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算计的摄影与世界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i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湖上盛传:手机摄影的时代即将来临;传统断,经典绝,大师离场,影像狂欢,历史重写……手机摄影如此之快地兵临城下,让沉溺于传统精英摄影趣味的人有点不知所措。
  20世纪,胶片相机雄霸百年。进入21世纪,数码相机风头正健,没曾想婴儿的一声啼哭,庶几使得数码梦断。
  婴儿的这声啼哭是在1997年6月11日。那天,美国硅谷的工程师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在医院产房外陪伴待产的妻子,随身携带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手机:准备等孩子一出生,就拍下照片,连上网,把孩子的照片传给亲友——在当时,这还是个很新潮、也比较麻烦的事儿。无聊之际,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手机和数码相机连在一起,弄一个类似“拍照手机”的玩意儿,直接用手机拍照、发送,那不快多了吗?
  工程师的强项就是动手能力。几个小时之后,一台“手机+数码相机”的新奇玩意儿就诞生了——拍照手机在产房里迈出了第一步。
  真正具有商业意义的第一台拍照手机,是2000年9月由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J-Phone(即现在的沃达丰)与夏普合作推出的J-SH04,其内置的11万像素摄像头在当时还没有引起重视,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概念机”。但其此后的发展让人瞠目结舌:2003年,夏普推出了百万像素级手机;2004年,200万像素级手机问世;2006年,1000万像素级手机问世……今天,大街上随便叫住一个人问他手机的像素,也在600万以上。更重要的是,这些摄影手机并不是在闲着,而是随时随地都在拍照。以手机摄影为中心的各类摄影活动,比如论坛、展览、比赛也火了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摄影》杂志在2013年夏天,与中国通信摄影协会和中国电信决定联合举办一个使用手机拍摄照片的摄影大展,也就是首届“天翼手机杯”全国手机摄影大展(获奖作品选登见后;更多作品和关于手机摄影的更多实用资讯,可见本刊2013年增刊第二期),以推动影像文化的发展,促进摄影活动的普及,引导大家使用手机拍摄出更好的照片,用影像来丰富文化生活。短短三个月,来稿数量达到80000幅,其中不乏佳作——手机摄影的热度和手机影像所能达到的精致度,可见一斑。
  而在专业摄影领域,比如报道摄影,手机摄影也在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诺基亚公司去年10月宣布,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移动摄影节”,该公司还将其旗舰手机Lumia 1020(2013年7月发布,像素达到4100万)直接发给美联社的摄影记者使用,意在抢占报道摄影手机时代的先机——而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摄影记者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比如战地或一些中东国家的街头冲突)成功地使用手机做报道。2010年,戴蒙 · 温特(《纽约时报》摄影师)的手机报道摄影《阿富汗士兵的日常生活》在美国新闻摄影界精英荟萃的“国际年度照片大赛“(PoYi)中获三等奖,此后,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成为国际主流媒体上的常客。
  所以,说摄影进入了手机时代并非呓语。
  手机摄影不仅指向外部世界,也指向人的内心。镜头如眼睛一样,天生具有好奇心,它猎取的每一个影像,都是在满足人潜在的观看欲望,但手机的贴身性和隐秘性,使得手机摄影对这种观看欲望的满足更加直接、露骨。不仅如此,手机摄影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观看方式:共时性观看。在胶片摄影年代,一幅照片从拍摄到发表,短的需要几小时,长的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读者的互动就需要更长时间。在这个时段,摄影师可掌控每一个环节,有充分的时间玩味摄影过程(包括与对象的交流、自己内心的感动等各种细腻因素),让摄影五味入心。那样的照片都有特殊的“光韵”。鲍德里亚说,湿版时代的摄影师不是拍照片,而是直接“住进照片里”,能将镜头前的“人及其头颅所顶戴的命运” 一同呈现出来。因而,传统摄影对应的是一种历时性的观看方式。在手机摄影时代,从你按下快门到通过微博或“面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呈现在世界面前,可能用不了一分钟;那些大V们的“粉丝”随之而来的“赞”,也许只要几秒钟——手机摄影时代,影像的猎取与分享几乎是在瞬间完成,对应的是共时性观看。
  这种共时性依靠的是完备的当代科技。摄影术本身就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但它从没有如今天这般与科技生死相依。今天的影像,早就像电视、冰箱一样是无形的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准确地说,属于一种“文化工业”产品。
  “文化工业”的概念,据当代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的大匠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德国人)回忆,是1940年代末他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使用,后来经“法兰克福学派”不断深化,遂成为解析后现代艺术最锋利的手术刀之一(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在阿多诺的语境中,“后现代艺术”这个概念与他所谓的“当代资本主义艺术”可以通用,也与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提出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可以互通有无。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完全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资本寻找新机会的结果,它与娱乐、休闲、消费主义直接相关。在现代工业社会之前,娱乐休闲虽然也存在,但所占比重非常小,不是一种大众性质的普遍需求。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没有生产出一种机制,主动引导人们去放松和消费(即使有,力量也非常小,远没到主导社会生产方式的地步)。但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它不仅生产娱乐产品,而且源源不断地生产娱乐需求和娱乐者本身。换句话说,你在娱乐消费的同时,你本身也成为消费对象——成为文化工业的消费对象。而文化工业对消费的引导,是通过提供设计出来专门让人玩儿的产品来实现的,手机摄影就是一个绝佳案例。比方说吧,你有个手机,也许你根本就不需要它有照相功能,但厂家主动提供了照相功能;你根本不需要上网功能,但厂家主动提供了上网功能。结果就是,你会完全按照厂家的“贴心”设计来使用手机,并心甘情愿地为之付费——这些费用就成为文化工业(资本)的利润。如果你坚持不照相不上网,他们还捏造了一套理论来吓唬你,迫使你屈服,这个理论就是时尚理论:你不会手机上网,不会手机拍照,不用“面书”或推特,你就out了,是一个老古董土老帽乡巴佬……很快,你“从”了。   显然,在文化工业的机制下,大众(在摄影的语境下就是无数的摄影人)表面上是“上帝”,实际上是被算计的对象。但这个机制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是两头算计,一头儿算计摄影师(大众),另一头儿算计“世界”:将世界标准化、简单化、模式化、媚俗化。“四化”当头,使摄影本质上成为一种媚俗艺术。
  在谈到文化工业时,阿多诺强调,“工业”这个词不要太注重字面的理解,它不是指具体生产过程,而是指将世界上原本千差万别的事物标准化,从而向大众提供标准化生产、机械复制、虚假审美和伪崇高的文化产品,好莱坞电影是这方面久负盛名的代表作,而摄影恐怕要排第二:“彩色电影对亲切的老客栈的摧毁,比炸弹可能做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电影消灭了它的意象。没有谁的祖国可以幸免于不被冲印在胶片上,这些胶片被用于赞美它,并因而把它独特的性格(这正是它成长的基础)转变成一种可以互相交换的雷同性。”
  正是借助文化工业的机制,手机摄影成为最具当代性的影像新宠。手机是高科技,可以满足虚荣心,让使用者看上去超有各种范儿,比如科技范儿、时尚范儿、艺术范儿(想想几年前满街满市的“爱疯死”)。它的价格可为大众承受,摄影功能极为易学,复杂的美学效果被简化为几个简单的模式,既可帮你对着街头打架来张“公民报道摄影”,也能让影像泛黄,助你抒发一下小浪漫小感伤小怀旧。它比绘画简单,比35毫米胶片相机简单,比数码卡片机简单,它使人的大脑宁可简单,即使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十分需要价值判断的世界,它也没脸没皮地只提供简单。
  而且它还符合环保要求,它海量地生产影像,却极少浪费和毁坏环境,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它还在道义上占有制高点,经常与社交媒体网络媒体拧在一块,为弱势群体呼吁;据说它还是不发达国家的民主利器。
  与传统摄影相比,手机摄影彻底摆脱了画意的地心引力,它不提供以精雕细刻、独创性、个人风格为核心的传统艺术品;它也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天马行空,让你看不懂。相反,它秀的是亲和力,打的是亲情牌,时时处处都在截取身边的小生活,以照顾这个小时代。它不怕被人说肤浅、便宜、表面;它对“艺术”的标签来者不拒,对“垃圾”的评价也不着恼。它紧紧傍着网络科技和各种玩伴(各种APP), 给它底气的是人多势众,以量取胜——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种建立在手机影像基础上的新美学正在崛起:只用手机拍照的巨大群体,将所有的照片,都按照手机影像的标准来裁决,要么看上去精致是多余的,要么就是画幅太大了——实在太大了,和手机屏幕相比。
  也许数年之后,影像的标准将由手机生产商根据屏幕大小和分辨率来制定;到那时候,手机摄影的时代可就真的到来了。
其他文献
格里高利·平哈索夫(Gueorgui Pinkhassov,1952?—),出生于莫斯科,1985年移居法国,1994年成为玛格南的正式成员。平哈索夫读中学时喜欢上了摄影,1969年进入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著名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电影摄影师,参与过多部电影的拍摄,同时保持了图片摄影的兴趣,为多部电影担任过剧照摄影,其中包括大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
期刊
欧阳世忠是浙江省颇有名气的摄影家,一度很热衷影赛获奖,唯美的风光是他的拿手戏。但去年《新地带》的问世,人们都感觉到他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转变:从对唯美画意的追求转向对当代问题的关注。  欧阳世忠这样描述自己的新作:“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温州人,对这里的每一片土地充满了无限的留恋。随着江南海涂造地的快速推进,那些土地本身的形态,呈现出人类对它们的伤害。记忆中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面对一瞬即逝的风景,
期刊
1900年,发生了中国老百姓说的闹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进北京。  这一年,北京悲剧性地成为“国际观光地”。“游客”主体是进京的八国联军,陪游的有随军摄影师、欧美各国记者、随军洋小厮等;“观光”(洗劫)范围从烟花风流的八大胡同一直到紫禁城慈禧太后的寝室。慈禧的大床被好奇的联军士兵随意坐卧,隐私权被严重侵犯;光绪的龙椅则被抬到紫禁城院子里当了联军士兵照相的道具,“皇威”荡然无存。“本来这里是皇家禁地,可现
期刊
初冬,那一场雪,飘飘落落,弥漫如雾一般浮在空中,浅浅地覆盖着大地,在城市里,如真似幻,时间如此流过,没有答案。
期刊
无论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发明的“光像图”(Photogenic Drawing)、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发明的“日光成像”(heliography)、法国人伊波利特·贝亚尔(Hippolyte Bayard)发明的“纸本正像”(photography on paper)等工
期刊
本雅明曾经在他的《摄影小史》中提到:影像深深包含其独一性与时间历程,而复制版则与短暂性紧密相关。揭开事物的面纱,破坏其中的“灵光”(Aura),这就是新时代感受性的特点。现如今这个特点在数码手段日趋丰富的今天变得更加明显,影像可以轻易地被获得、观看,甚至遗忘。而银版摄影作品以它天然的唯一性和独特浪漫的泛银质感,令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去重新审视和发掘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容易被破坏的“灵光”。  问:对银
期刊
1980年代初期,我在美国初次读到约翰·伯杰1的Ways of Seeing(中译本名为《观看之道》,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受启发。这本激进地改变了几代学生对艺术观看方式的书,其文字之简炼、观点之犀利,让我敬佩不已。1995年秋天我在英国,刚好碰上当时已年近七旬的伯杰,于伦敦的ICA(当代艺术中心)出席他新出版小说To the Wedding的发表会。那次我心理上完全像个朝圣的粉丝,听完他的讲话后,
期刊
此次郭力昕的《再写摄影》出版,距离他上一本《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的问世,已经相隔15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影像文化工作者郭力昕丝毫松懈过他对于当代摄影实践的关注。《再写摄影》就是一部呈现郭力昕这15年间关心当代摄影实践与发展的相对完整的批评性思考的轨迹记录。  至今犹记得拜读郭力昕的《书写摄影》这本摄影理论与评论著作时所感受到的冲击。当时两岸的中文摄影书写不能称为发达,更鲜少具有如此鲜明的
期刊
奥林巴斯发布高级便携数码相机XZ-2新版固件升级,最新固件版本号为1.3。新版固件主要提升了弱光环境下的单点调焦性能。  您可以通过Olympus Digital Camera Updater软件进行升级,软件下载地址请参考:http://www.olympus.co.jp/en/support/imsg/digicamera/download/software/camera/cameradl.c
期刊
12月6日,由南航传媒、天鹅国旅、海辰机构,三家分别隶属于文化、旅游、公关行业的企业合力打造的全新高端出境游品牌——“洲际旅行-发现之旅俱乐部”在北京上东盛贸酒店宴会厅举行了题为“从心之旅 全新启程”的成立仪式。旅游局领导及土耳其、赞比亚、斯里兰卡等多国参赞到场祝贺。成立仪式上洲际旅行-发现之旅俱乐部首发的6条线路吸引了众多来宾现场垂询,其中土耳其两条线路因为配合现场精彩的文化展示节目更是给来宾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