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如为《读品2006》作序的汪丁丁先生所言,市面上的书和库存的书,多到了令人沮丧的程度。人们不知道怎样选择可读的书,不仅读者,而且出版商和策划人,都缺乏感觉。于是“书评”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书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靠着书评找到自己的感觉。
据官方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年出书(含重印,再版)超过25万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相应地,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基本可断定,我们书评的数量也会是世界第一。但数量上的两个第一,尤其书评数量第一,并没让我们有过哪怕一点点兴奋,自豪和夸耀。虽然“某报编过一册”最有影响力的书。收2003—2005三年刊载书评若干,算是很多年来书评‘队伍’惟一一次集体亮相。“但很可惜,……尤其让人不能乐观起来的是书评写作的质量。多数写作者的态度,也让人不敢恭维(汪丁丁)。”
《读品2006》带来的耳目新,是因为选择了可信赖的书评作者。 《读品》原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自行创办的网络书评杂志。这群志趣相投的爱书人追求原创,不营利、无稿酬,追求读书融入生活的姿态,倡导真实客观的读书评论。他们试图用一份记录来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他们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于是,从2006年所出的二十辑中,精选出四十余篇文章编为一书——《读品2006》。
《读品2006》的作者们虽然专业背景不同,然而几十篇文字读下来,由不得你不有些惊异,甚至惊叹。他们的评说涉及文学、艺术、经济、历史,社会、哲学等诸多领域,既有近年新书,也有陈年经典。“他们无一例外地受过良好的知识训练,基本功底是上一辈人大多数不能企及的,他们熟读古今中外经典,多数人还能很好运用外国语言工具。他们中最优秀者,根本分辨不出受训于何种专业。谈中医的,可能专攻经济学,谈艺术者,可能是法学科班出身,论起历史著作,却毕业于大学中文系……从行文风格,你也很难分清谁男谁女,剑走偏锋、凌越古今的,可能是位江南女子,而俊秀雅逸、不温不火的,却正是条北方大汉。他们中间,庖丁解牛者有之,花前月下者有之,旁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风萧萧兮易水寒亦有之……真真正正的五花八门,流光溢彩。(刘苏里,本书序作者之一)”
但在“去学术化、去媒体化”的口号下,他们都尝试使用具有文本之美的非学术论文文体。
篇尾萧敢VS王晓渔的对谈中显示他们的宣言。萧敢说:“无论什么评论,它首先得是文章。”“我们只是写文章,我们应该为文章写得不好而羞愧。不需为文章以外的事情(比如是否读完书)而负责”。王回应萧说,“书评与书不应是‘捆绑式销售’的关系,它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如果一本书已经消失,书评还能够存在,那便是我理想中的书评。”萧还很直率地批评了书评现状,说“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受到近五十年来文化的污染,不知不觉陷入‘内容概述-归纳中心-作者生平-主题升华’的套路。”接着,萧回应王关于“理想书评”的意见,说“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感受来生活、思想、写作,就可能会是经典了。”在这篇难得的对话中看出,这群年轻人还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书评写作标准:写一种独立于书之外的书评。
纵然“在当今的中国,是否存在独立的书评”仍然是个疑问;纵然《读品2006》所涉大多并非书商媒体广为炒作的畅销书,读者看过书评也未必会寻踪而去,觅得原书一睹为快,这些凝聚作者巧思的短小精悍的篇章,以独立的散文或随笔作品而论,依然具有阅读价值。当你觉得孤陋寡闻之时,可以翻翻《读品2006》,仅作茶余饭后附庸风雅的谈资也好。当你苦于思维僵化、语言贫乏之时更可以翻翻《读品2006》,借鉴一下作者们驾驭文字的才能。
据官方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年出书(含重印,再版)超过25万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相应地,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基本可断定,我们书评的数量也会是世界第一。但数量上的两个第一,尤其书评数量第一,并没让我们有过哪怕一点点兴奋,自豪和夸耀。虽然“某报编过一册”最有影响力的书。收2003—2005三年刊载书评若干,算是很多年来书评‘队伍’惟一一次集体亮相。“但很可惜,……尤其让人不能乐观起来的是书评写作的质量。多数写作者的态度,也让人不敢恭维(汪丁丁)。”
《读品2006》带来的耳目新,是因为选择了可信赖的书评作者。 《读品》原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自行创办的网络书评杂志。这群志趣相投的爱书人追求原创,不营利、无稿酬,追求读书融入生活的姿态,倡导真实客观的读书评论。他们试图用一份记录来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他们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于是,从2006年所出的二十辑中,精选出四十余篇文章编为一书——《读品2006》。
《读品2006》的作者们虽然专业背景不同,然而几十篇文字读下来,由不得你不有些惊异,甚至惊叹。他们的评说涉及文学、艺术、经济、历史,社会、哲学等诸多领域,既有近年新书,也有陈年经典。“他们无一例外地受过良好的知识训练,基本功底是上一辈人大多数不能企及的,他们熟读古今中外经典,多数人还能很好运用外国语言工具。他们中最优秀者,根本分辨不出受训于何种专业。谈中医的,可能专攻经济学,谈艺术者,可能是法学科班出身,论起历史著作,却毕业于大学中文系……从行文风格,你也很难分清谁男谁女,剑走偏锋、凌越古今的,可能是位江南女子,而俊秀雅逸、不温不火的,却正是条北方大汉。他们中间,庖丁解牛者有之,花前月下者有之,旁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风萧萧兮易水寒亦有之……真真正正的五花八门,流光溢彩。(刘苏里,本书序作者之一)”
但在“去学术化、去媒体化”的口号下,他们都尝试使用具有文本之美的非学术论文文体。
篇尾萧敢VS王晓渔的对谈中显示他们的宣言。萧敢说:“无论什么评论,它首先得是文章。”“我们只是写文章,我们应该为文章写得不好而羞愧。不需为文章以外的事情(比如是否读完书)而负责”。王回应萧说,“书评与书不应是‘捆绑式销售’的关系,它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如果一本书已经消失,书评还能够存在,那便是我理想中的书评。”萧还很直率地批评了书评现状,说“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受到近五十年来文化的污染,不知不觉陷入‘内容概述-归纳中心-作者生平-主题升华’的套路。”接着,萧回应王关于“理想书评”的意见,说“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感受来生活、思想、写作,就可能会是经典了。”在这篇难得的对话中看出,这群年轻人还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书评写作标准:写一种独立于书之外的书评。
纵然“在当今的中国,是否存在独立的书评”仍然是个疑问;纵然《读品2006》所涉大多并非书商媒体广为炒作的畅销书,读者看过书评也未必会寻踪而去,觅得原书一睹为快,这些凝聚作者巧思的短小精悍的篇章,以独立的散文或随笔作品而论,依然具有阅读价值。当你觉得孤陋寡闻之时,可以翻翻《读品2006》,仅作茶余饭后附庸风雅的谈资也好。当你苦于思维僵化、语言贫乏之时更可以翻翻《读品2006》,借鉴一下作者们驾驭文字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