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系统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这就使得文言文中大部分实词的含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且有许多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率非常之低。这不仅让学生感觉文言文实词的难以掌握,学好一整篇文言文更是难上加难,同时也致使中华传统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承。从近几年的语文试题来看,与文言文实词相关的题目是一大重要考点,本文就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实词的教学进行探究,并提出几点拙见以供参考。
一、分析字形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所想表达的字面含义和深层次内涵通常都与其形体构造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形声字在所有汉字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以上。所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从字面的形旁来分析,我们就可以初步推断出与某个字构造相关联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分析字形法”。
比如,以“页”为偏旁而构成的字,通常都是与脖子部位有关的字,“颜、颧、颈和颔”等。《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这句话通俗地来解释就是“同车的女子面容姣好,就像美丽的木槿花一样”,而这一句中的“颜 ”字就是指“面容”的意思;以“酉”字为偏旁的字,通常都跟酒或者喝酒沾边,如“醉、醒、酡以及酽和酣”等字;以“贝”字为偏旁的字,由于古代多以贝壳类的事物作为钱币,所以与“贝”字相关的字多半与钱相关,如“赚、赔、赠以及账和贩”等字。由此,语文教师便以分析汉字字形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推测汉字的含义,且所推出的字义一般都很准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会意字和繁体字,譬如,“轟”字,其简体写法是“轰”,用以形容车水马龙的声音,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转换简体字和繁体字,当学生看到“轰”字的繁体形式时,将其与文言文中的意思联系起来,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汉字形体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字与最初造字时的形体相差甚远,在教学过程中找出这些字的最古老写法(甲骨文等)。譬如,唐代诗仙李白写的《送友人》一诗中有这么一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让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浪漫色彩,而这一句诗中,诗人借用了《诗经·小雅·车攻》中“萧萧马鸣”之句,添加了一个“班”字,由此便借物抒情,通过描述两匹不愿脱离同伴而在临别之际情不自禁萧萧长鸣的马儿来传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惜别之情。
而在此诗歌中,“班”字的使用可谓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学生领会诗人所想所感时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法来明确“班”字的意思。在“班”字的金文字形(如下圖1)中,“王”字符代表玉”,从其金文字形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字就像是用刀割玉,而它的本义便是“以刀割玉”,从字形所分析出来的意思与其本义非常接近,并可由此引申为分别、离别之意。同时便可分析出诗句中的 “班马”指的就是依依惜别的离群之马。通过这样系统性的字形分析,就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将诗中所描绘的情境跃然纸上,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图1“班”字的金文字形
二、成语推测法
从相对的角度来看,成语属于一种相对较稳定的固定词组,并且非常巧妙地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特点,是古今汉语互相联系的良好纽带。语文教师应充分且巧妙地利用成语这一有效资源来引导学生完成文言文中的联想与推断,并完成古今的知识迁移和转换,促进其对实词用法的掌握力度。
如在《口技》这一课中有这么一句“不能名其一处也”,由于学生一直受到现代文学的影响,对古文中“名”字的意义通常不太理解,在翻译的时候难以把握,特别是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文言文让其头疼不已。但倘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莫名其妙”这一成语来帮助理解这句话,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再比如《陈涉世家》中的“吴广素爱人”这一句,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素不相识”或者“素昧平生”中的“素”字来理解这句中的“素”字,完成古今意义的通用和迁移。
三、音节观察法
作为一种单音节文字,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是现代汉语中许多双音节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与语素相结合便形成了现代汉语的并列式结构,例如:“锋利、爱惜、怀抱以及饥饿和路途”等词语,它们的两个语素都指向同一个意思。所以,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利用其已知含义的语素去观察和推断另一个文言文中的生疏实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用“组词法”进行实践)。当在文言文中看到某个实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该词进行组词,多组成一些较常见的现代汉语词组,而后再结合文言文中的语境来确定实词的含义。
譬如,《劳山道士》这一文言文中“阴有归志”的“阴”字,学生可以双音节文字的特点为依据,组成“阴暗”等词,分析出该字在这一词语中的意思为“暗中”或“昏暗”,对于这个词语的含义,学生是非常熟悉的。以此类推,当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其他生疏实词且难以理解其含义时,可充分利用此方法,使其自身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掌握生疏实词的含义。
四、语境推测法
实际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将词放到文章中或句子中去理解是推断词义的最基本原则之一,结合上下文以及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对文字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和揣摩(“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这种推断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难词难句,同时还可凸显出学生当前的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狼(三则)》这一古文中有“顾无计可以死之”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两句内容,而在这两句古文中都出现了“顾”字,如果将后一句中“顾”的含义“回头看”照搬到第一句中去理解和翻译,显然是行不通的,并且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测。前一句的“顾”字可以翻译为“想到”或“考虑到”,而后再将其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句意也就明显通顺了很多。还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两种方法同时列出,其所得出的结果都是死,所以“亡”字就不会翻译成“死亡”,而是翻译成“逃跑”或“逃亡”。依此类推,引导学生运用语境推测这一方法解决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关键词后,再翻译句子就容易得多了。
五、结构评判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类句型时,教师通常只引导学生掌握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后,大部分学生便可根据句型结构自行评判出相应词句的含义。比如,在《曹刿论战》有这样一句“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一句中的“彼竭我盈”明显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且处于相同的位置,而“竭”和“盈”明显是相反的意思,因此学生可通过掌握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就能够评判和推测出另一个词的对应意思。
总之,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语文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在莘莘学子中传播,以使中华文化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中学(215021)
一、分析字形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所想表达的字面含义和深层次内涵通常都与其形体构造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形声字在所有汉字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以上。所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从字面的形旁来分析,我们就可以初步推断出与某个字构造相关联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分析字形法”。
比如,以“页”为偏旁而构成的字,通常都是与脖子部位有关的字,“颜、颧、颈和颔”等。《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这句话通俗地来解释就是“同车的女子面容姣好,就像美丽的木槿花一样”,而这一句中的“颜 ”字就是指“面容”的意思;以“酉”字为偏旁的字,通常都跟酒或者喝酒沾边,如“醉、醒、酡以及酽和酣”等字;以“贝”字为偏旁的字,由于古代多以贝壳类的事物作为钱币,所以与“贝”字相关的字多半与钱相关,如“赚、赔、赠以及账和贩”等字。由此,语文教师便以分析汉字字形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推测汉字的含义,且所推出的字义一般都很准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会意字和繁体字,譬如,“轟”字,其简体写法是“轰”,用以形容车水马龙的声音,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转换简体字和繁体字,当学生看到“轰”字的繁体形式时,将其与文言文中的意思联系起来,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汉字形体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字与最初造字时的形体相差甚远,在教学过程中找出这些字的最古老写法(甲骨文等)。譬如,唐代诗仙李白写的《送友人》一诗中有这么一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让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浪漫色彩,而这一句诗中,诗人借用了《诗经·小雅·车攻》中“萧萧马鸣”之句,添加了一个“班”字,由此便借物抒情,通过描述两匹不愿脱离同伴而在临别之际情不自禁萧萧长鸣的马儿来传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惜别之情。
而在此诗歌中,“班”字的使用可谓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学生领会诗人所想所感时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法来明确“班”字的意思。在“班”字的金文字形(如下圖1)中,“王”字符代表玉”,从其金文字形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字就像是用刀割玉,而它的本义便是“以刀割玉”,从字形所分析出来的意思与其本义非常接近,并可由此引申为分别、离别之意。同时便可分析出诗句中的 “班马”指的就是依依惜别的离群之马。通过这样系统性的字形分析,就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将诗中所描绘的情境跃然纸上,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图1“班”字的金文字形
二、成语推测法
从相对的角度来看,成语属于一种相对较稳定的固定词组,并且非常巧妙地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特点,是古今汉语互相联系的良好纽带。语文教师应充分且巧妙地利用成语这一有效资源来引导学生完成文言文中的联想与推断,并完成古今的知识迁移和转换,促进其对实词用法的掌握力度。
如在《口技》这一课中有这么一句“不能名其一处也”,由于学生一直受到现代文学的影响,对古文中“名”字的意义通常不太理解,在翻译的时候难以把握,特别是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文言文让其头疼不已。但倘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莫名其妙”这一成语来帮助理解这句话,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再比如《陈涉世家》中的“吴广素爱人”这一句,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素不相识”或者“素昧平生”中的“素”字来理解这句中的“素”字,完成古今意义的通用和迁移。
三、音节观察法
作为一种单音节文字,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是现代汉语中许多双音节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与语素相结合便形成了现代汉语的并列式结构,例如:“锋利、爱惜、怀抱以及饥饿和路途”等词语,它们的两个语素都指向同一个意思。所以,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利用其已知含义的语素去观察和推断另一个文言文中的生疏实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用“组词法”进行实践)。当在文言文中看到某个实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该词进行组词,多组成一些较常见的现代汉语词组,而后再结合文言文中的语境来确定实词的含义。
譬如,《劳山道士》这一文言文中“阴有归志”的“阴”字,学生可以双音节文字的特点为依据,组成“阴暗”等词,分析出该字在这一词语中的意思为“暗中”或“昏暗”,对于这个词语的含义,学生是非常熟悉的。以此类推,当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其他生疏实词且难以理解其含义时,可充分利用此方法,使其自身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掌握生疏实词的含义。
四、语境推测法
实际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将词放到文章中或句子中去理解是推断词义的最基本原则之一,结合上下文以及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对文字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和揣摩(“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这种推断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难词难句,同时还可凸显出学生当前的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狼(三则)》这一古文中有“顾无计可以死之”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两句内容,而在这两句古文中都出现了“顾”字,如果将后一句中“顾”的含义“回头看”照搬到第一句中去理解和翻译,显然是行不通的,并且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测。前一句的“顾”字可以翻译为“想到”或“考虑到”,而后再将其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句意也就明显通顺了很多。还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两种方法同时列出,其所得出的结果都是死,所以“亡”字就不会翻译成“死亡”,而是翻译成“逃跑”或“逃亡”。依此类推,引导学生运用语境推测这一方法解决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关键词后,再翻译句子就容易得多了。
五、结构评判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类句型时,教师通常只引导学生掌握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后,大部分学生便可根据句型结构自行评判出相应词句的含义。比如,在《曹刿论战》有这样一句“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一句中的“彼竭我盈”明显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且处于相同的位置,而“竭”和“盈”明显是相反的意思,因此学生可通过掌握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就能够评判和推测出另一个词的对应意思。
总之,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语文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在莘莘学子中传播,以使中华文化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中学(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