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田园诗歌的哲学思考与诗意的发现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328453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当代乡愁”“后现代与城市进程”“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当代田园诗歌”“生态诗歌”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诗歌研讨会上。为什么这几个关键词被人们反复研讨,在我看来这几个关键词从诗歌的角度折射了社会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指认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分裂与困惑。这样的揭示是诗歌对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的有效观照,这样的分裂与困惑是我们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极具当下意义的原生资源。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梳理,我们的创作才可能获得一种哲学层面的意蕴,对诗歌现场的创作态势才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知与客观的把握,我们的创作也才能获得一种自觉的意识,对正在丧失的诗歌精神的一些基本元素才有可能获得一种当下性的重构。
  一、当代乡愁的历史语境与哲学内涵
  卢梭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首先发现了工业文明对人的心灵与本真情感的摧残这个具有揭示意义的人文命题,他首先发出了保护人的心灵与本真情感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呼吁。
  从我国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来说,我们亲眼目睹了后工业时代以来,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时代以强劲的步履碾压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末期,由于社会的转型巨变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后现代诗潮对人们精神领空的强力渗透,信仰、价值、尊严、道德、情感、美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全面肢解而面目全非。新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精科技对现实生活的广泛影响与深度掌控,日常生活距离自己的心灵越来越远。在上述背景之下,人们的世俗生活越来越变形走调,主体精神日渐丧失,个体身份日益焦虑。这些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存在意义上的整体经验与病症。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挤压之下,人们的身心完全被置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飘忽、恐慌、挣扎、甚至绝望之中。
  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之下,渴望一个远离喧嚣,让内心沉寂下来,既让形而下的世俗生活得到充分的释放,又令形而上的精神获得皈依的领地,就成为人们的现实追求与精神遥望。从上述意义来看,这是“现代乡愁”生成的历史语境,是其抒写的现实场域与心灵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当代乡愁”抒写的哲学内涵。
  二、当代田园诗歌的精神遥望与抒写空间
  “乡愁情结”,在我看来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依附,现当代文学意义上的“乡愁情结”则是伴随着“现代性”的演进而生发和确立起来的。怎样从哲学与文学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乡村作为历史进程中一个“宿命的符号”,它在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存状态、生存心理及命运走向迫使人们深度思考与着力抒写;另一方面,人们从宏大的题旨与叙事回到世俗生活的具体场景和细节,乡村作为其回归的天然原生场域与精神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再一方面,乡村作为历史记忆和时代记忆已经成为人们心灵皈依的永远的故乡。从上述意义上说,“当代乡愁”是人们的心灵在现代性的沉潜与昼夜撕扯中凸显的一种心灵镜像,其实质是人们对“现代性”的天然抵抗,对农耕文化无限挽留的精神皈依,这三个方面为“现代乡愁”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场域与精神潜脉,又构成了当代田园诗歌的精神遥望与抒写空间。
  诗歌是永远开放的,这个开放性一是指本土经验与世界的完美结合,二是指当下性与时间的完美结合。就“当代田園诗歌”的创作来说,如何更好地在时空中呈现我们的心灵镜像与精神遥望,展现一个时代丰富、多彩、精妙的历史画卷与人文特征,值得我们深思与创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命题,这个命题告诉我们地球已经是一个村落,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彼此构建、相互支撑、共同呈现,已成为一个整体;还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又共同承受着战争、资本、资源、种族、信仰、价值、尊严、道德、情感等诸多方面的挤压与伤害,这是世界性的历史境遇与无法绕开的困惑。
  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视点之上,本土与世界性的关系,当下性与时间的关系就会获得一种聚焦,而这个焦点就是我们当下本土经验。紧紧抓住这个焦点,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处理我们本土的当下经验。在空间上,我们强调本土经验的同时,要将本土经验置身于世界谱系中来考察;在时间上,我们要将认知经验置身于现实境遇中来考察,对当下境遇进行反复拷问与指认。
  三、当代田园诗歌的诗学特点与诗意的发现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中,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派,并非是外在的抒写自然风光与田园景致,而是源于他内心的高洁与悠远,源于他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愤懑,对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蔑视与不屑,这就令“田园诗派”获得了一种高洁的精神品格,一种朴素的俯身自然与社会底层的大爱情怀。
  这就是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生成的历史语境,其精神气质构成了“田园诗派”的精神内涵。因而无论“田园诗派”抒写的是自然风光,还是田园景致,都充分表达了他们与上流社会的决裂,都彰显了他们俯身大地、亲近田园、关爱民众的人文品格。显然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与当下以“当代乡愁”为触点的“当代田园诗歌”有不同的历史语境,更有着完全不同的哲学意蕴。
  显然“当代田园诗歌”有着更为丰富而驳杂的历史境遇,而这种丰富性与驳杂性正是“当代田园诗歌”必须深刻揭示与有效指认的部分,是当下汉语诗歌抒写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时代特征,同时也是诗歌的精神元素与诗歌文本的一种当下性的重构。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心灵无限地打开,再打开。我常说,只有我们的心灵昼夜打开,保持一种昼夜盛开的姿势,我们才能听到万事万物的声音,才能听到神的声音,我们写下的文字,才有可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在曾经的一次采风中,我欣赏了自然风光与独具民族特色的布衣村寨的魅力,同时又领略了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和具体路径的新经济形态的最前沿的景观。而令我深思的是二者在同一片蓝天之下的相互支撑、彼此撕扯、共容一体的奇异景象。“当代乡愁”一词就像一把尖刀刮着我的神经,我知道这是诗歌处理现实经验的鲜活命题,是我们无法绕过的诗学话题,其所体现出的历史语境与哲学意蕴是触目惊心的,我只能用“疼痛”和“致敬”这两个词来表达真切的感悟。
  在伤口上发现诗意,是我当时的感悟。三棵上千年的老银杏树,被周围的农工厂挤得毫无无容身之地,几乎被挂在空中,它的生存领域被残酷地剥夺,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们也是生命,应该拥有自己生存的空间。显然透过它的命运我们看到了人自己的命运,正是这种刻骨的疼痛让我深思“当代田园诗歌”的历史语境与哲学的意蕴。我想我们应该将“当代田园诗歌”纳入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纳入到后工业时代与城市化进程的洪流之中来透视,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当代田园诗歌。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领悟诗性,来发现诗意,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这段历史与这片土地不可替代的诗意,否则我们的思考与表现都是外在的,都是浅薄的,甚至是对生命与风物的另一种辜负,对诗意的另一种伤害……
  向大自然致敬,是我将目光从伤口上移开之后的又一个感悟。向那三棵老银杏树致敬,向那些荒野的乱石致敬,向一棵小草致敬……它们远比我们强大、真实、纯粹……它们如此落魄、如此卑微、如此渺小;它们没有姓氏,没有家乡;它们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它们昼夜被遗弃、承受孤独,它们甚至被践踏、承受屈辱。而它们却如此宽容,如此的淡定,甚至忘记自己。这是一种内心的强大与纯粹,更是我们当代人严重缺失的一种品格与美德。
  从现在来看,2016年5月贵阳召开的“在白云山水间寻找更多诗意”诗歌研讨会为我们所提供了以农耕文化为内核,以自然山水为灵魂,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电子商务为前沿景观的四个图景,这四幅互相穿越、相互支撑、彼此照耀的画卷在全国已是一个普遍的图景。而这种历史与当代、乡村与城市化、农耕文化与当代科技相互对峙与相容的格局和态势所生发出来的是一个哲学的课题,这个课题既是古老的,也是前沿的,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而我们在抒写中,应该发现这个永恒课题所呈现出来的古老意蕴与最新景观,充分表达其在彼此包容与纵横切割之中所震颤出来的诗意。
  我想这样的思考既属于永恒的哲学,又属于永远的诗歌,这样的诗意,是共存的,又是奇异的;是深刻的,又是丰富的;是当下的,又是永恒的……
其他文献
在中国诗坛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在青春期有势不可挡的轰轰烈烈的写作气势,但进入中年之后,要么继续青春味地写作,要么因不知所措而停笔。而王竞成不同,随着年龄的増长,他的诗歌写作更趋厚重,显示出了智性的本色。本文将对王竞成近期诗歌的“中年写作”状态进行探视与分析。  一  王竞成的诗有着健康的诗性。他诗中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尤其是语言的朴素与机智,让阅读者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
期刊
如果说二十世纪的中国诗坛是现代抒情诗的时代,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诗坛的语境蜕变与冲击下,作为新兴产物的叙述诗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是超越、领先、蔓延、流行,还是作为诗歌生态圈共存的一员?放眼当下诗坛,在诗歌的具体呈现上,有一个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的事实,叙述诗已经从容兴起,不少青年诗人是主要的追随者,也有部分非青年诗人自觉或主动漫步和深入其中。诗学观念的转变,折射了审美格局本身的微妙、可能的重启及审美的
期刊
无论世界多么毁坏,人,都要穿过雨。  用目光,或脚步,到天幕下。  雨正钻出宇宙,演出魔术。  星球包裹成泡泡,植物欢爱般延长。  雨降临了语言。  一首污泥混杂的好诗,从纯诗中逃逸。  魔术不在真相起源,而是生活混进了人生,  扰乱了一切观看和表达。  雨从未停止挥洒技巧,直到万物被再次认出。  这是蕴含落日或世界的沙粒。  这是启开风暴和天堂的玫瑰。  这个人,在生活向他显现之前,  经历过可
期刊
夜鱼所有的诗歌都指向存在本身,在场、及物、深入,在现实和回忆之间穿梭,在蒙太奇般的文字影像中生成一种“历史与当下”的交互性结构。这种结构的文本呈现的意象通透、凝练、丰满,展现的场景细腻、深刻、如梦如幻,达到了词与物、词与人的高度共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打通现实的新途径和具有穿透力与空间感的文本。  夜鱼生于江苏,现居武汉,一种“外省人”精神上的游离感让她能够冷静地打量世界:  “听到他们发言至激情高
期刊
据说任何演说的第一句话一向是最困难的,现在这对我已不成问题啦。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后一行——对我都是一样的困难,因为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理当谈诗。我很少谈论这个话题——事实上,比任何话题都少。每次谈及,总暗地里觉得自己不擅此道,因此我的演讲将会十分简短,上桌的菜量少些,一切瑕疵便比较容易受到包容。  当代诗人对任何事物皆是怀疑论者,甚至——或者该说尤其——对自
期刊
磕着长头  用身体  接受每一寸土地的相问  冈仁波齐的山  有低过地面的深沉  那些满鬓的血和尘埃  生长慈悲  在神山上如雪一样  经年不化  大昭寺的台阶  光滑得像天堂之镜  而佛说  你还未抵达  推荐语  《朝圣》短小精粹,肃穆纯净,诗人以敬畏之心颂扬了千年来无以计数的虔誠朝圣者。起首直接切入,描述了朝圣者以行为替代言说,以沉静的虔诚接受土地的相问。而冈仁波齐峰是他们必须要翻越的,诗人
期刊
或木红或槐黄,布下迷局的人  随手擦亮春天的铜镜。我不去猜想  芷兰青翠之后,怎样拒绝枯萎  所有词语都已皈依,拒绝淹没于夜色  时光不断调和,原谅薄凉的刀  以及肝肠寸断的捶打  月光铺垫,一座焉支山陷入马蹄  春泥践踏的蝴蝶纷纷穿过流年  推荐语  《颜料》是女诗人飘絮《木版画(组诗)》的第一首。我驚诧于作者凝缩而简略的语言,冷静内敛的叙述,从而对于诗意的揭示更显得宽泛深远。  “布下迷局的人
期刊
蒋雨含是内蒙古少见的能持续36年写作的女诗人,就这个写作的时间长度而言已经表明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庄严性。从蒋雨含写下的第一首诗开始,她的声线是清晰的,她的语速是优雅的,她的音调装饰了发自内心的崇高之感,特别容易唤起聆听者的共鸣。没错,我说的是蒋雨含的诗适合舞台朗诵,她的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地方在于她表达了天使般的喜悦或悲伤。  把蒋雨含的诗放在内蒙古这个特殊地域背景上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期刊
先是火葬  人们伐倒树木  搬走巨石  为它准备一块地皮  接着天葬  人们把它卸成小块  每一个用来连接孩子的脐  都被精心保留  然后是土葬  人们挖坑 小心翼翼地  把它埋进去  放上寒酸的陪葬品  填土  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  统一在冬天下葬  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  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  这些土地  最后埋葬种土豆的土家人  不过他们只享用土葬  喂养五十六个民族  他们不能享受
期刊
仰卧。升高。移送眼睛的黑洞  一道光,牽扯出体内的诸多叛逆  机器的呻吟,停留在阴影部分  需要另一束光解剖,求证已有面积  以及未来的扩张性  重复的机械运动,仪器麻木了  患者疲惫了  报告单湿润了  几分钟之间的仰卧  整个世界都横着站在对面  不说一句话  推荐语  关注、书写生活是诗歌的责任和使命。诗人南鸿子通过对放射检查的现实体验与诗意反观,通过“仰卧”“呻吟”“疲惫”等细节含蓄表达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