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为了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基坑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需要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并且加强对基坑的结构优化设计,满足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要求。目前不同类型的基坑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技术人员应充分分析技术需求,并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引言
基坑支护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一种临时性工程,建筑物地下室主体结构会因基坑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对于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而言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基坑支护施工环节较为繁琐,若未经过良好的处理,不仅会导致基坑本身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还会使周围的施工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基坑常用支护结构分析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成熟的支护结构,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需求,所以进行深基坑设计和开挖时,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支护技术,综合工程设计、环境、气候、工程投资总额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基坑支护形式。
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2.1强化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系统
根据分析确定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在关键技术分析中明确了施工技术应重点落实的内容。如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应从源头入手,作好原材料的二次检验工作,保证所有原材料均能够达到标准,并且保证施工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这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均需要形成系统,将每一个环节植入其内,尽可能的考虑全面,保证管理系统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
2.2细部设计
完成初步选择后,可对支护方案进行细部设计,设计过程中需使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结合参数确定工程的建设规范。初步支护方案为:和地面距离4.5m位置按照1:0.3放坡,使用土钉墙进行支护,土钉的水平设计间距为1.4m,布置方法为第1道土钉长度为6m,布置在地表以下1.3m的位置;第2道土钉长度为6m,布置在与地表距离2.6m的位置;第3道土钉长度为5米m,布置在和地表相距3.9m的位置。
2.3设计思路
考虑到该建筑基坑四周不具备放坡条件,所以只能采用垂直护坡。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基坑设计:一方面,基坑设计应对内外的位移与变形做好严格的控制,避免建筑或周围路面出现开裂甚至下沉的情况,对基坑本身和基坑周围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充分的保证安全性;另二方面,基坑设计应该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使基坑检测与变形控制能够方便开展,从而保障基坑以及建筑的安全性。自立式支护、排桩拉锚支护、排桩内支撑支护、组合型支护、土钉墙等都是较为常用的支护方式。该项目基坑深度9.8m,使用地下连续墙会产生昂贵的施工费用消耗,不具备经济价值,所以不选该方式;在各种基坑支护方法中,土钉墙是目前价格最低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属于被动的方式,与桩锚支护方式相比,土钉墙会导致基坑出现明显的变形,且会很大程度影响到现有的建筑物,所以也不使用这种方法。考虑到该工程的周围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量決定使用钻孔灌注桩结合钢结构支撑设计。依据该工程的地质情况,止水、降水体系如下:首先,采用单排Φ700@900双轴深搅桩止水,将桩体搭接300mm,按照15%的掺入比调配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将水灰比控制在0.5±0.05,底标的高度为-19.85m;将集水坑设置在基坑内用以排水。
2.4支护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理论上应利用墙前后土达到极限平衡时的压力,计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内力和插入深度,但是事实上难以判定前后土是否达到了极限状态下的压力,尤其处于被动土压力时,推测性较大,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此外,这个方法并没有将土体变形和结构变形充分的考虑进去,然而土压力重分布和结构内力会因为变形而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逐渐展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是针对一些简单的建筑基坑,使用静力平衡法能够使计算的过程简化,但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使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来计算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模式,所有土层采用水土合算方式。使用等值梁法来计算支撑轴力,通过计算力矩平衡得到净土压力零点。根据桩端力矩计算出桩长,同时需要满足抗隆起和整体的稳定性。使用解析法计算的同时,还需要使用理正软件进行计算,以此来实现对比分析。
2.5强化构建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导向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应密切与技术配合,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循环管理体系。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之上,将其纳入后续施工的循环管理项目,对可能出现的同类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真正的减少现场施工管理问题的产生。
2.6基坑安全等级
工程属于开挖深度较大的深基坑,可称之为超深基坑,同时,由于本工程的基坑是超大基坑,所以基坑的边坡长度很大,空间受力较复杂,如未进行合理结构设置,将会导致较严重的结构变形,而且会导致支护结构出现损坏。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需考虑工程施工过程中雨季的影响,再则工程周边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都较复杂,工程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本工程对基坑的安全等级设置为一级,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水平。
结语
深基坑支护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的技术应用效果,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面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方案,通过模拟分析加强对支护方案的细节优化,保证深基坑的支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琦兄.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3):153–154.
[2]魏奇斌.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21(7):246–247.
[3]高凌霄.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职业,2021(12):91–92.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引言
基坑支护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一种临时性工程,建筑物地下室主体结构会因基坑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对于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而言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基坑支护施工环节较为繁琐,若未经过良好的处理,不仅会导致基坑本身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还会使周围的施工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基坑常用支护结构分析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成熟的支护结构,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需求,所以进行深基坑设计和开挖时,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支护技术,综合工程设计、环境、气候、工程投资总额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基坑支护形式。
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2.1强化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系统
根据分析确定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在关键技术分析中明确了施工技术应重点落实的内容。如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应从源头入手,作好原材料的二次检验工作,保证所有原材料均能够达到标准,并且保证施工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这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均需要形成系统,将每一个环节植入其内,尽可能的考虑全面,保证管理系统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
2.2细部设计
完成初步选择后,可对支护方案进行细部设计,设计过程中需使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结合参数确定工程的建设规范。初步支护方案为:和地面距离4.5m位置按照1:0.3放坡,使用土钉墙进行支护,土钉的水平设计间距为1.4m,布置方法为第1道土钉长度为6m,布置在地表以下1.3m的位置;第2道土钉长度为6m,布置在与地表距离2.6m的位置;第3道土钉长度为5米m,布置在和地表相距3.9m的位置。
2.3设计思路
考虑到该建筑基坑四周不具备放坡条件,所以只能采用垂直护坡。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基坑设计:一方面,基坑设计应对内外的位移与变形做好严格的控制,避免建筑或周围路面出现开裂甚至下沉的情况,对基坑本身和基坑周围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充分的保证安全性;另二方面,基坑设计应该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使基坑检测与变形控制能够方便开展,从而保障基坑以及建筑的安全性。自立式支护、排桩拉锚支护、排桩内支撑支护、组合型支护、土钉墙等都是较为常用的支护方式。该项目基坑深度9.8m,使用地下连续墙会产生昂贵的施工费用消耗,不具备经济价值,所以不选该方式;在各种基坑支护方法中,土钉墙是目前价格最低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属于被动的方式,与桩锚支护方式相比,土钉墙会导致基坑出现明显的变形,且会很大程度影响到现有的建筑物,所以也不使用这种方法。考虑到该工程的周围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量決定使用钻孔灌注桩结合钢结构支撑设计。依据该工程的地质情况,止水、降水体系如下:首先,采用单排Φ700@900双轴深搅桩止水,将桩体搭接300mm,按照15%的掺入比调配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将水灰比控制在0.5±0.05,底标的高度为-19.85m;将集水坑设置在基坑内用以排水。
2.4支护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理论上应利用墙前后土达到极限平衡时的压力,计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内力和插入深度,但是事实上难以判定前后土是否达到了极限状态下的压力,尤其处于被动土压力时,推测性较大,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此外,这个方法并没有将土体变形和结构变形充分的考虑进去,然而土压力重分布和结构内力会因为变形而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逐渐展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是针对一些简单的建筑基坑,使用静力平衡法能够使计算的过程简化,但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使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来计算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模式,所有土层采用水土合算方式。使用等值梁法来计算支撑轴力,通过计算力矩平衡得到净土压力零点。根据桩端力矩计算出桩长,同时需要满足抗隆起和整体的稳定性。使用解析法计算的同时,还需要使用理正软件进行计算,以此来实现对比分析。
2.5强化构建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导向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应密切与技术配合,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循环管理体系。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之上,将其纳入后续施工的循环管理项目,对可能出现的同类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真正的减少现场施工管理问题的产生。
2.6基坑安全等级
工程属于开挖深度较大的深基坑,可称之为超深基坑,同时,由于本工程的基坑是超大基坑,所以基坑的边坡长度很大,空间受力较复杂,如未进行合理结构设置,将会导致较严重的结构变形,而且会导致支护结构出现损坏。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需考虑工程施工过程中雨季的影响,再则工程周边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都较复杂,工程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本工程对基坑的安全等级设置为一级,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水平。
结语
深基坑支护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的技术应用效果,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面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方案,通过模拟分析加强对支护方案的细节优化,保证深基坑的支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琦兄.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3):153–154.
[2]魏奇斌.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21(7):246–247.
[3]高凌霄.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职业,2021(1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