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技课剪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zenCis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对剪纸艺术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从家人、朋友处听说过剪纸,对剪纸充满了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人对某事物表现出兴趣,就会主动实践、探索和求知,在实践、探索、求知中产生愉快体验和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课程特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发趣味教学资源,提高剪纸教学活力,让学生充满兴趣地主动参与剪纸学习。
  剪纸艺术在历史长河的推进中不断发展,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乡情,积淀了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是一种十分质朴、实在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非常大,有着非常庞大的容量和流行度,具有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和能量。剪纸艺术体现了伟大民族气魄与精神。
  一、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剪纸技术和技巧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剪纸想法和欲望。教师要做好启发,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学生喜欢什么就画什么,想要怎么剪就让他们怎么剪,应打破思想和规则束缚,让学生大胆动手。
  对待不同学生,教师需采用不同方式,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培养其剪纸兴趣和热情。
  比如,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剪纸技术和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手贴合放于纸面。之后拿一支笔顺着放在纸面上的手的轮廓勾勒手的形状,随后让他们剪纸,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学生此时会意识到:原来剪纸是如此简单的事情。随后教师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进一步加工,剪出一些手纹,丰富手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认真观察自己的手纹纹路。创作的前提是头脑有资料、有信息,所以创作的关键步骤便是观察。教师可以任由学生大胆创作、自由发挥。不同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学生的作品差异十分显著。教师应多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作品,完美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训练学生的眼、脑、手技能,开发其智力,实现学生审美观念培养。教师甚至可以在班级中留出一块场地专门展示学生的剪纸作品,或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学校的文化橱窗里。通过这样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作品,能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自信心,自然可以提高其剪纸热情。
  二、创建良好环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是物质环境。学生在剪纸创作期间,除了需准备纸张和剪刀之外,教师还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辅助材料用品,包括毛笔、广告色、胶水、宣纸。有了这些辅助材料的支持,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兴趣才能点燃,迸发创造活力与兴致。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需求选择合适的图案渲染作品。精心折叠经渲染的图案以后,裁剪出画面新颖、图案别致、生动形象的剪纸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染纸,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品、意愿选择相应的颜料创作。通过掌握各种技法、色彩配置、图案设计,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为学生提供精神环境,也就是和谐、自由、轻松,可以交流、学习的氛围。对于认知而言,积极情绪具有动力作用。人类在情感愉悦时,知识记忆效果更好,能够巩固知识印象,此时的思维反应也非常活跃。与之对应的是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会影响学生认知活动。美术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审美环境,审美环境良好与否,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举止言行、精神面貌、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到学习氛围。教师需要保持情绪和精神饱满,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性的形态对待学生,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大胆尝试和作品,都要表现出真诚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和学生保持平等的互动、交流关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情绪,用心教学。在和谐、愉悦、融洽的气氛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敞开,充分展现与张扬情感、个性,拓展创造能力,净化熏陶心灵。
  三、適当引导提高学生创作热情
  剪纸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剪纸教学虽然有趣,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归宿,做好指导,让其能够主动探索剪纸。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拥有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学中,教师不要将重心放于让学生了解怎么画、怎么做,教师需理解学生所描述的想法、内容,并鼓励其积极思考、创新创作。
  学生在裁剪窗花与手形的时候,可以没有花纹、形状限制,但是在制作京剧脸谱的时候,则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律创作,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或让他们用猜谜宫的游戏感受京剧脸谱花纹的特征,在一步步引导下,激发学生创作动力。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20年度规划课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创建中小学剪纸校本课程教学策略”(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8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将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但可以将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其准确地掌握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迅速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脱离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另辟蹊径,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现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通过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视听效果,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巧借微课创设情境,激活学生逻辑思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在小学阶段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同时,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就运用科学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同时学习兴趣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多元化的
数是数学的灵魂,是人们在生活中应用最广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贯穿了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数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提高其生活技能。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工具学科,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有着深远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要讲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开展计算能力训练,让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数字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该阶段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会对数学知识敏感程度更高,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会更强。所以,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而教师与学生深入对话沟通,是影响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
培养学生数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数感,才能准确地用数来表达信息,才能从繁杂的描述中快速地确定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对发展其计算能力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数的意義理解能力与运算的灵敏度,让他们能对所面对的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就要结合其对数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亲历实践过程,使之对数产生深刻领悟和直观体验,进而提高数学水
数学是小学生学习难度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简化数学难题。“画图”就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画图”厘清思路、独立思考。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教师要引导其学会通过“画图”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画图”是小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的一项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可以将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通过“画图”的
对于小学英语课堂而言,想要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就要构建起优质的课堂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由此得以体现。本文以信息技术环境为背景,对小学英语优质课堂构建的具体方法展开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这对于构建小学英语优质课堂、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总结和分析自己实践工作经验中发现,信息技术是最受学生
在平时的作业中,在一次次的知识检测中,有不少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都会,但是一做题目就错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原来是学生审题解题出现了问题。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以及解题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各种思维特点,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审题解题能力,让学生养成动口读题、动眼观察、认真思考、标注关键词、认真检查的习惯,从而扎扎实实地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教育内容以形象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也更接近形象思维。而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相对抽象的学科,容易成为小学生的困难学科。鉴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对学生长远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极为关心的问题。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运用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现阶段网络资源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工具,因此学习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需要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学习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本文就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