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万恒沙,千千世界,人间。
人间,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最终都淹没于急景流年中,唯有得失功过在史册中留有痕迹。当史册也沉没于光阴深处时,留下的是什么呢?
是编经织纬的丰功伟业,千年之后,仍有人受益。
是那些留下来的建筑,即使散落于时空的罅隙,依旧如永恒的地标,留下光阴的一抹余晖。
卡尔·爱德华·萨根在《宇宙》中说:“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现在让我们一起,在空间与时间中,回溯、遨游、感知、记忆。
1
千年前,唐朝诗人王昌龄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但明月并非秦时独有,关塞也不只是汉时修成,中原王朝的边境上总是干戈不休,一代代人垒石砌墙,才有了守护中原腹地的一座座雄关锁隘。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东北方向,燕山巍峨高耸,渤海汹涌拍岸,有一处高约14米、厚7米、周长约4千米的城垣,在山与海之间绵延,那便是山海关的关城。
山海关虽以“天下第一关”闻名已久,但它实际修建于明朝,是明长城的一部分。尽管时间不如秦长城那般久远,但山海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的暗波翻覆、沧海横流。
山海关地处华北平原,此处距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只有百余公里,而且地势平缓,中途没有天险阻隔。在明朝建立之初,北平虽然并非都城,但它“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在地理格局上有极重要的意义。若山海关没有驻防,北平会直接面临敌军的攻击。所以为了保障北方安全,朱元璋派遣重臣徐达前去修整布防。
徐达接过命令,对永平、蓟州、密云等地的关隘都派人戍守。但是没有几年,蒙古军就劫掠了永平府,明军指挥使刘广战死。永平府囊括今天秦皇岛的大部地区、唐山的大部分地区,山海关的地段自然也在其中。徐达痛定思痛,率领卫屯军一万五千人修建山海、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强化长城防线。
在明清时期,山海关还被称为“渝关”“榆关”,不过渝关自古就有,在隋朝时已经建立了关城。但徐达考察后发现,古渝关并非战略要冲,它没有连接燕山山脉,而明长城多依燕山天险而建。所以,徐达在古渝关东部六十里的地方,建起了接山连海的山海关关城。此后,明朝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称东北三省为“关外”,清朝也沿袭了这种说法。
公元1421年,北平成为明朝都城,山海关防线不断加固。经过二百六十三年,山海关长城建成,成为与镇北台、嘉峪关齐名的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2
山海关分别立有靖边楼、牧营楼、镇东楼等角楼。其中,镇东楼碧瓦飞甍古朴大气,楼内外还悬有“天下第一关”的牌匾。
这块牌匾背后有一则趣闻。
据说,明宪宗曾下旨,在山海关的镇东门悬挂“天下第一关”的牌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过旨意,在确定城楼尺寸之后,为了凸显气势,他将牌匾制作得非常巨大,大约有6米长、2米高。这样巨大的牌匾,需要笔力扛鼎之人才能书写。最终,这个任务落到萧显的身上。
萧显是进士出身,曾经官至福建按察佥事,当时已经辞官,就在山海关城北角山后结庐隐居。萧显的书法沉着顿挫,自成一家,是题字的不二人选。当兵部主事说明来意后,萧显答应下来,但他表示,此事非同小可,他需要一段时日准备。
之后的几日,萧显手持一根扁担在院中练武,耍得虎虎生风。又过了一段时间,萧显每日只在房中吟诗,并未题字。
直到聽说蓟辽总督要代皇帝来山海关巡视,兵部主事急寻萧显。萧显听闻后,下笔一气呵成,写出“天下第一关”五个雄健洒脱的大字,让观者拍案叫绝。
但牌匾悬挂之后,众人却发现,“下”字竟少写了一点,而此刻,蓟辽总督的车驾将至,已来不及取下修改。
萧显临危不乱,抓起一块布,揉成一团,浸入墨汁,向着牌匾奋力一掷。这块布不偏不倚打在点的位置,成就了点睛之笔。
这段传说,为“天下第一关”增加了些浪漫传奇的元素。但作为拒敌于关外、拱卫中原的铜墙铁壁,这里更多的传说,是与烽火、狼烟、英雄、孤胆有关。
3
山海关作为明朝京师的门户,一直被关外的蒙古、后金虎视眈眈。公元1621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在辽东地区掀起腥风血雨,明军在与后金的缠斗中,连连败退。
眼见后金军队不断攻城略地,拿下关外七十余城,距离山海关仅一步之遥。明朝朝廷一番商议后,决定派专人镇守山海关。
后世闻名的抗清大将袁崇焕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他35岁考上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对边塞之事比较了解,对带兵之事信心十足。他在进京觐见皇帝时,获得破格提拔,入兵部任职。得知朝廷正商议镇守山海关的人选后,袁崇焕单枪匹马前往关外探查地形。回到朝廷后,他向皇帝请命:“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再次获得提拔,任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朝廷还给予他足够的军费去招兵买马。袁崇焕到任后,积极整备边防。山海关和锦州城处于辽西走廊的一南一北,他根据辽西走廊的狭窄地形,提出了“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的主张,依托辽西走廊最北端的锦州城和中段的宁远城修建防线。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的军队果然来犯,大军西渡辽河,抵达宁远城外。当时,袁崇焕的上级将兵力留在山海关,不去支援宁远城,仅留下袁崇焕孤守。袁崇焕写下血书,与手下将士盟誓,誓死守城。他严查奸细、严管粮草、狠抓逃兵,城内风气一肃。努尔哈赤多次派人劝降,都遭他拒绝。当努尔哈赤大举攻城时,袁崇焕命人用西洋大炮炮轰敌军,敌军攻城两天死伤惨重,最终努尔哈赤的铁骑折戟于宁远城,含恨败走。
这场大捷,让明朝上下为之振奋。之后,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也曾出兵宁远城和锦州城,再次败北。明朝末年,后金的军队始终无法突破山海关,只得绕道袭扰京畿地区。
可以说,山海关的牢固防守,为明朝疆域的安稳立下汗马功劳。一旦山海关失守,整个京师便危如累卵。
公元1644年是明朝的尾声,一场重要的战役打响——山海关大战。交战的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但在战争之初,三方敌我阵营并非固定。多尔衮一开始计划是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合力夺取中原,但李自成并不理会。不久后,李自成攻克了京师。驻守宁远城的吴三桂原本率兵勤王,但途中听说京师陷落、明朝灭亡的消息,又退回山海关驻扎下来。
李自成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原本同意归顺,但听闻家眷在京师受到大顺军凌辱,吴三桂改变主意,拒降李自成。
随着十万大顺军逼近山海关,吴三桂自忖力不能敌,便派遣使者向多尔衮求援。清军抓住机会,集结在山海关附近,旁观吴三桂与大顺军的恶战。大顺军派出军队,断吴三桂后路,又派出六万大军,冲击山海关的东西罗城和北边翼城。
战事危急万分,吴三桂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至清军营地,向多尔衮表示归降,双方一拍即合。清军一举入关,与吴三桂合兵成掎角之势,对大顺军前后夹击,不仅大获全胜,还乘胜追击,成功入主中原,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4
公元1682年,一支威风凛凛的队伍从山海关经过,仪仗车驾俱全,声势浩大,那是康熙帝出关东巡的队伍。
一名青年常伴大驾左右,这本是风光无限的一刻,但青年的脸上却全无笑意。在锦衣玉食中养出怕风怯雨的体魄,让他无法适应这样的苦寒天气。眼见风雪漫天,锦帐连营,青年愈发思念京师的绛阙春明,在不眠之夜里写下一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海关沉默地望着这一切,一如经年不变的明月、寒潮、沧海和青山,对曾经的关外人,如今的关内人,不置一词。
人间,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最终都淹没于急景流年中,唯有得失功过在史册中留有痕迹。当史册也沉没于光阴深处时,留下的是什么呢?
是编经织纬的丰功伟业,千年之后,仍有人受益。
是那些留下来的建筑,即使散落于时空的罅隙,依旧如永恒的地标,留下光阴的一抹余晖。
卡尔·爱德华·萨根在《宇宙》中说:“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现在让我们一起,在空间与时间中,回溯、遨游、感知、记忆。
1
千年前,唐朝诗人王昌龄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但明月并非秦时独有,关塞也不只是汉时修成,中原王朝的边境上总是干戈不休,一代代人垒石砌墙,才有了守护中原腹地的一座座雄关锁隘。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东北方向,燕山巍峨高耸,渤海汹涌拍岸,有一处高约14米、厚7米、周长约4千米的城垣,在山与海之间绵延,那便是山海关的关城。
山海关虽以“天下第一关”闻名已久,但它实际修建于明朝,是明长城的一部分。尽管时间不如秦长城那般久远,但山海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的暗波翻覆、沧海横流。
山海关地处华北平原,此处距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只有百余公里,而且地势平缓,中途没有天险阻隔。在明朝建立之初,北平虽然并非都城,但它“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在地理格局上有极重要的意义。若山海关没有驻防,北平会直接面临敌军的攻击。所以为了保障北方安全,朱元璋派遣重臣徐达前去修整布防。
徐达接过命令,对永平、蓟州、密云等地的关隘都派人戍守。但是没有几年,蒙古军就劫掠了永平府,明军指挥使刘广战死。永平府囊括今天秦皇岛的大部地区、唐山的大部分地区,山海关的地段自然也在其中。徐达痛定思痛,率领卫屯军一万五千人修建山海、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强化长城防线。
在明清时期,山海关还被称为“渝关”“榆关”,不过渝关自古就有,在隋朝时已经建立了关城。但徐达考察后发现,古渝关并非战略要冲,它没有连接燕山山脉,而明长城多依燕山天险而建。所以,徐达在古渝关东部六十里的地方,建起了接山连海的山海关关城。此后,明朝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称东北三省为“关外”,清朝也沿袭了这种说法。
公元1421年,北平成为明朝都城,山海关防线不断加固。经过二百六十三年,山海关长城建成,成为与镇北台、嘉峪关齐名的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2
山海关分别立有靖边楼、牧营楼、镇东楼等角楼。其中,镇东楼碧瓦飞甍古朴大气,楼内外还悬有“天下第一关”的牌匾。
这块牌匾背后有一则趣闻。
据说,明宪宗曾下旨,在山海关的镇东门悬挂“天下第一关”的牌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过旨意,在确定城楼尺寸之后,为了凸显气势,他将牌匾制作得非常巨大,大约有6米长、2米高。这样巨大的牌匾,需要笔力扛鼎之人才能书写。最终,这个任务落到萧显的身上。
萧显是进士出身,曾经官至福建按察佥事,当时已经辞官,就在山海关城北角山后结庐隐居。萧显的书法沉着顿挫,自成一家,是题字的不二人选。当兵部主事说明来意后,萧显答应下来,但他表示,此事非同小可,他需要一段时日准备。
之后的几日,萧显手持一根扁担在院中练武,耍得虎虎生风。又过了一段时间,萧显每日只在房中吟诗,并未题字。
直到聽说蓟辽总督要代皇帝来山海关巡视,兵部主事急寻萧显。萧显听闻后,下笔一气呵成,写出“天下第一关”五个雄健洒脱的大字,让观者拍案叫绝。
但牌匾悬挂之后,众人却发现,“下”字竟少写了一点,而此刻,蓟辽总督的车驾将至,已来不及取下修改。
萧显临危不乱,抓起一块布,揉成一团,浸入墨汁,向着牌匾奋力一掷。这块布不偏不倚打在点的位置,成就了点睛之笔。
这段传说,为“天下第一关”增加了些浪漫传奇的元素。但作为拒敌于关外、拱卫中原的铜墙铁壁,这里更多的传说,是与烽火、狼烟、英雄、孤胆有关。
3
山海关作为明朝京师的门户,一直被关外的蒙古、后金虎视眈眈。公元1621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在辽东地区掀起腥风血雨,明军在与后金的缠斗中,连连败退。
眼见后金军队不断攻城略地,拿下关外七十余城,距离山海关仅一步之遥。明朝朝廷一番商议后,决定派专人镇守山海关。
后世闻名的抗清大将袁崇焕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他35岁考上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对边塞之事比较了解,对带兵之事信心十足。他在进京觐见皇帝时,获得破格提拔,入兵部任职。得知朝廷正商议镇守山海关的人选后,袁崇焕单枪匹马前往关外探查地形。回到朝廷后,他向皇帝请命:“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再次获得提拔,任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朝廷还给予他足够的军费去招兵买马。袁崇焕到任后,积极整备边防。山海关和锦州城处于辽西走廊的一南一北,他根据辽西走廊的狭窄地形,提出了“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的主张,依托辽西走廊最北端的锦州城和中段的宁远城修建防线。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的军队果然来犯,大军西渡辽河,抵达宁远城外。当时,袁崇焕的上级将兵力留在山海关,不去支援宁远城,仅留下袁崇焕孤守。袁崇焕写下血书,与手下将士盟誓,誓死守城。他严查奸细、严管粮草、狠抓逃兵,城内风气一肃。努尔哈赤多次派人劝降,都遭他拒绝。当努尔哈赤大举攻城时,袁崇焕命人用西洋大炮炮轰敌军,敌军攻城两天死伤惨重,最终努尔哈赤的铁骑折戟于宁远城,含恨败走。
这场大捷,让明朝上下为之振奋。之后,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也曾出兵宁远城和锦州城,再次败北。明朝末年,后金的军队始终无法突破山海关,只得绕道袭扰京畿地区。
可以说,山海关的牢固防守,为明朝疆域的安稳立下汗马功劳。一旦山海关失守,整个京师便危如累卵。
公元1644年是明朝的尾声,一场重要的战役打响——山海关大战。交战的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但在战争之初,三方敌我阵营并非固定。多尔衮一开始计划是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合力夺取中原,但李自成并不理会。不久后,李自成攻克了京师。驻守宁远城的吴三桂原本率兵勤王,但途中听说京师陷落、明朝灭亡的消息,又退回山海关驻扎下来。
李自成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原本同意归顺,但听闻家眷在京师受到大顺军凌辱,吴三桂改变主意,拒降李自成。
随着十万大顺军逼近山海关,吴三桂自忖力不能敌,便派遣使者向多尔衮求援。清军抓住机会,集结在山海关附近,旁观吴三桂与大顺军的恶战。大顺军派出军队,断吴三桂后路,又派出六万大军,冲击山海关的东西罗城和北边翼城。
战事危急万分,吴三桂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至清军营地,向多尔衮表示归降,双方一拍即合。清军一举入关,与吴三桂合兵成掎角之势,对大顺军前后夹击,不仅大获全胜,还乘胜追击,成功入主中原,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4
公元1682年,一支威风凛凛的队伍从山海关经过,仪仗车驾俱全,声势浩大,那是康熙帝出关东巡的队伍。
一名青年常伴大驾左右,这本是风光无限的一刻,但青年的脸上却全无笑意。在锦衣玉食中养出怕风怯雨的体魄,让他无法适应这样的苦寒天气。眼见风雪漫天,锦帐连营,青年愈发思念京师的绛阙春明,在不眠之夜里写下一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海关沉默地望着这一切,一如经年不变的明月、寒潮、沧海和青山,对曾经的关外人,如今的关内人,不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