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博超:阅读、古典与修辞,第4期
作者寄语:《中国图书评论》出色地维持着“学术”与“兴趣”、“雅致”与“通俗”之间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份刊物在选题和策划上的独到眼光与高妙格局,令它远不止是一般的书评期刊。它不仅让我们读取书本,也学着阅览生活,让我们透过纸页,洞察到更为复杂的现实。它总在提醒我们记住奥古斯丁的名言“世界是我们更大的书”(maior liber noster orbis terrarum est);它不断为读者提供多元、有趣、变幻的想象之旅,开放一个融合思想与现实的世界。
张春燕:“铁屋子”:鲁迅五四话语的建构与悖反,第5期
作者寄语:《中国图书评论》有着全景式的开阔视野和敏锐鲜活的现场感,与它相遇,让我心存感激。期待它继续引领读者,走向思想和生命的更高维世界。
周正兵:实体书店如何迎接场景时代:以全民畅读为例,第6期
作者寄语:阅读素来是可贵之事,如今的数字化场景却将其演变为难能之事,《中国图书评论》始终如一地引导与推动全民阅读,难能可贵!
赵路平:在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第6期
作者寄语:声声真切论书中道理,字字珠玑评天下好书,愿《中国图书评论》佳作频出!
吴冠军:德勒兹,抑或拉康——身份政治的僵局与性差异的两条进路,第8期
作者寄语:书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入口,《中国图书评论》评论中国图书,参与时代构筑。
许弘智:“过劳时代”与下沉的中产阶级,第9期
作者寄语:感谢《中国图书评论》为广大师友与读者提供了如此宝贵的思想交流平台!且让我们在书籍与思想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社会。
沈天乙/蓝江:从兼容并蓄到百花齐放:透过获奖图书来看当代哲学学科的发展,第10期
作者寄語:评古今,一卷青图囊世间万象;论天下,数尺帛书展大国文章。
李玥阳:无法指认的女性美:现实主义与《上海姑娘》,第10期
作者寄语:以书为径,贯通古今,贯通文本内外。多重对话拓展出全新的空间,富于想象,精彩非常。2019不虚此行,新的一年,期待与师友继续前行,尽看风景。
梁骏:历史地理的想象力:在“旁观”与“介入”之间,第11期
作者寄语:衷心祝愿《中国图书评论》越办越好,继续以文字哺育思想,以思想滋养生活,为所有好读书、读好书的同道中人搭建起更好的交流平台。
姜璃:道德内外:当代大众文化的女性权力叙事,第12期
作者寄语:从图书中回首历史、瞩目当下,在评论中交流思想、探索文化,期待未来与《中国图书评论》共同成长。
作者寄语:《中国图书评论》出色地维持着“学术”与“兴趣”、“雅致”与“通俗”之间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份刊物在选题和策划上的独到眼光与高妙格局,令它远不止是一般的书评期刊。它不仅让我们读取书本,也学着阅览生活,让我们透过纸页,洞察到更为复杂的现实。它总在提醒我们记住奥古斯丁的名言“世界是我们更大的书”(maior liber noster orbis terrarum est);它不断为读者提供多元、有趣、变幻的想象之旅,开放一个融合思想与现实的世界。
张春燕:“铁屋子”:鲁迅五四话语的建构与悖反,第5期
作者寄语:《中国图书评论》有着全景式的开阔视野和敏锐鲜活的现场感,与它相遇,让我心存感激。期待它继续引领读者,走向思想和生命的更高维世界。
周正兵:实体书店如何迎接场景时代:以全民畅读为例,第6期
作者寄语:阅读素来是可贵之事,如今的数字化场景却将其演变为难能之事,《中国图书评论》始终如一地引导与推动全民阅读,难能可贵!
赵路平:在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第6期
作者寄语:声声真切论书中道理,字字珠玑评天下好书,愿《中国图书评论》佳作频出!
吴冠军:德勒兹,抑或拉康——身份政治的僵局与性差异的两条进路,第8期
作者寄语:书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入口,《中国图书评论》评论中国图书,参与时代构筑。
许弘智:“过劳时代”与下沉的中产阶级,第9期
作者寄语:感谢《中国图书评论》为广大师友与读者提供了如此宝贵的思想交流平台!且让我们在书籍与思想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社会。
沈天乙/蓝江:从兼容并蓄到百花齐放:透过获奖图书来看当代哲学学科的发展,第10期
作者寄語:评古今,一卷青图囊世间万象;论天下,数尺帛书展大国文章。
李玥阳:无法指认的女性美:现实主义与《上海姑娘》,第10期
作者寄语:以书为径,贯通古今,贯通文本内外。多重对话拓展出全新的空间,富于想象,精彩非常。2019不虚此行,新的一年,期待与师友继续前行,尽看风景。
梁骏:历史地理的想象力:在“旁观”与“介入”之间,第11期
作者寄语:衷心祝愿《中国图书评论》越办越好,继续以文字哺育思想,以思想滋养生活,为所有好读书、读好书的同道中人搭建起更好的交流平台。
姜璃:道德内外:当代大众文化的女性权力叙事,第12期
作者寄语:从图书中回首历史、瞩目当下,在评论中交流思想、探索文化,期待未来与《中国图书评论》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