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VS课外读物阅读不只在课堂上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ml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堵“防火墙”威力到底有多强?
  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坚持全方位育人。课外读物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增长学生科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市场上的课外读物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个别质量低劣。存在种种问题的课外读物流入校园,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教育部近日发布《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
  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标准要求,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程序,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建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
  思维局限于狭小的“课本”空间
  “应试”教育仍是当下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殊不知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圈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拓展视野,提升文学修养,提高思辨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质。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功利化”现象日趋严重。对于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面对当今社会中各种新奇的、刺激的娱乐休闲信息的诱惑,课外阅读无疑是被边缘化的。
  不少学生重视课本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课外阅读,久而久之,一定程度上学生的阅读范围受限,对于知识的了解较为单一,从而无法充分理解新的知识。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小说、杂志类占比较大,而读名著的学生相对较少。
  有些学生进行阅读是为了扩大视野,也为了增长知识,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阅读方法不得当,无目的、无计划地阅读致使增长知识的效果甚微。有的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有书就读,数量虽然很多,但并未仔细思考,深入理解,看书多而收获甚少,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便是大多数学生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人脑的记忆有周期性,只有把知识进行归类,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精华内容进行摘抄概括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感悟,才能真正吸取书中精华。
  只是,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学生感到迷茫。
  鱼目混珠
其他文献
在国家《高危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高危儿童保健服务指南》试点的基础上,研究高危儿早期综合发展融合策略进一步促进县级儿童健康管理项目高质量发展。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