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精细整枝为对照,在山东气候条件下研究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产量构成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在4.5万株/hm2密度下,不整枝能促使棉田封行期提前,而简化整枝和精细整枝的棉花生育状况基本一致;简化整枝与精细整枝的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无差异,而不整枝易造成郁闭、烂铃,继而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结论]简化整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棉田机械化管理和采收。
关键词简化整枝;棉花;产量;纤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3-061-03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effects of simplified pruning on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Bt cotton. [Method]The effects of simplified pruning method on developmental stages, yield components and fiber quality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were examined in 2012 and 2013. At the same plant density (45 000 plants/hm2), plants of three cotton cultivars were treat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plus the removal all of branches under the 1 st fruiting branch, pruning with plant and branch topping,plus the removal of barren flower buds, vegetative and secondary fruiting branches.[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between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all of branches under the 1st fruiting branch and pruning with plant and branch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of barren flower buds, vegetative and secondary fruiting branches,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fiber quality existed in group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all of branches under the 1st fruiting branch and pruning with plant and branch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of barren flower buds, vegetative and secondary fruiting branches.[Conclus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simplified pruning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tton production, and be suited for cotton mechanized harvesting.
Key wordsSimplified pruning; Cotton; yield; Fiber quality
棉花是黃淮棉区部分棉农的主要收入来源[1]。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有效地遏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2-4]。传统的棉花精细管理是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摘边心等整枝工序[5],在当今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的形势下,棉花精细管理已不再符合棉花生产需求,继而简化栽培技术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针对棉花留叶枝、不摘顶心、集中施肥等[6-10]进行了较多研究,认为留叶枝或不摘顶心对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减少用工,节约了成本。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留叶枝很容易造成郁闭,增加烂铃,不摘顶心易使营养生长过旺,无效蕾铃增加,为此笔者设计了粗整枝简化管理试验,并与留叶枝和精细整枝进行比较,探讨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鲁棉研21号、28号、37号和K638,均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提供。
1.2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东惠民中棉种业公司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整枝(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粗整枝(第一果枝以下枝叶一次性全部捋掉,之后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精细整枝(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边心、去无效蕾)。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1.0 m,小行行距0.7 m,小区面积26.5 m2。 1.3试验管理
留苗密度46 800株/hm2,按照生育进程对各处理分别进行不整枝、粗整枝、精细整枝,7月15日统一打顶。其他田间管理完全一致。
1.4调查项目
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吐絮期;不同处理的单株成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皮棉产量、生物产量比例;霜前花率;整枝工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整枝管理的棉花生育进程比较由表1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由于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在生育进程上也有差异,鲁棉研37号株型紧凑,果节果枝短,不整枝的小行封行时间比其他品种及同品种精、粗整枝均推迟10 d左右,大行封行时间与其他品种精、粗整枝相近,该品种的精、粗整枝处理的大行在全生育期内没有封行。针对同一个品种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3种整枝方式的现蕾期、开花期基本一致,从封行时间看,不整枝处理明显比粗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17 d,封行过早易造成棉田郁闭,且不利于棉田劳作;粗整枝的封行时间与精细整枝无差别。3种处理的棉花吐絮期均以粗整枝最早,比不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 d。
2.2整枝方式对不同基因型抗虫棉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各项产量构成因素均有差异,这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就同一品种而言,不整枝、粗整枝的单株成铃数量均高于精整枝处理,由于鲁棉研21、28、37号的株型紧凑,果枝上冲,相对下部烂铃减少,其单株成铃数为不整枝>粗整枝>精整枝;而K638下部果枝长,不整枝棉田郁闭重,烂铃多,其单株结铃数是粗整枝>不整枝>精整枝;全株铃重、衣分均是棉花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4个不同基因型抗虫棉品种株型各异,成铃状况不均,均以不整枝處理全株铃重最低,分别比粗整枝低0.23~0.95,粗整枝和精整枝没有明显差异;每个品种3个处理的全株衣分均差异不显著。由于品种特性及株型差异,不同基因型抗虫棉
棉花是黄淮棉区部分棉农的主要收入来源[1]。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有效地遏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2-4]。传统的棉花精细管理是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摘边心等整枝工序[5],在当今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的形势下,棉花精细管理已不再符合棉花生产需求,继而简化栽培技术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针对棉花留叶枝、不摘顶心、集中施肥等[6-10]进行了较多研究,认为留叶枝或不摘顶心对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减少用工,节约了成本。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留叶枝很容易造成郁闭,增加烂铃,不摘顶心易使营养生长过旺,无效蕾铃增加,为此笔者设计了粗整枝简化管理试验,并与留叶枝和精细整枝进行比较,探讨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鲁棉研21号、28号、37号和K638,均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提供。
1.2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东惠民中棉种业公司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整枝(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粗整枝(第一果枝以下枝叶一次性全部捋掉,之后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精细整枝(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边心、去无效蕾)。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1.0 m,小行行距0.7 m,小区面积26.5 m2。
1.3试验管理
留苗密度46 800株/hm2,按照生育进程对各处理分别进行不整枝、粗整枝、精细整枝,7月15日统一打顶。其他田间管理完全一致。
1.4调查项目
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吐絮期;不同处理的单株成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皮棉产量、生物产量比例;霜前花率;整枝工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整枝管理的棉花生育进程比较由表1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由于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在生育进程上也有差异,鲁棉研37号株型紧凑,果节果枝短,不整枝的小行封行时间比其他品种及同品种精、粗整枝均推迟10 d左右,大行封行时间与其他品种精、粗整枝相近,该品种的精、粗整枝处理的大行在全生育期内没有封行。针对同一个品种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3种整枝方式的现蕾期、开花期基本一致,从封行时间看,不整枝处理明显比粗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17 d,封行过早易造成棉田郁闭,且不利于棉田劳作;粗整枝的封行时间与精细整枝无差别。3种处理的棉花吐絮期均以粗整枝最早,比不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 d。
2.2整枝方式对不同基因型抗虫棉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各项产量构成因素均有差异,这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就同一品种而言,不整枝、粗整枝的单株成铃数量均高于精整枝处理,由于鲁棉研21、28、37号的株型紧凑,果枝上冲,相对下部烂铃减少,其单株成铃数为不整枝>粗整枝>精整枝;而K638下部果枝长,不整枝棉田郁闭重,烂铃多,其单株结铃数是粗整枝>不整枝>精整枝;全株铃重、衣分均是棉花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4个不同基因型抗虫棉品种株型各异,成铃状况不均,均以不整枝处理全株铃重最低,分别比粗整枝低0.23~0.95,粗整枝和精整枝没有明显差异;每个品种3个处理的全株衣分均差异不显著。由于品种特性及株型差异,不同基因型抗虫棉
不同处理的籽棉产量差别较大,鲁棉研21、37、K638的不整枝与粗整枝产量差异不显著,略低于精细整枝处理,鲁棉研28号3个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不同整枝方式的棉花霜前花率均以精整枝和粗整枝最高。
2.3不同收获期整枝方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以鲁棉研28号为例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由表3可知,不同收获时间的棉纤维指标略有差异,以10月8日和10月23日收获棉花的综合纤维品质较优,主要与该时期光照时间长、积温高有关;9月5日收获的棉花多为植株下部成铃,烂铃多,10月29日收获棉花多为霜后花,同时由于2011年9月中上旬阴雨天多,光照和积温不足,因而这3期收获的棉纤维综合品质均偏低。对于各期收获的不同整枝方式的棉纤维而言,不整枝处理棉花纤维长度略低,但差异不明显,对于下部棉铃(9月5日收获)的棉纤维长度显著降低,粗整枝和精整枝的棉花纤维品质均无差异;纤维比强度、成熟度于不同收获期、不同处理间均无明显差异,麦克隆值则以不整枝处理最高,粗整枝与精整枝无差异,说明不整枝管理有使棉花纤维变粗的可能性。 3结论与讨论
3.1简化栽培是现代棉花生产的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精耕细作、分散经营的棉花生产方式不仅使棉花成本上升,而且也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操作[11]。因而建立和应用以轻简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植棉技术,实现棉花生产的集约化、轻简化、机械化、组织化是现代化植棉的主要趋势[12-13]。该研究的简化整枝模式是棉花简化栽培的措施之一,从研究结果看不整枝和粗整枝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并且节约成本,减少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调动农民植棉积极性。
3.2简化整枝对棉花主要经济性状无明显影响
前人研究认为,高密度下留营养枝会影响主茎的生长,果枝结铃数减少,全株铃重降低,同时由于叶枝结铃可以补充单株总体成铃数,因而群体铃数增加,产量与精细管理无明显差异[14];钟吉萍等[15]研究表明,叶枝发生数量及成铃数受制于棉花单株所占空间大小;张权中等[16]研究发现,叶枝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与密度成反比;董合忠等[17-18]研究表明,在4.5万株/hm2密度下,留营养枝不改变棉花生育进程,但可以提早封行,并在密度降低条件下,抗虫杂交棉保留营养枝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皆有显著贡献。该研究结果显示,简化整枝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常规抗虫棉在山东正常密度种植条件下,株型紧、果节短、结铃集中的品种(如鲁棉研37号)适于进行田间不整枝简化管理,在生育进程、产量状况、田间劳作等方面与精整枝无差异;对于株型适中、下部果枝长的品种(如鲁棉研21号、28号和K638等),不整枝的封行时间比精整枝和粗整枝提早10 d多,虽然产量和品质没有较大差异,但封行过早,易造成郁闭,增加烂铃数量,同时对棉田管理机械化操作不利。
3.3简化整枝有利于进行棉花机械化田间管理与采收
随着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棉花管理简化、省工、高效是现代化植棉的必然趋势[19-20]。实践证明不整枝不利于棉花生产机械化田间操作,粗整枝是棉花简化整枝的一种方式,即在有效果枝明显可见时,将果枝以下的叶枝一并捋去,简称“捋裤腿”,之后除打顶外不再整枝。山东棉区的常规棉种植密度一般在4.50万~6.75万株/hm2,多为大小行种植,如果是机采棉则是等行距0.76 m种植。由于品种株型差异,棉花整枝管理不宜“一刀切”,对于株型紧、果枝短、结铃集中的品种(如鲁棉研37号),可以采取不整枝方式管理,而对于其他株型的品种而言,在正常密度下如果不整枝则会导致封行过早,造成棉田荫蔽,增加烂铃,同时也给棉花生长过程的中耕、施肥、治虫等环节带来不便。该试验证明粗整枝与精整枝在生育进程和封行时间上基本一致,在4.5万株/hm2密度下,单株结铃、铃重、衣分以及霜前花率均与精整枝无差异,由于省工省时,管理效率提高,棉花生产收益将增加。
参考文献
[1] 赵俊华.中国棉花市场供需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2005(2):10-14.
[2] 熊格生,唐海明,陈金湘.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93-197.
[3] 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33-138.
[4] 刘晨曦,吴孔明.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现状与发展策略[J].植物保护,2011,37(6):11-17
[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16-527.
[6] 崔淑芳,张海娜,金卫平,等.棉花营养枝利用研究进展[J].河北农業科学,2011,15(2):4-6.
[7] 李维江,董合忠,李振怀,等.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在山东的效应研究[J].中国棉花,2000,27(9):14-15.
[8] 赵丽.棉花简化栽培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18,186.
[9] 刘剑光,肖松华,吴巧娟,等.简化整枝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棉花,2005(12):25-28.
[10] 耿军义,刘素恩,王兆晓,等.不同简化整枝对抗虫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4,8(1):18-20.
[11] 王延琴,杨伟华,许红霞,等.我国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及分析[J].中国棉花,2010,37(11):8-9.
[12] 陈立昶,王飞飞,王卫军,等.关于转变棉花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C]//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中国棉花杂志社,2011:64-66.
[13] 刘明云,郭晓红,陈汝涌,等.山东滨州2011年植棉效益分析及生产发展对策[J].中国棉花,2012,39(9):40-44.
[14] 孙学振,施培,单世华,等.留营养枝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3):77-81.
[15] 钟吉萍,李景龙.棉花叶枝的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999,15(2):18-19.
[16] 张权中,唐勇.棉花叶枝的生长发育及其利用研究[J].中国棉花,2000,27(1):8-9.
[17]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等.抗虫棉保留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3(3):6-10.
[18] 董合忠,李维江,张学坤.优质棉生产的理论与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0-143.
[19] 董合忠.滨海盐碱地棉花轻简栽培: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棉花,2011,38(12):2-4.
[20] 陈世武.棉花轻简栽培技术应用效果与前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89-90.
关键词简化整枝;棉花;产量;纤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3-061-03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effects of simplified pruning on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Bt cotton. [Method]The effects of simplified pruning method on developmental stages, yield components and fiber quality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were examined in 2012 and 2013. At the same plant density (45 000 plants/hm2), plants of three cotton cultivars were treat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plus the removal all of branches under the 1 st fruiting branch, pruning with plant and branch topping,plus the removal of barren flower buds, vegetative and secondary fruiting branches.[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between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all of branches under the 1st fruiting branch and pruning with plant and branch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of barren flower buds, vegetative and secondary fruiting branches,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fiber quality existed in group pruning with plant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all of branches under the 1st fruiting branch and pruning with plant and branch topping, plus the removal of barren flower buds, vegetative and secondary fruiting branches.[Conclus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simplified pruning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tton production, and be suited for cotton mechanized harvesting.
Key wordsSimplified pruning; Cotton; yield; Fiber quality
棉花是黃淮棉区部分棉农的主要收入来源[1]。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有效地遏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2-4]。传统的棉花精细管理是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摘边心等整枝工序[5],在当今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的形势下,棉花精细管理已不再符合棉花生产需求,继而简化栽培技术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针对棉花留叶枝、不摘顶心、集中施肥等[6-10]进行了较多研究,认为留叶枝或不摘顶心对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减少用工,节约了成本。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留叶枝很容易造成郁闭,增加烂铃,不摘顶心易使营养生长过旺,无效蕾铃增加,为此笔者设计了粗整枝简化管理试验,并与留叶枝和精细整枝进行比较,探讨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鲁棉研21号、28号、37号和K638,均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提供。
1.2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东惠民中棉种业公司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整枝(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粗整枝(第一果枝以下枝叶一次性全部捋掉,之后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精细整枝(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边心、去无效蕾)。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1.0 m,小行行距0.7 m,小区面积26.5 m2。 1.3试验管理
留苗密度46 800株/hm2,按照生育进程对各处理分别进行不整枝、粗整枝、精细整枝,7月15日统一打顶。其他田间管理完全一致。
1.4调查项目
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吐絮期;不同处理的单株成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皮棉产量、生物产量比例;霜前花率;整枝工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整枝管理的棉花生育进程比较由表1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由于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在生育进程上也有差异,鲁棉研37号株型紧凑,果节果枝短,不整枝的小行封行时间比其他品种及同品种精、粗整枝均推迟10 d左右,大行封行时间与其他品种精、粗整枝相近,该品种的精、粗整枝处理的大行在全生育期内没有封行。针对同一个品种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3种整枝方式的现蕾期、开花期基本一致,从封行时间看,不整枝处理明显比粗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17 d,封行过早易造成棉田郁闭,且不利于棉田劳作;粗整枝的封行时间与精细整枝无差别。3种处理的棉花吐絮期均以粗整枝最早,比不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 d。
2.2整枝方式对不同基因型抗虫棉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各项产量构成因素均有差异,这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就同一品种而言,不整枝、粗整枝的单株成铃数量均高于精整枝处理,由于鲁棉研21、28、37号的株型紧凑,果枝上冲,相对下部烂铃减少,其单株成铃数为不整枝>粗整枝>精整枝;而K638下部果枝长,不整枝棉田郁闭重,烂铃多,其单株结铃数是粗整枝>不整枝>精整枝;全株铃重、衣分均是棉花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4个不同基因型抗虫棉品种株型各异,成铃状况不均,均以不整枝處理全株铃重最低,分别比粗整枝低0.23~0.95,粗整枝和精整枝没有明显差异;每个品种3个处理的全株衣分均差异不显著。由于品种特性及株型差异,不同基因型抗虫棉
棉花是黄淮棉区部分棉农的主要收入来源[1]。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有效地遏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2-4]。传统的棉花精细管理是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摘边心等整枝工序[5],在当今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的形势下,棉花精细管理已不再符合棉花生产需求,继而简化栽培技术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针对棉花留叶枝、不摘顶心、集中施肥等[6-10]进行了较多研究,认为留叶枝或不摘顶心对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减少用工,节约了成本。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留叶枝很容易造成郁闭,增加烂铃,不摘顶心易使营养生长过旺,无效蕾铃增加,为此笔者设计了粗整枝简化管理试验,并与留叶枝和精细整枝进行比较,探讨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鲁棉研21号、28号、37号和K638,均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提供。
1.2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东惠民中棉种业公司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整枝(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粗整枝(第一果枝以下枝叶一次性全部捋掉,之后除打顶心外不再整枝)、精细整枝(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心边心、去无效蕾)。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1.0 m,小行行距0.7 m,小区面积26.5 m2。
1.3试验管理
留苗密度46 800株/hm2,按照生育进程对各处理分别进行不整枝、粗整枝、精细整枝,7月15日统一打顶。其他田间管理完全一致。
1.4调查项目
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吐絮期;不同处理的单株成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皮棉产量、生物产量比例;霜前花率;整枝工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整枝管理的棉花生育进程比较由表1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由于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在生育进程上也有差异,鲁棉研37号株型紧凑,果节果枝短,不整枝的小行封行时间比其他品种及同品种精、粗整枝均推迟10 d左右,大行封行时间与其他品种精、粗整枝相近,该品种的精、粗整枝处理的大行在全生育期内没有封行。针对同一个品种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3种整枝方式的现蕾期、开花期基本一致,从封行时间看,不整枝处理明显比粗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17 d,封行过早易造成棉田郁闭,且不利于棉田劳作;粗整枝的封行时间与精细整枝无差别。3种处理的棉花吐絮期均以粗整枝最早,比不整枝和精整枝提前1~3 d。
2.2整枝方式对不同基因型抗虫棉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各项产量构成因素均有差异,这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就同一品种而言,不整枝、粗整枝的单株成铃数量均高于精整枝处理,由于鲁棉研21、28、37号的株型紧凑,果枝上冲,相对下部烂铃减少,其单株成铃数为不整枝>粗整枝>精整枝;而K638下部果枝长,不整枝棉田郁闭重,烂铃多,其单株结铃数是粗整枝>不整枝>精整枝;全株铃重、衣分均是棉花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4个不同基因型抗虫棉品种株型各异,成铃状况不均,均以不整枝处理全株铃重最低,分别比粗整枝低0.23~0.95,粗整枝和精整枝没有明显差异;每个品种3个处理的全株衣分均差异不显著。由于品种特性及株型差异,不同基因型抗虫棉
不同处理的籽棉产量差别较大,鲁棉研21、37、K638的不整枝与粗整枝产量差异不显著,略低于精细整枝处理,鲁棉研28号3个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不同整枝方式的棉花霜前花率均以精整枝和粗整枝最高。
2.3不同收获期整枝方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以鲁棉研28号为例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由表3可知,不同收获时间的棉纤维指标略有差异,以10月8日和10月23日收获棉花的综合纤维品质较优,主要与该时期光照时间长、积温高有关;9月5日收获的棉花多为植株下部成铃,烂铃多,10月29日收获棉花多为霜后花,同时由于2011年9月中上旬阴雨天多,光照和积温不足,因而这3期收获的棉纤维综合品质均偏低。对于各期收获的不同整枝方式的棉纤维而言,不整枝处理棉花纤维长度略低,但差异不明显,对于下部棉铃(9月5日收获)的棉纤维长度显著降低,粗整枝和精整枝的棉花纤维品质均无差异;纤维比强度、成熟度于不同收获期、不同处理间均无明显差异,麦克隆值则以不整枝处理最高,粗整枝与精整枝无差异,说明不整枝管理有使棉花纤维变粗的可能性。 3结论与讨论
3.1简化栽培是现代棉花生产的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精耕细作、分散经营的棉花生产方式不仅使棉花成本上升,而且也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操作[11]。因而建立和应用以轻简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植棉技术,实现棉花生产的集约化、轻简化、机械化、组织化是现代化植棉的主要趋势[12-13]。该研究的简化整枝模式是棉花简化栽培的措施之一,从研究结果看不整枝和粗整枝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并且节约成本,减少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调动农民植棉积极性。
3.2简化整枝对棉花主要经济性状无明显影响
前人研究认为,高密度下留营养枝会影响主茎的生长,果枝结铃数减少,全株铃重降低,同时由于叶枝结铃可以补充单株总体成铃数,因而群体铃数增加,产量与精细管理无明显差异[14];钟吉萍等[15]研究表明,叶枝发生数量及成铃数受制于棉花单株所占空间大小;张权中等[16]研究发现,叶枝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与密度成反比;董合忠等[17-18]研究表明,在4.5万株/hm2密度下,留营养枝不改变棉花生育进程,但可以提早封行,并在密度降低条件下,抗虫杂交棉保留营养枝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皆有显著贡献。该研究结果显示,简化整枝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常规抗虫棉在山东正常密度种植条件下,株型紧、果节短、结铃集中的品种(如鲁棉研37号)适于进行田间不整枝简化管理,在生育进程、产量状况、田间劳作等方面与精整枝无差异;对于株型适中、下部果枝长的品种(如鲁棉研21号、28号和K638等),不整枝的封行时间比精整枝和粗整枝提早10 d多,虽然产量和品质没有较大差异,但封行过早,易造成郁闭,增加烂铃数量,同时对棉田管理机械化操作不利。
3.3简化整枝有利于进行棉花机械化田间管理与采收
随着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棉花管理简化、省工、高效是现代化植棉的必然趋势[19-20]。实践证明不整枝不利于棉花生产机械化田间操作,粗整枝是棉花简化整枝的一种方式,即在有效果枝明显可见时,将果枝以下的叶枝一并捋去,简称“捋裤腿”,之后除打顶外不再整枝。山东棉区的常规棉种植密度一般在4.50万~6.75万株/hm2,多为大小行种植,如果是机采棉则是等行距0.76 m种植。由于品种株型差异,棉花整枝管理不宜“一刀切”,对于株型紧、果枝短、结铃集中的品种(如鲁棉研37号),可以采取不整枝方式管理,而对于其他株型的品种而言,在正常密度下如果不整枝则会导致封行过早,造成棉田荫蔽,增加烂铃,同时也给棉花生长过程的中耕、施肥、治虫等环节带来不便。该试验证明粗整枝与精整枝在生育进程和封行时间上基本一致,在4.5万株/hm2密度下,单株结铃、铃重、衣分以及霜前花率均与精整枝无差异,由于省工省时,管理效率提高,棉花生产收益将增加。
参考文献
[1] 赵俊华.中国棉花市场供需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2005(2):10-14.
[2] 熊格生,唐海明,陈金湘.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93-197.
[3] 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33-138.
[4] 刘晨曦,吴孔明.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现状与发展策略[J].植物保护,2011,37(6):11-17
[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16-527.
[6] 崔淑芳,张海娜,金卫平,等.棉花营养枝利用研究进展[J].河北农業科学,2011,15(2):4-6.
[7] 李维江,董合忠,李振怀,等.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在山东的效应研究[J].中国棉花,2000,27(9):14-15.
[8] 赵丽.棉花简化栽培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18,186.
[9] 刘剑光,肖松华,吴巧娟,等.简化整枝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棉花,2005(12):25-28.
[10] 耿军义,刘素恩,王兆晓,等.不同简化整枝对抗虫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4,8(1):18-20.
[11] 王延琴,杨伟华,许红霞,等.我国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及分析[J].中国棉花,2010,37(11):8-9.
[12] 陈立昶,王飞飞,王卫军,等.关于转变棉花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C]//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中国棉花杂志社,2011:64-66.
[13] 刘明云,郭晓红,陈汝涌,等.山东滨州2011年植棉效益分析及生产发展对策[J].中国棉花,2012,39(9):40-44.
[14] 孙学振,施培,单世华,等.留营养枝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3):77-81.
[15] 钟吉萍,李景龙.棉花叶枝的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999,15(2):18-19.
[16] 张权中,唐勇.棉花叶枝的生长发育及其利用研究[J].中国棉花,2000,27(1):8-9.
[17]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等.抗虫棉保留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3(3):6-10.
[18] 董合忠,李维江,张学坤.优质棉生产的理论与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0-143.
[19] 董合忠.滨海盐碱地棉花轻简栽培: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棉花,2011,38(12):2-4.
[20] 陈世武.棉花轻简栽培技术应用效果与前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