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长春市民王志英的家,就像来到一个小型工具博物馆——藏品近5000件,占用了家里的3个房间!在惊讶之余,不免让人啧啧称奇。
为收藏没少挨骂
王志英在退休前一直与各种工具打交道,对很多现代工具都如数家珍。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现代工具专家却对各种老工具情有独钟。说起自己收藏的第一件老工具,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24年前的一天下午,下班回家的王志英路过一片旧城改造折迁区,与一个边走边吆喝的收破烂的小贩并肩而行。突然,他的目光被小贩箩筐里的几件“破铜烂铁”吸引住了。他叫住小贩,把它们一一拿在手里打量,没想到越看越有兴趣。凭借自己的经验,他判断这些应该是前苏联援华时带来的工具,如今已十分罕见。他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花了50元“高价”把它们全买下。“当我把它们提回家,你肯定能想到我的遭遇。”老人笑着说。毫无疑问,他被爱人狠狠地骂了一顿,但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窃喜。
他把这几件工具放在床下,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摆弄,“你看,”老人拿起一件造型独特的工具,“这是那几件工具中的一件,是一座迷你机床,当我琢磨出它的设计原理时,高兴得不得了。”从那以后,王志英像着了魔一样爱上了收藏各种老工具,只要在回家路上遇见收破烂的小贩,他定要上前往箩筐里瞧一瞧。每逢周末,到跳蚤市场淘工具也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乐事。不过,每次当他带着淘到的老工具回家时,总免不了被一顿数落。“这些工具对我来说就像玩具对孩子一样有吸引力,你有见过哪个孩子担心挨骂就不玩玩具吗?”说完,老人说像个孩子一样“哈哈”笑了起来。
“当我把老工具拿在手里琢磨的时候,我感觉它会说话。它出了一个谜让我猜,结果我猜到了谜底。”这个过程是王志英最享受的,他总是乐此不疲地把那些给他“出谜”的老工具拿在手里,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现在,仍有30多件老工具的用途王志英没有猜出“谜底”。不过,他一点也不遗憾,“日子長着呢,我慢慢琢磨,总会有收获的。”
独特的收藏标准
如今,王志英已成了亲戚朋友眼中的名人,甚至在收藏界也小有名气。“你收藏的东西有值钱的吗?”“有没有什么工具是名人用过的?”对于这样的问题,王志英往往笑而不答,因为他知道自己眼中的宝贝对那些希望通过收藏增值,甚至通过炒作藏品来牟利的人来说是一文不值的。
对于当前收藏界一味追求藏品“价格贵,有升值潜力”的普遍标准,王志英并不认同,“这些人把藏品完全当商品,一有赚钱的机会就卖掉,和藏品没有任何感情。”王志英给自己收藏什么样的老工具立下三条标准:一是自己没有见过的、有创意的;二是被人使用过的,全新的不收藏;三是可以和自己“对话”,有技术含量的。虽然它们在旁人眼里或许只是破铜烂铁,但王志英能从每一件老工具身上体会出历史的韵味,“那些设计精巧的老工具是历代人智慧的结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虽然王志英收藏的老工具数量众多,但他件件记在心里,“几十年朝夕相处,我对它们是有感情的,随便少了其中一件,我都舍不得。”
在旁人看来,王志英是另类的,他坚持收藏老工具的做法也让人难以理解,这注定了老人20几年来在收藏之路上孤独前行。“我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分享收藏老工具的乐趣。”老人充满期待地说。
为收藏没少挨骂
王志英在退休前一直与各种工具打交道,对很多现代工具都如数家珍。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现代工具专家却对各种老工具情有独钟。说起自己收藏的第一件老工具,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24年前的一天下午,下班回家的王志英路过一片旧城改造折迁区,与一个边走边吆喝的收破烂的小贩并肩而行。突然,他的目光被小贩箩筐里的几件“破铜烂铁”吸引住了。他叫住小贩,把它们一一拿在手里打量,没想到越看越有兴趣。凭借自己的经验,他判断这些应该是前苏联援华时带来的工具,如今已十分罕见。他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花了50元“高价”把它们全买下。“当我把它们提回家,你肯定能想到我的遭遇。”老人笑着说。毫无疑问,他被爱人狠狠地骂了一顿,但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窃喜。
他把这几件工具放在床下,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摆弄,“你看,”老人拿起一件造型独特的工具,“这是那几件工具中的一件,是一座迷你机床,当我琢磨出它的设计原理时,高兴得不得了。”从那以后,王志英像着了魔一样爱上了收藏各种老工具,只要在回家路上遇见收破烂的小贩,他定要上前往箩筐里瞧一瞧。每逢周末,到跳蚤市场淘工具也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乐事。不过,每次当他带着淘到的老工具回家时,总免不了被一顿数落。“这些工具对我来说就像玩具对孩子一样有吸引力,你有见过哪个孩子担心挨骂就不玩玩具吗?”说完,老人说像个孩子一样“哈哈”笑了起来。
“当我把老工具拿在手里琢磨的时候,我感觉它会说话。它出了一个谜让我猜,结果我猜到了谜底。”这个过程是王志英最享受的,他总是乐此不疲地把那些给他“出谜”的老工具拿在手里,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现在,仍有30多件老工具的用途王志英没有猜出“谜底”。不过,他一点也不遗憾,“日子長着呢,我慢慢琢磨,总会有收获的。”
独特的收藏标准
如今,王志英已成了亲戚朋友眼中的名人,甚至在收藏界也小有名气。“你收藏的东西有值钱的吗?”“有没有什么工具是名人用过的?”对于这样的问题,王志英往往笑而不答,因为他知道自己眼中的宝贝对那些希望通过收藏增值,甚至通过炒作藏品来牟利的人来说是一文不值的。
对于当前收藏界一味追求藏品“价格贵,有升值潜力”的普遍标准,王志英并不认同,“这些人把藏品完全当商品,一有赚钱的机会就卖掉,和藏品没有任何感情。”王志英给自己收藏什么样的老工具立下三条标准:一是自己没有见过的、有创意的;二是被人使用过的,全新的不收藏;三是可以和自己“对话”,有技术含量的。虽然它们在旁人眼里或许只是破铜烂铁,但王志英能从每一件老工具身上体会出历史的韵味,“那些设计精巧的老工具是历代人智慧的结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虽然王志英收藏的老工具数量众多,但他件件记在心里,“几十年朝夕相处,我对它们是有感情的,随便少了其中一件,我都舍不得。”
在旁人看来,王志英是另类的,他坚持收藏老工具的做法也让人难以理解,这注定了老人20几年来在收藏之路上孤独前行。“我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分享收藏老工具的乐趣。”老人充满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