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传染病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感染角膜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HSV-1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胞体,易形成复发感染。多次反复恶化可造成角膜免疫-炎症反应损伤,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进一步导致角膜浑浊、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是导致角膜盲的首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不能根除HSV-1,本文将汇总有关HSK的最新治疗进展,主要从抑制HSV-1入侵、增殖以及减少新血管生成两方面
其他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一种广泛的全球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等治疗药物可以抑制HBV,延缓CHB患者的疾病进展,但部分患者经强效低耐药药物治疗后仍不能获得有效的病毒学应答,而持续存在的低水平病毒血症可以诱发耐药、促进肝纤维化进展、增加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明确低水平病毒血症的危害,探索阐明其发生机制,从而辅助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及难点。本文就低水平病毒血症相关的病因、危害及治疗
近年发生的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型肺炎疫情、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疫苗造假事件以及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广泛普及,使得医疗卫生相关数据迅速积累。本文以人口近千万的地级市——邯郸市为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资源、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以及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创建涵盖疫情实时预警、分析研判、资源调度以及决策指挥的信息化联动体系,在后疫情时期为政府提升精准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挥有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PHNETs)是一组极其罕见、分化良好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结果等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需要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排除其他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情况,才能确诊该疾病。目前,PHNETs主要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收集并整理了206例国内外PHNETs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对PHNETs的起源、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临床诊治进展总结分析,以期为PHNETs的全面认识和临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 GD)是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巨噬细胞内溶酶体缺乏β-葡萄糖脑苷脂酶,致使葡糖脑苷脂在巨噬细胞内大量聚积,从而引起肝脾肿大和骨骼表现,进而出现血液学异常、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溶酶体贮积症。治疗上采用酶替代方法,价格昂贵并且不能纠正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GD的另一种有效方法,生存率约达90%,有很好的前景。此外,基因治疗和底物减少治疗等方法也正在研究中。本文就GD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