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0.03%他克莫司软膏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76个患者入组研究,研究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试验共15周。入组患者均具有两侧对称病变,进行左/右面部、躯干、手足的比较。按患者2至4个靶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每天两次;B组患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每日两次,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每周两次。研究期间对疗效和安全性因素进行评价。结果:76个患者完成了研究, A组91.3%和B组97.4%的皮损观察到复色。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皮损均明显改善。B组72.3%的皮损获得4级复色,与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面颈部的复色率(复色75%以上)明显高于躯干、四肢、手足的复色率(P<0.05)。两组患者未见明显的副作用,两组之间的副作用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0.03%的他克莫司软膏和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于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是安全、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联合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和308nm准分子激光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他克莫司;准分子激光;儿童白癜风
  [中图分类号]R75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9-1564-03
  白癜风是一种黑色素细胞受损,皮肤上形成白斑的皮肤病,中国发病率约1%~2%。40%的患者首次发病年龄在18 岁以前[1]。一个中国儿童白癜风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11岁是本病的好发年龄[2]。许多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已在文献中被提及,如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紫外线光疗,但没有一个方法是普遍有效的。长期使用强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多种副作用,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使用。此外,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否对儿童有潜在的系统性影响,尤其骨骼的生长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仍缺乏数据。外用皮质类固醇受到发病部位和治疗时间的限制,因此亟待探寻儿童白癜风新的治疗方法。
  他克莫司软膏作为外用的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异位性皮炎已超过十年。他克莫司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来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减少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局部应用他克莫司软膏全身吸收少,不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或皮肤变薄等副作用出现。近年来,外用他克莫司已被证明治疗成人白癜风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儿童方面的资料少见。另外,308 nm准分子激光最初用于治疗局限性银屑病的,近年来也发现能有效治疗成人白癜风[3-6]。有研究证明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外用安全有效,但对儿童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缺乏。本研究旨研究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确定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与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治疗对疗效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入组患者系2008年4月和2010年11月我科门诊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随机表法平均分配到以下2组:A组患者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安斯泰来公司)外用;B组患者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父母分别告知可能的结果和副作用,治疗前取得知情同意。入选标准包括:2~12岁的白癜风患者,病变面积大于4cm2,不超过体表面积10%,皮损处于稳定期。3月内没有接受治疗,近一月内白癜风皮损没有明显消退。排除标准如下:节段型或泛发型白癜风,出现自发复色的表现,对紫外线照射有异常反应,肾功或肝功受损。记录每个病人年龄、性别、皮肤类型、发病日期、病变部位。
  1.2 治疗方法:所有皮损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或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疗程为15周。达到100%复色则提前退出治疗。A组: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每天两次(间隔12h)。如出现红斑或病人感到热和疼痛,每天使用一次他克莫司软膏,或停用一天,直到副作用消失。B组: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每周两次,间隔3天。初始激光能量密度设定为低于最小红斑剂量50mJ/cm2,以50mJ/cm2递增。如出现短暂红斑且持续时间少于8h,暂不增加能量。如红斑持续8h以上或水疱,治疗暂停,恢复治疗采用上次无不良反应的剂量。激光治疗当天不用他克莫司软膏。
  1.3 疗效及副作用评价:首次就诊,进行完整的病历记录和皮肤检查。治疗前和每5周治疗后均拍照。两个独立的观察员在不知道患者分组的情况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评价患者的复色情况。具体采用分级评价如下:0级,没有改善;1级,改善<25%;2级,25%≤改善≤50%;3级,51%≤改善≤75%;4级,75%<改善<100%。治愈率定义为100%复色患者的比例,有效率定义为达到2级、3级和4级复色的患者比例。治疗副作用的发生率由家长报告,每次随访时将记录皮肤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灼热、刺痛或瘙痒。有无红斑、毛囊炎、皮肤感染、痤疮、疣、传染性软疣、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和带状疱疹。每个患者的血液每五周测试一次,如果血液细胞计数持续异常,终止治疗。
  1.4 统计分析:5周、10周和15周后组复色率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卡方检验分析病程和病变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治疗的安全性使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程序,P<0.05认为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7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均进行了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如下:男性37名,女性39名;平均年龄为6岁,病程从6个月至8年不等,平均病程3.5年。面颈部皮损34个,躯干皮损33个,四肢皮损30个,手足皮损32个。他克莫司治疗组94.7%的患者完成了治疗,联合治疗组97.4%的患者完成了治疗。3个患者因为缺乏疗效或副作用推出研究,其中他克莫司组退出率为5.3%(2/38),联合治疗组为2.6%(1/38),2组患者退出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19)。   2.2 疗效评价:研究结束时,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32.48,P=0.072)。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为50.6%(80/158),明显高于他克莫司治疗组25.8%(41/159,P<0.01)。达到4级复色的患者,联合治疗显示较他克莫司单用有明显优势(χ2= 35.07,P<0.01)。各组之间性别、年龄、皮肤类型、病程和发病部位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皮肤类型和病程对疗效无显著影响,但病变部位对治疗的影响显著。面颈部病变的治疗反应明显优于躯干、四肢和手足部位的皮损。联合治疗面颈部、躯干和四肢的疗效优于他克莫司组,但手足部的皮损无显著差异。复色的评分与治疗的时间有关,两组治疗5周后4级复色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χ2=3.01,P=0.083),治疗10周后(χ2=7.816,P=0.005)和15周(χ2=35.07,P=0.000),差异非常显著。
  2.3 安全性评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烧灼感,发痒或中度至重度的红斑,但没有病人因上述不良退出研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暂停治疗或减少激光的剂量。不良反应很快消失,患者逐渐适应治疗。联合治疗组有一例患者出现疱疹性湿疹,2组患者均未出现毛囊炎、皮肤感染、疣、传染性软疣、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没有患者因血细胞计数持续异常从试验中退出,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白癜风是一种表皮黑素细胞缺失为特征的获得性白斑病。白癜风按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局部型、泛发型和节段型。按疾病发展速度不同可分为进展其期和稳定期。白癜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心理问题,特别是影响到孩子的自尊。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自身免疫假说被普遍接受。他克莫司是最新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被报道有效和安全地治疗特应性皮炎和湿疹[7-10]。他克莫司作用T细胞和肥大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和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此外,它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11]。他克莫司还能通过抑制炎症过程的早期阶段,防止UVB诱导的红斑。本研究经过15周他克莫司外用治疗后,有效率达91.3%,结果表明外用0.03%他克莫司是有效的,适用于治疗儿童白癜风。
  紫外线能抑制细胞因子的诱导和分泌,刺激毛囊外根鞘不活跃的黑色素细胞增殖和迁移到白癜风皮损,其中NB-UVB是中度至重度白癜风的首选治疗。308 nm准分子激光能够进行靶向光治疗,已用于治疗局限型白癜风。Pahlajani[12]等比较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和儿童局限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的数据表明308nm准分子激光是一个有效的,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说明两种治疗有协同作用。治疗部位影响治疗的效果,上述两种方法治疗面部和躯干皮损效果优良,但手足部皮损的治疗效果较差,提示手足部皮损的发病可能有其它机制参与。有研究显示达到相同治疗效果准分子激光的累计剂量明显低于NB-UVB[13-14],能明显降低紫外线照射的副作用。治疗结束和随访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且联合治疗提高疗效的同时,未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0.03%他克莫司软膏和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于儿童局限性白癜风安全,有效,二者联合使用能明显增加治疗的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儿童白癜风采用综合治疗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慧兰,李翠华,李雪梅,等.白癜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 (1):93-96.
  [2]李强,高天文,李春英,等.498例儿童白癜风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4): 2300-2302.
  [3]Zhang XY, He YL,Dong J,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a 308 nm excimer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J].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2010,26(3):138-142.
  [4]Hui Lan Y,Xiao Yan H,Jian Yong F,et al. Combination of 308-nm excimer laser with topical pimecrolimu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vitiligo[J].Pediatr Dermatol,2009, 26(3):354-356.
  [5]Al-Otaibi SR, Zadeh VB,Al-Abdulrazzaq AH, et al. Using a 308-nm excimer laser to treat vitiligo in Asians[J]. Acta Dermatovenerol Alp Panonica Adriat,2009,18(1):13-19.
  [6]Wang HW,Zuo YG,Jin HZ,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308 nm excimer laser for vitiligo[J]. Zhongguo Yixue Kexueyuan Xuebao,2009,31(1):34-36.
  [7]Mandelin JM,Remitz A,Virtanen HM,et al. A 10-year open follow-up of eczema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treated with topical tacrolimus for the first 4 years[J]. J Dermatolog Treat,2010,21(3):167-170.
  [8]Schmid-Grendelmeier P,Ballmer-Weber BK.Atopic dermatitis - current insights into path 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J]. Ther Umsch,2010,67(4):175-185.   [9]Mandelin J, Remitz A, Virtanen H, et al.One-year treatment with 0.1% tacrolimus ointment versus a corticosteroid regimen in adul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mparative trial[J].Acta Derm Venereol,2010,90(2):170-174.
  [10]Kirsner RS,Heffernan MP,Antaya R.Safety and efficacy of tacrolimus ointment versus pimecrolimus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corticosteroids[J]. Acta Derm Venereol,2010,90(1):58-64
  [11]Forschner T,Buchholtz S,Stockfleth E.Current state of vitiligo therapy--evidence-base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J Dtsch Dermatol Ges,2007,5(6):467-475.
  [12]Pahlajani N,Katz BJ,Lozano AM,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308 nm excimer laser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ized psoriasis in adults and in children: a pilot study[J].Pediatr Dermatol,2005,22(2):161-165.
  [13]Ostovari N,Passeron T,Zakaria W,et al.Treatment of vitiligo by 308-nm excimer laser: an evaluation of variables affecting treatment response[J].Lasers Surg Med,2004,35:152-156.
  [14]Kanwar AJ, Dogra S.Narrow-band UVB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vitiligo in children[J].Clin Exp Dermatol,2005,30:332-336.
  [收稿日期]2012-05-16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探讨白癜风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10 000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和治疗资料,从性别构成、发病年龄、病期、发病部位、皮损分布、皮损范围、皮损面积、诱发因素、疾病分期及分型、伴发疾病、家族史、发病或加重季节、细胞免疫水平、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0 000例白癜风患者男女性别构成约为1.14:1,平均发病年龄为19.98岁,各年龄
期刊
[摘要]目的:对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纠正牙合平面偏斜时的力学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多曲方丝弓加力后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的情况。方法:建立多曲方丝弓、上颌牙列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进一步模拟临床加力方法,在两侧弓丝“L”曲水平部位分别加载方向相反的垂直方向的控制位移(0.5mm、1.0mm、1.5mm、2.0mm),然后进行非线性分析。结果:MEAW弓丝经调整加力后,在相应牙齿的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蓝光(417nm)和红光(630nm)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4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共三组。治疗组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对照1组单用红蓝光照射;对照2组单用自制中药面膜敷脸,均2次/周,三组均外用痤疮洗剂,口服复方珍珠暗疮片,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6%、64.51%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医学治疗对患者外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如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导致人体美受损的医源性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医学美学的教育已成为临床医生培养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审美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如何迎合患者的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体现医学美学的概念,是提高医学生医学综合素质及教育质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2011年起我科在本院医学生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儿童面部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儿童面部白癜风患者采用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对照组仅用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为期3月,治疗结束后3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7.3%,对照组显效率5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儿童面部白癜
期刊
在长期的口腔门诊工作中,笔者经常发现患者因恐惧不敢就医或推迟就医,导致牙齿疾病从龋病发展为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而那些在初诊过程中曾经有痛苦经历的患者对于看牙更是充满恐惧[1-2]。在普通人群中约7%的人曾有看牙的痛苦经历,约13%的人对看牙表示某种程度的恐惧[3]。Aartman[4](1998)发现高度焦虑的患者大部分是由于拔牙和扩孔钻引起的。Rosa&Ferreira[5](1997)也认为口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在上下颌不对称拔牙矫正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年龄13~20岁,安氏Ⅱ类,严重拥挤需上下颌不对称拔牙矫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微种植体支抗辅助进行矫治,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治疗前后模型和头颅侧位片测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均解除拥挤,排齐牙齿,但实验组上颌切牙的后移距离大于
期刊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自己的健康从依赖医院逐步转向依赖家庭和自己[1]。目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应用扩张器群修复复杂体表病变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注水期长, 患者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常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 严重时会导致扩张终止。为减少并发症, 自2004年~2011年我科应用扩张器群联合修复复杂体表病
期刊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临床表现为皮肤白斑,常累及头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病理学上表现为表皮内黑素细胞的减少或缺失。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病因假说并存,主要包括遗传学说、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氧化应激损害学说等[1]。近年来,随着对白癜风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白癜风的认识也不断提高,遗传学发病机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及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动员门诊患者,将病例按1:1比例随机入组,A组为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及免疫调节剂并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全身照射,B组为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及免疫调节剂,A、B两组治疗周期为9个月,每3个月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判定。结果:动员入组240例,脱落16例,完成治疗共224例,A组114例,B组110例。两组间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