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师要在实现“育人”与“育己”之间协调发展,而汕头市东厦中学开展的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恰好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名著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教师来说,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整本书 教师 专业素养 师生读书俱乐部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教师便肩负着执行好新课标、深化课程改革的重担。“兴国必先强师”,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语文教师队伍,是新课标贯彻落实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具备科学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还必须自觉地去提升自己,实现“育人”与“育己”的协调发展。
新课标规定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阅读“整本书”尤其是经典名著,恰好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经典名著是“人类价值选择的结果”[2],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与那些通俗类型的作品[3]和“短暂易逝”[4]乃至具有“潜在负价值”的流行读物[5]相比,经典名著不仅具有深邃的魅力,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的提升”[6],甚或像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学大师利哈齐夫所说:“能够为我们和未来的后辈保存自己崇高的使命,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立场的形成过程中、在伦理和审美价值的选择中保持崇高地位,以便不让各种低俗‘读物’和无内容、纯消遣的俗气污染我们的意识。”[7]名著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包括“培植精神、拓宽视野和塑造人格”[8]以及“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9]等等,而关键则在于教师是否“多读书”[10],是否有“扎实的名著阅读积累”[11],是否真正被名著“感动过”并且具有“高水准的引领技巧”[12]。当然,无论教师和学生原有的状况如何,名著阅读教学的结果都是实现了“师生共赢”。在此,拟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探讨名著阅读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促进作用。
一.名著阅读教学课的促进作用
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水平,笔者所在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名著阅读教学课,高一级为《三国演义》《富兰克林自传》《论语》《契诃夫短篇小说集》,高二级为《诗经》《哈姆雷特》《红楼梦》《蒙田随笔》,“由于高三级下学期应考压力过大,所以只考虑上学期两部名著《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和《人间词话》的教学”[13]。名著作为整本书,往往是鸿篇巨制的大部头,它有普通文本所不具备的深厚内涵和复杂结构。名著阅读课“不能停留于既有的只针对单篇课文教学所设计出来的那一套”[14],因为它不像传统的语文课一样,有编排好的教材,有精选好的文段,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有相关的教师参考用书,而是要授课教师自己独立地处理好教材来授课,这很考验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能够独立合理处理名著教材,是名著阅读教学课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只有在准确、深入地掌握了“感性美与理性美”[15]的基础上处理好名著教材,才能扮演好引路人的身份,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本解读,才能达到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哈姆雷特》这一名著的阅读教学中,肖杨杨老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对名著教材进行了一番独立的处理,最终把该文本的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为主要是带领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来进行人性方面的探讨[16]。而对《诗经》这一名著的处理,笔者按照不同题材进行篇目的分类,力求通过不同的题材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每种题材的篇目寻找一个教学的切入点,例如爱情诗,便挑选《诗经》中常见的三个意象:飞鸟、草木、流水,对多首诗歌进行解读。在独立处理名著教材的过程中,教师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评判能力以及恰当准确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等多种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二.名著鉴赏专题讲座的促进作用
调查显示,教师开名著鉴赏课(或讲座),是学生们普遍欢迎的一种形式——无论是高中生[17],还是大学生[18]。然而,开设高质量的名著鉴赏专题讲座,不能“倾向于从‘平面’上看问题”[19],简单地把名著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课堂上所讲的东西都拿来与学生分享,而必须是在多次精读名著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捜集整合资料、设计深化主题、挑选挖掘素材、斟酌一词一句”[20],然后才把对于名著的真知灼见拿出来示众。
如果说多读是合乎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根基,那么精读则是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绽放的绚烂花朵。教师只有精读作品才能领略名著的独到魅力,达到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境界,才能保障名著鉴赏专题讲座的有效性,把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听众。
如姚静老师的名著鉴赏讲座——《无声的悲鸣是最响亮的警钟<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让听众包括笔者在内都深深地感受到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不仅仅是切尔诺贝利大地的痛苦呐喊,还是一代又一代深受核辐射残害的切尔诺贝利人民的哀嚎!姚静老师还呼唤大家以敬畏之心看待生命,用正直的反思之心悲悯人间。这样的深刻体会,离不开姚静老师对文本的多次精读,而这个不断深读的过程,也是姚静老师本人阅读素养进一步提升的过程。
三.师生读书俱乐部的促进作用
建立师生读书俱乐部是“名著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把阅读变成社交性的活动”[21]。跟“名著课堂教学”相比,它在活动的组织上要灵活许多,只以“热爱阅读”为纽带,以促进具有“真正的智力生活”意义的“读好书、有趣的书和需要的书”为宗旨[22],把热心于探讨读书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较好地实现了变名著阅读常见的“苦读”为“悦读”[23],既读了好书,又真正读进去并深入思考,同时还兼顾了名著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读书俱乐部中既是指导者、协调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在分享会上,师生地位平等,教师也以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感受。读书俱乐部的最大特点就是这种民主式的互動,这种民主、互动方式的分享与倾听,不仅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丰富了大家的读书经验,而且还出现了成员之间互相借阅书籍乃至因受其他成员影响而“自己买书”的可喜情形[24]。学生对某些作品的阅读体验,也许是教师自身无法体会到的,而教师对某些作品的评价,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意见,会提出质疑的。当质疑生成后,教师就必须去思考,有时甚至需要矫正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不仅要把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时也可能是“枯燥难懂”的部分[25]向学生揭示出来,而且“还应该在辨析和批判书中的糟粕方面对他们有所帮助”[26]。正是在这样的一些过程中,教师的民主意识、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交流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也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姚佩琅.高中语文学科新面向:整本书[J].文学教育(上),2019(01).
[2]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13.
[3]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12-18.
[4]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2):24.
[5]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潜在负价值[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6):35-41.
[6]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3):27.
[7]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5.
[8]姚佩琅.例谈校办读书节的模式[J].文学教育(上),2016(01):116.
[9]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3.
[10]郑惠生.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因——从城乡小学生的心里话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5.
[11]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
[12]郑惠生.经典名著留给大学生的印象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美与时代(下),2005(09):83.
[13]姚佩琅.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J].文学教育(上),2018(11):73.
[14]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8.
[15]郑惠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05(04):8.
[16]肖杨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导演”和“侦探”[J].文学教育(上),2018(11):82-83.
[17]郑惠生.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97.
[18]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134-135.
[19]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3):40.
[20]姚佩琅.例谈学校读书节的功用、运作及局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33):11.
[21][美]露西·麦考密克·卡尔金斯.如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与课程?[M].祝玉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6.
[22][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48-149.
[23]姚佩琅.德育视野中的校办读书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28.
[24]郑惠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认知、行为与相关条件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89.
[25]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喜欢阅读哪类课外书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02):58.
[26]鄭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8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ZQJK023,项目负责人:姚佩琅)
(作者介绍:翁育芬,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整本书 教师 专业素养 师生读书俱乐部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教师便肩负着执行好新课标、深化课程改革的重担。“兴国必先强师”,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语文教师队伍,是新课标贯彻落实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具备科学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还必须自觉地去提升自己,实现“育人”与“育己”的协调发展。
新课标规定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阅读“整本书”尤其是经典名著,恰好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经典名著是“人类价值选择的结果”[2],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与那些通俗类型的作品[3]和“短暂易逝”[4]乃至具有“潜在负价值”的流行读物[5]相比,经典名著不仅具有深邃的魅力,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的提升”[6],甚或像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学大师利哈齐夫所说:“能够为我们和未来的后辈保存自己崇高的使命,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立场的形成过程中、在伦理和审美价值的选择中保持崇高地位,以便不让各种低俗‘读物’和无内容、纯消遣的俗气污染我们的意识。”[7]名著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包括“培植精神、拓宽视野和塑造人格”[8]以及“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9]等等,而关键则在于教师是否“多读书”[10],是否有“扎实的名著阅读积累”[11],是否真正被名著“感动过”并且具有“高水准的引领技巧”[12]。当然,无论教师和学生原有的状况如何,名著阅读教学的结果都是实现了“师生共赢”。在此,拟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探讨名著阅读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促进作用。
一.名著阅读教学课的促进作用
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水平,笔者所在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名著阅读教学课,高一级为《三国演义》《富兰克林自传》《论语》《契诃夫短篇小说集》,高二级为《诗经》《哈姆雷特》《红楼梦》《蒙田随笔》,“由于高三级下学期应考压力过大,所以只考虑上学期两部名著《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和《人间词话》的教学”[13]。名著作为整本书,往往是鸿篇巨制的大部头,它有普通文本所不具备的深厚内涵和复杂结构。名著阅读课“不能停留于既有的只针对单篇课文教学所设计出来的那一套”[14],因为它不像传统的语文课一样,有编排好的教材,有精选好的文段,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有相关的教师参考用书,而是要授课教师自己独立地处理好教材来授课,这很考验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能够独立合理处理名著教材,是名著阅读教学课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只有在准确、深入地掌握了“感性美与理性美”[15]的基础上处理好名著教材,才能扮演好引路人的身份,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本解读,才能达到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哈姆雷特》这一名著的阅读教学中,肖杨杨老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对名著教材进行了一番独立的处理,最终把该文本的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为主要是带领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来进行人性方面的探讨[16]。而对《诗经》这一名著的处理,笔者按照不同题材进行篇目的分类,力求通过不同的题材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每种题材的篇目寻找一个教学的切入点,例如爱情诗,便挑选《诗经》中常见的三个意象:飞鸟、草木、流水,对多首诗歌进行解读。在独立处理名著教材的过程中,教师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评判能力以及恰当准确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等多种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二.名著鉴赏专题讲座的促进作用
调查显示,教师开名著鉴赏课(或讲座),是学生们普遍欢迎的一种形式——无论是高中生[17],还是大学生[18]。然而,开设高质量的名著鉴赏专题讲座,不能“倾向于从‘平面’上看问题”[19],简单地把名著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课堂上所讲的东西都拿来与学生分享,而必须是在多次精读名著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捜集整合资料、设计深化主题、挑选挖掘素材、斟酌一词一句”[20],然后才把对于名著的真知灼见拿出来示众。
如果说多读是合乎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根基,那么精读则是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绽放的绚烂花朵。教师只有精读作品才能领略名著的独到魅力,达到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境界,才能保障名著鉴赏专题讲座的有效性,把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听众。
如姚静老师的名著鉴赏讲座——《无声的悲鸣是最响亮的警钟<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让听众包括笔者在内都深深地感受到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不仅仅是切尔诺贝利大地的痛苦呐喊,还是一代又一代深受核辐射残害的切尔诺贝利人民的哀嚎!姚静老师还呼唤大家以敬畏之心看待生命,用正直的反思之心悲悯人间。这样的深刻体会,离不开姚静老师对文本的多次精读,而这个不断深读的过程,也是姚静老师本人阅读素养进一步提升的过程。
三.师生读书俱乐部的促进作用
建立师生读书俱乐部是“名著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把阅读变成社交性的活动”[21]。跟“名著课堂教学”相比,它在活动的组织上要灵活许多,只以“热爱阅读”为纽带,以促进具有“真正的智力生活”意义的“读好书、有趣的书和需要的书”为宗旨[22],把热心于探讨读书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较好地实现了变名著阅读常见的“苦读”为“悦读”[23],既读了好书,又真正读进去并深入思考,同时还兼顾了名著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读书俱乐部中既是指导者、协调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在分享会上,师生地位平等,教师也以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感受。读书俱乐部的最大特点就是这种民主式的互動,这种民主、互动方式的分享与倾听,不仅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丰富了大家的读书经验,而且还出现了成员之间互相借阅书籍乃至因受其他成员影响而“自己买书”的可喜情形[24]。学生对某些作品的阅读体验,也许是教师自身无法体会到的,而教师对某些作品的评价,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意见,会提出质疑的。当质疑生成后,教师就必须去思考,有时甚至需要矫正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不仅要把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时也可能是“枯燥难懂”的部分[25]向学生揭示出来,而且“还应该在辨析和批判书中的糟粕方面对他们有所帮助”[26]。正是在这样的一些过程中,教师的民主意识、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交流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也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姚佩琅.高中语文学科新面向:整本书[J].文学教育(上),2019(01).
[2]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13.
[3]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12-18.
[4]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2):24.
[5]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潜在负价值[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6):35-41.
[6]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3):27.
[7]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5.
[8]姚佩琅.例谈校办读书节的模式[J].文学教育(上),2016(01):116.
[9]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3.
[10]郑惠生.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因——从城乡小学生的心里话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5.
[11]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
[12]郑惠生.经典名著留给大学生的印象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美与时代(下),2005(09):83.
[13]姚佩琅.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J].文学教育(上),2018(11):73.
[14]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8.
[15]郑惠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05(04):8.
[16]肖杨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导演”和“侦探”[J].文学教育(上),2018(11):82-83.
[17]郑惠生.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97.
[18]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134-135.
[19]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3):40.
[20]姚佩琅.例谈学校读书节的功用、运作及局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33):11.
[21][美]露西·麦考密克·卡尔金斯.如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与课程?[M].祝玉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6.
[22][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48-149.
[23]姚佩琅.德育视野中的校办读书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28.
[24]郑惠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认知、行为与相关条件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89.
[25]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喜欢阅读哪类课外书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02):58.
[26]鄭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8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ZQJK023,项目负责人:姚佩琅)
(作者介绍:翁育芬,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