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音乐教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导入;创造能
力;学习欲望;思想品
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7—0073—01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广大一线小学音乐教师长期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要激发当代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样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音乐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一是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教学内容,以使模糊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二是利用幻灯呈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三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有关乐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巧妙进行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伊始,教师若能够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则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教唱歌曲《嘀哩嘀哩》时,首先,我和学生一同讨论春天都有哪些景色。然后,进行提问:春天到底在哪里,表示春天来临的特征是什么?最后,教唱歌曲。这样做,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学习,他们对学习新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领域。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时,他们则会产生愉悦、积极、轻松的情绪体验,并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不应以“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去束缚他们。如,《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这首歌曲时,有位学生对我说:“把歌词改一改,行吗?”我欣喜地说道:“当然行!大家都可以改一改,还可以画一画。”课堂气氛立即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歌词修改意见,他们的创造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四、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论是教师的范唱还是所用肢体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歌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之美展示给学生。一是通过教师的范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的范唱应符合歌曲要求,要便于学生学习。其间,不论是轻松舒缓的歌曲还是活泼明快的歌曲,教师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全身心地投入范唱。如,歌曲《愉快的梦》,其旋律优美,教师一定要用优美、抒情的嗓音来进行范唱,当学生听到教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后,会把自己的思绪融入到那优美的旋律之中,进而产生学习新歌的欲望。二是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舞蹈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舞蹈中的动作节奏通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律动、舞蹈表演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
五、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唱歌、识谱等,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爱国主义情感等。为此,音乐教师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实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其一,通过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真善美,使他们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其二,要借助美妙的音乐旋律,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他们的听赏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其三,要让学生编创舞蹈动作,演唱歌曲,使他们学会表现美。
编辑:孟 刚
多媒体;导入;创造能
力;学习欲望;思想品
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7—0073—01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广大一线小学音乐教师长期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要激发当代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样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音乐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一是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教学内容,以使模糊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二是利用幻灯呈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三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有关乐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巧妙进行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伊始,教师若能够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则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教唱歌曲《嘀哩嘀哩》时,首先,我和学生一同讨论春天都有哪些景色。然后,进行提问:春天到底在哪里,表示春天来临的特征是什么?最后,教唱歌曲。这样做,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学习,他们对学习新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领域。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时,他们则会产生愉悦、积极、轻松的情绪体验,并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不应以“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去束缚他们。如,《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这首歌曲时,有位学生对我说:“把歌词改一改,行吗?”我欣喜地说道:“当然行!大家都可以改一改,还可以画一画。”课堂气氛立即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歌词修改意见,他们的创造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四、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论是教师的范唱还是所用肢体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歌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之美展示给学生。一是通过教师的范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的范唱应符合歌曲要求,要便于学生学习。其间,不论是轻松舒缓的歌曲还是活泼明快的歌曲,教师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全身心地投入范唱。如,歌曲《愉快的梦》,其旋律优美,教师一定要用优美、抒情的嗓音来进行范唱,当学生听到教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后,会把自己的思绪融入到那优美的旋律之中,进而产生学习新歌的欲望。二是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舞蹈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舞蹈中的动作节奏通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律动、舞蹈表演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
五、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唱歌、识谱等,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爱国主义情感等。为此,音乐教师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实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其一,通过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真善美,使他们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其二,要借助美妙的音乐旋律,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他们的听赏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其三,要让学生编创舞蹈动作,演唱歌曲,使他们学会表现美。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