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传统山水画和油画在世界艺术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以上两种画分为东西两种不同种类的审美文化,在历史文化中共同存在。即使都以自然景观为表现对象,但是绘画的模式也体现了不同审美观念、手法以及视觉感受,达到独特的风格与审美情趣。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油画与传统国画欣赏方法的对比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民族问题。
关键词:油画风景 中国传统山水画 比较研究 民族化
中圖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32-04
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不同的绘画形式表达着不同的审美文化以及艺术理念,通过对传统山水画和油画进行比较,可解析中西绘画模式的差异性。在中西美术比较过程中,探讨各民族美术特点以及美术发展的规律,进而探讨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其对探讨中西绘画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在比较中总结中西艺术之间的不同,可进一步丰富中国油画发展方向。
一、油画和国画的发展历程
(一)油画的发展
油画的发展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阶段发展起来的,其属于西方美术的根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表现手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特点,它的影响较为深远,即使根据当前艺术风格来讲,此种传统依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理念[1]。文艺复兴美术中的人体解剖艺术创作,其将写实当做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这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时尚,同时也是一种标准。从西方油画《逃往埃及》的题材来看,和宗教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然而,此画全部都是通过风景为主线路,将人物逐渐缩小到最低限度。绘画者在创作中细心研究了风景以及描绘风景,使得风景变为较为独特的科目。自15世纪以来,风景在人物画做了多年的背景之后,最终逃离了陪衬的命运,进而迈向单独的路线,变为特有的画种。直到17世纪,风景画发展进入较为核心的时期,油画风景经由荷兰画家推出,使得脱离了人物背景地位,让油画变为独立的成熟画种[2]。
(二)传统山水画发展
传统山水画最初是夏商时期在青铜器上出现美的纹样,纹样看上去较为神秘且恐怖,然而却发出较有力的历史力量。画作不追求物象形似,只追求物象的神似,经过详细的描述物象外部特征,来表现物象的内在精神,在传统历史发展中都较为注重笔和线条,源头都来源于此。以上青铜器在纹样中体现了张力、生命力以及节奏感,让人想到宇宙的硕大和变幻。追究源泉,山水画的画法都是给人这样的感受,传统山水最先出现是通过人物画背景出现的,和其余题材独立形成阶段性的变化,独立的传统国画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国画《画云台山记》中,就有山水相关资料显示,文中表明了各种技术手法,被称为早期山水画理论。发展到隋唐时期,国画逐渐变得成熟,使得山水画变为单独的画种,并体现出多种风格以及流派,其中最具代表的人有李思训、王维、张藻等大量的专画人员,以上人员将山水画慢慢推至高峰。
二、油画和国画理念差别
(一)油画风景美学理念
首先油画,属于独特的画种,需维持材料的纯粹,杜绝形式风格和题材内容的约束,不拘于形式模式,其内容涵盖较多,所以中国油画存在理论匮乏且思想保守。自西方现代文化是从古希腊罗马异教文化开始,通过希伯文化为根源的基督文明逐渐演变而来,换句话讲,到目前为止西方文化中较为活跃的源泉。一个为古希腊罗马文化,一个为基督教文化。古希腊人在各个学术方面都创造了较为辉煌的成就,对于欧洲文化的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从希腊艺术方面来讲,它的艺术高度是空前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希腊和古罗马奠定的基础,将不会有当前的欧洲。古希腊伦理学以及价值观都体现为尚知、理性哲学的沉思等被称之为最高德性,古希腊艺术被表现为“模仿”,其主张采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还原自然,在情感方面占据较为主要的作用,然而理性原因占据上风,加强了艺术真实性。雕塑以及建筑等都属于希腊艺术的最高成就,希腊建设属于立体造型,具有浑源厚实的体积,在光的照射下雕塑明暗有序,建设有质感,有效表现出希腊艺术的尚知和崇理理念。以上表现出西方传统写实的技法方向,使得西方绘画逐渐注重体积、写实。油画的风景也是这样,在追寻物像的体积感、真实感以及触摸感方面,画面营造出较为真实的空间感觉,这一切都来源于希腊的雕塑以及建筑的艺术。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观念
中国人的思想内涵的影响,进行的绘画技法中就显示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中就表现出了民族的风格和鲜明的美学特色,形成了严整的艺术体系,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经过代代的相传,经过历史对沉淀而形成的。这些方面和中国的社会中的处世之道、信仰和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美学思想方面,受中国古代儒、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家思想极深的烙印。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孔子在《论语,述尔》中说道“至于道,据于得,依与人,游于艺”,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艺术批评标准。在孔子看来,艺术品的“美”是以“善”来体现的,“善”是艺术的内容,“美”是艺术的形式,内容可称为“质”,形式可称为“文”。在绘画的文学价值中主要包括的就是善、美、质和文,只有把这四个要素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够在美学中形成价值。
三、两者特点的差距
(一)两者造型特点
中国绘画造型在特征上属于装饰性平面。中国人的生活模式自古就通过蔬菜和谷物为原料,如此的饮食结构,使得中国人具备了温顺的性情。然而,西方人较为严谨与务实,在绘画方面表现为完美的再现。然而,中国绘画表位注重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采用内在且不外露的模式表达属于自己的情感。古人制作的原始陶器拥有较为显著的装饰性,在西方出土的文化彩陶中有较为明显的鹿纹彩陶,在上面画有一个鹿的形状,且只存在大体形,采用粗段线条画出了躯体以及四肢,表示古人绘画拥有较强的装饰性。中文化在无形中受到装饰性以及平面化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较为著名的钱选等人,在绘画方面逐渐迈向自由、不受束缚,画面表现出古拙意趣,较为怪异的特点,追寻具有浓厚平面性的画面效果。当前画家李可在渲染山水画时,拥有较为浓厚的民族特点,他凭借西画老增强意境,将明暗的色彩转变为黑白关系,拥有较强的平面效果。 (二)造型手段比较
中国的绘画技法中,主要采用的是以墨线的形式来实现,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一切,线条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是一种基本的造型。这样的传统手段中,主要使用是中国的毛笔,在毛笔的手法中主要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也就是面、线、点,这三个特点进行相互的配合,对绘画的基础形象进行表现,主要采用的是使用墨线为主[3]。点的表现易于零碎,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线最能迅速灵活的捉住一切物体的形象,而且用线来划分物体形象的界限,最为明确和概括。墨线不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还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心中的山川树木,可以说线条成为一幅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中国绘画的用线是运用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特殊性能经过高度提炼加工而成的。还有就是和使用的书法笔有着直接的关系,绘画的过程中使用了书法艺术中使用的线条,这种方法的使用,加深了中国绘画的墨趣味,形成了线条的美,有着东方美的艺术特点。
四、中西画存在不同
(一)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注重背景
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二)颜料与调色的不同
传统国画运用的颜料历史较长,在我国古代运用的颜色多半为朱丹以及石青等石质颜料,称之为丹青。在传统山水画中,描述“青绿山水”以及“金碧山水”的颜色都较为浓艳,并且拥有较强烈的冲击力,之后在水墨画中占据较为主要的地位。中国画的颜料也没有很大的进展,缺少专业方面的融入,当前中国画的颜料达不到二十种,然而,油画的颜料却有接近上千种。
在我国中国画的颜色较为简单,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质地,一种矿物质,根据水墨画在我国花坛上占据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颜料是中国绘画中较为特殊的工具材料。人工墨起源于汉代,此种墨原料取自松烟,刚开始运用的是手捏,之后采用模制,在后来运用桐油、脂油等制成,墨色黑且具有光泽,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适用于画山水画。针对中国画的“墨”来讲,不可单一的理解为一种工具材料,可看成是画中有墨,然而,墨同样也是东方艺术的一大特点,墨在宣纸上产生各种变化,同样是中国画发展的生命力。然而,当说到“用墨”,那里面的学问就较为深刻的。我国山水笔墨技法,和一般人物以及花鸟都较为丰富。
(三)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鐵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4]。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五、油画和传统山水画对比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两者的必要性
油画风景以及传统山水画属于不同语言系统,在审美理想以及表现手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然而,根据人类艺术精神来看,都属于较为传统的艺术,拥有民族化艺术,时代的逐渐发展,不管是在中国亦或西方,传统艺术将应对较为严峻的背景。
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政治经济的逐渐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以及生活方式。同时,受到国外文化以及艺术的影响,当前山水画慢慢改变着,改变了以往较为传统的精神家园,人们较为注重各种功利,导致人们心理变得焦虑与不安,丢失了古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沉静与悠闲,表现出画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视觉冲击力的追求。油画风景属于探寻世界以及追求美的模式,在当下依然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然而,风景油画却走过大辈杰出的时代,现代文化艺术冲击在当前显得没有地位[5]。在艺术逐渐发展过程中,不可简单的通过好与坏来区分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由于任何一种艺术方式都继承以及发扬了它以往的艺术方式,并且在社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其自身不存在好与坏。当前艺术表现是来源于时代理念以及情感方面,属于艺术区域的延伸。和以往艺术相比属于同等艺术,在艺术功能、手法以及经验方面各有不同,并由本身条件以及生命活力所决定,不可人为预测和自我宣传。全新的艺术体现在方式上,不代表以往模式会被替代,由于艺术的改变和科技不同,只要是新的就是最好的理念,理念艺术即便和科学同步,也不可更换掉传统艺术。
(二)民族化属于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必要方向
油画起源于欧洲,然而,顺着它的发展路径可查看存在的不同地域以及时代,在维持本身语言特征时,所体现的方式以及风格都会有所不同。油画进入中国之后,不能杜绝奔向本土化以及民族化的道理,这表示油画民族的发展较为适应文化发展。有含义的山水画以及油画属于在不同源流中共同发展的情况,变为东西文化比较低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当前中国画以及西方油画具有较为积极的历史意义。油画属于西方文化的体现方式,油画在中国发展没办法杜绝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碰撞产生影响。基于传统艺术的熏陶以及民族情感,中国油画在实践中,多少带有中国人眼光,使得画家更近一步的掌控西方艺术精髓,进而对创造产生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背景下,良好的展示本身传统且超越自身的传统,同时接受西方的追求,逐渐迈向本土化精神艺术境界。然而,在当前艺术发展道路中,为了弘扬千年伟大抱负,需在中国艺术交流中,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悦阳.油画在中国[J].新民周刊,2018,(38):94.
[2]尹琨.写意性风景油画与中国精神[J].山海经,2018,(19):8.
[3]殷双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油画的现代发展[J].美术研究,2018,(05):8-16.
[4]赵健.对中国油画发展的点滴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03):11-16.
[5]谢洪光.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意象油画的初探[J].中国文艺家,2018,(09):83-84.
关键词:油画风景 中国传统山水画 比较研究 民族化
中圖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32-04
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不同的绘画形式表达着不同的审美文化以及艺术理念,通过对传统山水画和油画进行比较,可解析中西绘画模式的差异性。在中西美术比较过程中,探讨各民族美术特点以及美术发展的规律,进而探讨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其对探讨中西绘画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在比较中总结中西艺术之间的不同,可进一步丰富中国油画发展方向。
一、油画和国画的发展历程
(一)油画的发展
油画的发展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阶段发展起来的,其属于西方美术的根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表现手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特点,它的影响较为深远,即使根据当前艺术风格来讲,此种传统依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理念[1]。文艺复兴美术中的人体解剖艺术创作,其将写实当做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这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时尚,同时也是一种标准。从西方油画《逃往埃及》的题材来看,和宗教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然而,此画全部都是通过风景为主线路,将人物逐渐缩小到最低限度。绘画者在创作中细心研究了风景以及描绘风景,使得风景变为较为独特的科目。自15世纪以来,风景在人物画做了多年的背景之后,最终逃离了陪衬的命运,进而迈向单独的路线,变为特有的画种。直到17世纪,风景画发展进入较为核心的时期,油画风景经由荷兰画家推出,使得脱离了人物背景地位,让油画变为独立的成熟画种[2]。
(二)传统山水画发展
传统山水画最初是夏商时期在青铜器上出现美的纹样,纹样看上去较为神秘且恐怖,然而却发出较有力的历史力量。画作不追求物象形似,只追求物象的神似,经过详细的描述物象外部特征,来表现物象的内在精神,在传统历史发展中都较为注重笔和线条,源头都来源于此。以上青铜器在纹样中体现了张力、生命力以及节奏感,让人想到宇宙的硕大和变幻。追究源泉,山水画的画法都是给人这样的感受,传统山水最先出现是通过人物画背景出现的,和其余题材独立形成阶段性的变化,独立的传统国画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国画《画云台山记》中,就有山水相关资料显示,文中表明了各种技术手法,被称为早期山水画理论。发展到隋唐时期,国画逐渐变得成熟,使得山水画变为单独的画种,并体现出多种风格以及流派,其中最具代表的人有李思训、王维、张藻等大量的专画人员,以上人员将山水画慢慢推至高峰。
二、油画和国画理念差别
(一)油画风景美学理念
首先油画,属于独特的画种,需维持材料的纯粹,杜绝形式风格和题材内容的约束,不拘于形式模式,其内容涵盖较多,所以中国油画存在理论匮乏且思想保守。自西方现代文化是从古希腊罗马异教文化开始,通过希伯文化为根源的基督文明逐渐演变而来,换句话讲,到目前为止西方文化中较为活跃的源泉。一个为古希腊罗马文化,一个为基督教文化。古希腊人在各个学术方面都创造了较为辉煌的成就,对于欧洲文化的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从希腊艺术方面来讲,它的艺术高度是空前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希腊和古罗马奠定的基础,将不会有当前的欧洲。古希腊伦理学以及价值观都体现为尚知、理性哲学的沉思等被称之为最高德性,古希腊艺术被表现为“模仿”,其主张采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还原自然,在情感方面占据较为主要的作用,然而理性原因占据上风,加强了艺术真实性。雕塑以及建筑等都属于希腊艺术的最高成就,希腊建设属于立体造型,具有浑源厚实的体积,在光的照射下雕塑明暗有序,建设有质感,有效表现出希腊艺术的尚知和崇理理念。以上表现出西方传统写实的技法方向,使得西方绘画逐渐注重体积、写实。油画的风景也是这样,在追寻物像的体积感、真实感以及触摸感方面,画面营造出较为真实的空间感觉,这一切都来源于希腊的雕塑以及建筑的艺术。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观念
中国人的思想内涵的影响,进行的绘画技法中就显示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中就表现出了民族的风格和鲜明的美学特色,形成了严整的艺术体系,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经过代代的相传,经过历史对沉淀而形成的。这些方面和中国的社会中的处世之道、信仰和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美学思想方面,受中国古代儒、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家思想极深的烙印。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孔子在《论语,述尔》中说道“至于道,据于得,依与人,游于艺”,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艺术批评标准。在孔子看来,艺术品的“美”是以“善”来体现的,“善”是艺术的内容,“美”是艺术的形式,内容可称为“质”,形式可称为“文”。在绘画的文学价值中主要包括的就是善、美、质和文,只有把这四个要素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够在美学中形成价值。
三、两者特点的差距
(一)两者造型特点
中国绘画造型在特征上属于装饰性平面。中国人的生活模式自古就通过蔬菜和谷物为原料,如此的饮食结构,使得中国人具备了温顺的性情。然而,西方人较为严谨与务实,在绘画方面表现为完美的再现。然而,中国绘画表位注重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采用内在且不外露的模式表达属于自己的情感。古人制作的原始陶器拥有较为显著的装饰性,在西方出土的文化彩陶中有较为明显的鹿纹彩陶,在上面画有一个鹿的形状,且只存在大体形,采用粗段线条画出了躯体以及四肢,表示古人绘画拥有较强的装饰性。中文化在无形中受到装饰性以及平面化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较为著名的钱选等人,在绘画方面逐渐迈向自由、不受束缚,画面表现出古拙意趣,较为怪异的特点,追寻具有浓厚平面性的画面效果。当前画家李可在渲染山水画时,拥有较为浓厚的民族特点,他凭借西画老增强意境,将明暗的色彩转变为黑白关系,拥有较强的平面效果。 (二)造型手段比较
中国的绘画技法中,主要采用的是以墨线的形式来实现,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一切,线条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是一种基本的造型。这样的传统手段中,主要使用是中国的毛笔,在毛笔的手法中主要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也就是面、线、点,这三个特点进行相互的配合,对绘画的基础形象进行表现,主要采用的是使用墨线为主[3]。点的表现易于零碎,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线最能迅速灵活的捉住一切物体的形象,而且用线来划分物体形象的界限,最为明确和概括。墨线不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还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心中的山川树木,可以说线条成为一幅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中国绘画的用线是运用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特殊性能经过高度提炼加工而成的。还有就是和使用的书法笔有着直接的关系,绘画的过程中使用了书法艺术中使用的线条,这种方法的使用,加深了中国绘画的墨趣味,形成了线条的美,有着东方美的艺术特点。
四、中西画存在不同
(一)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注重背景
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二)颜料与调色的不同
传统国画运用的颜料历史较长,在我国古代运用的颜色多半为朱丹以及石青等石质颜料,称之为丹青。在传统山水画中,描述“青绿山水”以及“金碧山水”的颜色都较为浓艳,并且拥有较强烈的冲击力,之后在水墨画中占据较为主要的地位。中国画的颜料也没有很大的进展,缺少专业方面的融入,当前中国画的颜料达不到二十种,然而,油画的颜料却有接近上千种。
在我国中国画的颜色较为简单,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质地,一种矿物质,根据水墨画在我国花坛上占据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颜料是中国绘画中较为特殊的工具材料。人工墨起源于汉代,此种墨原料取自松烟,刚开始运用的是手捏,之后采用模制,在后来运用桐油、脂油等制成,墨色黑且具有光泽,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适用于画山水画。针对中国画的“墨”来讲,不可单一的理解为一种工具材料,可看成是画中有墨,然而,墨同样也是东方艺术的一大特点,墨在宣纸上产生各种变化,同样是中国画发展的生命力。然而,当说到“用墨”,那里面的学问就较为深刻的。我国山水笔墨技法,和一般人物以及花鸟都较为丰富。
(三)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鐵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4]。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五、油画和传统山水画对比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两者的必要性
油画风景以及传统山水画属于不同语言系统,在审美理想以及表现手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然而,根据人类艺术精神来看,都属于较为传统的艺术,拥有民族化艺术,时代的逐渐发展,不管是在中国亦或西方,传统艺术将应对较为严峻的背景。
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政治经济的逐渐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以及生活方式。同时,受到国外文化以及艺术的影响,当前山水画慢慢改变着,改变了以往较为传统的精神家园,人们较为注重各种功利,导致人们心理变得焦虑与不安,丢失了古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沉静与悠闲,表现出画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视觉冲击力的追求。油画风景属于探寻世界以及追求美的模式,在当下依然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然而,风景油画却走过大辈杰出的时代,现代文化艺术冲击在当前显得没有地位[5]。在艺术逐渐发展过程中,不可简单的通过好与坏来区分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由于任何一种艺术方式都继承以及发扬了它以往的艺术方式,并且在社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其自身不存在好与坏。当前艺术表现是来源于时代理念以及情感方面,属于艺术区域的延伸。和以往艺术相比属于同等艺术,在艺术功能、手法以及经验方面各有不同,并由本身条件以及生命活力所决定,不可人为预测和自我宣传。全新的艺术体现在方式上,不代表以往模式会被替代,由于艺术的改变和科技不同,只要是新的就是最好的理念,理念艺术即便和科学同步,也不可更换掉传统艺术。
(二)民族化属于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必要方向
油画起源于欧洲,然而,顺着它的发展路径可查看存在的不同地域以及时代,在维持本身语言特征时,所体现的方式以及风格都会有所不同。油画进入中国之后,不能杜绝奔向本土化以及民族化的道理,这表示油画民族的发展较为适应文化发展。有含义的山水画以及油画属于在不同源流中共同发展的情况,变为东西文化比较低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当前中国画以及西方油画具有较为积极的历史意义。油画属于西方文化的体现方式,油画在中国发展没办法杜绝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碰撞产生影响。基于传统艺术的熏陶以及民族情感,中国油画在实践中,多少带有中国人眼光,使得画家更近一步的掌控西方艺术精髓,进而对创造产生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背景下,良好的展示本身传统且超越自身的传统,同时接受西方的追求,逐渐迈向本土化精神艺术境界。然而,在当前艺术发展道路中,为了弘扬千年伟大抱负,需在中国艺术交流中,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悦阳.油画在中国[J].新民周刊,2018,(38):94.
[2]尹琨.写意性风景油画与中国精神[J].山海经,2018,(19):8.
[3]殷双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油画的现代发展[J].美术研究,2018,(05):8-16.
[4]赵健.对中国油画发展的点滴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03):11-16.
[5]谢洪光.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意象油画的初探[J].中国文艺家,2018,(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