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444w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春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这样的课学生学得能没有滋味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 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两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随着语言教学与学习方法的不断改革,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并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上有了极大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的词汇量不足,教师必须使用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和身体动作来简化他们的语言。在这篇论文中,身势语的作用与具体应用将会做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 身势语  一、介绍  非语言交际是比言语交流更简单、更有力的沟通工具。很多事情用非言语的方式比用言语更能有效地表达人们要说的意思。库珀说
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当我们命题让学生作文时,常会听到他们这样的唉叹声:“不会写!”“写不长!”“真烦恼!”事实上这是作文思路展不开的反映。这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深感头痛的事。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新探索,总结出十种作文开拓思路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示范法  即在写作文前,教师根据自己要命的作文题目,先给学生选读一些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例文,并适
摘要:文章认为高中地理复习应以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复习方式。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从高中地理教学观念的角度总结了一些地理高考复习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 地理 复习  新课改在各省市早已展开,本人所在的江西省从2008年秋季开始,在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当前,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以及同一省份不同的年级使用的教材版本可能各不相同,无论何种
面对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挑战,安徽省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作为2020年春季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取得历史性突破,为今年全省夏粮高质量丰产丰收、实现“十七连丰”发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规则、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高境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领会它的要旨并切实付诸行动却不易,尤其是英语教学,单词浩如烟海,语法千变万化,读音亦是变幻莫测,对初学者而言,犹如天书,稍有不慎,便会使他们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更须不断的探索“授之以渔”的方式方法。否则,教师声嘶力竭,学生机械记忆,苦不
为了高效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们尽快打好英语基础,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上下工夫,打造高效课堂。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堂内外所要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并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层面。  一、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自我学习、提高和完善的重要过程。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制定出周密的上课计划,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潍坊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肉碱对映体含量分布进行检测,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为消费者合理选购婴幼儿配方食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
枸(木巳)(Lycium Chinensie,L.)在医药上的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汉朝末年,即有此记载(大约1700年前)。其果实称枸(木巳)子,根皮称地骨皮。历代名医,皆对其评价很高,例如,“神
郁金又名益金、玉金、一今,产地农民均称为姜黄子,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产于浙江省瑞安县陶山、馬嶼、仙降等区,以陶山、馬嶼为主要产地。我們为了弄清种植情况,曾于57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