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方在关某私人的服务器上勘验发现,通过该软件非法获取的手机用户信息高达8700余万条。更让人感到愤慨的是,每当关某把 “黑客软件”销售到一个新的省份,他便会在全国地图上对应的省份贴上一面小红旗。
“您的手机积分马上过期”“需要客服帮您兑换礼品吗”,很多人一听有这样的好事毫无防备地就答应了。其实,这背后往往潜藏着不法分子、利益团伙和长长的黑色产业链。
意想不到的骗局
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从去年7月起,四川绵阳部分手机用户接到“客服人员”打来的电话。通话中,骗子称用户现在有即将过期的手机积分,可以帮用户使用积分兑换精美礼品。于是,用户在所谓“客服人员”的引导下,把接收到的积分兑换验证码、收货地址、联系人这些信息全给了对方。过了一段时间,用户真的收到了一些所谓的“精美礼品”。
其实,到了这一步,你已经被骗了。有人不相信,甚至还会质问:“那骗子骗了我什么?他是怎么获利的?”
首先,你的积分的确是在正规网站被兑换掉了。“客服人员”征得你的同意后,在官网上输入需兑换积分的手机号码,然后再确认兑换,系统就会发送一个验证码以便用户进行确认。用户将验证码告诉骗子后,骗子就统一将兑换的积分购买成各种电子点券,然后折價销售给专门售卖电子点券的平台。这样,骗子就把你的积分顺利变现了。最后,为了安抚用户、避免用户报案,骗子会从骗取的钱中抽出很小一部分,用来购买廉价的“精美礼物”寄给用户,其余的钱就落入他们的腰包里。
骗局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纵观此类案件,手法非常简单,就是骗子团伙根据手中掌握的用户手机号码、消费积分、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挨个打电话,骗走受害人积分。但要达成这样的效果,骗子手里必然掌握了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
四川绵阳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顺藤摸瓜,终于撬开了一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根据嫌疑人的交代,专案组抓获了周某、张某等15名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间商”。专案组在勘验犯罪嫌疑人周某作案使用的电子设备时,提取到了一款外挂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实现在运营商系统内进行数据快速筛选、分类、批量下载等功能。
研究发现,这款软件可以在一秒内查询、下载100多条信息,速度之快、功能之强,骇人听闻。抓住这个软件的开发者,成了案件侦办的重中之重。
去年9月,该款软件的制作者关某、孙某在吉林省落网。警方在关某私人的服务器上勘验发现,通过该软件非法获取的手机用户信息高达8700万余条。
更让人感到愤慨的是,每当关某把 “黑客软件”销售到一个新的省份,他便会在全国地图上对应的省份贴上一面小红旗,这种“行为艺术”充分表现了关某是非颠倒的价值观。
目前,专案组共打掉犯罪窝点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8人,扣押涉案资金200万余元、作案电子设备346部。
防不胜防背后更须小心谨慎
除了上述这种“积分兑换商品”的骗局,最常见的还有冒充运营商或者银行实施的积分兑换骗局。骗子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诱导他们点击钓鱼网站链接,从而根据所填的个人隐私信息骗取钱款。
据了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有行骗手段多样、行骗对象广泛、圈套量身定做、犯罪团伙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犯罪成员低龄化、科技含量增强、跨国犯罪突出、追赃难度大等特点。诈骗领域涉及金融、电信、社保、物流等各行各业,虚假信息针对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员精心编造,紧跟社会热点、政策,令人防不胜防。
警方提醒,收到含有网址链接、电话号码的短信,切不可轻易点击或致电陌生号码;安装手机保护软件,以识别并屏蔽各类诈骗短信和钓鱼网站;接到兑换积分短信后,应及时致电对方官方电话进行核实,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以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办理积分兑换时,应尽量登录官方网站操作,也可直接去柜面办理;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工作人员不会向用户索取涉银行卡的敏感信息,任何方式的索要均可能是诈骗;如遭遇不法侵害,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取证,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光明网等)
“您的手机积分马上过期”“需要客服帮您兑换礼品吗”,很多人一听有这样的好事毫无防备地就答应了。其实,这背后往往潜藏着不法分子、利益团伙和长长的黑色产业链。
意想不到的骗局
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从去年7月起,四川绵阳部分手机用户接到“客服人员”打来的电话。通话中,骗子称用户现在有即将过期的手机积分,可以帮用户使用积分兑换精美礼品。于是,用户在所谓“客服人员”的引导下,把接收到的积分兑换验证码、收货地址、联系人这些信息全给了对方。过了一段时间,用户真的收到了一些所谓的“精美礼品”。
其实,到了这一步,你已经被骗了。有人不相信,甚至还会质问:“那骗子骗了我什么?他是怎么获利的?”
首先,你的积分的确是在正规网站被兑换掉了。“客服人员”征得你的同意后,在官网上输入需兑换积分的手机号码,然后再确认兑换,系统就会发送一个验证码以便用户进行确认。用户将验证码告诉骗子后,骗子就统一将兑换的积分购买成各种电子点券,然后折價销售给专门售卖电子点券的平台。这样,骗子就把你的积分顺利变现了。最后,为了安抚用户、避免用户报案,骗子会从骗取的钱中抽出很小一部分,用来购买廉价的“精美礼物”寄给用户,其余的钱就落入他们的腰包里。
骗局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纵观此类案件,手法非常简单,就是骗子团伙根据手中掌握的用户手机号码、消费积分、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挨个打电话,骗走受害人积分。但要达成这样的效果,骗子手里必然掌握了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
四川绵阳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顺藤摸瓜,终于撬开了一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根据嫌疑人的交代,专案组抓获了周某、张某等15名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间商”。专案组在勘验犯罪嫌疑人周某作案使用的电子设备时,提取到了一款外挂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实现在运营商系统内进行数据快速筛选、分类、批量下载等功能。
研究发现,这款软件可以在一秒内查询、下载100多条信息,速度之快、功能之强,骇人听闻。抓住这个软件的开发者,成了案件侦办的重中之重。
去年9月,该款软件的制作者关某、孙某在吉林省落网。警方在关某私人的服务器上勘验发现,通过该软件非法获取的手机用户信息高达8700万余条。
更让人感到愤慨的是,每当关某把 “黑客软件”销售到一个新的省份,他便会在全国地图上对应的省份贴上一面小红旗,这种“行为艺术”充分表现了关某是非颠倒的价值观。
目前,专案组共打掉犯罪窝点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8人,扣押涉案资金200万余元、作案电子设备346部。
防不胜防背后更须小心谨慎
除了上述这种“积分兑换商品”的骗局,最常见的还有冒充运营商或者银行实施的积分兑换骗局。骗子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诱导他们点击钓鱼网站链接,从而根据所填的个人隐私信息骗取钱款。
据了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有行骗手段多样、行骗对象广泛、圈套量身定做、犯罪团伙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犯罪成员低龄化、科技含量增强、跨国犯罪突出、追赃难度大等特点。诈骗领域涉及金融、电信、社保、物流等各行各业,虚假信息针对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员精心编造,紧跟社会热点、政策,令人防不胜防。
警方提醒,收到含有网址链接、电话号码的短信,切不可轻易点击或致电陌生号码;安装手机保护软件,以识别并屏蔽各类诈骗短信和钓鱼网站;接到兑换积分短信后,应及时致电对方官方电话进行核实,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以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办理积分兑换时,应尽量登录官方网站操作,也可直接去柜面办理;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工作人员不会向用户索取涉银行卡的敏感信息,任何方式的索要均可能是诈骗;如遭遇不法侵害,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取证,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