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予以传统手术及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丁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获得了理想的结果,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临床中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067-02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为胆管结石的一种,多分布在左右肝管交界处上方各个分支胆管内的结石,这些结石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同时存在,亦或是单独存在,一般情况下会合并慢性胆管炎和肝内胆管狭窄,伴随着疾病的发展也会癌变。肝内胆管结石的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复发率比较高,在治疗时也极易有殘留,治疗困难比较大。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虽然能清除一部分的结石,但是却易于发生结石残留,给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状,阻碍患者尽快恢复。在此次研究中旨在分析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传统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具体数据资料见下文。
  1数据资料来源与治疗方式
  1.1数据资料来源人选研究对象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计58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组方法计算机分组法。纳入标准:①人选研究病例对本次研究知情;②通过各项检查均被证实为肝内胆管结石。29例患者为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5例、14例,年龄在35岁至70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54.5±5.2)岁;29例患者为实验组,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6例、13例,年龄在37岁至73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55.6±5.4)岁。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可比P>0.05。
  1.2治疗方式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进行手术时患者采取的体位为仰卧位,在右肋缘下做斜切口或在右腹直肌做切口,切口的长度约15~20cm,针对伴有胆囊结石或急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先采取胆囊切除术。进行穿刺抽取胆汁,确定胆总管,将胆总管前壁切开,大约为1-2cm。采用胆道探子进行探查,使用普通的取石钳进行取石,在治疗过程中与手术结束后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探查,经取石网篮取石,常规放置T管与腹腔镜引流管。针对左肝外叶大量结石伴随萎缩纤维化的患者采取左肝叶切除术,针对胆管重度狭窄的患者采取胆肠吻合。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取净结石,解除胆汁淤积,保持引流的通畅。
  1.2.2实验组经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采取全麻下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按照常规方式经四孔法建立气腹,将胆囊切除,并切开胆总管,将胆道镜置入其中且进行探查。针对胆总管1~3枚小结石患者来说,通过硬性胆道镜鞘管注射生理盐水将结石冲出。针对胆总管结石>100mm或大量泥沙样结石或肝门部胆管结石患者,使用各开腹胆道取石器先取石。针对胆总管巨大结石及肝内胆管大量结石或术中出现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当碎石变小之后经鞘管冲出,针对碎石变小且不能冲出的结石采用套石篮将其取出。对胆总管远侧进行探查,保证没有残留的结石,最后缝合胆管。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拔除时间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方法将研究获取有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资料录入到SPSSl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由(x±s)表示数据单位,各数据在比较时采用t检验计算器,当P值检验小于0.05时可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由下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来说是有难度的,再加上极易反复发作,在治疗时有残存的情况。目前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比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比较大。
  治疗体会有以下几点:①硬性胆道镜通过腹壁不同的人口进入肝内胆管,虽然第5、8段胆管探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却是比较少见的;②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松脆,其质地也不是很硬,所以经气压弹道碎石可轻易的击碎结石并将其取出;③大部分被击碎的结石可通过鞘管伴随着水流被冲出体外,只有极少数的碎石会进入到腹腔,在进入腹腔后可经在腹腔镜下将其取出,针对冲出或流出具有一定难度较大的结石来说,可以采用套石篮将其取出;④硬性胆道可以探查到的结石均可以采取气压弹道碎石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研究对比,采取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极大的降低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主要是因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势,极大的避免了开腹手术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更降低了牵拉、挤压周围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腹腔脏器的功能,在治疗时并不会直接接触肠管。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优势为碎石干净、安全性高等。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手术的不足,更避免了探子探查的不足,术后患者可尽快康复。针对因肝内管狭窄引起的难治性结石来说,可采取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碎石可顺利的排出体外。此外联合治疗也发挥了协同的作用,将治疗优势最大限度的显示出来。不管哪一种手术方式对于机体来说也是一种应激性刺激,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微创手术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比较小,因此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
  综上所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获得了理想的结果,因其微创性特点,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生理影响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临床中具有推广意义。
其他文献
对长期在氯离子环境下工作的6根不同强度等级的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耐久性模拟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变化对试件耐久性产生影响的机理及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
为更好消除光照条件下运动物体阴影,在混合高斯模型(GMM)识别前景目标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RGB颜色模型的阴影消除方法。在RGB颜色空间中,首先用混合高斯模型获取带有阴影的运动前景像素,利用该模型参数,估计该像素点的阴影模型误差,然后建立RGB阴影模型;由于阴影像素点像素值符合阴影模型,将该阴影模型作为混合高斯阴影建模(GMSM)的匹配条件,最终确定当前像素点是否为阴影像素。实验表明,算法在不同场
为从分子尺度优化C-S-H微结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拟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变温历程的养护制度,运用29 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9SiMAS NMR)结合去卷积技术,研究了变温条件下Ba(OH)2掺量为1.0%
地图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的位置及其性质或量值的功能源于其基本结构。本文论证了地图符号由定位点集D和表达点集B构成的结构特点,根据两类点集在点、线、面地图符号中的存在和差异,给出了新的点、线、面地图符号定义。通过三类地图符号表达功能的分析,阐释了地图符号具有强大的表达功能的结构基础。揭示了地图符号具有定位功能和表达性质特征功能的基本原理。
[摘要]目的:分析舒胆片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76例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拉氧头孢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舒胆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3.7%,组间差异吸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消失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