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疗效与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62613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老年HIV感染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数据,分析比较年龄≥50岁和<50岁的HIV感染者治疗后免疫恢复、病毒应答和生存情况。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两因素方差和对数秩完成统计分析。

结果

291例HIV感染者中,97例为老年HIV感染者,194例为中青年HIV感染者。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91.8%和87.6%。老年组治疗前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151.9±96.2)个/μL,显著低于和中青年组的(183.4±93.5)个/μL(t=2.657,P=0.009)。治疗12个月时老年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中青年组(t=2.120,P=0.035),在24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5, P=0.299)。随访期间老年组和青年组CD4T淋巴细胞增加至500个/μL的比例分别为11.3%和16.0%(χ2=1.127,P =0.376)。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人群达到病毒抑制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7.6个月(95%CI:6.8~8.5),老年组:7.9个月(95%CI:6.5~9.3);χ2=0.002,P =0.961]。两组人群分别有4.1%(4/97)和5.7%(11/194)的感染者发生病毒学失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8);随访期间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有19.6 %(19/97)和3.6%(7/194)HIV感染发生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3,P<0.01)。

结论

与中青年相比,老年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差,可以获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但死亡风险高。针对老年HIV感染者这一特殊人群应该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病毒治疗,以提高其疗效和降低死亡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一般自我效能和工作适应现状,分析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与一般自我效能对其工作适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的5所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护士258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工作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104.89 ± 15.73)分,条目均分为(3.88 ± 0.71
目的探讨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对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高血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握法进行等张抗阻训练干预。采用TM-2430型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及PI200A-A动态心电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监测,对2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
目的重新翻译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Brislin法对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对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文化调适,并将调试后的量表应用于209例入院2 d内精神疾病患者,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重新翻译后达到了中英文的对等性,并符合中文语言习惯。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中K-R系数为0.878,由2位测量者同时对183例患者进行测量,其相关系数为0.90(P<0.01
目的观察CHB患者HBV DNA自发清除的发生率以及研究影响HBV DNA自发清除的相关因素,探讨启动抗病毒的时机。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HBV感染者随访队列,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进行观察,分别在观察基线、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检测其肝功能ALT、HBV DNA及HBV血清标志物指标,评价指标包括HBV DNA累积转阴率、H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403例福州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给登革热防控与诊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6年7月至11月收治的403例福州市本地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年龄≤20岁56例(13.89%),21~50岁160例(39.71%),>50岁187例(46.40%)。8至10月进入登革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