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提问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推广,课堂提问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必须赋予新的内容。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点滴体会。
  
  一、改变教学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采取的是注入式教学,很少用启发式教学。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出疑问,寻求正确的答案。
  例如,学习《画角》片段
  师:在上节课前,老师问大家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有的小朋友想给角画个像,那该怎么画呢?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伸出小手在桌面上画画看,并对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想法。(有的小朋友在思考,有的在和别的小朋友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认为,画角应该这么画。(手比画,只画了两条边)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应该画了两条边后,再画顶点。
  生3:我觉得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师: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4:我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应为如果不先画顶点,就不好画边,就不知道要画在哪里了。
  生5:我也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因为角是由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所以要先画顶点。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没有。
  师:那大家拿出笔画一个角试试。
  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才有可能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这种氛围的创设必然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长期培养、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产生的。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除了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外,还必须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提问的时间。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必须得通过学生的思考才能完成。没有充分的时间,缜密的思考就没法完成。
  
  二、分析学生认知结构,调节提问范围
  
  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来调节其回答范围的大小,根据提问回答所要求的思维域限可以将问题分为宽问题和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回答情况灵活调节问题的范围,使之适合学生智力与能力,增进学生对提问的理解并乐于给出答案。如以下这些问题:①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什么?② 通过求6和18、15和30、100和20、16和96(大数是小数的倍数)等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③ 如何求7和5、8和9(互质数)等的最小公倍数? ④求4和10、12和36、9和14的最小公倍数。
  上述提问范围逐渐缩小,更在于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一般说来,当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时,教师应使用窄问题,随着知识的增长或在需要解决过于容易的问题时,教师可采用范围较大的宽问题。
  
  三、分析学生思维过程,适当应用探询性提问
  
  许多时候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看出其思维过程是否恰当或考虑是否全面,有时甚至答案正确而理由却是错误的。教师在提问时可多采用探询性提问的方式,即在学生对提问有了一个回答后接着追问几个问题,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等等,它常能起到激发新信息、扩展答案、重新引导提问发展方向的作用。
  试比较下述提问的有效性: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
  ②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
  比较之下,前者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后者的问题显得杂乱琐碎,过于直白,问得学生心神不定,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教师在提问中应尽量避免用“是不是”、“对不对”等一个词就能回答的问题,对于较低水平的问题也可用探询方法转化为较高水平的问题,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正确回答中所蕴藏的理解程度,往往还能揭示某些貌似错误回答中的合理性。
  “一个问题就是涤荡一颗心,一个问题就能激起一片情,一个问题就让学生终身难忘”。课堂提问虽然只是课堂教学中一个看似微小的话题,可是它却能产生巨大的作用。老师们,让我们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我们的课堂提问吧!
  责任编辑 王波
其他文献
利用双温方程对激光烧蚀Si靶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合适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研究了在飞秒、皮秒激光作用下,脉冲波形(矩形、梯形、三角形和高斯形)对Si靶表面载流子和
为了使“概论”课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有帮助的一门课程,成为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一门课程,必须高度重视该门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和教学
利用PPG-Ⅰ脉冲功率装置(500 kV,400 kA,100 ns)驱动X箍缩负载,得到了μm量级的亚纳秒脉冲X射线辐射点源。在阴阳极轴线和回流柱上同时安装X箍缩负载,前者可作为背光照相的X射
建立了一台用于纳米粉体制备的电爆炸金属丝装置,它可以在不打开放电腔体情况下,依次电爆炸8根金属丝。对电爆炸金属丝进行了电路模拟,电路模拟结果表明,减小放电回路电感,或在保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28-01  摘要:本文以伊泰酸刺沟煤矿为背景,介绍了我国煤矿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及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巷道支护技术及支护材料的使用做了相关说明。着重论述了我国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及其维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