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时巧用半径补偿指令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本论文主要介绍编程时几种巧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问题。半径补偿在实际生产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他能简化程序的内容,免除编程时一些烦琐的计算,如果能在编程时巧妙的利用半径补偿指令,不仅能更有效的保证零件的尺寸而且还能使我们的程序更灵活化。他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前言:社会生产力在飞速发展,时代要求高级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而且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常需要自己设计生产工艺和加工程序,通过自己编程,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工作能力,现就具体的编程时巧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作说明。
  在数控铣床上进行轮廓加工时,因为铣刀有一定的半径,所以刀具中心(刀心)轨迹和工件轮廓不重合,如不考虑刀具半径,直接按照工件轮廓编程是比较方便的,而加工出的零件尺寸比图样要求小了一圈(加工外轮廓时),或大了一圈(加工内轮廓时),为此必须使刀具沿工件轮廓的法向偏移一个刀具半径,这就是所谓的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只需按工件轮廓轨迹进行编程,然后将刀具半径值输入数控系统中,执行程序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形状,当刀具半径发生变化时也无需更改加工程序,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实践证明,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在数控加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改变刀补值适应刀具的变化
  在零件的自动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重磨甚至更换经常发生,应用刀补值的变化可以完全避免在刀具磨损、重磨或更换时重新修改程序的工作。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刀具由于磨损而使其半径变小,若造成工件误差超出其工件公差,则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假设原来设置的刀补值为r,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后,刀具半径的减小量为△,此时,可仅修改该刀具的刀补值:由原来的r改为r-△,而不必改变原有的程序即可满足加工要求。同样,当刀具重磨后亦可照此处理。当需要更换刀具时可以用新刀具的半径值作为刀补值代替原有程序中的刀补值进行加工。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刀补值的变化适应了刀具的变化,在不改变原有程序的情况下,可满足其加工要求。由此,编程人员还可在未知实际使用刀具尺寸的情况下,先假设一定刀具尺寸来进行编程,实际加工时,对于半径补偿可用实际刀具半径代替假设刀具半径。
  (二)改变刀补值实现零件的粗、精加工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如果人为地使刀具中心与工件轮廓偏置值不是一个刀具半径,而是某一给定值,则可以用来处理粗、精加工问题。在粗加工时,可将刀具实际半径再加上精加工余量作为刀具半径补偿值输入,而在精加工时只输入刀具实际半径值,这样可使粗、精加工采用同一个程序,其补偿方法为:设精加工余量为,△,刀具半径为r,首先,输入刀具偏置值为r+△,即可完成粗加工,在精加工时,输入刀具的半径值r,即可完成最终的轮廓精加工。
  (三)利用刀具半径补偿量的正负改变刀具的刀心轨迹
  在数控程序的编制中,一般我们把刀具的半径补偿量在补偿代码中输入为正值(+),如果把刀具半径补偿量设为负值(—)时,在走刀轨迹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则相当于把数控程序中的补偿位置指令,G41、G42 互换,即加工工件外侧的刀具变为在内侧加工。在加工表面不变的情况下,刀具走刀轨迹方向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使用刀具半径补偿注意事项
  前面阐述了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合理设置刀具半补偿值在数控加工中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使用刀具半径补偿时应避免过切削现象。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和去除刀具半径补偿时,刀具必须在所补偿的平面内移动,且移动距离应大于刀具半径补偿值。若加工半径小于刀具半径的内圆弧,进行半径补偿将产生过切削,只有过渡圆角R≧刀具半径r+精加工余量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切削;若被铣削槽底宽小于刀具直径,此时也将产生过切削;
  2、G41、G42、G40必须在G00或G01模式下使用。G41、G42不能重复使用,且在使用时不允许有两句连续的非移动指令;
  3、D00-D99为刀具补偿号。D00意味着取消刀具补偿。刀具补偿值在加工或运行之前必须设定在补偿存储器中。
  4、格式:
  
  说明:
  G41:左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左侧补偿);
  G42:右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右侧补偿);
  X、Y:刀补建立或取消的终点;
  D:刀具半径补偿寄存器地址字(D00--D99)
  2)取消刀具半径补偿G40指令
  说明:
  
  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指令中有x、y值时,表示编程轨迹上取消刀补点的坐标值。无x、y值时,则刀具中心点将沿旧矢量的相反方向运动到指定点,D为零时系统也认定为取消刀补。
  参考文献
  [1]刘雄伟等.《数控加工理论与编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华茂发主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李宏胜主编.《数控原理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SIEMENS系统操作说明书.
  [5]FANUC系统操作说明书.
  
其他文献
引言:本文从资产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对FFU进行了测试分析,对相同规格参数的AC和EC FFU及不同参数的FFU与HEPA的组合进行了生命周期成本的对比分析,突破了以往单一考虑初期投资成本或运行费用来选择FFU的框框。通过生命周期成本的量化分析,阐述了在工程中到底该如何投资决策的问题。  一、概述  1)资产生命周期成本法(LCC:Life Cycle Cost)  资产生命周期成本法以项目投资为对
期刊
引言: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使我国高等院校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于成本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过程中尽快地掌握这门专业会计学科。  当前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提高学会计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成本会计的发
期刊
引言:美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对小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快乐的、健康地成长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承担着美育的任务,而课外活动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特点倍受学生喜爱,它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  少年儿童活泼好动,正处在游
期刊
引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的探索逐步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因为与固有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受到学生的广泛追捧,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被深度关注。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雏形,是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德国教育领域里提出的“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种概念,直接针对的就是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直接影响的是学生
期刊
引言: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突出人性化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强调人性化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坚持评价多样化,促使评价更公正。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指导或点评,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优化,渗透学习方法的指
期刊
引言:《物业设施设备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当前,《物业设施设备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教学中存在着理论内容较多,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对《物业设施设备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年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发展职业教
期刊
引言: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潜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笔者主要谈了一些自己对当前成人教育管理改革的一些体会。  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随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形成相当规模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人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族
期刊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对于我国的社会来说存在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能源。而电力客户设备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于电力客户设备的安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对于我国的电力事业有所帮助,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设备的安全隐患具体指的就是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时候会产生的一些危险状态。缺陷则指的是设备
期刊
引言:本文主要是对变电站内变电设备运行中常见的几种安全故障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变电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跳闸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等进行了分析。  一、变电设备运行中常见的几种安全故障  变电设备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故障,从而影响到了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运行中常见的几种安全故障进行了阐述。  (一)过电压对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变压器的外接侧线多架设在外部,受环境的影响,
期刊
引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尽收学生眼底,是学生的模仿对象。然而,教师在课堂上的重心更多的放在教学进度能否跟上、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这些“大环节”,却往往忽视了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细节,如言语细节、板书细节等。笔者认为,课堂细节决定教学成败,教师只有在授课过程中重视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工夫,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讲述在课堂上宜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