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借鉴已有关于国际直接投资母国效应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制约因素
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现状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其内涵得到丰富,水平不断提高,逆向技术效应逐渐显现。例如,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而上的实现了增长。据商务部统计, 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456.7亿美元,占76%;利润再投资144亿美元,占24%,这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另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最初在国外开展一般贸易型企业为主到开办合营企业,到今天已逐步发展成绿地投资、跨国购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创办境外工业园区和研发中心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现状呈现如下特征:第一,从理论上看,FDI 具有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由于我国的 OFDI 规模比较小,且区位和行业分布不均衡,即对亚洲投资最高,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明显偏小,总体上我国的OFDI 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是很明显。第二,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不足和产业间技术溢出的渠道不通畅,导致从源头和渠道上弱化了技术的溢出效应。第三,我国的海外投资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不够熟悉国际惯例、通行规则,不太善于与当地开展公共外交等限定因素,这些都影响我国海外企业的吸收能力。第四,尽管某些企业注重与发达国家的国际知名企业开展研发、技术交流、培训等合作,并且建立了战略联盟,增强了该企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大部分企业还没注意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这些都致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制约因素
2.1尽管我国海外企业投资规模不断壮大,但还不能针对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即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直接、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不能很好地将东道国所获得的利润返回国内用于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开发,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能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瓶颈,促进国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但规模不是足够的大。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很好地提高企业知名度,产生出口效应和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产生竞争及示范效应来推动技术进步,但是还应继续向高端产业发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偏低并且缺乏应有的经營自主权,不利于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2.2海外投资的地区分布和行业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效益不高,不利于我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海外企业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这不利于我国吸收先进技术。在行业结构方面,一般加工型项目所占比重过大,技术水平一般或较低的项目繁多,而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和出口主导行业的项目所占比例较少。我国投资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忽略了对高技术含量产业的投资,不利于我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府政策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进步。
首先,保障制度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体系、保险制度和双边多边投资保护机制不健全等。其次境外投资企业筹资能力低制约了中国引进技术。由于受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海外企业普遍缺乏充分必要灵活的海外筹资融资、对外投资立项、国际市场营销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经营自主权,然而这些能力在国外跨国公司是天然具备,因而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宁愿投资到国外跨国公司,这使得我国海外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制约着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学习应用先进的技术的能力。最后,政府的监管体系不完善,财税政策的支持方式单一而且缺乏政策导向,服务支持不到位以及缺乏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援助,这些都会影响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
2.4我国虽然注重对人才的培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还明显欠缺。
据调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普遍缺乏熟悉国际法律、精通相关业务、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我国即便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但母国缺乏掌握管理技术、能够自主创新等方面高素质人员来消化吸收这些先进技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再创新能力,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3. 中国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3.1针对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作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要积极将国内过剩的产能和边际产业进行转移,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和产品费用得到分摊,使国内企业得到新产业和新产品研究所需的资金,促进技术进步。海外企业要努力扩大对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资源,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国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应继续向高端产业发展,这不仅提升了这个企业的技术,而且对相关企业和产业的研发有重在影响,有助于整体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应鼓励我国企业采用并购、技术联盟等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打破东道国的技术壁垒,以便获得反向技术外溢。 3.2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我国企业应选择到投资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知识技术聚集地,以最大化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充分寻求和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的先进技术,将他们的研发成果反馈回国内的公司,使国内公司与海外企业相互促进,开展更广范围和更深层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企业可通过并购发达国家或地区财务困难的企业,获得原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核心技术,而国内的企业也有望获得逆向先进技术溢出,通过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快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打破对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的依赖,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使我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3.3政府应积极扶持对外直接企业的发展,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
政府扶持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符合国家的利益,应纳入国家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来考虑,積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具体采取的措施有:第一,政府应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与投资目标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工作,争取与更多的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避免双重征税,加大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加大对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放宽相应的外汇管制政策,逐步赋予跨国经营企业海外筹融资权。第三,政府应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财政、税收支持,解除企业对外投资的后顾之忧,以及政府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系统,提供投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法律框架、行政程序以及金融、外汇、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3.4我国企业要注重企业人力资本的引进与开发,多吸收高尖端的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提升我国的科研开发能力。只有拥有了一支懂法律、熟知国际惯例与规则、有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复合型国际人才队伍,才能够更好的接受跨国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参考文献:
[1] 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 刘伟全.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技术进步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M].山东大学.2010.04
[3] 欧阳艳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4
(作者单位:郑美宏,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 赵琳洁,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
【关键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制约因素
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现状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其内涵得到丰富,水平不断提高,逆向技术效应逐渐显现。例如,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而上的实现了增长。据商务部统计, 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456.7亿美元,占76%;利润再投资144亿美元,占24%,这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另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最初在国外开展一般贸易型企业为主到开办合营企业,到今天已逐步发展成绿地投资、跨国购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创办境外工业园区和研发中心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现状呈现如下特征:第一,从理论上看,FDI 具有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由于我国的 OFDI 规模比较小,且区位和行业分布不均衡,即对亚洲投资最高,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明显偏小,总体上我国的OFDI 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是很明显。第二,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不足和产业间技术溢出的渠道不通畅,导致从源头和渠道上弱化了技术的溢出效应。第三,我国的海外投资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不够熟悉国际惯例、通行规则,不太善于与当地开展公共外交等限定因素,这些都影响我国海外企业的吸收能力。第四,尽管某些企业注重与发达国家的国际知名企业开展研发、技术交流、培训等合作,并且建立了战略联盟,增强了该企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大部分企业还没注意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这些都致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制约因素
2.1尽管我国海外企业投资规模不断壮大,但还不能针对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即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直接、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不能很好地将东道国所获得的利润返回国内用于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开发,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能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瓶颈,促进国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但规模不是足够的大。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很好地提高企业知名度,产生出口效应和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产生竞争及示范效应来推动技术进步,但是还应继续向高端产业发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偏低并且缺乏应有的经營自主权,不利于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2.2海外投资的地区分布和行业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效益不高,不利于我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海外企业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这不利于我国吸收先进技术。在行业结构方面,一般加工型项目所占比重过大,技术水平一般或较低的项目繁多,而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和出口主导行业的项目所占比例较少。我国投资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忽略了对高技术含量产业的投资,不利于我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府政策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进步。
首先,保障制度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体系、保险制度和双边多边投资保护机制不健全等。其次境外投资企业筹资能力低制约了中国引进技术。由于受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海外企业普遍缺乏充分必要灵活的海外筹资融资、对外投资立项、国际市场营销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经营自主权,然而这些能力在国外跨国公司是天然具备,因而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宁愿投资到国外跨国公司,这使得我国海外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制约着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学习应用先进的技术的能力。最后,政府的监管体系不完善,财税政策的支持方式单一而且缺乏政策导向,服务支持不到位以及缺乏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援助,这些都会影响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
2.4我国虽然注重对人才的培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还明显欠缺。
据调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普遍缺乏熟悉国际法律、精通相关业务、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我国即便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但母国缺乏掌握管理技术、能够自主创新等方面高素质人员来消化吸收这些先进技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再创新能力,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3. 中国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3.1针对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作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要积极将国内过剩的产能和边际产业进行转移,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和产品费用得到分摊,使国内企业得到新产业和新产品研究所需的资金,促进技术进步。海外企业要努力扩大对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资源,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国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应继续向高端产业发展,这不仅提升了这个企业的技术,而且对相关企业和产业的研发有重在影响,有助于整体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应鼓励我国企业采用并购、技术联盟等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打破东道国的技术壁垒,以便获得反向技术外溢。 3.2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我国企业应选择到投资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知识技术聚集地,以最大化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充分寻求和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的先进技术,将他们的研发成果反馈回国内的公司,使国内公司与海外企业相互促进,开展更广范围和更深层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企业可通过并购发达国家或地区财务困难的企业,获得原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核心技术,而国内的企业也有望获得逆向先进技术溢出,通过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快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打破对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的依赖,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使我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3.3政府应积极扶持对外直接企业的发展,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
政府扶持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符合国家的利益,应纳入国家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来考虑,積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具体采取的措施有:第一,政府应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与投资目标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工作,争取与更多的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避免双重征税,加大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加大对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放宽相应的外汇管制政策,逐步赋予跨国经营企业海外筹融资权。第三,政府应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财政、税收支持,解除企业对外投资的后顾之忧,以及政府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系统,提供投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法律框架、行政程序以及金融、外汇、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3.4我国企业要注重企业人力资本的引进与开发,多吸收高尖端的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提升我国的科研开发能力。只有拥有了一支懂法律、熟知国际惯例与规则、有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复合型国际人才队伍,才能够更好的接受跨国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参考文献:
[1] 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 刘伟全.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技术进步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M].山东大学.2010.04
[3] 欧阳艳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4
(作者单位:郑美宏,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 赵琳洁,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