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教会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关键。新版历史教材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注重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可视性。同时新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实现由单纯的知识传导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领者,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激发兴趣,由单一的说教转变到形式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等,我们可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激发其兴趣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展示和发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课堂上思维劳动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或感悟名言、或故事交流、或播放歌曲、或唇枪舌剑、或实话实说、或新闻聚焦、或生活剧场,或小品表演、或情景续写、或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
1、让歌声飞进课堂。
优美的旋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穿插一些歌曲,如在讲《血肉筑长城》时,播放歌曲《大刀进行曲》;在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讲《民族团结》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等,优美动听的旋律,发自肺腑的心声,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共鸣。
2、让小品走进课堂。
小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它以幽默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或表达情感。学生喜爱小品,他们自编自导的小品让人难以忘怀。如在讲八年级第6课《洋务运动》时,学生自编自导小品《如何保住大清王朝》,而自然导入新课。
3、让漫画进入课堂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对增强课堂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探索素质教育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除了运用书本上的现成的漫画以外,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漫画。如在学习八年级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时,课前根据陈水扁搞法理台独,设计一幅漫画《两岸是一家人》从两岸有相同文化、习俗证明同根、同源、同宗揭露陈水扁搞台独是死胡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时事的学习和关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爱国意识,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二、转变学习方式,由抽象空洞的知识升华为鲜活生动的生活案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1、开展小课题研究,让学生体验感悟
为了搞好“维护祖国统一”热点专题复习,使学生更加坚信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完成,我布置了如下研究课题:海峡两岸的交往。同学们自己组织起来,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网络从不同的资源中搜索、搜集台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相关信息。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件展示其研究成果,让大家共享许多从来没有了解过的台湾问题的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开展课前调查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采访活动等。每次活动之前,安排好调查题目,介绍调查办法,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如在讲《三次科技革命》时,课前把学生分为“衣”、“食”、“住”、“用”、“行”等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搜集反映各自领域变化的资料并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演示交流分享并谈感想。这样学生很自然理解了科技在我们身边,现代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无极限。
学生在这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同时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的到了共同体高,实现了互动双赢。
3、开展驻地调查活动。
如在学习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我以“隐珠的文明古迹大家谈”为题,每班选出一名小记者,围绕“各村历史发展状况”、“各村历史古迹保存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学生课上公布,让学生了解“明代郭家河岩遗址”,“汉代土山屯遗址”以及隐珠的来历,一下子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爱观察、爱探究的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由死记硬背转变到知识的活学活用
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而且还要善用,要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能力。
1、联系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师生共同分析探讨。
多年来我坚持每堂课由学生轮流进行课前5分钟活动,每有国际国内大事如美国轰炸南联盟、攻打伊拉克、巴以冲突等,在课前5分钟活动中都涉及过。每次学生自由发布后,试着让学生用所学上的知识分析新闻材料或用自己了解到的时事解释教材中的理论。在这基础上,教师就可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每堂课坚持下来,久尔久之,学生就习惯性的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种时政现象,从而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应对开放性历史考试的能力就更强了。
2、培养学生的角色参与意识
角色参与意识,就是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发散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培养学生的角色参与意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体验某个角色,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教学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一座桥,它让我们与学生心灵相通;教学是一片沃土,它让我们与学生一同成长。让我们携手走进新教材,,勤于实践,大胆探索,让教学之花开得更鲜艳!
一、激发兴趣,由单一的说教转变到形式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等,我们可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激发其兴趣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展示和发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课堂上思维劳动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或感悟名言、或故事交流、或播放歌曲、或唇枪舌剑、或实话实说、或新闻聚焦、或生活剧场,或小品表演、或情景续写、或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
1、让歌声飞进课堂。
优美的旋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穿插一些歌曲,如在讲《血肉筑长城》时,播放歌曲《大刀进行曲》;在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讲《民族团结》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等,优美动听的旋律,发自肺腑的心声,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共鸣。
2、让小品走进课堂。
小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它以幽默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或表达情感。学生喜爱小品,他们自编自导的小品让人难以忘怀。如在讲八年级第6课《洋务运动》时,学生自编自导小品《如何保住大清王朝》,而自然导入新课。
3、让漫画进入课堂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对增强课堂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探索素质教育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除了运用书本上的现成的漫画以外,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漫画。如在学习八年级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时,课前根据陈水扁搞法理台独,设计一幅漫画《两岸是一家人》从两岸有相同文化、习俗证明同根、同源、同宗揭露陈水扁搞台独是死胡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时事的学习和关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爱国意识,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二、转变学习方式,由抽象空洞的知识升华为鲜活生动的生活案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1、开展小课题研究,让学生体验感悟
为了搞好“维护祖国统一”热点专题复习,使学生更加坚信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完成,我布置了如下研究课题:海峡两岸的交往。同学们自己组织起来,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网络从不同的资源中搜索、搜集台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相关信息。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件展示其研究成果,让大家共享许多从来没有了解过的台湾问题的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开展课前调查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采访活动等。每次活动之前,安排好调查题目,介绍调查办法,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如在讲《三次科技革命》时,课前把学生分为“衣”、“食”、“住”、“用”、“行”等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搜集反映各自领域变化的资料并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演示交流分享并谈感想。这样学生很自然理解了科技在我们身边,现代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无极限。
学生在这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同时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的到了共同体高,实现了互动双赢。
3、开展驻地调查活动。
如在学习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我以“隐珠的文明古迹大家谈”为题,每班选出一名小记者,围绕“各村历史发展状况”、“各村历史古迹保存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学生课上公布,让学生了解“明代郭家河岩遗址”,“汉代土山屯遗址”以及隐珠的来历,一下子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爱观察、爱探究的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由死记硬背转变到知识的活学活用
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而且还要善用,要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能力。
1、联系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师生共同分析探讨。
多年来我坚持每堂课由学生轮流进行课前5分钟活动,每有国际国内大事如美国轰炸南联盟、攻打伊拉克、巴以冲突等,在课前5分钟活动中都涉及过。每次学生自由发布后,试着让学生用所学上的知识分析新闻材料或用自己了解到的时事解释教材中的理论。在这基础上,教师就可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每堂课坚持下来,久尔久之,学生就习惯性的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种时政现象,从而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应对开放性历史考试的能力就更强了。
2、培养学生的角色参与意识
角色参与意识,就是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发散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培养学生的角色参与意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体验某个角色,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教学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一座桥,它让我们与学生心灵相通;教学是一片沃土,它让我们与学生一同成长。让我们携手走进新教材,,勤于实践,大胆探索,让教学之花开得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