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宝兴,1933年生,浙江杭州人。 1953年受国家派遣,远赴苏联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水面舰船的研究设计工作。亲身经历我国海军水面战斗舰艇建设的初期发展,多次参加造船工业部代表团、海军代表团出国访问,承担过多种型号水面舰船的总体设计工作。1988年被授予教授级高工职称,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舰船于我们而言,是雾色下的神秘花园。而在一个阳光晴朗的下午,见证了我国舰船事业发展的严宝兴老先生带领我们拨开云雾,欣赏了鲜为人知的风景,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和期待。
初见严老先生和他的夫人时,我们看到的是极和蔼的两张面孔,鬓发全白、满面沟壑、眼角含笑,二人皆是一身朴素的衣裳,严老的夫人诸老师挽着严老的胳膊,面带微笑地向我们走来。他们就像是一对极平常的老人,离我们的距离似乎并不遥远,然而我们知道,老人的经历并不平常。
“我很幸运”
六十年前的一个夜晚,在苍茫的夜色下,一列火车摇晃着,轰响着,载着五百多名中国学子驶向遥远的苏联。其中有一位年轻人,透过车窗,注视着莽莽的荒原、苔原、森林披着黑夜的浓雾缓缓滑过视野。在他身后,数千公里以外,有他匆匆告别的年轻恋人,而眼前,朦胧中是憧憬的未知的学府,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位年轻人就是当时只有20岁的严宝兴。1953年,他被国家选中,远赴苏联留学,就读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今圣彼得堡国立海洋大学)造船系。提起这段经历,严老感慨地说:“能得到这个机会,我真的是很幸运。”从此他担上了报效祖国的重任。“国家真的很关心我们,在我们出发去苏联前,还特意为我们每个人量身材、做衣服。从四季的必备衣物,到正式的、休闲的,每种都有专门的衣服,整整装了两大箱子。临行前,周总理接见了我们,告诉我们,要身体好、学习好,处好与当地人的关系。”回忆起往事,严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感叹道,“国家真是把我们当作宝贝啊!”
火车在苍茫的大地上行驶了7天7夜,终于抵达了寒冷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在那里,严老正式开始了留学苏联的生涯。六年漫漫求学路,身在异国他乡的严老走得自然不会顺利,而他却微笑着为我们讲述了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在室外温度低达零下20多度的寒冷冬日,他在漫天大雪中踽踽独行,穿着大套鞋,晃晃悠悠地去俄文老师家学习俄语。因为所学专业保密性强,学习用书与笔记在课后都要统一上交老师保管,等到再次上课时才发放。课后,他到规定严格的保密科去借书,在指定的房间里潜心学习。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到图书馆看书,跑遍了列宁格勒的所有图书馆。假期,他到波罗的海的军舰上实习,去为造船工业局的代表团做翻译,还主动到工厂去学习;他还是列宁格勒中国留学生合唱团的团长,学习唱歌、跳舞,努力“搞好中苏友谊”……
1959年2月,严宝兴以全优的成绩完成学业,为自己的美好青春涂上了绚烂的一笔,向祖国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我很幸福”
其实,严老在年少时,心中憧憬的专业是航空航天,他梦想成为像加加林一样的航天员。但他被国家选中去苏联学习的并不是航天专业,而是另一项与之有着天壤之别的舰船设计专业。然而严老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国家交给的任务,并下定决心要为国防建设出力。
1959年,严老回国工作,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强大海军”。他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留在中国国内的苏联专家全被撤走,进行到一半的舰船设计工作不得不停了下来。严老却不愿放弃,他仔细研究专家留下的资料,将数据一一重新计算,缓慢而又有耐心地进行摸索,终于设计出中国第一艘军舰——海军037型轻型护卫舰!在他和其他所有造船工程师的努力下,中国自己的海军舰船设计工作从零开始,直至蓬勃发展。1995年,严老主持设计的销往泰国的F2T5舰艇,更给中国水面战斗舰艇事业注入了信心与胆量。
说起F2T5舰艇的设计与出口,严老心怀喜悦,声称那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自1990年起,他多次远赴海外,操着一口俄式的英语,参加了十多次谈判,不断地对舰艇进行改进与完善,做了大量的试验,并突破了美国、荷兰的阻碍,才最终实现了舰艇的成功制造与顺利交接。
聆听过程中,我们睁大了眼,对舰船这一片陌生的领域充满憧憬;而当我们听严老说到“舰船的适航性试验”时,更是感觉震撼不已——巨浪猛拍着舰身,舰艇晃动着,他开始晕眩、呕吐,却只是“吃点榨菜、吃个苹果,继续工作”。严老是如此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言苦累,无畏亦无惧。
“能成为一个普通的造船人,我真的很幸福。”严老动情地说。普通?严老当然不普通!他是我国舰船专业的领军人,而他却谦虚地称自己为“造船人”,为自己在舰船制造岗位上实现了自我价值而感到幸福。
“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而今,严老已是80岁高龄,但他仍保有每天进行俄文阅读和朗读的习惯,这便是他时隔半个世纪后依然能为我们现场带来一段堪称惊艳的俄文朗诵的奥秘。或许正是这种始终如少年时一样勤奋的特质使严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永不懈怠吧!
严老爱读《船长与大尉》,那是青年人勇敢冒险、不懈追求的故事。青春年少时,他就翻着书页,一遍遍咀嚼那句名言:“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故事陪伴他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这句话也激励着他走过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
在讲座临近结束的时候,严老认真地将这句话题写在本子上赠与我们,他沧桑的面庞洋溢着欢喜,眼中尽是期待——他期待着当今的青少年去奋斗,去探索,去开辟新的世界。他叮嘱我们:“你们可以有很多梦想,但最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中国梦,永远不是一个人、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他衷心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够投身建设祖国的事业。“要认真踏实,耐得住寂寞。”说这番话时,严老的眼中闪动着希望之光。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了,我们的脑海里却始终回响着他为我们朗诵的《青铜骑士》:
“那里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
就在海边我们要站稳脚步
各国的船帆将要来汇集
在这新的海程上游历
而我们将在海空里欢舞……”
小记者采访感言
浦宇晴(江苏省常熟中学):严老留学苏联的日子,是我们未曾经历过,也难以想象的一段艰辛岁月,老人却淡然又略带幽默地叙述着。他那沧桑的话语中透着经历风浪后的从容,艰苦奋斗后的成熟。
赵婉辰(靖江外国语学校):严老的讲座生动有趣,使大家在欢笑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也对海上的守护者——舰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舰船。
李青睿(盱眙县第一中学):从老人历经沧桑的面庞上,我能看出他对我们所抱的深深的关心与期盼。他就像我们的祖父一样,为我们描摹着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胡芸(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或许造船本不是严爷爷的最初理想,但他在其中获得了一辈子的乐趣;或许他在这条路上付出了太多太多,但他依旧不后悔。这是一份多大的执着啊!
舰船于我们而言,是雾色下的神秘花园。而在一个阳光晴朗的下午,见证了我国舰船事业发展的严宝兴老先生带领我们拨开云雾,欣赏了鲜为人知的风景,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和期待。
初见严老先生和他的夫人时,我们看到的是极和蔼的两张面孔,鬓发全白、满面沟壑、眼角含笑,二人皆是一身朴素的衣裳,严老的夫人诸老师挽着严老的胳膊,面带微笑地向我们走来。他们就像是一对极平常的老人,离我们的距离似乎并不遥远,然而我们知道,老人的经历并不平常。
“我很幸运”
六十年前的一个夜晚,在苍茫的夜色下,一列火车摇晃着,轰响着,载着五百多名中国学子驶向遥远的苏联。其中有一位年轻人,透过车窗,注视着莽莽的荒原、苔原、森林披着黑夜的浓雾缓缓滑过视野。在他身后,数千公里以外,有他匆匆告别的年轻恋人,而眼前,朦胧中是憧憬的未知的学府,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位年轻人就是当时只有20岁的严宝兴。1953年,他被国家选中,远赴苏联留学,就读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今圣彼得堡国立海洋大学)造船系。提起这段经历,严老感慨地说:“能得到这个机会,我真的是很幸运。”从此他担上了报效祖国的重任。“国家真的很关心我们,在我们出发去苏联前,还特意为我们每个人量身材、做衣服。从四季的必备衣物,到正式的、休闲的,每种都有专门的衣服,整整装了两大箱子。临行前,周总理接见了我们,告诉我们,要身体好、学习好,处好与当地人的关系。”回忆起往事,严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感叹道,“国家真是把我们当作宝贝啊!”
火车在苍茫的大地上行驶了7天7夜,终于抵达了寒冷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在那里,严老正式开始了留学苏联的生涯。六年漫漫求学路,身在异国他乡的严老走得自然不会顺利,而他却微笑着为我们讲述了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在室外温度低达零下20多度的寒冷冬日,他在漫天大雪中踽踽独行,穿着大套鞋,晃晃悠悠地去俄文老师家学习俄语。因为所学专业保密性强,学习用书与笔记在课后都要统一上交老师保管,等到再次上课时才发放。课后,他到规定严格的保密科去借书,在指定的房间里潜心学习。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到图书馆看书,跑遍了列宁格勒的所有图书馆。假期,他到波罗的海的军舰上实习,去为造船工业局的代表团做翻译,还主动到工厂去学习;他还是列宁格勒中国留学生合唱团的团长,学习唱歌、跳舞,努力“搞好中苏友谊”……
1959年2月,严宝兴以全优的成绩完成学业,为自己的美好青春涂上了绚烂的一笔,向祖国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我很幸福”
其实,严老在年少时,心中憧憬的专业是航空航天,他梦想成为像加加林一样的航天员。但他被国家选中去苏联学习的并不是航天专业,而是另一项与之有着天壤之别的舰船设计专业。然而严老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国家交给的任务,并下定决心要为国防建设出力。
1959年,严老回国工作,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强大海军”。他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留在中国国内的苏联专家全被撤走,进行到一半的舰船设计工作不得不停了下来。严老却不愿放弃,他仔细研究专家留下的资料,将数据一一重新计算,缓慢而又有耐心地进行摸索,终于设计出中国第一艘军舰——海军037型轻型护卫舰!在他和其他所有造船工程师的努力下,中国自己的海军舰船设计工作从零开始,直至蓬勃发展。1995年,严老主持设计的销往泰国的F2T5舰艇,更给中国水面战斗舰艇事业注入了信心与胆量。
说起F2T5舰艇的设计与出口,严老心怀喜悦,声称那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自1990年起,他多次远赴海外,操着一口俄式的英语,参加了十多次谈判,不断地对舰艇进行改进与完善,做了大量的试验,并突破了美国、荷兰的阻碍,才最终实现了舰艇的成功制造与顺利交接。
聆听过程中,我们睁大了眼,对舰船这一片陌生的领域充满憧憬;而当我们听严老说到“舰船的适航性试验”时,更是感觉震撼不已——巨浪猛拍着舰身,舰艇晃动着,他开始晕眩、呕吐,却只是“吃点榨菜、吃个苹果,继续工作”。严老是如此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言苦累,无畏亦无惧。
“能成为一个普通的造船人,我真的很幸福。”严老动情地说。普通?严老当然不普通!他是我国舰船专业的领军人,而他却谦虚地称自己为“造船人”,为自己在舰船制造岗位上实现了自我价值而感到幸福。
“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而今,严老已是80岁高龄,但他仍保有每天进行俄文阅读和朗读的习惯,这便是他时隔半个世纪后依然能为我们现场带来一段堪称惊艳的俄文朗诵的奥秘。或许正是这种始终如少年时一样勤奋的特质使严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永不懈怠吧!
严老爱读《船长与大尉》,那是青年人勇敢冒险、不懈追求的故事。青春年少时,他就翻着书页,一遍遍咀嚼那句名言:“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故事陪伴他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这句话也激励着他走过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
在讲座临近结束的时候,严老认真地将这句话题写在本子上赠与我们,他沧桑的面庞洋溢着欢喜,眼中尽是期待——他期待着当今的青少年去奋斗,去探索,去开辟新的世界。他叮嘱我们:“你们可以有很多梦想,但最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中国梦,永远不是一个人、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他衷心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够投身建设祖国的事业。“要认真踏实,耐得住寂寞。”说这番话时,严老的眼中闪动着希望之光。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了,我们的脑海里却始终回响着他为我们朗诵的《青铜骑士》:
“那里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
就在海边我们要站稳脚步
各国的船帆将要来汇集
在这新的海程上游历
而我们将在海空里欢舞……”
小记者采访感言
浦宇晴(江苏省常熟中学):严老留学苏联的日子,是我们未曾经历过,也难以想象的一段艰辛岁月,老人却淡然又略带幽默地叙述着。他那沧桑的话语中透着经历风浪后的从容,艰苦奋斗后的成熟。
赵婉辰(靖江外国语学校):严老的讲座生动有趣,使大家在欢笑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也对海上的守护者——舰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舰船。
李青睿(盱眙县第一中学):从老人历经沧桑的面庞上,我能看出他对我们所抱的深深的关心与期盼。他就像我们的祖父一样,为我们描摹着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胡芸(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或许造船本不是严爷爷的最初理想,但他在其中获得了一辈子的乐趣;或许他在这条路上付出了太多太多,但他依旧不后悔。这是一份多大的执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