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要求“写真实的事”,这已经是个很陈旧的话题了。拿出来重提,是因为当下还有不少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始终走不出“写真实”的怪圈,以至于其所教的学生所写的作文,常常在各类“大考”中得不到其他教师的肯定显得分数平平,反而给学生带来矛盾心理和惧怕心理,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
不错,作文教学是要高举“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这面旗帜的,不少作文大家常常撰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这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问题是,有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狭义地理解上述要求,将“真实性”误解为要求作文要写真人、真事、真想象,不能造假。这么一来,学生的作文内容确实写出了“真实”,但因为忽略了作文除“真实”以外的其他如“善”、“美”等同样十分重要的艺术加工或处理,得不到所希望的分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笔者要在此强调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务必要让学生知道写“真实”≠写“真的”。
首先,要正确认识“真实性”的定义内涵。鲁迅先生曾经阐述过文章真实性的问题,他说,所谓真实性,“它不必是曾有的,但必须是会有的”。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明确:作文是可以虚构的,不必是曾经发生过的;作文的虚构必须要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规律性,必须是会有的。如果违反生活逻辑规律性的虚构,那就是文章的失真,这种虚构是反生活的,是不允许的。笔者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写作时“合理地虚构”,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2008年上海高考命题作文《他们》,有一名得了满分的考生将目光投射到一个不受关注的群体——农民工子女身上。作文真实描绘了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体味他们的心灵世界。这篇佳作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毫不避讳地写出现代大都市中农民工挣扎与奋斗的不易,以及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压力、心理压力,但整篇文章抓住了最具有闪光特质的部分——农民工子女在那种沉闷、压抑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充满理想、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的一个个“点”,即使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且有将各个“点”综合起来的意味,但在评卷教师眼里仍不失真实,而给了满分。从这一作文个例来说,“合理地虚构”在学生作文中不应受到排斥。
其次,“二度创作”允许呈现个性“真实”。学生作文的源泉来源于学生生活,但它不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照搬,而应该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发掘、提炼、创新。接受美学认为,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能促使学生去寻找人物或事件的主旨,从而赋予学生进行“二度创作”的权利。一方面,因为人和事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意义空白点,如事件的发展进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有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味、自主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所接触的人和事具有开放性,学生个体之间因知识背景的特定性,情感和体验的差异性,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就产生了学生的认识个性。
一次作文训练课上,我布置学生写命题作文《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有“请结合自身实际”的限制,再三强调要求学生立足真实,写出真情实感,启发他们结合自身体验去“追溯”,哪怕涉及憾事,甚至是自己不太好讲的秘密。结果,这次学生的作文写得很成功,大多写得真实感人。一位女生竟然这样表达她对在街头修鞋的父亲的愧疚:“以前我一直不敢对同学和老师说您的职业是修鞋匠,担心您的身份使我在同学老师面前很没面子。为了不让同学知道,每次在街上碰到您我都装着不认识,要么总是绕道而行,远远地躲开;每次老师家访,我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以前是我不懂事,深深伤了您的心。对不起!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快速地跑上去,亲昵地搂住您的双肩,把头紧贴在您的耳旁,亲热地叫声:爸,我爱您!”我想,这位女生这一认识的产生,伴随着她的生活,触及了她的内心感受,把她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还提高了她的认知水平。没有人会怀疑这篇作文中那种“想象”的真实,自然也就不会排斥这其中合理的“二度创作”。
再次,社会责任要求对“真实”作艺术处理。长期以来,对中小学生作文的评判标准,概括地说有两个,一个是思想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其中艺术标准是为思想标准服务的。我们的文章(包括中小学生的作文),从古到今都赋予了它社会功能,即要承擔一定的社会责任,弘扬我们这个时代认可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同样要做到与时俱进,这与我们现在要求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作文立意是一致的。
还举那篇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为例,据后来资料提示,那位考生是一个城里的孩子,却能从自己独特的认知视角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不仅关注农民工孩子的物质生活,还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层面,表达了同情、理解和尊重,语句中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整篇文章虽充满辛酸与无奈,但基调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文尾还写到那些孩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茁壮成长,无疑在作文中形成了一抹亮色,自然唤起评卷老师的注意。尽管那抹亮色在当年与现实的“真实版”尚有一些距离,但这一充满社会责任的“真实”依然获得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认可。
作文的社会功能还要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时学会“过滤”。现在,学生所获得的信息丰富多彩,这些信息自然也有良莠之分。出于敏于“猎奇”的人类特性,不要说成人,学生往往也对社会上的负面信息的关注度比较高。若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将他们所获得的信息不加选择地“复制”到作文中,真实性是有了,但与“思想标准”就有距离了。对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提示他们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选取作文素材,即引导学生“抓主流”,冷静看待那些“非主流”的负面信息,在作文中舍“非”抓“主”。这种反映“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作文立意的“艺术真实”,是符合当下作文的评判标准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不错,作文教学是要高举“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这面旗帜的,不少作文大家常常撰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这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问题是,有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狭义地理解上述要求,将“真实性”误解为要求作文要写真人、真事、真想象,不能造假。这么一来,学生的作文内容确实写出了“真实”,但因为忽略了作文除“真实”以外的其他如“善”、“美”等同样十分重要的艺术加工或处理,得不到所希望的分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笔者要在此强调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务必要让学生知道写“真实”≠写“真的”。
首先,要正确认识“真实性”的定义内涵。鲁迅先生曾经阐述过文章真实性的问题,他说,所谓真实性,“它不必是曾有的,但必须是会有的”。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明确:作文是可以虚构的,不必是曾经发生过的;作文的虚构必须要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规律性,必须是会有的。如果违反生活逻辑规律性的虚构,那就是文章的失真,这种虚构是反生活的,是不允许的。笔者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写作时“合理地虚构”,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2008年上海高考命题作文《他们》,有一名得了满分的考生将目光投射到一个不受关注的群体——农民工子女身上。作文真实描绘了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体味他们的心灵世界。这篇佳作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毫不避讳地写出现代大都市中农民工挣扎与奋斗的不易,以及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压力、心理压力,但整篇文章抓住了最具有闪光特质的部分——农民工子女在那种沉闷、压抑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充满理想、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的一个个“点”,即使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且有将各个“点”综合起来的意味,但在评卷教师眼里仍不失真实,而给了满分。从这一作文个例来说,“合理地虚构”在学生作文中不应受到排斥。
其次,“二度创作”允许呈现个性“真实”。学生作文的源泉来源于学生生活,但它不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照搬,而应该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发掘、提炼、创新。接受美学认为,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能促使学生去寻找人物或事件的主旨,从而赋予学生进行“二度创作”的权利。一方面,因为人和事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意义空白点,如事件的发展进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有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味、自主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所接触的人和事具有开放性,学生个体之间因知识背景的特定性,情感和体验的差异性,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就产生了学生的认识个性。
一次作文训练课上,我布置学生写命题作文《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有“请结合自身实际”的限制,再三强调要求学生立足真实,写出真情实感,启发他们结合自身体验去“追溯”,哪怕涉及憾事,甚至是自己不太好讲的秘密。结果,这次学生的作文写得很成功,大多写得真实感人。一位女生竟然这样表达她对在街头修鞋的父亲的愧疚:“以前我一直不敢对同学和老师说您的职业是修鞋匠,担心您的身份使我在同学老师面前很没面子。为了不让同学知道,每次在街上碰到您我都装着不认识,要么总是绕道而行,远远地躲开;每次老师家访,我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以前是我不懂事,深深伤了您的心。对不起!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快速地跑上去,亲昵地搂住您的双肩,把头紧贴在您的耳旁,亲热地叫声:爸,我爱您!”我想,这位女生这一认识的产生,伴随着她的生活,触及了她的内心感受,把她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还提高了她的认知水平。没有人会怀疑这篇作文中那种“想象”的真实,自然也就不会排斥这其中合理的“二度创作”。
再次,社会责任要求对“真实”作艺术处理。长期以来,对中小学生作文的评判标准,概括地说有两个,一个是思想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其中艺术标准是为思想标准服务的。我们的文章(包括中小学生的作文),从古到今都赋予了它社会功能,即要承擔一定的社会责任,弘扬我们这个时代认可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同样要做到与时俱进,这与我们现在要求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作文立意是一致的。
还举那篇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为例,据后来资料提示,那位考生是一个城里的孩子,却能从自己独特的认知视角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不仅关注农民工孩子的物质生活,还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层面,表达了同情、理解和尊重,语句中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整篇文章虽充满辛酸与无奈,但基调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文尾还写到那些孩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茁壮成长,无疑在作文中形成了一抹亮色,自然唤起评卷老师的注意。尽管那抹亮色在当年与现实的“真实版”尚有一些距离,但这一充满社会责任的“真实”依然获得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认可。
作文的社会功能还要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时学会“过滤”。现在,学生所获得的信息丰富多彩,这些信息自然也有良莠之分。出于敏于“猎奇”的人类特性,不要说成人,学生往往也对社会上的负面信息的关注度比较高。若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将他们所获得的信息不加选择地“复制”到作文中,真实性是有了,但与“思想标准”就有距离了。对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提示他们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选取作文素材,即引导学生“抓主流”,冷静看待那些“非主流”的负面信息,在作文中舍“非”抓“主”。这种反映“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作文立意的“艺术真实”,是符合当下作文的评判标准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