小切口皮肤与睑板上缘提上睑肌腱膜固定缝合1针。切口处涂红霉素眼膏,用小块无菌纱覆盖或暴露均可。术后5~7天拆线。
3结果
183例中141例获随访,随访最短30天,最长4年,其中随访6个月以上的126例。术后反应:6例正力型及10例中度超力型术后反应较明显,其余反应轻,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肿胀消退情况:就医者在7~20天(平均8.5天)肿胀消退,外观恢复自然。重睑外观:3例重睑线变浅,其余重睑线完整到位,平滑流畅,无重睑消失者。切口瘢痕细小不显,就医者满意率高(如图1、2)。
4讨论
重睑形成的机制目前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研究认为东方人重睑形成与皮肤质地、肌肉厚薄、脂肪多少等因素有关。王炜[3]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认为,目前对肌肉延伸理论有疑点,应该强调重睑与皮肤和上睑提肌腱膜之间的紧密关系要比肌肉延伸理论更为重要。
微小切口重睑术,能沿重睑线均匀去除其下眼轮匝肌条等上睑前组织,使该处组织薄弱,皮肤容易形成皱褶产生重睑;可打开眶隔,有效去除过多脂肪,消除或减轻“肿泡眼”,改善睑型和增强重睑效果;在重睑线的三个关键点,即中央和内、外眦处,形成可靠的皮肤与提上睑肌腱膜的纤维粘连。采用小剂量分段点麻醉;皮肤切口小,手术范围不大,操作要求精细,配合准确无创的操作而使创伤减少;尤其在小切口之间,保留有正常上睑组织,有利于术后切口下缘眼睑组织静脉、淋巴回流。在去除小切口处眼轮匝肌条时,如能循重睑线将小切口之间的肌肉也“掏空”,即使重睑线下眼轮匝肌条都均匀去除,则更有利于形成平滑、美观的重睑。在剪除内、外眦端肌肉条和打开眶隔去除脂肪时,尤要注意妥善止血,避免术后出血。可用蚊式钳钳夹出血点片刻止血。本法不能去除皮肤,也难对上睑组织进行广泛、复杂地处理,因而不适合有明显上睑皮肤松弛和明显内眦赘皮的单睑就医者,对眼睑肥厚严重就医者也难获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李 敏,刘文阁.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术200例经验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639-640.
[2]李 敏,徐永成,徐兆宏.根据上睑表面解剖弧线设计切口的重睑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2):126.
[3]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8.
[收稿日期]2007-05-26 [修回日期]2007-08-19
编辑/张惠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临床资料
本组183例,女167例,男1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8岁,平均24岁。双侧单睑156例,单侧单睑27例。单睑类型:正力型134例,中、轻度超力型46例,轻度无力型3例。166例为第一次手术,17例为其他方法埋线后重睑线消失行第二次手术。
2手术方法
2.1 术前设计:就医者取坐位,平视,手持镜子与眼睑水平位,共同参与重睑设计。嘱其微闭双眼,向上轻拉上睑皮肤,可见到一隐约的自然弧线[2],在此弧线上定重睑线的中段及内、外眦部位,除特殊要求外,能够满足大多数就医者的需要。切口距睑缘的高度,依据其希望的重睑宽度,并参考眉下缘到睑缘的距离而定,一般为6~7mm,用龙胆紫标出长度约2mm长线段为皮肤切口线,用碘酊固定。
2.2 操作方法
2.2.1 用1%利多卡因加少许0.01%肾上腺素溶液按切口线用皮试针头行分段浸润麻醉。一般每个切口注射麻药0.2m1即可。
2.2.2 用11号尖刀,按切口线准确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经各小切口,在皮下与眼轮匝肌之间分离重睑线与睑缘,注意不要损伤睫毛。用有齿镊轻提眼轮匝肌,用眼科剪剪除切口下缘和两切口之间重睑线下2mm粗眼轮匝肌条。应注意避免将切口上的眼轮匝肌牵拉到切口内剪除,否则轻则重睑较术前设计加宽,重则形成多层重睑。若有轻度内眦赘皮,则于近内眦角处切口尽量适当多掏剪内眦角处眼轮匝肌。
2.2.3 对于肿泡眼者,同时经小切口纵行剪开眶隔,剪除过多疝出脂肪,眶隔毋须缝合。
2.2.4 妥善止血后,用6-0美容线将小切口皮肤与睑板上缘提上睑肌腱膜固定缝合1针。切口处涂红霉素眼膏,用小块无菌纱覆盖或暴露均可。术后5~7天拆线。
3结果
183例中141例获随访,随访最短30天,最长4年,其中随访6个月以上的126例。术后反应:6例正力型及10例中度超力型术后反应较明显,其余反应轻,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肿胀消退情况:就医者在7~20天(平均8.5天)肿胀消退,外观恢复自然。重睑外观:3例重睑线变浅,其余重睑线完整到位,平滑流畅,无重睑消失者。切口瘢痕细小不显,就医者满意率高(如图1、2)。
4讨论
重睑形成的机制目前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研究认为东方人重睑形成与皮肤质地、肌肉厚薄、脂肪多少等因素有关。王炜[3]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认为,目前对肌肉延伸理论有疑点,应该强调重睑与皮肤和上睑提肌腱膜之间的紧密关系要比肌肉延伸理论更为重要。
微小切口重睑术,能沿重睑线均匀去除其下眼轮匝肌条等上睑前组织,使该处组织薄弱,皮肤容易形成皱褶产生重睑;可打开眶隔,有效去除过多脂肪,消除或减轻“肿泡眼”,改善睑型和增强重睑效果;在重睑线的三个关键点,即中央和内、外眦处,形成可靠的皮肤与提上睑肌腱膜的纤维粘连。采用小剂量分段点麻醉;皮肤切口小,手术范围不大,操作要求精细,配合准确无创的操作而使创伤减少;尤其在小切口之间,保留有正常上睑组织,有利于术后切口下缘眼睑组织静脉、淋巴回流。在去除小切口处眼轮匝肌条时,如能循重睑线将小切口之间的肌肉也“掏空”,即使重睑线下眼轮匝肌条都均匀去除,则更有利于形成平滑、美观的重睑。在剪除内、外眦端肌肉条和打开眶隔去除脂肪时,尤要注意妥善止血,避免术后出血。可用蚊式钳钳夹出血点片刻止血。本法不能去除皮肤,也难对上睑组织进行广泛、复杂地处理,因而不适合有明显上睑皮肤松弛和明显内眦赘皮的单睑就医者,对眼睑肥厚严重就医者也难获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李 敏,刘文阁.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术200例经验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639-640.
[2]李 敏,徐永成,徐兆宏.根据上睑表面解剖弧线设计切口的重睑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2):126.
[3]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8.
[收稿日期]2007-05-26 [修回日期]2007-08-19
编辑/张惠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