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系的吉本芭娜娜在1987年以小说《厨房》获得了海燕信任文学奖,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死亡与孤独的描写是吉本芭娜娜作品中有关死亡主题的重要特征,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死亡反复地出现在她的笔下,是吉本芭娜娜作品非常独特的见解。孤独和疗伤是吉本芭娜娜评价人生、剥开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视角,也是她作品中故事的起源。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日本文学;孤独;疗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1
前言:
吉本芭娜娜和她笔下的文学作品备受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推崇,在吉本芭娜娜刚踏入文学这一领域的时候,多数人对于她作品的评价通常都只集中感性的语言和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少女漫画气息的表面。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在初读时确实通俗易懂,但继续深入地思考、挖掘作品中的内核则会发现隐藏在这些简单的故事背后所透露和表达出来的本质。吉本芭娜娜带着敏锐的感知力对人的生死、家庭、成长和爱情等问题进行挖掘,探寻这之中存在的真理。
一、孤独与死
在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死亡与孤独是她所描写的核心主题。对于死亡中所表露出的孤独进行文学表述上并没有刻意安排和塑造有着宏伟气势的社会背景,她的作品也不存在诸如战争等特殊背景的设定,她每一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没有多么让人难忘的壮烈举止,不平凡的经历也无迹可寻,她更多的是把有限的生命、人短暂的一生放在极为普通和平淡的背景环境当中。例如一场疾病、一次误会、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等等能够造成感情上波动的事,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一个生命的消亡。“遵循着自然规律的生老病死、为爱而死、因不满生活而自杀、不小心遭遇车祸、甚至不知道原因的突然消失,所有的死都没有任何高尚的以为,也没有多么深刻的政治、历史原因,孤独的情绪贯穿了整部作品,死亡是她灵活掌握和塑造人物、故事情节独有的手段。”
二、治愈与生
在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与死亡相对的另一个主题是新生。通常来说死亡对于人类是生命的终结,是肉体的毁灭,死亡所带给人们的负面压力是无法轻易衡量出来的,但和大部分文学作品不同,吉本芭娜娜笔下的死亡给读者带来的并不是那么沉痛和悲哀的感受,她所表达出更多的是主角在经历了至亲之人的死亡后,与素不相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疗伤的过程中產生温暖的情愫。通过对“死”的“解剖”散发出深沉、柔情的人性光辉,通过“死亡”孕育出“新生”。
虽然吉本芭娜娜的笔下没有特殊时代特殊经历的人物,但芭娜娜总是充满爱意地观察着他们,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孤独。这些人物可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特别好的工作,甚至没有幸福的家庭,而吉本芭娜娜所擅长的就是描写这些平凡又努力的普通人。在吉本芭娜娜的笔下,这些平凡的普通人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和生活上的变故,在这样的经历下不可避免地面对和遭遇死亡,在感受死亡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超越它。在这一时刻,这些人物化身为孤独的战士,步履维艰地走出死亡所带来的痛苦阴影,最终朝着求生之路迈进。
三、通俗与超现实的艺术特色
对于作品中死亡场景的设定方面,吉本芭娜娜有着她特有的表现形式,或浅显,或深刻,或轻浮,或执着,朦胧的悲哀之感和暗示充分透露出了分别、不忍心放弃的感情,读者在感受到人物这种哀思愁绪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将自身代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和小说人物一起愤怒、一起悲伤,而正是这种超现实的代入感实现了渲染吉本芭娜娜作品的主旨、衬托了她作品高潮的成效。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艰苦试炼,在吉本芭娜娜笔下,那些彷徨在耸立的高楼大厦间的渺小身影最终都能够战胜孤独,战胜苦难,继而变成真正合格的大人。
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人物在漫长的人生中都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他们甚至不能再体会到生命的意義,无法相信依靠乐观积极的心态就能够实现想要的结果,灵魂沉睡,只有一具空壳。但芭娜娜的写作目的并不是让人物和读者在无尽的哀愁中沉沦下去,而是运用超现实的写作手法,让他们振作起来,努力改变这惨淡的人生。在读者感同身受作品中人物的悲哀情绪时反省和调节自身,回归到或许并不让人满意的现实,却能够勇敢地正视它。
结论:
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孤独、悲伤等消极的情绪,但她的世界并没有纯粹的坏人,这是一种年轻人对于生活想要充满希望、善良和诚实等优秀品格的美好愿望。吉本芭娜娜写作的目的是能够让人暂时放下现实生活带来的沉重包袱,在一片孤独但本质却纯净而美好的世界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妙。死亡与新生是起点,正视死亡是治愈破碎心灵的开端,比起死亡、孤独、迷茫这些让人感到沉重的主题,吉本芭娜娜更善于透过这些探寻和赞扬在这些局绝望下被孕育出来的新生、面对、成长,让孤独的灵魂得到治愈。
参考文献:
[1]戴玉金. 死亡·救赎·重生的主题嬗变——以吉本芭娜娜的处女作《月影》为研究对象[J]. 龙岩学院学报,2010,06:55-59 63.
[2]郭燕梅. 游走在梦境中的少女——以吉本芭娜娜的《白河夜船》为中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54-55.
[3]张丽丽,史艳玲. 日本当代女作家吉本芭娜娜作品的私小说倾向——以《厨房》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4:203-204.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日本文学;孤独;疗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1
前言:
吉本芭娜娜和她笔下的文学作品备受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推崇,在吉本芭娜娜刚踏入文学这一领域的时候,多数人对于她作品的评价通常都只集中感性的语言和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少女漫画气息的表面。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在初读时确实通俗易懂,但继续深入地思考、挖掘作品中的内核则会发现隐藏在这些简单的故事背后所透露和表达出来的本质。吉本芭娜娜带着敏锐的感知力对人的生死、家庭、成长和爱情等问题进行挖掘,探寻这之中存在的真理。
一、孤独与死
在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死亡与孤独是她所描写的核心主题。对于死亡中所表露出的孤独进行文学表述上并没有刻意安排和塑造有着宏伟气势的社会背景,她的作品也不存在诸如战争等特殊背景的设定,她每一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没有多么让人难忘的壮烈举止,不平凡的经历也无迹可寻,她更多的是把有限的生命、人短暂的一生放在极为普通和平淡的背景环境当中。例如一场疾病、一次误会、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等等能够造成感情上波动的事,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一个生命的消亡。“遵循着自然规律的生老病死、为爱而死、因不满生活而自杀、不小心遭遇车祸、甚至不知道原因的突然消失,所有的死都没有任何高尚的以为,也没有多么深刻的政治、历史原因,孤独的情绪贯穿了整部作品,死亡是她灵活掌握和塑造人物、故事情节独有的手段。”
二、治愈与生
在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与死亡相对的另一个主题是新生。通常来说死亡对于人类是生命的终结,是肉体的毁灭,死亡所带给人们的负面压力是无法轻易衡量出来的,但和大部分文学作品不同,吉本芭娜娜笔下的死亡给读者带来的并不是那么沉痛和悲哀的感受,她所表达出更多的是主角在经历了至亲之人的死亡后,与素不相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疗伤的过程中產生温暖的情愫。通过对“死”的“解剖”散发出深沉、柔情的人性光辉,通过“死亡”孕育出“新生”。
虽然吉本芭娜娜的笔下没有特殊时代特殊经历的人物,但芭娜娜总是充满爱意地观察着他们,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孤独。这些人物可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特别好的工作,甚至没有幸福的家庭,而吉本芭娜娜所擅长的就是描写这些平凡又努力的普通人。在吉本芭娜娜的笔下,这些平凡的普通人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和生活上的变故,在这样的经历下不可避免地面对和遭遇死亡,在感受死亡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超越它。在这一时刻,这些人物化身为孤独的战士,步履维艰地走出死亡所带来的痛苦阴影,最终朝着求生之路迈进。
三、通俗与超现实的艺术特色
对于作品中死亡场景的设定方面,吉本芭娜娜有着她特有的表现形式,或浅显,或深刻,或轻浮,或执着,朦胧的悲哀之感和暗示充分透露出了分别、不忍心放弃的感情,读者在感受到人物这种哀思愁绪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将自身代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和小说人物一起愤怒、一起悲伤,而正是这种超现实的代入感实现了渲染吉本芭娜娜作品的主旨、衬托了她作品高潮的成效。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艰苦试炼,在吉本芭娜娜笔下,那些彷徨在耸立的高楼大厦间的渺小身影最终都能够战胜孤独,战胜苦难,继而变成真正合格的大人。
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人物在漫长的人生中都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他们甚至不能再体会到生命的意義,无法相信依靠乐观积极的心态就能够实现想要的结果,灵魂沉睡,只有一具空壳。但芭娜娜的写作目的并不是让人物和读者在无尽的哀愁中沉沦下去,而是运用超现实的写作手法,让他们振作起来,努力改变这惨淡的人生。在读者感同身受作品中人物的悲哀情绪时反省和调节自身,回归到或许并不让人满意的现实,却能够勇敢地正视它。
结论:
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孤独、悲伤等消极的情绪,但她的世界并没有纯粹的坏人,这是一种年轻人对于生活想要充满希望、善良和诚实等优秀品格的美好愿望。吉本芭娜娜写作的目的是能够让人暂时放下现实生活带来的沉重包袱,在一片孤独但本质却纯净而美好的世界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妙。死亡与新生是起点,正视死亡是治愈破碎心灵的开端,比起死亡、孤独、迷茫这些让人感到沉重的主题,吉本芭娜娜更善于透过这些探寻和赞扬在这些局绝望下被孕育出来的新生、面对、成长,让孤独的灵魂得到治愈。
参考文献:
[1]戴玉金. 死亡·救赎·重生的主题嬗变——以吉本芭娜娜的处女作《月影》为研究对象[J]. 龙岩学院学报,2010,06:55-59 63.
[2]郭燕梅. 游走在梦境中的少女——以吉本芭娜娜的《白河夜船》为中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54-55.
[3]张丽丽,史艳玲. 日本当代女作家吉本芭娜娜作品的私小说倾向——以《厨房》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4:203-204.