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防治(附3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临床疗效,分析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临床住院资料,密切观察其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3~71岁,平均42.3岁。 Schatzker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8例,Ⅳ型6例,Ⅴ型6例,Ⅵ型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或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部分病例进行自体或人工骨植骨,并根据Rasmussru 标准进行膝功能评定。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个月。优8例,良20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77.8%。并发症8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或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临床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并发症及骨折的严重度密切相关,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恰当的内固定,尽可能保护和修复附属软组织结构、关节面较好整复,正确处理术前并发症和术后早期、适当的不负重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概述了筒辊磨核心关键部件回转筒体功能、任务、工艺要求,系统阐述了从机械结构方面对构成回转筒体的筒节、内衬、衬板三者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失效准则(或结构破坏)以及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理清了筒体分析原则、计算理论依据,确定了适合筒辊磨筒体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为筒辊磨国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采用酸浸法提取淮南某电厂粉煤灰中的Al2O3,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Na2CO3混合焙烧活化工艺和H2SO4酸浸工艺中的各种因素对Al2O3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最佳条件:焙烧灰碱比为
我们于1972年5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直肠内异物10例,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观察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钢板接骨术与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方法:局麻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0例23个椎体。双椎体3例,余均为
目的:讨论锁定钢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2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X线表现为有移位成角短缩畸形。经股骨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闭合复位辅助下椎体后凸成形术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单侧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的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载荷分享评分( LSC)为4~6分的56
目的:针对胫骨干闭合骨折患者采用扩张自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置入治疗方法和效果的比较。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胫骨干闭合骨折患者中随机的抽取90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