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山西晋城;紫金山大云院;石刻;道凝禅师
【摘 要】紫金山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中村紫金山山坳之中,创建于五代后唐时期,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现原有建筑均已被毁,但留存不少碑刻资料。文章通过对大云院现存建筑遗存、碑刻资料的梳理,对大云院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文物的历史价值进行了发掘。
紫金山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中村紫金山山坳之中,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时发现,十分遗憾的是,原有建筑仅存基址,但其附属文物却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对研究晋城地区佛教的发展和石刻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址考察
大云院原有建筑均已被毁,现存基址仅留石砌台基,部分台基被泥土掩埋。从基址来看,大云院分为前院、后院、上院三个院落。结合村民回忆与碑刻资料,大云院原有的建筑布局可恢复如下(图一):
前院坐落于紫金山山腰的一块台地上,为大云院的主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三圣殿。山门位于整个基址西侧,面宽10.6米,进深5.5米,墙基宽0.5米;鼓楼、钟楼分别位于山门左右,规制相同,均面宽3.07米,进深5.5米,墙基宽0.5米。钟楼南侧有塔林,存道凝祖师塔和普同塔。三圣殿(也称毗卢殿)为正殿,坐东朝西,面宽9.15米,进深6.06米,墙基宽0.55米。三圣殿两侧各有耳殿一间,规制亦相同,均面宽3.58米,进深4.31米,墙基宽0.5米。娲皇殿坐南朝北,碑廊坐北朝南,分列院子两侧,两座建筑大小相同,均面宽7.48米,进深3.3米,墙基宽0.5米。
上院位于前院南侧更高一级的台地上,有药王殿、奶奶庙并列而建,均坐北朝南,形制相同,面宽4.35米,进深4.18米,墙基宽0.5米。药王殿在东,奶奶庙在西。
出前院,从南耳殿南侧台阶拾级而上可达后院。有老师洞、观音殿遗址。观音殿面宽2.89米,进深1.67米,墙基宽0.24米。崖壁上存水月观音造像、凝公长老及海正禅师线刻像等遗迹。
二、重要文物遗迹
1.老师洞
位于后院崖壁下部。洞为方形,洞口宽1.6米,高1.5米,深2.16米(图二)。洞后部置石榻,长2米,宽0.66米,高0.2米。是为大云院历代僧人修行之所。洞南侧有《重修老师洞记》碑。碑载:“里南二里许,一峰峭拔,倚天如削,古名之老师山者,由人境俱胜也。山半有洞甚异,亦从山名者,示不忘其本也。”可知紫金山古名“老师山”,洞从山名,所以称之为“老师洞”。
2.水月观音造像
位于后院崖壁上,坐东朝西。拱形龛,平顶,龛总高1.5米,底宽2.45米,前设保护性窟檐(图三)。主尊为水月观音,高0.88米,其背后为葫芦形背光。观音头肩以上尽失,以自在坐于长1.2米、宽0.5米的岩石台座上,体微侧。披帛缠肩绕臂,胸腹间悬佩串珠饰。右膝屈起,右足踏于坐榻之上;右臂肩下手上断失,右手置于右膝上。左手抚座,左腿下垂,左足跣足踏于水面中升起的莲台之上。莲台两侧分别雕蛟龙、护法狮(图四)。下方为方形台座,台座上线刻莲花图案,正中有题记:“时大元至元三十年岁次癸巳季春上旬有六日 住持大云老人道凝镌观音之记。”(图五)
观音两侧各立金刚力士一身,均武士形象,分别高0.4米,刚猛矫健,满脸愤怒之相。右侧力士身着甲胄,脚蹬靴。面目狰狞,双眼凸起,右手以宝剑拄地,左手执宝珠置于胸前。左侧力士面目狰狞,双眼凸起,宽鼻大嘴,颈部青筋暴起。上身袒露,肩绕披巾,作随风飘动状。右手握金刚杵于左胸前,左腿微屈,左手按于左膝之上,腰系裙,赤脚(图六)。右侧力士外侧雕双鹿,一鹿昂首面向观音,另一鹿背向观音,作回首状;左侧力士外侧雕双兔、仙草,一兔前腿微抬作触碰仙草状,另一兔子尾随,形态乖巧灵动。
观音像的左右下方各有一组浮雕造像,均为二人一马,面向观音行礼而拜。观音右侧画面中,比丘居前,高约0.3米,无头光,身着袈裟,脚穿僧履,虔诚地双手合十于胸前。比丘身后为一随从,高0.24米,脸向上仰起,遥望观音。随从上身着短衫,腰系短裙,穿长裤,脚穿编织的鞋子,肩扛长杆,左手执杆尾,杆头挑雨伞、葫芦,右手牵马。马首高昂,马蹄微抬,马背装鞍褥,上驮行李。左侧画面中,前面第一人高0.3米,着官服,头戴儒冠(进贤冠),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带,脚登靴,双手持笏板,恭身朝拜观音。位于其身后的为猴子形象的行者,高0.24米,圆眼,大嘴,头戴箍,颈系巾类织物,袒胸露腹,腰系裙,小口裤,双腿交叉站立,右手置于额前作观望状,左手执棒形法器。马紧随行者身后,俯首,身披鞍褥,备马镫(图七)。
3. 线刻海正禅师像
位于后院老师洞北侧岩壁上,高0.6米,宽0.32米。禅师身着右衽衲衣,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双手于胸前交握,插于衣袖之中,似为禅定之像。像上方自右至左横书“重金海潮观音菩萨记”,右侧竖书“五台山竹林寺禅师法号海正”,左侧竖书“大明嘉靖十年十二月□□□□□”(图八)。画风稚拙。
4. 线刻凝公长老像
位于线刻海正禅师像南侧,高0.3米,宽0.3米。凝公长老面部安详,身着左衽衲衣,结跏趺坐于莲蓬之上,双手于胸前交握插于衣袖之中,似为禅定之像。像右侧书“大云禅院”,左侧书“凝公长老”(图九)。雕刻年代不详。
5.摩崖题刻
位于水月观音造像下方,通高约0.7米,宽0.38米。首题横书“□无观世音菩萨”,下面文字多漫漶不清,只可辨识“大明国山西泽州……”等字样(图一○)。
6.普同塔石匾
原镶嵌于普同塔塔身,现塔已不存,只留石匾一方。石匾为青石质,宽0.34米,高0.5米。匾上边刻双龙戏珠纹,其他三边饰缠枝花卉纹图案。匾正中书榜书“普同塔”三字。左侧竖书:“大清康熙十二年二月中下二村恭议同荡然师往长□县全圣□二圣庵请临济正宗讳三十三代江南□南府宜兴县磬山天隐禅院嗣法沙门□知禅师□北□居俗地本州岛西常河和村九里王氏子也”,右侧竖书:“此处□□始从大元年间临济正宗第十代道凝禅师起□□先亡僧□□□野山僧不忍化二村恭给山僧二十人各输资材共建此塔是为不朽之因康熙四十年正月二十四日建立”,下侧竖书:“小庄里焦成富施银四钱,本□张□臣施银一钱,小庄里李常清施银四钱。”(图一一) 7.大云院长老道凝之塔
塔高约3米,青石质,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图一二)。六边形青石塔基,其上为方形台座,再上为圆形莲台,四周雕三层仰莲,莲瓣饱满。莲台之上为方形抹角石幢,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四面雕刻铭文及花卉纹。塔幢正面正中书“大云院长老道凝之塔”,下部镌刻其众供养弟子、徒孙法号,右侧镌刻“尚座道真”及其弟子明诠、明连法号;左侧刻“讲主道宽”及其弟子明聪、明惠、明净法号,立塔时间为“大元元贞元年岁次乙未大吕月十有六日……”。背面上部横书:“紫金山老师洞住持僧古黎甘泉村双峰山大云院凝公长老于甲午岁仲冬下旬九日圆寂,至乙未岁季冬下旬一日葬毕”,下部线刻道凝禅师图(图一三)。图中禅师身着右衽僧袍,面部安详,眉间有白毫相,左手抚左膝,右手横执拂尘置于右膝,结跏趺坐于佛榻上。榻后设靠背,两侧设扶手,榻下脚榻承道凝之僧履。禅师右侧站立一供养僧,身着右衽僧袍,面部虔诚,眉间亦有白毫相,双手捧托供盘,盘内放置供养之物。右侧有刻铭,字迹漫漶不清,左侧线刻凤穿花卉纹图案。石幢之上为方形腰石,腰石之上又立一层方形抹角素面石幢,再上为莲台和桃形塔刹。
道凝之塔是大云院的祖师塔,体现了道凝大师在本寺院的声望和地位。此塔是晋城地区现存为数不多有确切纪年的元代石塔,更为珍贵的是其保存相当完好,为我们研究元代塔式建筑、佛教艺术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8.碑刻 共发现7通,均为青石质,散落于遗址各处。
(1)《重修老师洞记》 发现于老师洞南侧。勒石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螭首,方形,通高1.6米,宽0.68米,厚0.21米。额题篆书“重修老师洞记”,首题文字相同,为楷书,全文约1200字。主要记载了大云院从五代后唐至元初的维修情况(图一四)。
(2)《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碑记》 发现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圆首,方形,通高1.81米,宽0.61米,厚0.24米。额题为“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记”,首题为“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碑记”。全文约1030字,楷体竖书。主要记载了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大云院的维修情况(图一五)。
(3)《娲皇创立碑记》
发现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清康熙二年(1663)。圆首,方形,通高1.82米,宽0.55米,厚0.2米。额题“娲皇”,首题“创立碑记”。全文约400字,主要记载了娲皇殿的迁建和创立情况(图一六)。
(4)《重修紫金山大云院碑记》 发现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圆首,方形,通高1.61米,宽0.63米,厚0.2米。额题篆书“流芳千古”,首题“重修紫金山大云院碑记”。全文约800字,主要记载了毗卢殿及耳殿、静室的维修情况(图一七)。
(5)《重修紫金山助缘碑》 散落于后院。勒石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方形,长0.42米,宽0.32米,厚0.16米。首题“重修紫金山助缘人名列于后”。全文约200字,主要记载了清康熙年间重修大云院的捐资情况。
(6)无名碑 散落于后院。勒石于清乾隆元年(1736)。方形,长0.42米,宽0.31米,厚0.15米。字迹漫漶不清,无法辨识。
(7)《紫金山老师洞置地碑记》 出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圆首,方形,通高1.6米,宽0.6米,厚0.2米。额题楷书“树德务滋”,首题“紫金山老师洞置地碑记”。全文约410字,主要记载了大云院老师洞所属土地情况(图一八)。
三、解读与研究
1.历史沿革
根据院内现存的石刻资料,可以解读出大云院的创建、维修情况。
勒石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的《重修老师洞记》碑,为大云院内现存最早的碑刻,对大云院早期的沿革记载也最为详尽。碑载:“……当五季清泰改元之初,有禅师道逸始于此居。逸僧行高远,殁后,里人起塔以瘗其骨,刻石以铭厥德。阅岁既久,堵波坏。金天会八年庚戌,善人董叔等改葬于洞岩之下,复有僧福汴合信士王琳葺堂于洞侧,宅三圣人像而瞻仰之。迨皇统辛酉,道人周姓而弱水号者来隐焉,其事迹壁石尚存,可考非妄。……今长者讳道凝,……至元九年壬申来游是洞,欣然而驻锡焉。……不一年,祈福之堂,瞻仰之像,罔不完洁,次叙鸠工,仍刻观音一堂……。”
由碑文可知,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道逸禅师在此居洞修行,其死后,后人为其立塔纪念。北宋时期的情况碑文中没有提及。至金天会八年(1130),道逸禅师塔毁坏,善士董叔等人将其改葬于洞岩之下,又有僧福汴、信士王琳在老师洞一侧修建三圣堂。皇统元年(1141),周弱水在此隐居。金末战乱,老师洞和三圣堂荒废。元至元九年(1272),道凝禅师来此隐居,老师洞又焕发生机。在道凝禅师的主持下,元至元二十六年到至元三十年(1289—1293)重修了老师洞和三圣殿,并在后院的崖壁上造观音像一龛。
明清两代维修比较频繁,明正德十二年(1517)《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碑记》载:“……近于正德年间,有本寺僧如礼谨发诚实之心,劳形苦骨,聚落求化,各舍卉木英材,于古洞前迤南重建正殿三间,……旁建伽蓝殿一所,增金补塑……。”清康熙二年(1663)《娲皇创立碑记》载:“……中有佛殿三楹罗其前,娲皇神庙于后,……但年久日深,风雨倾颓,神无所栖,民何瞻仰。里人不忍睹其境况,捐力输财,振饰重修,移娲皇于佛殿右侧……。”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修紫金山大云院碑记》载:“……东起毗卢殿宇,法像创立,旁构二楼,窗分野色,南依石壁,面成高阁。复于悬崖断岸中构结静室数楹……。”
由以上碑文可知,明清两代在大云院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重修和迁建、增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重建正殿(即三圣殿)三间,另于旁边建伽蓝殿一所,但具体位置现在无法判定;清康熙二年(1663),将原位于正殿之后、已经坍塌的娲皇庙移建于正殿右侧;康熙五十一年(1712)又建毗卢殿(即三圣殿、正殿),并旁构二楼,“复于悬崖断岸中构结静室数楹”。前文中提到的上院奶奶庙、药王殿的建造情况未见碑刻记载,具体情况不可考。 另在走访中得知,上世纪40年代左右,大云院曾作过学校,建国初期,由于乡村建设,大云院原有建筑全部拆除。
2.道凝其人
道凝禅师为老师洞(大云院)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僧人。《重修老师洞记》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今长老讳道凝,姓范氏,潞之壶口程村人。家世业儒,年九岁,出家于古黎甘泉村之大云院,礼讲主普泰为师。……于是尽弃其所学,经诣长子大觉寺,参临济宗师龙安和尚,至十年之久。……至元九年壬申来游是洞,欣然而驻锡焉。庚辰,古黎道俗数十辈,迎师眷大云祖刹,至则坚请开堂出世,师不得已而从之。因度落发弟子五人,未几复还是洞。……”
道凝禅师,九岁出家,先后求法于甘泉大云院和长子大觉寺两座寺院,后来还在甘泉大云院开坛讲经并收度弟子,但最后还是回到了紫金山老师洞住持并圆寂于此。
另据道凝塔塔铭,“凝公长老于甲午岁仲冬下旬九日圆寂”。“甲午岁”为至元三十一年(1294)。可知道凝自至元九年(1272)驻锡老师洞,至三十一年,凡22年,充分说明紫金山老师洞是其所中意的修行之所,正是因为道凝的住持,紫金山老师洞从此也名声大震。
“壶口”,查《黎城县志》:“壶口故关在东阳关之东五里王后岭上,岭下有小口村,山势至此一束若壶口焉。” [1]此处应借指黎城县。黎城属潞州七县之一,据《元史·地理志》:“潞州……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领七县:上党、壶关、长子、潞城、屯留、襄垣、黎城。”[2]
甘泉村大云院、普泰禅师、龙安和尚均未见相关记载。
长子大觉寺位于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中,今寺庙虽毁,但留有宋代敕建碑。碑为青石质,长方形,长0.84米,宽0.6米,厚0.2米,额题“中书门下”,碑文行书,内容有“宋奉敕如前宜令本,建大觉寺”等。另《山西通志》载:“大觉寺在(长子)县西北五里寺头村,唐太和中建。”[3]
3.大云院名称考订
“大云”本是经名,全名为《大方等大云无想经》,亦称《无想经》《大般涅经》等。据释道宣的《大唐内典录》载,《大云经》有两种译本,一是前秦竺佛念译本,二是北凉昙无谶译本[4]。由于此经文中有关于净光天女现世转化为女身,要继承王嗣的记载,正好为武则天夺取皇位提供了理论与舆论基础。《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载:“载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5]元释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第21卷亦载:“明年七月,沙门十辈诣阙上《大云经》,盛称则天当即宸极,则天大悦。赐十沙门紫方袍、银龟袋。颁《经》于天下郡国,各建大云寺。九月,则天革唐命,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6]武则天利用《大云经》顺利称帝并改唐为周,大云寺(院)得益于武则天的推行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
不过,紫金山大云院的名称应该另有来历,这从上述碑刻、题刻中可看出一些端倪。勒石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的《重修老师洞记》并未提到大云院之名,但在其结尾处有“住持僧大云老人同立石”,元贞元年(1295)的祖师塔有铭“大云院长老道凝之塔”,这两方碑刻的时间不过相差两年,唯一的情况是自称“大云老人”的道凝禅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圆寂,由此可以推断,大云院之名或是道凝长老圆寂后,寺院僧人为纪念其成就和突出贡献,以其名号命名的寺院。
4.浮雕取经人物分析
后院水月观音像下方的左右各有一组二人一马、礼拜观音的浮雕造像,根据其形象,我们推测应该是“玄奘取经图”。观音右侧画面中的比丘应为三藏法师玄奘,其身后的随从由于面部被毁,无法确定身份,按照玄奘取经故事的人物组成,推测可能为深沙神(沙僧),但从其大腹便便的体型判断,也有可能为猪行者(猪八戒)。左侧画面中猴行者的形象十分鲜明,与玄奘取经故事中的孙悟空无异。而官服人物可能是出资造观音像的供养人。
首都师范大学的于硕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各地石窟图像中的唐僧取经图进行了整理。据他研究,玄奘取经故事最早见载于玄奘弟子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是一部记述玄奘生平最早的也是最详的传记。原书共分十卷,八万余字。前五卷主要是关于玄奘早年及其旅游印度的经过;后五卷主要是他归国后从事译著的经过。”书中的一些内容已加入了一些神魔成分,但主要还是以记述玄奘为主。成书稍晚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神魔故事大幅增加,而且出现了“猴行者”“深沙神”两个关键人物,但尚无猪八戒的形象出现。一直到了明代,由于《西游记》的成书,玄奘取经故事才更为大众所熟知,流传更为广泛[7]。
在地理关系上与前述水月观音造像中“玄奘取经图”最为接近的是1985年发现于长治潞城的明万历二年(1574)《迎神赛社四十曲礼节传簿》中有关取经剧目的记载。迎神赛社是民间敬神酬神的一种习俗,礼节传簿记载了迎神赛社的仪式、程序和演出内容。其第四部分所记载的队戏曲目有《唐僧西天取经》《雄(熊)精盗宝》《文殊菩萨降狮子》等[8],其剧中人物和《西游记》基本相同。由此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玄奘取经故事在晋东南地区的盛行。
《法华经》第二十五品说观音能将信徒从七苦或十二难中拯救出来,《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中,每当遇到无法克服的劫难无不求助于观音,所以将其取经图像依附于观音造像也是情理之中。
紫金山大云院虽不见诸当地的府志、县志等记载,但从现在留存的文物遗迹来看,它应该是晋城佛教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云院所遗存的碑刻文物为我们研究晋城佛教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文中拓片照片均由泽州一中张建军老师提供。感谢晋城市紫金山大云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杨小兵先生对现场考察工作提供的支持。
[1]吉梦庚,田养公.黎城县志[M].刻本.1935(民国二十四).
[2]宋濂,等.元史:地理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3]王轩,杨笃.山西通志[M] .刻本.1892(清光绪十八年).
[4]崔正森.武则天与佛教[J].五台山研究,2012(3).
[5]刘,等.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21:大藏经[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7]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以石窟图像为中心[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1:5—23.
[8]寒声.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成彩虹〕
【摘 要】紫金山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中村紫金山山坳之中,创建于五代后唐时期,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现原有建筑均已被毁,但留存不少碑刻资料。文章通过对大云院现存建筑遗存、碑刻资料的梳理,对大云院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文物的历史价值进行了发掘。
紫金山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中村紫金山山坳之中,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时发现,十分遗憾的是,原有建筑仅存基址,但其附属文物却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对研究晋城地区佛教的发展和石刻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址考察
大云院原有建筑均已被毁,现存基址仅留石砌台基,部分台基被泥土掩埋。从基址来看,大云院分为前院、后院、上院三个院落。结合村民回忆与碑刻资料,大云院原有的建筑布局可恢复如下(图一):
前院坐落于紫金山山腰的一块台地上,为大云院的主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三圣殿。山门位于整个基址西侧,面宽10.6米,进深5.5米,墙基宽0.5米;鼓楼、钟楼分别位于山门左右,规制相同,均面宽3.07米,进深5.5米,墙基宽0.5米。钟楼南侧有塔林,存道凝祖师塔和普同塔。三圣殿(也称毗卢殿)为正殿,坐东朝西,面宽9.15米,进深6.06米,墙基宽0.55米。三圣殿两侧各有耳殿一间,规制亦相同,均面宽3.58米,进深4.31米,墙基宽0.5米。娲皇殿坐南朝北,碑廊坐北朝南,分列院子两侧,两座建筑大小相同,均面宽7.48米,进深3.3米,墙基宽0.5米。
上院位于前院南侧更高一级的台地上,有药王殿、奶奶庙并列而建,均坐北朝南,形制相同,面宽4.35米,进深4.18米,墙基宽0.5米。药王殿在东,奶奶庙在西。
出前院,从南耳殿南侧台阶拾级而上可达后院。有老师洞、观音殿遗址。观音殿面宽2.89米,进深1.67米,墙基宽0.24米。崖壁上存水月观音造像、凝公长老及海正禅师线刻像等遗迹。
二、重要文物遗迹
1.老师洞
位于后院崖壁下部。洞为方形,洞口宽1.6米,高1.5米,深2.16米(图二)。洞后部置石榻,长2米,宽0.66米,高0.2米。是为大云院历代僧人修行之所。洞南侧有《重修老师洞记》碑。碑载:“里南二里许,一峰峭拔,倚天如削,古名之老师山者,由人境俱胜也。山半有洞甚异,亦从山名者,示不忘其本也。”可知紫金山古名“老师山”,洞从山名,所以称之为“老师洞”。
2.水月观音造像
位于后院崖壁上,坐东朝西。拱形龛,平顶,龛总高1.5米,底宽2.45米,前设保护性窟檐(图三)。主尊为水月观音,高0.88米,其背后为葫芦形背光。观音头肩以上尽失,以自在坐于长1.2米、宽0.5米的岩石台座上,体微侧。披帛缠肩绕臂,胸腹间悬佩串珠饰。右膝屈起,右足踏于坐榻之上;右臂肩下手上断失,右手置于右膝上。左手抚座,左腿下垂,左足跣足踏于水面中升起的莲台之上。莲台两侧分别雕蛟龙、护法狮(图四)。下方为方形台座,台座上线刻莲花图案,正中有题记:“时大元至元三十年岁次癸巳季春上旬有六日 住持大云老人道凝镌观音之记。”(图五)
观音两侧各立金刚力士一身,均武士形象,分别高0.4米,刚猛矫健,满脸愤怒之相。右侧力士身着甲胄,脚蹬靴。面目狰狞,双眼凸起,右手以宝剑拄地,左手执宝珠置于胸前。左侧力士面目狰狞,双眼凸起,宽鼻大嘴,颈部青筋暴起。上身袒露,肩绕披巾,作随风飘动状。右手握金刚杵于左胸前,左腿微屈,左手按于左膝之上,腰系裙,赤脚(图六)。右侧力士外侧雕双鹿,一鹿昂首面向观音,另一鹿背向观音,作回首状;左侧力士外侧雕双兔、仙草,一兔前腿微抬作触碰仙草状,另一兔子尾随,形态乖巧灵动。
观音像的左右下方各有一组浮雕造像,均为二人一马,面向观音行礼而拜。观音右侧画面中,比丘居前,高约0.3米,无头光,身着袈裟,脚穿僧履,虔诚地双手合十于胸前。比丘身后为一随从,高0.24米,脸向上仰起,遥望观音。随从上身着短衫,腰系短裙,穿长裤,脚穿编织的鞋子,肩扛长杆,左手执杆尾,杆头挑雨伞、葫芦,右手牵马。马首高昂,马蹄微抬,马背装鞍褥,上驮行李。左侧画面中,前面第一人高0.3米,着官服,头戴儒冠(进贤冠),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带,脚登靴,双手持笏板,恭身朝拜观音。位于其身后的为猴子形象的行者,高0.24米,圆眼,大嘴,头戴箍,颈系巾类织物,袒胸露腹,腰系裙,小口裤,双腿交叉站立,右手置于额前作观望状,左手执棒形法器。马紧随行者身后,俯首,身披鞍褥,备马镫(图七)。
3. 线刻海正禅师像
位于后院老师洞北侧岩壁上,高0.6米,宽0.32米。禅师身着右衽衲衣,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双手于胸前交握,插于衣袖之中,似为禅定之像。像上方自右至左横书“重金海潮观音菩萨记”,右侧竖书“五台山竹林寺禅师法号海正”,左侧竖书“大明嘉靖十年十二月□□□□□”(图八)。画风稚拙。
4. 线刻凝公长老像
位于线刻海正禅师像南侧,高0.3米,宽0.3米。凝公长老面部安详,身着左衽衲衣,结跏趺坐于莲蓬之上,双手于胸前交握插于衣袖之中,似为禅定之像。像右侧书“大云禅院”,左侧书“凝公长老”(图九)。雕刻年代不详。
5.摩崖题刻
位于水月观音造像下方,通高约0.7米,宽0.38米。首题横书“□无观世音菩萨”,下面文字多漫漶不清,只可辨识“大明国山西泽州……”等字样(图一○)。
6.普同塔石匾
原镶嵌于普同塔塔身,现塔已不存,只留石匾一方。石匾为青石质,宽0.34米,高0.5米。匾上边刻双龙戏珠纹,其他三边饰缠枝花卉纹图案。匾正中书榜书“普同塔”三字。左侧竖书:“大清康熙十二年二月中下二村恭议同荡然师往长□县全圣□二圣庵请临济正宗讳三十三代江南□南府宜兴县磬山天隐禅院嗣法沙门□知禅师□北□居俗地本州岛西常河和村九里王氏子也”,右侧竖书:“此处□□始从大元年间临济正宗第十代道凝禅师起□□先亡僧□□□野山僧不忍化二村恭给山僧二十人各输资材共建此塔是为不朽之因康熙四十年正月二十四日建立”,下侧竖书:“小庄里焦成富施银四钱,本□张□臣施银一钱,小庄里李常清施银四钱。”(图一一) 7.大云院长老道凝之塔
塔高约3米,青石质,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图一二)。六边形青石塔基,其上为方形台座,再上为圆形莲台,四周雕三层仰莲,莲瓣饱满。莲台之上为方形抹角石幢,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四面雕刻铭文及花卉纹。塔幢正面正中书“大云院长老道凝之塔”,下部镌刻其众供养弟子、徒孙法号,右侧镌刻“尚座道真”及其弟子明诠、明连法号;左侧刻“讲主道宽”及其弟子明聪、明惠、明净法号,立塔时间为“大元元贞元年岁次乙未大吕月十有六日……”。背面上部横书:“紫金山老师洞住持僧古黎甘泉村双峰山大云院凝公长老于甲午岁仲冬下旬九日圆寂,至乙未岁季冬下旬一日葬毕”,下部线刻道凝禅师图(图一三)。图中禅师身着右衽僧袍,面部安详,眉间有白毫相,左手抚左膝,右手横执拂尘置于右膝,结跏趺坐于佛榻上。榻后设靠背,两侧设扶手,榻下脚榻承道凝之僧履。禅师右侧站立一供养僧,身着右衽僧袍,面部虔诚,眉间亦有白毫相,双手捧托供盘,盘内放置供养之物。右侧有刻铭,字迹漫漶不清,左侧线刻凤穿花卉纹图案。石幢之上为方形腰石,腰石之上又立一层方形抹角素面石幢,再上为莲台和桃形塔刹。
道凝之塔是大云院的祖师塔,体现了道凝大师在本寺院的声望和地位。此塔是晋城地区现存为数不多有确切纪年的元代石塔,更为珍贵的是其保存相当完好,为我们研究元代塔式建筑、佛教艺术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8.碑刻 共发现7通,均为青石质,散落于遗址各处。
(1)《重修老师洞记》 发现于老师洞南侧。勒石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螭首,方形,通高1.6米,宽0.68米,厚0.21米。额题篆书“重修老师洞记”,首题文字相同,为楷书,全文约1200字。主要记载了大云院从五代后唐至元初的维修情况(图一四)。
(2)《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碑记》 发现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圆首,方形,通高1.81米,宽0.61米,厚0.24米。额题为“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记”,首题为“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碑记”。全文约1030字,楷体竖书。主要记载了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大云院的维修情况(图一五)。
(3)《娲皇创立碑记》
发现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清康熙二年(1663)。圆首,方形,通高1.82米,宽0.55米,厚0.2米。额题“娲皇”,首题“创立碑记”。全文约400字,主要记载了娲皇殿的迁建和创立情况(图一六)。
(4)《重修紫金山大云院碑记》 发现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圆首,方形,通高1.61米,宽0.63米,厚0.2米。额题篆书“流芳千古”,首题“重修紫金山大云院碑记”。全文约800字,主要记载了毗卢殿及耳殿、静室的维修情况(图一七)。
(5)《重修紫金山助缘碑》 散落于后院。勒石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方形,长0.42米,宽0.32米,厚0.16米。首题“重修紫金山助缘人名列于后”。全文约200字,主要记载了清康熙年间重修大云院的捐资情况。
(6)无名碑 散落于后院。勒石于清乾隆元年(1736)。方形,长0.42米,宽0.31米,厚0.15米。字迹漫漶不清,无法辨识。
(7)《紫金山老师洞置地碑记》 出于娲皇殿基址。勒石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圆首,方形,通高1.6米,宽0.6米,厚0.2米。额题楷书“树德务滋”,首题“紫金山老师洞置地碑记”。全文约410字,主要记载了大云院老师洞所属土地情况(图一八)。
三、解读与研究
1.历史沿革
根据院内现存的石刻资料,可以解读出大云院的创建、维修情况。
勒石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的《重修老师洞记》碑,为大云院内现存最早的碑刻,对大云院早期的沿革记载也最为详尽。碑载:“……当五季清泰改元之初,有禅师道逸始于此居。逸僧行高远,殁后,里人起塔以瘗其骨,刻石以铭厥德。阅岁既久,堵波坏。金天会八年庚戌,善人董叔等改葬于洞岩之下,复有僧福汴合信士王琳葺堂于洞侧,宅三圣人像而瞻仰之。迨皇统辛酉,道人周姓而弱水号者来隐焉,其事迹壁石尚存,可考非妄。……今长者讳道凝,……至元九年壬申来游是洞,欣然而驻锡焉。……不一年,祈福之堂,瞻仰之像,罔不完洁,次叙鸠工,仍刻观音一堂……。”
由碑文可知,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道逸禅师在此居洞修行,其死后,后人为其立塔纪念。北宋时期的情况碑文中没有提及。至金天会八年(1130),道逸禅师塔毁坏,善士董叔等人将其改葬于洞岩之下,又有僧福汴、信士王琳在老师洞一侧修建三圣堂。皇统元年(1141),周弱水在此隐居。金末战乱,老师洞和三圣堂荒废。元至元九年(1272),道凝禅师来此隐居,老师洞又焕发生机。在道凝禅师的主持下,元至元二十六年到至元三十年(1289—1293)重修了老师洞和三圣殿,并在后院的崖壁上造观音像一龛。
明清两代维修比较频繁,明正德十二年(1517)《重修紫金山老师洞大云院碑记》载:“……近于正德年间,有本寺僧如礼谨发诚实之心,劳形苦骨,聚落求化,各舍卉木英材,于古洞前迤南重建正殿三间,……旁建伽蓝殿一所,增金补塑……。”清康熙二年(1663)《娲皇创立碑记》载:“……中有佛殿三楹罗其前,娲皇神庙于后,……但年久日深,风雨倾颓,神无所栖,民何瞻仰。里人不忍睹其境况,捐力输财,振饰重修,移娲皇于佛殿右侧……。”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修紫金山大云院碑记》载:“……东起毗卢殿宇,法像创立,旁构二楼,窗分野色,南依石壁,面成高阁。复于悬崖断岸中构结静室数楹……。”
由以上碑文可知,明清两代在大云院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重修和迁建、增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重建正殿(即三圣殿)三间,另于旁边建伽蓝殿一所,但具体位置现在无法判定;清康熙二年(1663),将原位于正殿之后、已经坍塌的娲皇庙移建于正殿右侧;康熙五十一年(1712)又建毗卢殿(即三圣殿、正殿),并旁构二楼,“复于悬崖断岸中构结静室数楹”。前文中提到的上院奶奶庙、药王殿的建造情况未见碑刻记载,具体情况不可考。 另在走访中得知,上世纪40年代左右,大云院曾作过学校,建国初期,由于乡村建设,大云院原有建筑全部拆除。
2.道凝其人
道凝禅师为老师洞(大云院)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僧人。《重修老师洞记》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今长老讳道凝,姓范氏,潞之壶口程村人。家世业儒,年九岁,出家于古黎甘泉村之大云院,礼讲主普泰为师。……于是尽弃其所学,经诣长子大觉寺,参临济宗师龙安和尚,至十年之久。……至元九年壬申来游是洞,欣然而驻锡焉。庚辰,古黎道俗数十辈,迎师眷大云祖刹,至则坚请开堂出世,师不得已而从之。因度落发弟子五人,未几复还是洞。……”
道凝禅师,九岁出家,先后求法于甘泉大云院和长子大觉寺两座寺院,后来还在甘泉大云院开坛讲经并收度弟子,但最后还是回到了紫金山老师洞住持并圆寂于此。
另据道凝塔塔铭,“凝公长老于甲午岁仲冬下旬九日圆寂”。“甲午岁”为至元三十一年(1294)。可知道凝自至元九年(1272)驻锡老师洞,至三十一年,凡22年,充分说明紫金山老师洞是其所中意的修行之所,正是因为道凝的住持,紫金山老师洞从此也名声大震。
“壶口”,查《黎城县志》:“壶口故关在东阳关之东五里王后岭上,岭下有小口村,山势至此一束若壶口焉。” [1]此处应借指黎城县。黎城属潞州七县之一,据《元史·地理志》:“潞州……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领七县:上党、壶关、长子、潞城、屯留、襄垣、黎城。”[2]
甘泉村大云院、普泰禅师、龙安和尚均未见相关记载。
长子大觉寺位于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中,今寺庙虽毁,但留有宋代敕建碑。碑为青石质,长方形,长0.84米,宽0.6米,厚0.2米,额题“中书门下”,碑文行书,内容有“宋奉敕如前宜令本,建大觉寺”等。另《山西通志》载:“大觉寺在(长子)县西北五里寺头村,唐太和中建。”[3]
3.大云院名称考订
“大云”本是经名,全名为《大方等大云无想经》,亦称《无想经》《大般涅经》等。据释道宣的《大唐内典录》载,《大云经》有两种译本,一是前秦竺佛念译本,二是北凉昙无谶译本[4]。由于此经文中有关于净光天女现世转化为女身,要继承王嗣的记载,正好为武则天夺取皇位提供了理论与舆论基础。《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载:“载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5]元释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第21卷亦载:“明年七月,沙门十辈诣阙上《大云经》,盛称则天当即宸极,则天大悦。赐十沙门紫方袍、银龟袋。颁《经》于天下郡国,各建大云寺。九月,则天革唐命,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6]武则天利用《大云经》顺利称帝并改唐为周,大云寺(院)得益于武则天的推行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
不过,紫金山大云院的名称应该另有来历,这从上述碑刻、题刻中可看出一些端倪。勒石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的《重修老师洞记》并未提到大云院之名,但在其结尾处有“住持僧大云老人同立石”,元贞元年(1295)的祖师塔有铭“大云院长老道凝之塔”,这两方碑刻的时间不过相差两年,唯一的情况是自称“大云老人”的道凝禅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圆寂,由此可以推断,大云院之名或是道凝长老圆寂后,寺院僧人为纪念其成就和突出贡献,以其名号命名的寺院。
4.浮雕取经人物分析
后院水月观音像下方的左右各有一组二人一马、礼拜观音的浮雕造像,根据其形象,我们推测应该是“玄奘取经图”。观音右侧画面中的比丘应为三藏法师玄奘,其身后的随从由于面部被毁,无法确定身份,按照玄奘取经故事的人物组成,推测可能为深沙神(沙僧),但从其大腹便便的体型判断,也有可能为猪行者(猪八戒)。左侧画面中猴行者的形象十分鲜明,与玄奘取经故事中的孙悟空无异。而官服人物可能是出资造观音像的供养人。
首都师范大学的于硕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各地石窟图像中的唐僧取经图进行了整理。据他研究,玄奘取经故事最早见载于玄奘弟子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是一部记述玄奘生平最早的也是最详的传记。原书共分十卷,八万余字。前五卷主要是关于玄奘早年及其旅游印度的经过;后五卷主要是他归国后从事译著的经过。”书中的一些内容已加入了一些神魔成分,但主要还是以记述玄奘为主。成书稍晚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神魔故事大幅增加,而且出现了“猴行者”“深沙神”两个关键人物,但尚无猪八戒的形象出现。一直到了明代,由于《西游记》的成书,玄奘取经故事才更为大众所熟知,流传更为广泛[7]。
在地理关系上与前述水月观音造像中“玄奘取经图”最为接近的是1985年发现于长治潞城的明万历二年(1574)《迎神赛社四十曲礼节传簿》中有关取经剧目的记载。迎神赛社是民间敬神酬神的一种习俗,礼节传簿记载了迎神赛社的仪式、程序和演出内容。其第四部分所记载的队戏曲目有《唐僧西天取经》《雄(熊)精盗宝》《文殊菩萨降狮子》等[8],其剧中人物和《西游记》基本相同。由此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玄奘取经故事在晋东南地区的盛行。
《法华经》第二十五品说观音能将信徒从七苦或十二难中拯救出来,《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中,每当遇到无法克服的劫难无不求助于观音,所以将其取经图像依附于观音造像也是情理之中。
紫金山大云院虽不见诸当地的府志、县志等记载,但从现在留存的文物遗迹来看,它应该是晋城佛教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云院所遗存的碑刻文物为我们研究晋城佛教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文中拓片照片均由泽州一中张建军老师提供。感谢晋城市紫金山大云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杨小兵先生对现场考察工作提供的支持。
[1]吉梦庚,田养公.黎城县志[M].刻本.1935(民国二十四).
[2]宋濂,等.元史:地理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3]王轩,杨笃.山西通志[M] .刻本.1892(清光绪十八年).
[4]崔正森.武则天与佛教[J].五台山研究,2012(3).
[5]刘,等.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21:大藏经[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7]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以石窟图像为中心[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1:5—23.
[8]寒声.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