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机制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 肿瘤坏死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TNF的研究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早在19世纪末,人们发现有些恶性肿瘤患者在伴细菌感染时,可导致肿瘤的自发消退,提示细菌感染和肿瘤消退之间存在一定关系。1893年美国学者Coley et al尝试在肿瘤患者体内诱发细菌感染以及注射死亡细菌的混合物来治疗肿瘤,这就是有关TNF的最早记录。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TNF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除对免疫细胞有活化、促增殖和分化等作用外,对某些非肿瘤细胞和大多数肿瘤细胞
其他文献
<正>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雌激素受体以来,学者们开展了对各种不同器官肿瘤受体的研究,并形成了激素作用机制的3种模式(二步模式、核模式和平衡模式).目前已在众多的肿瘤中发
新生儿肝炎是一类与感染和代谢有关的新生儿常见疾病,因其病变肝脏内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形成,故又有"巨细胞肝炎"之称,本例是一位孕26W+妇女的引产胎儿,在尸检中发现是一例
<正>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电镜下它是一种单端多鞭毛、末端钝圆、菌体作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它定植在人类上消化道,尤其是在胃中。现已证明Hp感染非常普遍
通过测定辐照后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的复水性、硬度以及多糖黏度,观察其核磁共振谱图、显微结构、红外光谱图,研究钴-60辐照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